「洋女婿」馬特·梅爾思:我是中國大家庭的一員,也想為抗疫做些事

2020-12-14 金融界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銀川7月22日電題:「洋女婿」馬特·梅爾思:我是中國大家庭的一員,也想為抗疫做些事

新華社記者謝建雯、劉海

最近,一批醫用口罩和醫用防護服從寧夏銀川市發出,正陸續抵達遠隔重洋的英國和澳大利亞。「我們想給那邊的醫療機構也捐些防疫物資,就像當初幫助武漢一樣。」捐贈活動發起人馬特說。

39歲的馬特·梅爾思是英國人,幾年前在中國與妻子馮雅楠相戀後,成為一名「洋女婿」。英語教育學出身的夫婦倆在寧夏銀川定居,並創辦了一家國際少兒英語培訓學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馬特的培訓學校暫停了線下教學活動。

「那段時間,我每天都讀新聞,關注武漢、寧夏和全中國的疫情形勢。我是中國女婿,是中國大家庭的一員,我也想為抗擊疫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馬特說。

於是,夫妻倆決定將英語教學轉到線上,授課老師在微信群給學生布置作業,學生每完成一次作業打卡,學校就給武漢捐出兩元錢。「通過讓孩子們參與抗疫、學習打卡,我們不僅幫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家國情懷和愛心意識。」馮雅楠說。

據了解,馬特夫婦先後以學校和孩子們的名義向武漢協和醫院捐助了價值2萬元的醫用口罩和醫用防護服。一起送到醫院的還有一封信,信中用中英雙語表達了對醫護人員的問候和感謝,還有「武漢加油」幾個大字。

「我當時覺得特別溫暖,感動到幾乎流淚。」在學校任教的武漢姑娘李雅倩回憶道。她姐姐是武漢協和醫院的一名醫生,因此學校捐贈的抗疫物資一直由姐妹倆對接。

疫情期間,馬特夫婦還自掏腰包買口罩,組織學校老師在銀川街頭免費發放給市民。考慮到學校的10多名外教以及李雅倩等未能回家的老師,兩人經常把做好的飯菜送到他們樓下。

在全球疫情嚴峻時刻,夫婦倆經常視頻連線遠在英國的父母和在澳大利亞一家醫院上班的姐姐,並在最近聯合學生和家長,為兩國的幾家醫療機構捐贈了價值約5萬元的防疫物資。此外學校的小朋友們還以抗疫為主題,畫了168份愛心手抄報,為當地醫護人員加油鼓勁。

「對於大洋彼岸的親友,我這個『洋』媳婦也該盡一份力。而且教書重在育人,我們也想培養小朋友的國際公民意識,教會他們責任、愛心和擔當。」馮雅楠說。

對疫情防控中中國政府和人民所表現出來的凝聚力,馬特深有感觸。「抗擊疫情是全人類的問題,大家團結起來才能更快戰勝疫情。」馬特說。

相關焦點

  • 敬一丹的洋女婿,張藝謀的洋女婿,我最羨慕王剛的洋女婿!
    敬一丹的洋女婿,張藝謀的洋女婿,我最羨慕王剛的洋女婿!張藝謀被稱「第五代導演」,不僅是中國的風雲人物,更是火到國外,是美國《時代周刊》年度人物,《紅高粱》《大紅燈籠高高掛》《長城》《歸來》等電影看的網友直呼過癮,執導《一秒鐘》敦煌開機 也讓大家非常期待。更是拍過北京申奧和上海申博的官方宣傳片。是舉足輕重的存在。
  • 我愛你,中國!抗疫展現場一首歌唱出30萬觀展人心聲
    「兩山」醫院建設現場、方艙醫院實景、解放軍星夜馳援模型……抗疫展最觸動人心的場景在MV畫面中一一閃過。演唱者分為8組,邊演唱邊與觀展市民互動。湖北省歌劇舞劇院國家一級演員馬婭琴是第一位演唱者。在「兩山」醫院建設場景展示區,她在一張雷神山醫院建設時間表前駐足,凝神細看。「唱歌時,我腦海裡滿是這些建設者忙碌不停的畫面。」
  • 樟城抗疫先鋒
    按照上級指示,該中心第一時間召回已休假醫護人員實行24小時值班制,並將所有醫護力量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線,而王日香就是積極響應單位號召的一員。情況緊,任務重,人員缺。作為醫務股幹事的王日香,除每天負責接收、傳達上級文件,還要協調安排人員到火車站、汽車站及高速路口執勤,忙得分身乏術。
  • 年·中緬胞波情深 他們,為中國赴緬抗疫專家組做翻譯
    「那是一個不平凡的夜晚,讓我終生難忘。」4月7日晚,仰光雲南會館青年組組員王偉健接到通知,中國赴緬甸抗疫醫療專家組將於第二天到緬甸協助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因專業翻譯人員不足,請求社會志願者相助。  王偉健立即在微信等社交網絡平臺上發布通知,同時動員仰光雲南會館青年組在緬甸華人華僑中招募志願者。
  • 執筆為「槍」,他以漫畫抗「疫」
    提起創作抗「疫」主題漫畫的初衷,朱晉直言是受春晚的影響,「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看春晚,白巖松等人創作的情景報告《愛是橋梁》令我感觸很深。當時許多人在家團圓守歲,很多醫護工作者卻正在一線救治患者,那時我覺得應該創作一些作品加入抗『疫』隊伍中,所以從大年初一我就在醞釀。」
  • 有了這臺翻譯機,中國嶽父、丈母娘和洋女婿也能溝通啦
    不會說英文的中國老人,要怎麼和外國人「尬聊」?近日,一段由中國最美短視頻「一條」製作的中國嶽父和丈母娘用翻譯機和洋女婿交流的視頻在網絡上流傳。視頻中,三對來自各地的跨國家庭,聊了聊中國嶽父、丈母娘和洋女婿之間的那些尷尬事兒。「第一次見女兒的老外男友,故意把菜燒糊,想讓他們分手。」
  • 瀋陽涉外婚姻「洋女婿」佔九成,半數夫妻用翻譯軟體溝通
    其中,「洋女婿」多為美國、澳大利亞、日本三國,「洋媳婦」多來自俄羅斯、泰國。「洋女婿」多於「洋媳婦」在瀋陽人的涉外婚姻中,「洋女婿」多於「洋媳婦」,66對涉外婚姻中只有8個「洋媳婦」,其餘都是「洋女婿」。其中美國、澳大利亞、日本三國男士娶瀋陽媳婦的比例較大,而「洋媳婦」中,嫁給瀋陽人的俄羅斯和泰國姑娘佔比最多。
  • 瑞士留學生安東尼:我留在中國,想為這裡的人們做些什麼
    新華社南京7月21日電 題:瑞士留學生安東尼:我留在中國,想為這裡的人們做些什麼新華社記者陳席元7月15日,瑞士留學生安東尼從江蘇省紅十字會副會長趙凱手中接過捐贈票據和榮譽證書「疫情發生以來,我一直在中國,家人和朋友知道我很安全。雖然沒能直接參與抗疫,但我想為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做些什麼。」2月初,作為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的江蘇省中醫院醫用防護物資緊缺,安東尼立即聯繫了遠在瑞士的親友,瑞士弗裡堡大學醫學院家庭醫學部主任羅頓迪教授得知這一情況,緊急籌措到1萬隻醫用口罩。
  • 少年有為 抗疫有我
    為此世界遺產青少年教育中心聯合中國可持續發展教育全國工作委員會、北京可持續發展教育協會等多家機構,面向全國中小學發起「青年眼 抗擊疫情守護校園」方案徵集活動。    活動中,同學們通過網際網路在老師的指導下,組成項目團隊,確定活動主題,制定研究計劃,開展專題研究,提交防控方案。為我們的校園度身定製防疫解決方案。
  • 我在美國的抗「疫」日記
    那一刻,我為祖國感到驕傲!我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感到自豪!在中國舉國上下全力以赴抗擊疫情的同時,新型冠狀病毒也開始向其他國家和地區蔓延。2月底冠狀病毒在美國初見端倪,美國國家領導以及相關部門不以為然,沒有採取任何預防措施。
  • 他們,為中國赴緬抗疫專家組做翻譯2020年08月12日 星期三05 開放...
    「那是一個不平凡的夜晚,讓我終生難忘。」4月7日晚,仰光雲南會館青年組組員王偉健接到通知,中國赴緬甸抗疫醫療專家組將於第二天到緬甸協助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因專業翻譯人員不足,請求社會志願者相助。    王偉健立即在微信等社交網絡平臺上發布通知,同時動員仰光雲南會館青年組在緬甸華人華僑中招募志願者。
  • 熱門翻譯機神器 讓洋女婿和嶽父母一起聊人生看世界
    世界盃期間,最酣暢淋漓的事莫過於一邊看球一邊啃小龍蝦喝啤酒了!為了讓全世界球迷都能享受到這一人生樂事,我大天朝10萬隻小龍蝦已經出徵,讓球迷們在熬夜看球的夜裡不再只有薯片,打開美食的新大門!而小編我,此刻正在看【阿福日記】介紹小龍蝦的那期,
  • 中國洋女婿:我父母在家都是做中國飯菜
    中國女婿的中國心1995年,陳芳獲全額獎學金到美國底特律一所大學讀計算機科學研究生。在那裡,她遇見了一生的伴侶胡佛。陳芳說,胡佛對不同文化和習俗的包容源於他的成長環境,他的父母比較為孩子著想,家庭觀念很中國化。比如,他的父親幫胡佛無償支付了所有學費,這在美國並不多見。在他父母的影響下,胡佛擁有很強的家庭觀念,並時常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在中國的文化裡,夫妻之間表達愛意的最好方式就是讓對方吃飽,所以總會做很多菜讓對方吃。
  • 90後英文教師 想為抗疫出份力
    三月,正當某些西方媒體罔顧事實,不斷醜化、抹黑中國之時,河南開封成龍學校青年教師劉欣製作的英文版戰「疫」短片登錄國內外視頻網站,希望以一個普通人的視角向全世界為中國正名。
  • 河南高校留學生無國界抗「疫」記:當翻譯、做志願者……春暖之時...
    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 「我們願意為中巴友誼做任何事情,中國是我的第二故鄉。」3月18日,河南中醫藥大學的巴基斯坦留學生比拉勒·艾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河南給了留學生們一個安全的學習地方,也給了大家共同分享快樂和悲傷的地方,從心底為中國祈禱,保佑大家平安。
  • 上海洋女婿拒絕集中隔離,外國人就比中國人高人一等?
    3月14號,一位輾轉德國、法國、瑞士,最終通過中國臺北轉機的英國籍女婿回到上海了。按照抗疫的工作要求,這名「洋女婿」是應該進入集中隔離點進行醫學觀察,但是這名英國籍女婿堅決拒絕,理由是:隔離點衛生安全及飲食方面達不到要求,拒絕集中隔離。
  • 海外看戰「疫」:日本演員三浦研一眼中的中國抗「疫」
    (抗擊新冠肺炎)海外看戰「疫」:日本演員三浦研一眼中的中國抗「疫」中新社東京2月13日電 題:海外看戰「疫」:日本演員三浦研一眼中的中國抗「疫」中新社記者 呂少威「不好意思,明天再聯繫可以嗎?我在接收整理防疫救援物資」「不好意思,晚上再採訪可以嗎?我正在做報告書」。近日,正在北京協調配送日本救援物資的演員三浦研一如是回復記者。在經過數日「爽約」後,三浦終於空出一點時間接受採訪。「實在抱歉,最近過來的物資很多,我們人手又不足,所以有很多事要做。」採訪開始前,三浦歉意地解釋道。
  • 服務G20峰會 「洋女婿」來上英語課
    服務G20峰會 「洋女婿  「大家都說要『迎峰會、服務G20』,但是作為一名新市民志願者又該做些什麼呢?」這既是石橋街道新市民所關心的,更是新市民志願者所牽掛的大事。  街道的新市民之家想群眾之所想,開設了「服務G20英語班」,幫助熱心的新市民圓夢。授課的老師也是一名志願者,石橋街道的「洋女婿」Tanner,他主動在活動招募時擔起了老師的角色。
  • 戰「疫」前線日記|媽媽跟著我去抗「疫」
    回想起來,我依然清晰記得2月6日晚上,當我告訴媽媽我要去武漢支援的決定,媽媽一下子哭起來了,在言語中可以看出媽媽那種焦慮、害怕、牴觸和反對,我也儘量安慰媽媽不要擔心,我會好好的,我也知道媽媽一下子很難接受,這個我完全能理解,畢竟天下父母心,哪個父母願意自己的兒女去做冒險的事情呢?
  • 【喜報】「最美抗疫家庭」「巾幗最美抗疫先鋒」榮譽花落耿馬法院
    ,耿馬法院兩名幹警分別榮獲「最美抗疫家庭」、「巾幗最美抗疫先鋒」殊榮,下面,由小編帶領大家一起認識這兩位抗「疫」女戰士!當疫情防控號角吹響,丈夫接到任務迅速走上了「前線」,丈夫走後,妻子沒了睡意,她想到疫情的嚴峻,起身打開了檯燈,一一寫下了需儲備的物資清單,她知道,疫情防控,後勤先行,作為妻子,她需要為丈夫打點好身後的瑣碎,作為法院幹警,她更應將職責發揮到實處,護住大家後方。她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