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查建國 夏立 陳鍊)11月28日,第一屆上海交通大學-大阪大學學生論壇通過線上會議方式召開。本次論壇由上海交通大學與大阪大學共同主辦,上海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上海交通大學日本研究中心承辦,上海交通大學中日橋社團協辦。
上海交通大學、大阪大學選派的在校生代表,圍繞新冠疫情背景下,中日大學生面對不期而遇的挑戰,如何克服困難、積極向上、共度難關做主旨發言、分享感悟,參會的上百名中日青年參與了交流討論。
探討疫情對大學生學習與生活影響
論壇分別設上海交通大學會場、大阪大學會場,通過網絡連接兩地會場。上海交通大學會場不僅吸引了來自全校理工農生醫十多個學院100多名交大同學報名參會,還吸引了上海市甘泉外國語中學日語特色班的優秀高中生代表,與會中日學生圍繞主題作了交流。上海交通大學本科一年級學生、中日橋社團王璐兒同學與大阪大學本科四年級學生、中文劇社河內康宏同學擔任論壇共同主持人。中日雙方各4名大學生分別圍繞「科學防疫、大學生活、志願者活動、國際交流」四個分主題進行主旨發言。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專業周佳同學在主旨發言中說,新冠肺炎疫情是全世界共同面對的公共衛生問題。疫情防控離不開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三個方面。上海交通大學嚴格控制進出校人群,篩查體溫,對高風險地區返校學生進行隔離;校內定期清潔殺菌,提供手消毒設施;進行新冠防護相關的健康傳播,普及防疫知識。上海交通大學的防控措施是國內諸多高校的縮影,更是中國積極防控疫情的體現。大阪大學生物工學専攻保木本達也同學介紹了大阪大學生物工學專業學生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發揮專業特長積極參與開發疫苗及相關醫藥品的情況。
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羅懷希同學在主旨發言中圍繞在家上網課以及返校後兩個階段,分享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交大學生學習與生活的點點滴滴,探討了疫情對交大學生學習與生活的影響。大阪大學地球総合工學専攻山田悠貴同學介紹了新冠肺炎疫情給大阪大學學生生活帶來的影響以及感悟。
推動中日人文交流講好中國故事
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馬姣姣同學在主旨發言中分享了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她主動加入老家的村大學生防疫防控臨時黨支部,參與基層疫情防控工作的經歷和體會。大阪大學電気電子情報通信工學専攻金垚安同學作為留學大阪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則介紹了身處海外面臨新冠肺炎疫情挑戰,努力堅持留學、爭取學成報國的體會。
在會議「國際交流」分主題中,兩校學生分別用對方的語言發表了主旨演講。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劉澤宇同學使用日語,從社團的理念、舉辦的活動、未來的展望三個部分介紹了中日橋社團。大阪大學中國語専攻西谷有理沙同學用中文介紹了她與上海交通大學同齡人的交流歷程。西谷同學通過2019年的首屆上海交通大學中日青年精英夏令營結識了很多上海交通大學的同齡人,在疫情期間,她與交大同學及時交流中日兩國的疫情防控措施,相互鼓勵,加深了友誼。
上海交通大學和大阪大學作為中日兩國的一流高校之一,兩校大學生同樣作為兩國青年的優秀代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挑戰,主動作為,探索舉辦學生論壇,交流如何克服困難、積極向上、共度難關,充分體現了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以及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