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招正在如火如荼地舉行,也讓在校生們感受到了壓力。
之前我就在網上看到過有個大學生很苦惱,說自己身無所長,沒什麼技能特長可以傍身,也沒有證書獎狀可以證明自己,感覺自己很難找工作。
但其實這個問題是不存在的,且聽我跟你慢慢解釋。
如果你是大一大二的大學生,正在為自己的未來發愁:
剛剛進入大學,很多大學生發現自己身邊同齡人中強手如雲,因而陷入焦慮。
其實大可不必。
大一大二是為大學學業打下紮實基礎的時候。這個時候不要去考慮自己還沒有獲得什麼,要去想自己還能努力什麼。
最簡單的,看看專業課,自己是不是還能提高點成績?
英語、計算機這些職場必備技能,是不是能自己再加加油?
即使現在一時落後,還有的是機會逆風翻盤,不要那麼早就給自己扣上「三無」(沒技能、沒特長、沒證書)學渣的帽子。
如果你是大三大四的在讀生,正在為自己的實習發愁:
身邊的同學都已經開始找實習,或者在各種活動中叱詫風雲。
這個時候比起發現自己是個「三無」學渣開始自怨自哀,更應該思考一下自己的定位:
我到底想找一份什麼樣的工作?我為什麼想從事這樣一份工作?這份工作需要什麼樣的要求?(專業實力、其他技能如英語、口頭表達、計算機等)我的優勢和劣勢在哪裡?我該如何通過接下來的學習和實習來彌補自己的劣勢?只要還在校園的時候,總有可以彌補的機會。哪怕從一個點開始著手,比如專業課,我就從現在開始用功讀書,不翹課認真準備每一次考試,不期望成為一個學霸,至少可以努力甩掉學渣的帽子吧?
或者我就用一個學期的時間把六級好好準備一下,然後去考個高分可不可以呢?
即使沒有足夠的時間去考註冊會計師,那我學習幾門課,充實一下自己的思維可不可以呢?
只要願意,總有可以改變「三無」學渣的機會。
如果你是即將畢業的應屆畢業生,正在為自己的工作發愁:
此時,雖然你過去的大學生涯已經無可改變,但是你的未來還在你的手中。
這個世上也許的確會有沒有證書的大學生,但絕不會存在沒有技能和特長的人。
第一步:不要拋棄你的專業
既然自己都覺得沒有什麼其他特別擅長的地方,那你的專業就是你最主要的實力了。
從專業著手,尋找自己某個擅長的部分,由此引申開來去尋找匹配的崗位。
第二步:深挖自己的特長
每個人從小到大總有些什麼勝過別人的地方,可能你沒有在上面投入太多時間以至於不能算特長或者沒有什麼證書獎狀,但總有一些個人特點。
試試看從這些特長著手,如果有時間就深入再培養一下,如果沒有,至少它揭示了你未來謀生的一個方向。
第三步:從性格特點著手
你是外向還是內向的人?
你是更喜歡天馬行空的想像,還是按部就班小心謹慎的生活?
你更喜歡和文本打交道,還是和人?
你更願意處理文字,還是數據?
……
從這些問題入手,慢慢縮小自己找工作的範圍,相信我們最終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