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彈琴,唱歌跑調,跳舞手腳不協調,畫畫停留在小學一年級的水平;
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又沒有一技之長……
這樣的普通人,還有未來嗎?
如果你也是沒有特長、沒有愛好的普通人,那麼我推薦你一定要讀一讀這本《會賺錢的媽媽》。
不要被名字迷惑了,這本書不論男女都非常適合,因為它想要告訴我們的,就是一個普通人如何發掘每個人身上生來就具備的天賦,找到自己的優勢和特長、興趣,實現自我價值——賺錢、成長、創造影響力,成就自己的夢想。
這本書的作者克麗絲特爾·潘恩,是紐約時報暢銷書《告別生存模式》的作者,也是美國人氣最旺的理財博主之一——但她也曾經經歷過一無所有、身無長物,只能住在簡陋的地下室的階段。為了走出困境,潘恩實踐了很多賺錢的方法,最終「走上人生巔峰」,逆襲成功。在《會賺錢的媽媽》這本書中,潘恩分享了她的失敗經歷,也分享了她的成功經驗。或許因為時代、地域、國別、文化等方面的差異,書中提供的某些方法可能並不具有可行性。但是,書中提供的更本質的東西:跳出原有思維框架的有效途徑,發掘自身天賦和興趣所在的操作方法,以及技巧背後的思維方式升級秘訣。
一、普通人努力奮鬥第一步:認識自己
書中為我們提供了這些了解自己的角度:
你從小就擅長的事情是什麼?
什麼東西能讓你感到興奮和精力充沛?
你的朋友和家人經常讓你幫什麼忙?
你接受過哪些領域的特殊訓練嗎?是否能操作某種設備或工具?
或者你有哪些獨特的經驗,能夠為他人提供諮詢和幫助?
如果能清晰地回答這些問題,相信你已經找到了自己的天賦所在,這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
不要小看任意一項技能,這個時代,有人靠著收納技能,開班授課,出了暢銷書;有人靠街邊攤買房買車,有人靠拍家裡的貓貓狗狗成為網紅——任何一個普通人,都可以點燃自己的技能點,創造價值。
二、真正成功=技能X天賦X激情X知識
當然,如果想要把自己的技能點變成真正賺錢、創造價值的金點子,需要把4個方面結合起來:技能、天賦、激情、知識。
之所以在這裡用的是乘法,而不是加法,是因為當你把這些放在一起,它們創造的價值就不再是1+1=2的簡單累積,而是成倍的機遇。
更重要的是,盤點這4個方面的重合之處,把激情與技能相結合,找到可以為之奮鬥並取得回報的成功之路。
不過,書中也提醒道,關注市場需求、找到適用人群才能真的把技能變現。
三、開始、重複、堅持
開始行動之前,需要先明確自己的目標。「仰望星空,腳踏實地」,目標就是星空,為我們指明前行的方向。並且,這個目標不是「賺多少錢」,而是「我要用我的技能/知識,為人們解決什麼問題」,有這樣的信念和明確的願景,才能專注於實現目標,不會迷失在這個信息爆炸、誘惑太多的時代。在書中,潘恩把這種目標的確定,叫做「使命陳述」。它幫助我們界定了要做的事情、努力的方向。
開始一項自己的事業並不容易。「晚上千條計,醒來老主意」,有想法的人並不少,把想法付諸實踐並堅持下來的卻不多。
《做事的常識》這本書中說:「每個想把事情做好最後卻失敗的人,並不是不夠努力,而是放棄得太早。」
把事情做好並,通過「開始——失敗——堅持——重複」的循環中取得成績,而失敗的人,則是在「開始——失敗——放棄」的惡性循環中早早退場。
在這裡,作者潘恩也有非常實用的建議:不要為了創業去負債,同時還要提前準備好3~6個月的儲蓄金,以免讓自己陷入生活無法持續的困境。
每個人都曾經有個閃閃發光的夢想,大部分人慢慢地接受了自己「普通人」的人設。然而承認自己是普通人,並不意味著我們「一事無成」。《會賺錢的媽媽》無法讓我們一夜暴富,也並沒有所謂「21天逆襲」的承諾。它的功能在於,無論你是剛畢業的白領想要開創自己的副業,還是全職媽媽想要創造自己的在家庭之外的價值,亦或是想要提高收入的上班族爸爸,它都能一步一步幫助我們這些普通人,點亮賺錢技能點、實現自我價值、完成夢想,讓生活躍上一個新的平臺,讓自己和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