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後,各地的狀元總會引發人們的普遍關注。
可事實上,在狀元背後,那些考取了第二名、第三名的考生其實也是非常優秀的,他們的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同樣能夠帶給學弟學妹們很多啟發。
今天要說的就是一位很不一般的高考理科榜眼(第二名),她叫邵奕佳,在高考中考取了719分的超高成績,總成績卻只比狀元低一分,含金量相當之高。
然而邵奕佳的過人之處還不止於此,研究過她的各科得分後,人們更是會嘖嘖稱奇。
因為這個女孩的理綜三科物理、化學、生物成績全是100分滿分,這樣的成績不敢說是絕無僅有,那也堪稱是鳳毛麟角,也讓「女孩學不好理科」的過時觀念被徹底打破。
而她的其他各科成績也相當搶眼,外語是144分,數學是142分,語文是133分,不愧是學霸中的頂級學霸。
可即便是這樣,邵奕佳卻還有些不滿意,認為數學成績沒能表現出自己的全部實力,這更是讓人看到了學霸身上那種永不滿足、追求卓越的精神。
那麼,邵奕佳到底是如何創造出這樣的高考奇蹟的呢?
家庭環境,成為學霸成長的沃土
邵奕佳的優秀與她成長的環境有很大的關係,她來自浙江溫州一個幸福的家庭,父母都是知識分子,為了教育好女兒,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
父母給孩子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引導她在玩耍中學習,使她產生了最初的求知興趣。
與此同時,父母也不想讓孩子成為只知道閉門讀書的「書呆子」,所以他們會鼓勵孩子出去接觸廣闊的世界,增長見識,同時還根據孩子興趣所在發展一兩門才藝。
在父母的精心培育下,邵奕佳不但學習成績名列前茅,獲得過奧數浙江賽區一等獎;還多才多藝,能歌善舞,會拉小提琴。
她的性格也自信、積極,是一個可愛的陽光小美女,因為管理能力強,還擔任了班裡的班長和語文課代表。
主動學習,用高標準要求自己
在學習上,邵奕佳早已養成了主動、自主吸收知識的好習慣,每次不用老師提醒,她就會超額完成學習任務。
有一次,語文老師上課時提到了一本名著,建議大家有空的時候可以讀一讀,對提升寫作能力很有好處。
然而,大多數同學都把老師這句話當成了「耳旁風」。只有邵奕佳把老師的建議聽進了心裡,她一下課就去找這本書,利用課餘時間認真閱讀。
數日後,她高興地告訴語文老師,她已經把那本書讀完了,而且確實從中獲得了不少啟發,想跟老師交流一下。
看到這樣求知若渴的學生,老師能不發自內心地產生喜愛之情嗎?
邵奕佳還有一個特點是對自己要求極高,而且從來不會找任何藉口。有時候學習任務完成得不夠出色,她不會為自己辯解,只會用實打實的努力來彌補。
就拿有次寫書籍讀後感來說,她自我感覺對書中內容理解得不夠透徹,寫出的感悟不夠精彩、深刻。
在上交讀後感的時候,她主動向老師說明了這一點,希望老師幫忙點撥。
老師看過後,覺得她的這篇文字雖不夠完美,但水平已經超過大多數同學,可她卻還是這麼謙虛,一直按照最高的標準要求自己,實在是非常難得。
於是老師對她進行了進一步的指導,使她的理解更加深入,在師生二人不斷「打磨」之下,這篇文章臻於完美,最後還獲得了市級一等獎。
邵奕佳就是這樣一個永遠都在追求進步的孩子,不光語文老師對她格外青睞,其他各科老師也都給了她極高的評價。
老師們都說她是一個一絲不苟、認真踏實、勤奮專注的孩子,而這些,正是從優秀上升到卓越必不可少的品質。
選擇北大,實現心中美好願望
邵奕佳在高考中能夠考出719分的成績,老師們一點都不覺得意外,大家都認為這樣的分數是對她努力拼搏最好的回報。
高考後,邵奕佳也獲得了多所知名學府的邀請,其中不乏北大、清華這樣的名校,而她毫不猶豫地拒絕了清華,選擇了北大。
這是因為她從很小的時候,就有一個「上北大」的美好願望。隨著她一天天長大,這個願望不但沒有改變,反而變得更加清晰。
她看準了北大的元培學院,入讀後可以根據自身特點和興趣選擇專業,能夠更好地滿足自己旺盛的求知慾和探索欲。
從這一點,也能夠看出邵奕佳是一個志向遠大且很有主見的孩子,一旦看準了目標,她就不會輕易動搖,只會堅持不懈地向著目標奮勇前行。
也希望邵奕佳的學習經歷能夠啟發和鼓勵學弟學妹們,早日找到自己的目標,看準自己奮鬥的方向,用決心和努力戰勝艱難險阻,成功便會在不遠的前方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