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眼燈是主要針對學生群體的一種檯燈,價格較貴,但護眼燈真的能護眼嗎?《工人日報》記者近日走訪發現,目前海口市場上的護眼燈品牌繁多、款式各異,價格動輒比普通檯燈貴好幾百元。但業內人士表示,我國並沒有出臺統一的行業標準,市場上諸多「護眼燈」的宣傳多是噱頭,未必護眼。
1月15日,記者在海口家樂福超市看到,超市內銷售的不少檯燈都標著「護眼燈」的字樣,號稱能「護眼」的檯燈比普通檯燈價格要高很多。記者注意到,一款售價400多元的護眼燈,號稱「有效呵護雙眼,科學照明,使用後眼睛不易疲勞」,可當記者問及護眼燈與普通檯燈的區別時,銷售人員卻說不出所以然來,「具體情況得問廠家,一分錢一分貨,當然價格越高護眼效果越好。」
網絡上護眼燈的種類更多,記者在淘寶上搜索「護眼燈」,發現品牌繁多,價格從幾百元到上千元不等,「無頻閃、光線柔和、保護視力、護眼」都是常見的商家宣傳語。
採訪中,不少消費者對記者表示,給孩子選擇「護眼燈」十分迷茫,對護眼燈到底能起多大作用心裡也沒數,只覺得用比不用要好,也覺得價錢越高可能效果越好。「雖然護眼燈不便宜,但是為了孩子的眼睛,作為家長多花些錢也是值得的。」消費者張女士向記者表示。
那麼,護眼燈真的護眼嗎?日前,海南省消費者委員會發布的27款「護眼燈」比較試驗結果顯示,按照國家強制性標準測試的4個安全性能項目(標記、結構、防觸電保護、熱試驗),除3款型號樣品標記項目不規範(不符合標準)外,其他都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但涉及用眼健康的性能項目表現不均勻,個別項目與國家推薦性標準要求差距較大。
事實上,此前,國家質檢總局在「護眼」檯燈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警示中指出,「護眼」這一說法目前並沒有科學的定義,許多質量低劣的「護眼」檯燈不但起不到護眼的作用,反而可能損害視力。記者查閱相關標準發現,在燈具產品類的國家標準以及行業標準中,都沒有專門針對「護眼燈」的相關標準。
「在檯燈性能要求相關國家標準中,規定了光源的顯色指數、噪聲、燈具遮光性以及光照度均勻要求等,並未提及『頻閃』問題。」海南省消費者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解釋稱,從「無頻閃、光線柔和」等宣稱概念來看,如果檯燈能達到這樣的效果,確實能延緩眼睛疲勞。可目前市場上很多是「高頻閃」,這些燈具使用了變頻電子鎮流器,加快了閃爍的速度,並且超過了人眼的神經反應速度,人眼感覺不出,結果就成了商家口中的「無頻閃」。(記者吳雪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