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國內銀行數位化營銷存三大痛點

2020-12-13 金融界

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

作者:胡楊

3月16日,麥肯錫發布銀行業白皮書——《開啟全速數位化經營——打造銀行新的增長工廠》(以下簡稱《報告》)。《報告》認為,成功的數位化營銷能讓銀行銷售生產率提高20%;客戶流失率下降25%;交叉銷售成功率提高160%;銀行整體運營效率和業務表現也會顯著提升,年收入增長35%。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各行各業都經歷了一次壓力測試,銀行業也不例外。多數銀行關閉了線下網點,也因此失去了客戶經營的重要抓手。而另一邊,「宅生活」推動線上流量驟增,帶來新機遇的同時也考驗著各家銀行的數位化經營能力。一些先知先覺、數位化程度高的銀行在疫情期間紛紛轉戰線上並取得了積極效果。通過數位化經營,銀行有效盤活和深耕存量客戶,提升和釋放網點與客戶經理的產能和潛力。而數位化營銷的魅力還不僅於此,利用「裂變式營銷」「場景式營銷」,銀行打破組織邊界,讓「客戶」變成「客戶經理」,幫助銀行獲客。

《報告》同時指出,疫情期間,不少銀行暴露出數位化經營能力的不足。比如有些銀行僅僅將線下打法搬到了線上,缺乏一套有效的整體規劃和端到端實施方案。具體而言,麥肯錫發現,國內銀行在數位化營銷上存在以下三大痛點:其一,缺乏高效的數位化營銷體系設計,雖然坐擁大量客戶數據,但無法深度挖掘出客戶洞見,難以圍繞客戶體驗打造「精準營銷」;其二,無法將美好的數位化願景落地,在實施過程中往往出現轉型節奏緩慢,各部門各自為政、協同效率低等現象;其三,即便成功設計、開拓了線上營銷渠道,許多銀行仍無法有效打通全渠道鏈路,無法有效分配線下資源以賦能線上渠道。

事實上,即使沒有疫情的衝擊,線上化經營也是銀行業大勢所趨,而此次疫情無疑加速了這一進程,新的客戶行為和市場環境正在從根本上重塑數位化營銷。

相關焦點

  • 麥肯錫韓峰:國內銀行全渠道轉型面臨三大痛點
    來源:新浪財經作者:徐苑蕾新浪財經訊 12月12日消息,如今全球銀行業進入4.0時代,銀行業全面邁入數位化發展階段,其中全渠道轉型是重要的發展趨勢。談及銀行全渠道轉型,麥肯錫全球董事合伙人韓峰在今日舉行的「智慧生態全渠道發展高峰論壇」上表示,在全渠道轉型後,很多歐美銀行在收益、效率上都有很大提升,但國內銀行在渠道策略上仍面臨三大痛點。痛點之一在於互動渠道單一。韓峰稱,目前中國手機銀行滲透率已達79%,但30%的客戶仍選擇單一渠道和銀行互動。
  • 麥肯錫:很多國內銀行跟BAT的合作有點類似於形象工程
    從成本上來看,國內銀行零售業務的成本收入比往往高達60%-80%,遠高於整體銀行的成本收入比(30%-40%),因此發展零售業務面臨巨大的成本控制壓力。 利率市場化帶來的存款及人工成本上升還將進一步推高成本收入比,麥肯錫預計整體零售業務的成本將出現5%-15%的增幅。
  • 麥肯錫深度解析數位化時代的公司銀行:破繭成蝶,制勝轉型下半場
    麥肯錫估計,一個總價值 60萬億美元的生態圈將在 未來十年內取代眾多價值鏈,這一體量相當於全球經濟總產值的 30%或更多。頭部公司銀行需要考慮如何在未來幾年中更好佔據 生態圈高地,利用好先發優勢,發揮更積極作用。全球而言,最前和最末四分位的公司銀行之間ROE相差超過15個百 分點。
  • 從羅永浩帶貨,談銀行數位化經營:最大的問題是思維和文化
    3月16日.麥肯錫.白皮書 羅永浩首秀半月前,麥肯錫發布白皮書《開啟全速數位化經營——打造銀行新的增長工廠》。上圖:《開啟全速數位化經營——打造銀行新的增長工廠》封面這是麥府(麥肯錫江湖別稱)「抗擊疫情系列洞見」之一。
  • 麥肯錫支招:未來兩三年全球銀行業可採取三大舉措推動轉型
    報告指出,全球銀行業正在分化,過去十年僅有44%的銀行在創造價值,有56%的銀行的淨資產收益率低於股本成本。如同全球銀行業同行,中國銀行業也正面臨利差收窄、風險暴露等挑戰。同時,監管趨嚴和數位化升級也給中國銀行家們帶來持續性挑戰。
  • 麥肯錫報告預測:至2025年 傳統銀行資管和財富管理業務收入將下滑18%
    至2021年中國個人財富將達到158萬億元報告認為,監管並非行業面臨的唯一挑戰,數位化技術正在顛覆傳統業務模式。因此,麥肯錫預計,至2025年,傳統銀行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業務收入在金融科技的衝擊之下將下滑18%,資本收益率將因此下降30%。此外,非銀機構不斷崛起蠶食市場蛋糕。對於很多銀行家而言,行業似乎正在步入一個最壞的時代。
  • 新一代價值銀行有什麼特徵?看麥肯錫怎麼判斷
    來源:經濟日報11月7日,全球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今日發布《中國Top 40家銀行價值創造排行榜(2019)——新一代價值銀行:精細化、專業化、數位化和敏捷化》。這是麥肯錫連續第四年發布中國銀行業價值創造主題報告,今年的報告回顧了中國銀行業價值創造情況,並就在銀行業供給側改革背景下,中國銀行業如何通過精細化、專業化、數位化和敏捷化向價值銀行轉型、走高質量發展之路給出一系列行動建議。「銀行業多年來以規模增長為主,重資本模式尚未得到根本改觀,落實輕資本發展仍然任重道遠。
  • 麥肯錫:銀行業應進行三方面改革
    以招行、平安為代表的國內領先銀行紛紛構建大零售戰略,從產品導向過渡為客戶導向,重構業務格局。  具體來說,零售銀行進入4.0時代存在以下四大制勝模式:集約化、場景化的批量獲客模式實現零售銀行的規模化增長;智能化、精細化的大數據技術帶來新的客戶深度經營和風險控制;數位化和金融科技打造全新的客戶體驗;新的帳戶體系助力銀行擺脫網點限制,推動數位化和全渠道戰略  麥肯錫歸納出中國零售銀行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八大策略
  • 產業升級新動能——看雲測試如何助力銀行業數位化流程改造
    數位化流程改造進入下半場的銀行業世界級領先的諮詢管理公司麥肯錫在最近的《穿越周期,開啟公司銀行新增長點——4C數位化增長引擎》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認為,2020年公司銀行業的轉型已悄然進入下半場。隨著雲計算、人工智慧、雲測試等新技術的不斷更迭與對傳統行業的賦能,銀行業在客戶體驗提升方面可謂是下足了功夫。
  • 麥肯錫最新報告:歐洲支付行業的未來與銀行的戰略選擇
    2020年11月,麥肯錫和歐洲銀行業協會聯合出具了一份報告(The future of European payments:Strategic choices for banks),揭示了不斷變化的市場形勢下歐洲銀行業面臨的戰略選擇。報告提到,支付和帳戶服務是歐洲銀行業服務的核心,在近年來的數據統計中大約佔據了歐洲銀行業收入的三分之一,是銀行與客戶交互的主要來源。
  • 商業銀行數位化轉型戰略大會: 飛算科技「信貸全生命周期管理...
    、興業銀行、交通銀行等機構帶著實踐經驗和落地案例,共同為金融機構數位化轉型升級破局帶來新啟發。儘管銀行數位化轉型已不是新命題,但轉型面臨的組織、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問題依然存在;加上信貸市場優質資產的減少、網際網路巨頭市場參與度和滲透度的雙升,具體到每家銀行來說如何分蛋糕成核心問題;伴隨著監管層對銀行科技、風控等核心能力建設的要求日益清晰,大部分中小銀行存在短板的核心能力建設也成為重中之重……多壓相加,如何通過數位化營銷等技術手段把握市場增長機會?如何加速風控等核心能力建設?
  • 中原銀行行長王炯:商業銀行的數位化轉型面臨五大挑戰
    二、中原銀行數位化轉型實踐。轉型的整體的架構我們和麥肯錫一起研究中原銀行的實際,研究了國際先進的數位化轉型的最佳案例,提出了數位化轉型「一橫四縱一基石」這樣的一個轉型的架構體系。所謂的「一橫」就是轉型作為一個系統工程來管理,要對許多的項目做項目群的經營管理,在這樣情況下,我們總行成立了轉型辦公室,推動數位化的轉型。
  • 麥肯錫展望2020中國證券業:券商三大致勝要素與六大核心能力
    而在網際網路 泡沫時期,它推出銀行服務,打通銀行證券帳戶,賺取息差,其戰略聚焦和執行 能力在業內首屈一指。嘉信等券商憑藉高度聚焦戰略、堅定 創新轉型與選擇性併購三大成功要素, 成功轉型突圍,穩坐財富管理業頭把交椅:1.
  • 從中信銀行星雲信用卡看敏捷銀行的創新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胡群 4月10日晚9點多,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在中國上海和臺北、比利時布魯塞爾、智利聖地牙哥、日本東京和美國華盛頓等全球六地同時對外發布,這是人類首次通過圖像直觀的看到黑洞。
  • 數智全景 體驗至上 向數位化經營全力進階!浦發銀行零售金融正在蛻變
    2021新年伊始,在銀行加速數位化進程的背景下,零售銀行數位化經營路往何方?浦發銀行零售業務的數位化實踐或許為業內提供了一條可借鑑參考的路徑。疫情加速下數位化轉型機遇與挑戰並存近年來,在銀行領域,金融科技的運用和推廣呈現加速趨勢,線上化經營,是銀行業大勢所趨。以浦發銀行為例,該行在業界率先提出「無界開放銀行」。
  • 中信銀行信用卡數位化轉型:科技制勝,信守溫度
    9月2日,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發揮核心優勢,共同建立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這是中信銀行信用卡加速推進金融科技賦能與數位化轉型的最新舉措。  在今年3月發表的銀行業白皮書中,麥肯錫認為,此次疫情給銀行業帶來了不小衝擊,但也為整個行業加速推進數位化經營提供了契機。銀行應抓住客戶線上化趨勢,通過個性化手段進行客戶深度經營,向數位化經營全速前進。
  • 麥肯錫中國銀行業CEO季刊|三步走,構建銀行流量經營體系
    作者:曲向軍、韓峰、吉翔、蔣治平、劉婭琦和陳序 當前,國內經濟增長動力逐漸從企業投資轉向居民家庭消費,內地要城市居民收入與財富不斷增加,推動銀行轉向以客戶經營為核心。對銀行而言,「流量」是獲取客戶的前提,是客戶經營的必要資源。 首先,流量是客戶經營起點。
  • 麥肯錫重磅報告:銀行業如何超越網際網路巨頭建立生態圈?
    網際網路平臺在前臺賺錢,後背的銀行金融產品同質化,僅是資金提供方角色。為什麼牽手BATJ收效甚微麥肯錫全球資深董事合伙人倪以理表示,在世界範圍內,中國網際網路平臺公司的客戶服務能力是極為領先的。國內銀行業面對的挑戰最為嚴峻,國際銀行面臨的競爭狀況反而相對較弱。「國內銀行業站在生態圈建設的行業最前沿,大家的危機感是最厲害的,思考是最深的。
  • 最前沿丨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疫情將加速全球化發生三大結構性變化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中國院長、麥肯錫全球董事合伙人成政珉日前指出,疫情加速全球化發生三大結構性變化,分別是:供應鏈距離縮短,離市場更近,區域化明顯;服務貿易更加重要;數位化加快。他認為,任何一個國家都沒辦法單獨打造一條完整的科技產業供應鏈,流動的全球化的創新網絡很重要。
  • 銀行股V字反轉:進擊的APP與數位化狂奔
    麥肯錫發布的《2018全球年度報告》顯示,全球銀行業ROE一直徘徊在8%到9%之間。在超低利率與監管趨嚴的新環境下,全球大多數地區的銀行業利潤率呈下降趨勢,難以找到利潤可觀的新業務模式。聚焦於國內市場來看,根據中金的統計結果,2016-2019年,上市銀行樣本淨利潤增速的複合年增長率僅3.4%,顯著低於網商銀行、微眾銀行等新興銀行至少50%的年均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