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了,孩子們的學業越來越繁重,家長準備為孩子買護眼燈,但市場上出現了很多標榜保護視力、預防近視的護眼燈,如何才能正確「挑」燈,讓孩子舒適學習呢?
「護眼燈」未必真護眼
「護眼燈」是一個通俗叫法,國家雖對「讀寫作業檯燈」(以下簡稱「讀寫檯燈」)制定了相關標準,但並沒有對「護眼燈」、或標稱有護眼功能的讀寫檯燈出臺具體標準,所以市場上銷售的「護眼檯燈」,或者標稱具有「讀寫護眼功能」的檯燈,並不一定都具有護眼功能。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總會讓我們倍感舒服,主要是因為自然光抵達我們眼睛的路程頗為「曲折」,要先在大氣層中反覆反射及經過空間介質的作用,形成柔和漫射光,最後從四面八方進入我們眼睛。
由此及彼,越接近早上漫射自然光的光源,光線越柔和均勻,更有利於眼睛健康,是衡量光源好壞的核心標準。普通的照明檯燈光照面通常較小,光線或陰或暗,均勻性較弱,導致眼睛出現乾澀、疲勞等不良症狀。
減少藍光 孩子視力的隱形「殺手」
談及燈具的視力隱患,最讓人「聞之色變」的莫過於檯燈的藍光了。藍光普遍存在於自然光線、LED光源以及各類以LED為發光源的電子產品中,這種高能可見光具有強大的穿透力,可直接穿透角膜和晶狀體,對視網膜造成光化學損傷,輕則加速眼睛疲勞模糊,重則可能引起黃斑病變、白內障,是孩子視力的隱形「殺手」。
為了讓孩子遠離近視,家長們可以從光源處選擇藍光較少的燈具。首先,如果發現護眼燈的光亮得發白,給人一種泛藍的感覺,說明藍光比例偏高,切記勿買;其次,儘可能挑選帶有CQC標誌的品牌護眼燈,以獲得質量的保障。藍光傷害的標準是IEC TR 62778:2014,國標GB/T9473-2017《讀寫作業檯燈性能要求》上明確要求:藍光危害類別不應超過RG0,消費者在選購時,可以查看相關數據。
4000K色溫最合適學習
選購護眼檯燈時,除了光線外,色溫和照度的均勻度也是非常關鍵。根據相關標準,讀寫檯燈的色溫不宜超過4000K(±15%),色溫過高會影響舒適性,若超過6500K即可能對視力造成損害。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不同的應用場景、不同的使用人群適用的光照亮度和色溫原來都不一樣。
「很多人都以為越是暖黃的燈色越護眼,越是偏冷偏白偏藍的色溫越傷眼,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冷白光適合集中注意力工作學習,暖黃光適合休閒、閱讀和睡前。」復旦大學光源與照明工程系教授林燕丹表示,兒童護眼檯燈一般是晚上使用,冷光可以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提高效率。但是冷光會影響褪黑激素分泌,影響孩子睡眠質量。黃光有助睡眠,但絕大多數家長都不希望孩子作業時候昏昏欲睡吧。研究顯示,4000K作為學習檯燈的色溫符合人體生物鐘規律,是一個兼顧健康和學習效率的兒童護眼檯燈色溫。
光線閃爍傷眼 巧測檯燈頻閃
閱讀時,頻閃效應會導致視力下降,這主要是由於交流電壓大小不時改變,光線明暗更替所致。據了解,每秒鐘閃爍100次以內的屬於低頻閃,若長期在這樣的燈光下學習,極易發生近視。依據人眼對閃爍的可察覺性,一般分為「不可察覺」和「低風險」等級。消費者在購買時,最好選擇「不可察覺」等級或無頻閃的檯燈,可以在產品包裝上查找相關信息。
如何測試家裡的檯燈是否存在頻閃問題呢?打開手機照相功能,對準燈泡。如果無波紋晃動,基本為合格產品,若有波紋甚至晃動明顯,則存在嚴重頻閃問題,建議更換,買檯燈時也可用手機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