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十分關心衛生與健康事業,堅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作出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加快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明確提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到2035年建成健康中國。高等健康職業教育作為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為國家衛生事業培養醫技實用人才的重要使命,是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係高校培養什麼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健康所系,性命相託,培養合格醫學人才必須鑄就高尚品德。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抓好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是高等健康職業院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保障,是應對國內外深刻複雜變化形勢的迫切需要,是新時代大健康事業發展的迫切需要。
貴州健康職業學院自2017年正式辦學,目前開設護理、藥學、健康管理等12個專業,在校學生突破10000人。學院堅持德技精進、服務大健康、培育和傳承工匠精神,以「思政工作機制、思政教育體系、思政理論課改革、思政實踐平臺」為重點,奮力推進思想政治工作改革,著力培養大健康產業急需、技藝高超的高素質醫技實用人才,全力構築健康惠民育人高地。
不斷完善健全思想政治工作體制機制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科學長效的制度建設是思想政治工作規範運行的重要保障,是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標誌。學院黨委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把思想政治工作作為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不斷完善工作體制機制。堅持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及時調整充實思政工作領導小組,設置思想政治教學研究部,成立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講團,緊緊圍繞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標管理機制、協同機制、評價機制和保障機制等,出臺《學院「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建設實施方案》《學院報告會、研討會、論壇和講座等會議及活動管理辦法》等系列文件,健全完善相關工作制度10餘項,構建黨委書記親自抓總、班子成員主動抓塊、各部門負責抓細,廣大教職工積極參與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夯實鑄魂育人的「四梁八柱」。
積極構建特色思想政治教育體系
醫者仁心、醫乃仁術,為醫之道德為先,建設高水平的醫技實用人才培養體系,必須優先建成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學院圍繞「四位一體、三個結合、六大板塊」內容,構建特色「436」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一是探索涵蓋學院領導、專任教師、輔導員和管理服務人員,注重暢通家庭教育和拓展社會教育,建設「學校+家庭+社會+學生」的「四位一體」培養模式,促進全員育人。二是推進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結合、技能提升和第二課堂結合、入學教育和畢業教育結合,積極建設「大健康」特色優質課程,「三個結合」合力打通全過程育人的「最後一公裡」,實現全過程育人。三是聚焦黨團引領、文化浸潤、德育感召、科研培育、心理培塑、網絡引導「六大板塊」,全面增強師生的「四為服務」和「五個認同」教育,落實全方位育人。通過構建具有健康特色的「436」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不斷推動學院「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走深走實。
奮力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築牢青年學生理想信念的根基,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首要職責。學院圍繞教材體系、教學體系、隊伍體系等內容,從四個方面加強發力。一是在優化頂層設計上發力,研究出臺《學院關於深化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實施方案》《領導班子成員聯繫思想政治理論課制度》等系列工作文件,明確工作思路和要求,整體協調推進。二是在提升思政教師的專業素養上發力,通過內培外引、集體備課、聽課說課示範課等多種形式,提高思政教師教書育人本領,打造一支又紅又專的高素質思政教師隊伍。三是在改革授課方法上發力,開展專題式、案例式、體驗式等多樣化教學方法,提煉課堂「講活講動、講大講細、講全講準、講深講透」八講要求,提升思政課的「抬頭率」和「參與度」,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親和力與針對性。四是在創新教學理念上發力,校領導充分發揮模範表率作用,紛紛帶頭走進課堂,帶頭推動思政課建設,帶頭聯繫思政課教師,高位推動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學院黨委書記黃霞的思政課,激發了大家的濃厚興趣,啟迪思想,觸動心靈。」「院長吳國才的思政課,點燃了思維的火花,有理有據,生動有趣,感覺非常親切、接地氣。」「校園是知識的殿堂,校領導的課,內容豐富、精彩生動,既讓人感覺到驚喜,又加深對醫學生使命和擔當的認識。」學生們評價說。
豐富創新思政實踐教學活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重視實踐育人,讓學生在親身參與中認識國情、了解社會,受教育、長才幹。實踐教學活動是「課程思政和「思政課程」的重要抓手,是貫徹落實馬克思主義勞動觀和實踐觀的重要途徑。學院堅持因時而進、因事而新,將理論教育和實踐活動有機結合,強化實踐育人。一是建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將「黨史概覽、學院黨建、思政實踐、黨風廉政」四個板塊有機融合,建成佔地面積近1000㎡的黨性教育中心,2020年6月被中共市委教育工委掛牌為首家「銅仁市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示範基地」,目前已接待校內外10000餘人次。二是依託地方紅色文化資源,合作掛牌周逸群烈士陳列館、印江紅二六軍團木黃會師紀念館、江口縣脫貧攻堅紀實館等多個校外思想政治教學實踐基地。三是組織開展「萬言家書三思教育」和「身邊的榜樣」系列思政活動,指導學生撰寫萬言家書,舉辦榜樣分享會,引導學生塑造健全人格。四是建設「影怡健康」思政影院,利用周末課餘時間,組織學生觀看以紅色革命、愛國主義等題材紀錄片、電影,厚植愛黨愛國愛家情懷。五是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建設「厚生」為核心的校園文化體系,開展「校園讀書月」「512授帽儀式」「健康論壇」等校園文化活動。六是堅持黨團引領,深入開展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和健康志願服務活動,截至目前,學院成立社團組織5個、志願團體10個,註冊志願者6200餘名,通過系列社團活動和志願服務活動,進一步錘鍊學生意志品質。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學院共有300餘名師生志願者奮鬥在疫情防控一線,深受社會各界一致好評。2020年3月,學院收到銅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和遵義市餘慶縣敖溪鎮人民政府寄來的感謝信,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在信中說:「60餘名貴州健康職業學院沿河籍師生秉承春暉精神,心繫家鄉,情牽故土,運用醫學專長,投身戰疫一線,守衛父老鄉親,為沿河疫情防控工作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四年來,學院教職工先後獲得「2019年全國職業院校護理技能大賽教師組三等獎」「2019年貴州省職業院校護理技能大賽一等獎」「2019年第六屆貴州省高校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二等獎」等賽事獎項140多項,申報立項各級科研課題(項目)77項。四年來,在校生規模從辦學之初的500餘人迅速發展到當前的10000餘人,全院學生共獲省級以上表彰獎勵110多項,2020年首屆畢業生就業率達86.04%並有13人獲「全省優秀畢業生」稱號,其中,皮茂霞同學先進事跡入選《追逐夢想2020·貴州省優秀大學畢業生事跡選編》。
作者李忠祥
編輯尹潔
編審文葉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