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我陷入了沒人沒錢沒項目的迷茫5年,我是怎麼找到出路的?

2020-10-20 馮顏峰

本文節選自《逆襲筆記》 作者:逆襲君  公號:jinengquan


從2013年到2018年,這5年,我一直在迷茫中徘徊,自我消耗拉扯。雖然在一直上著班,但始終感覺自己丟了一樣東西。直到今年——2019年,我才意識到自己丟了啥——靈魂。

在我這5年上班期間,肉體與靈魂始終無法合二為一。就像我在《超級迷茫治癒術》的專欄課裡講到一樣,在工作中身心疲憊,經常迷失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擅長什麼?能幹什麼?感覺所做事沒有意義,甚至活著都沒有意義?感覺渾渾噩噩很久,學習學不好,上班沒精神?

01

2015年,我開始獨自寫公眾號,那時候不懂啥是新媒體,覺得公眾號發發文章有點意思,亂寫一通,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時間久了,把這事就忘了。那會兒是個職場新人,基本上白紙一張,心比天高,能力比紙薄。後來還開過七八個公眾號,做的東西亂七八糟。根本沒意識到這是一個機會,與這個風口白白錯過了。

2016年,玩兒淘寶客,沒怎麼當真,也不懂方法,也錯過了。

2017年,獨自運營4個自媒體號,三個月,單號月收益100多點,堅持3個月就這點成果,放棄了。

2018年,在喜馬拉雅播講有聲書參加海選,海選了60多次,一次都沒選上,我又放棄了。

幸運的是,我在網際網路行業呆了五年,一直做銷售。公司是換了不少,但始終沒怎麼出圈兒。

閒暇時,我喜歡跟那些做得好的人,與他們聊天,詢問他們當年是怎麼起家的,這其中有我的上司,有我的老闆,還有我的客戶。這可能跟我這些年沒做成什麼事情有關。我是在高三暑期意識到自己身上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容易認輸,容易放棄。這將妨礙我的一生。所以,從那時候起,我就迫切的想做成一件事證明自己。

可是機會在自己身邊一次又一次的溜走。後來我意識到,我是一個後知後覺的人。這一方面源自於自己信息的閉塞,知道的太少;另一方面,自己對新生、奇怪的信息,沒有去思考這背後的邏輯和可能的機會,那自然對這些新出現的東西不夠敏銳。

後來我有意識的培養自己這方面的思考。把自己遇到的,看到的,聽到的,哪怕再小的事情,或信息,凡是覺得有趣,新生的,以前沒見過的事物,我都記錄下來,寫出自己對它的思考,以及預測它以後的發展軌跡。這也得益於我一直有寫日記的習慣,所以記錄這些更加得心應手。每次我記錄完後,就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的激動。

當然,它的好處顯而易見,弊端也很明顯。它引導我去嘗試了一個又一個的新的項目。所有的都是淺嘗輒止。因為自己根本不具備實現他們的任何條件。人就我一個,錢沒有,自己不懂產品,不懂運營,不懂營銷,只會銷售。

02

直到去年,我在觀看羅振宇的跨年演講,羅胖有一句話,讓我忽然開竅了。

大趨勢中尋找小趨勢,找到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斷深耕,種一季糧食,收一季莊稼,春耕秋收,打理好自己這一畝三分地。

這讓我回想起,那些做的比較成功的人,他們當時在在沒人、沒錢、沒資源、沒學歷、沒項目情況下,是怎麼絕地求生的。

第一種情況,他們找到了一項技能,然後不斷地練習這項技能,找工作也找跟這項技能有關的,慢慢的靠著這項技能去撬動更多的資源。

這項技能不存在喜歡不喜歡?只是不排斥、不反感而已。如果能喜歡,那當然更好了,這是我想的,實際上,他們當時都沒有喜歡,在後來做的過程中,做的越多,掌控感越來越強,才慢慢喜歡上這項技能的。這就像是包辦婚姻,洞房之前,根本不知道對方長什麼樣子,更談不上喜歡,只能是相處的久了,才慢慢喜歡上對方。

他們是靠著這項技能,做出了好的作品,有了好的成果,他們才拉來了更多的機會和資源,資源越滾越多,自然就發展壯大了。

給我印象深刻的有一位高人,它是靠刷牆起家的,通過刷牆這門手藝,拉了一個裝修施工隊,從一個施工隊到現在的幾十個施工隊。他所在的城市,所有的裝修公司,都要跟他合作。

第二種情況,依靠自己,去找了一點資源,依靠倒賣資源做服務,慢慢的積累了一些客戶,有了一點原始積累,然後在利用現有的資源去撬動另一個資源,資源越滾越多,利用資源來變現。

還有一位給我的印象也很深刻。在他租住的城中村裡,有一家平價麵館的菠菜面做得非常棒,他每天下班都會去吃一碗,時間長了他自然變成了熟客。

後來,他借了10萬塊錢,說服麵館老闆跟他合夥,開了一家餐飲公司。這家餐飲公司,只負責招商加盟,招商加盟的培訓指導全交給麵館老闆來做,他招了幾個銷售,跟他一起做招商的活。現在經過三年發展,從食材供應鏈、調料配方的標準化,到加盟培訓,店面選址裝修,店面引流,營銷轉化,形成一個完善的流程服務體系。

這些成功人士,他們的突破思路,大體歸類就這兩種。我自認為,依靠倒賣資源做服務,小項目還行,但只能掙個小錢,天花板太低了,也容易被人模仿。而大項目,目前我是玩不轉的,失敗的風險太高。

所以我選擇了第一種方式來突破。通過精準定位方法(《超級迷茫治癒術》裡專門有講到),給自己做了定位。我有寫日記的習慣,寫了很多年了。證明在寫作上面有些長處;我做網際網路銷售5年,銷售經驗方面也還可以;我還在迷茫中徘徊了5年,這種心裡路程是很豐富的,也嘗試了很多的項目,有些項目運作經驗;我遇到的這些人,大體分兩類,一類是已經做成事的,另一類是還在不斷淺嘗輒止,迷茫賺不到錢的。

綜合考慮,我決定定位為解決迷茫焦慮,研究普通人的逆襲方法,這才有了《超級迷茫治癒術》這個專欄。也正好不偏不倚的走上了知識付費這條賽道,剛好符合我的特質,這輩子註定要當老師,也正應了曾經有個人說我好為人師。

03

人人都想打破原來的生活軌跡,能逆襲,卻不得其法。

我的經驗是:你得找到一個原點,這個原點可以是一項技能、技術,也可以是一個小的資源,然後持續不斷的去推動它往前滾,原點越滾越大,粘連的資源也就越來越多,你就越能賺錢。

這個原點起初很小,小到不起眼,如果你能喜歡它,享受推動執行的過程,這就夠了。

原點的選擇,選擇技能要比選擇資源容易,資源不好把控,太考驗自己的把控能力,對自身有能力要求,失敗風險高,但是資源推動的速度肯定要快,用一個資源撬動另一個資源,滾動起來就會更快。技能顯然更穩健,風險低,好操作,但是滾動的慢,需要慢慢積累。

其實大部分人還是適合選擇技能,選擇一個技能作為自己的原點,不斷去滾動它。中間遇到任何誘惑,你都要無動於衷。

相關焦點

  • 我,30歲,工廠技術員,月入7000,找不到出路,陷入迷茫
    ,幾乎沒有社交,工作也是機械式的重複做事,他經常感覺自己找不到出路,經常陷入迷茫。小宋的迷茫或許大家都有,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不知道自己如何成長,那麼,怎麼才能告別迷茫,正確打開成長的方式呢?所以你與其現在去迷茫出路,不出儘快找到你的目標出路,儘量在一個能產生複利的方向上,默默積累,享受時間給你的成果。
  • 迷茫焦慮,人生灰敗之際我是如何找到出路的?(二)
    這裡針對的是像當時的我一樣,極度缺乏鍛鍊,討厭鍛鍊,不會鍛鍊,難以堅持,迷茫焦慮的人,如果不是,你怎樣都OK,高興就好哇!因為當時的我極度迷茫,無所事事,再不找點事幹就窒息了,所以無意中開始了鍛鍊,說白了也是打發時間,然後意外發現在鍛鍊過程中我內心的浮躁被暫時撫平,找到了這個如同救命稻草的驚喜點,
  • 沒錢沒資源時,如何找到月薪1萬+的工作?
    你如果今天問想兼職學哪些技能,或工作很迷茫,這些答案還勉強說得過去。但人家還有1年多才畢業,說白了,目標很明確: 家境平平,不想從事本專業,希望未來的工作能多賺點兒錢。 你把一切理解為「逆襲」也無妨。 所以,每個決定都必須以「收入高+選擇廣」作為核心。
  • 快賺社群:沒錢沒資源沒人脈,怎麼創業賺錢?
    大家好,這裡是快賺博客,今天我們分享的是《快賺社群:沒錢沒資源沒人脈,怎麼創業賺錢?》。其實這個世界上有非常豐富的資源,錢、資源、人脈、產品…其實都存在這個社會裡,都在別人那裡。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應該去思考,在自己沒有但又需要的情況下,如何向有的人借?
  • 拳王虛擬項目公社:沒有錢沒技術沒學歷應該怎麼去創業?
    沒有錢沒技術沒學歷應該怎麼去創業。正是因為沒有錢或者沒有技術、學歷,我們應該要做的是多學習,只有不斷的學習,獲取更豐富的經驗,你面對任何事才能很從容。這裡我建議大家去看一下樊登的《低風險創業》和埃裡克·萊斯的《精益創業》和史蒂文·霍夫曼的《讓大象飛》,這幾本書非常透徹的論述了創業者該如何開展創業。這裡純屬為各位正在創業路上或者想要準備創業卻感到迷茫、沒方向的朋友做點分享,與你一同成長!
  • 為什麼打工久了會越來越覺得迷茫,我覺得應該是這幾個原因
    2、單調的工作看不到希望打工越來越迷茫是正常的,因為你整天面對的人工作基本上比較固定,只能同樣的事情重複做,同樣的人聊差不多話題。一直局限於此。能學到的本事太少。選擇簡單重複流水線這樣的工作,本來就是浪費青春,之所以迷茫大多是因為現在的簡單工作看不到未來和希望,人最怕的就是活在看不到希望的生活中。每天醒來重複著昨天一樣的工作,沒有夢想沒有追求的人生怎麼可能會精彩呢。3、付出得不到相應的回報馬雲說辭職無非2個原因:錢沒給夠,心委屈了。
  • 全職媽媽的困局,不上班沒錢,上班沒人帶孩子,出路到底在哪裡
    導讀:全職媽媽的困局,不上班沒錢,上班沒人帶孩子,出路到底在哪裡文|天堂情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全職媽媽的困局,不上班沒錢,上班沒人帶孩子,出路到底在哪裡!
  • 荒原:如何快速找到項目,讓自己不再迷茫!
    很多人也許都有這樣的困惑,很想做點什麼,但是卻不知道應該做什麼。然後什麼也做不了,天天發愁、感嘆...慢慢的就開始陷入迷茫當中...找到了痛點,那就要弄解決方案。怎麼解決呢?史玉柱自己開發了一款打字軟體,只要裝到電腦裡面就可以實現跟四通打字機一樣的功能。軟體只賣3000多塊錢,買了這個軟體就不用花2萬多塊錢買四通打字機了。所以訂單雪片一樣的發來。史玉柱很快就賺到了第一桶金。也許你還有這麼一個問題,發現了問題,解決方案怎麼找?
  • 有人說「沒錢的中年男人,往往活得都很憋屈」你怎麼看?
    有人說「沒錢的中年男人,往往活得都很憋屈」你怎麼看?我是一個80後,我現在也沒錢,也在奮力地找錢,還在創業的道路上。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最合適不過了。沒錢的中年男人,活得累。你最怕親戚朋友辦酒,聚會,因為沒錢,就連想主動結帳的機會都沒有,你寧願一個人呆在家裡,看看電視,上上網,一個人喝喝酒,一盤花生米就可以下酒了。親戚朋友都說你沒本事,就連自己的妻子都嫌棄你,最開始,你會反駁他們,但是說的人多了,就連你自己都相信了。哈哈!是不是說出了,很多人的故事。這日子過得確實憋屈。
  • 電影畢業生,誰的青春不迷茫,我在迷茫中成長
    關於青春的電影有很多,從九把刀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開始,國內就打開了青春電影的市場,接連湧現了《誰的青春不迷茫》、《同桌的你》等一系列青春電影,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青春片陷入一個怪圈,仿佛沒有戀愛過的青春就不叫青春了,這些青春片雖然也在講迷茫,也在講青春期的無措,但是往往沒有什麼代入感
  • 「女兒,這個月怎麼還沒打錢回家,你弟等著拿生活費」「我沒錢」
    Chapter 01《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人這一輩子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問題,而有的困難自己可以克服,有的困難和打擊卻會讓人一蹶不振。
  • 我沒特長沒經驗,人生特迷茫怎麼辦?
    我沒學歷沒經驗,生活好迷茫怎麼辦?我不知道要做啥啊?覺得什麼都不擅長…為什麼我沒有動力去改變現狀?到底要怎麼樣才能多一些工作機會呢?人成熟的標誌,不是我喜歡做什麼就去做什麼,而是明白自己缺什麼就去幹什麼。的確,沒有熱愛的學習是辛苦的,但是你熱愛的那些也許你從沒想過會把它變成養活自己的工具。有多少愛看書的人想過我要去做一名圖書編輯?有多少想做編輯的人真的思考過做編輯到底需要什麼技能?能從「想」到「做」的人太少了,能從「做」到「堅持去做」的人更少。
  • 本科畢業辭職在家,沒找到工作很迷茫,感覺什麼都不會該怎麼辦?
    本科畢業辭職在家,沒找到工作很迷茫,這時候很容易會懷疑自己的能力,感覺自己什麼都不會,什麼都做不好,這其實對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很正常,你不必過度糾結。一、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分析其實,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既有主觀認識方面的,也有客觀環境影響的。
  • 30歲辭職在家兩月,找不到出路,除了迷茫,還能幹什麼?
    一朋友30歲,辭職在家快兩個月了,還沒找到工作。於是他的心態都變了,覺得這個年紀不太好找工作,想要創業,可創業又沒有資金,整天都覺得好迷茫,不知道何去何從。有這種想法的,絕對不止他一個人。抱著這種想法創業的人十有八九最終都死掉了,因為找工作相對創業來說還是非常簡單的。創業需要的可不僅僅是找工作那麼一點技能和能力。現在工作都找不到,卻跟我談創業的事情,是不是有點太異想天開了。更何況自己還沒有啟動資金,要拿什麼去創業呢?
  • 紀錄片《出路》揭露殘酷現實:父母越不努力,孩子越沒出路
    ——《新華字典》1998年修訂本P673最近有部片子很火,鄭瓊導演的《出路》這部紀錄片,講述了三個出身不同,階層不同的青少年從學校到步入社會的成長經歷,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困境,都用自己的方式尋找自己「出路」。
  • 沒錢沒資源沒人脈!2種僅憑副業年賺20W+的方式!上不封頂!
    寫下這個回答,儘量做到在沒錢、沒資源、沒人脈的前提下,讓你最大可能的、快速的、並且能夠只有一個人的情況下,在一年內通過副業掙夠20萬。我想了很多,說實話,我需要把自己歸零,也就是身邊的資源一概不用,把自己當作一個一無所有的人。。。
  • 我是怎麼發現中年男人的崩潰源於沒做職業規劃的
    但凡有熱劇上映, 都會第一時間看看但卻不會第一時間寫,與讀者分享之時正是給人啟迪之時。熱播劇《我是餘歡水》一經播出,網絡上到處是感同身受,說他幾大缺點踩雷,說他陷入中年男人危機,也正是因為他引起許多人的人生共鳴,才獲得如此高的熱度和討論。餘歡水的背後正是很多職場人的影子。
  • 他沒錢沒房沒本事,就是對我好:想要婚姻幸福,你得避開這種男人
    導語:「他沒錢沒房沒本事,就是對我好」:想要婚姻幸福,你得避開這種男人判斷好的愛情的標準到最後其實只有一個:相處舒服。愛是兩個人靜靜待在一起不會冷場,是共同經歷的一蔬一菜和柴米油鹽,是鄭重的承諾,愛讓兩個人變得越來越好。
  • 「兒子,我想去旅遊」「媽,我結婚你們一分錢沒花,現在我沒錢」
    我是白蘇,我在這裡等你。   講述人:黃澤(化名,請勿對號入座)   一個當媽的,在你結婚需要錢的時候,不給你一分錢,是什麼感受?
  • 德國女婿在中國:我沒房沒車也沒錢, 卻有嶽父母疼愛
    沒房、沒車、沒錢也沒工作的他,如今已經和一個上海姑娘結了婚,並融入了中國家庭。從如何討好丈母娘,到如何和老丈人相處,阿福頗有心得:「全都是套路!」文/鄭依妮2016年,德國人阿福拍了一個視頻。在視頻中,他用上海話好好地吐槽了一回自己的上海老婆和丈母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