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檢總局去年年底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超九成「護眼燈」都不合格。而事實上,目前為止,中國並沒有「護眼燈」的標準,此次檢測,主要參照國內外讀寫作業檯燈和有關照明標準要求,也就是說,它們連檯燈要求都不合格,遑論「護眼燈」。到底真正的「護眼燈」應該是啥樣的?
質檢總局:超九成「護眼燈」不合格
2015年底,質檢總局組織開展了「護眼燈」質量安全風險監測,他們從市場上採集包裝或說明書上標註有「護眼」或「無頻閃」等字樣的檯燈32批次,主要參照國內外讀寫作業檯燈和有關照明標準要求,對市場宣傳的有護眼功能的有關的閃爍、照度及照度均勻度兩個項目進行了檢測。結果表明,30批次樣品不符合本次監測的要求,佔總批次數的93.8%。其中,8批次閃爍項目檢測值超過了低風險限值要求,佔總批次數的25%;28批次照度過低或照度均勻度超過限值,佔總批次數的87.5%。
▲打著「護眼燈」旗號的絕大多數都是LED燈,但迄今護眼燈並沒有國家標準。
▲冷暖光6000K是模仿自然光線,但素不知真正護眼的光線,不超過4000K。
值得警惕的是,此次檢測,質檢總局依據的主要是讀寫作業檯燈的標準要求,也就是說,這些標榜「護眼」、「無頻閃」的所謂「護眼燈」,連檯燈的基本要求都達不到,更別提「護眼」了。
記者日前在市場上發現,這些打著「防近視」、「無頻閃」、「護眼」等賣點,並明確標註為「護眼燈」的產品仍在售賣,價格從幾十元到上千元不等,而且絕大多數為LED光源。超市的售貨員向記者推薦了幾款可調節亮度與光色的燈,並說「『護眼燈』對眼睛傷害小,一分錢一分貨,價格越高,護眼效果越好」。
▲Elamp嚴格按照國際相關護眼燈的要求進行研發。
▲這些廣告極具誘惑力。
登錄淘寶網,輸入「護眼燈」字樣,上萬種類型的「護眼燈」一擁而出,點擊進入一家顯示月銷售量為4萬臺,售價為98元的店鋪進行詢問時,客服人員表示,「護眼燈」可調試燈光、無輻射、無頻閃、無刺激,能夠保護眼睛。然而被問到該產品有什麼證書,該工作人員表示僅有一個3C證書。
而「3C認證」並不是質量標誌,而只是一種最基礎的安全認證。中山醫的眼科專家告訴記者,市場上銷售的「護眼燈」,以無頻閃等功能作為是否護眼的依據,並沒有得到醫學上的認可,大多為商家銷售噱頭。而且,目前我國對「護眼燈」的檢測標準中並沒有是否保護視力的檢測標準。
「護眼燈」被指質量風險最高
今年初,質檢總局發布了《全國重點工業產品質量監督目錄(2016年版)》,把「護眼燈」定性為質量風險最高的產品,是所有燈具產品中唯一被評定為一類風險的。
這並非質檢總局為了吸引眼球的舉措。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在2012年做了一份市場調研,調研報告指出,我國5歲以上總人口中,近視的總患病人數在4.5億左右。其中,高中生和大學生的近視發病率超過70%,並逐年增加,青少年近視發病率已經高居世界第一位。到2020年,我國5歲以上人口的近視患病率將增長到7億。
在國內市場最早研究光和眼睛的愛望照明創始人張智行告訴記者,儘管市場上也有不少知名品牌的燈具比如飛利浦、雷士等產品具備良好的光學性能,但要達到護眼的效果卻需要更高的要求。比如怎樣把這些燈具科學地布置到我們的房子裡面,這需要照明設計師提供專業方案。遺憾的是,專業的照明設計鮮有為家居服務的,更多的是商業用途。
記者查到2011年中日韓三國聯合組織的一次住宅照明健康度的調研中,我國的住宅照明達標率非常低,達標率最高的客廳,也只有11.6%。同年,北京市疾控中心對1496所中小學進行了照度檢查,課室桌面的達標率是60.3%,而黑板的達標率只有22.9%。這些數據表明,我國的室內照明健康度非常不理想,這直接或間接導致了我國青少年視力問題的產生。
具有良好光學性能的燈具啥樣?
儘管國家沒有把「護眼燈」的性能納入強制性認證範圍,甚至沒有對「護眼燈」的性能有一套完整的規範說明,但從存在於建築行業的《建築照明設計標準》、《燈和燈系統的光生物安全性》、《讀寫作業檯燈性能要求》以及屬於自願性認證的《檯燈認證規範》當中,仍然不難找到一些國家對具有良好光學性能的燈具應達到的指標。
首先是照度,通俗的理解就是有多少光照射到作業面上,相關標準值為300勒克斯,要達到並維持這個標準值才是合理的。其次是照度均勻度,指規定表面上的最小照度與平均照度之比。光線分布越均勻說明照度越好,《檯燈認證規範》明確了應達到A級或AA級水平。
然後是色溫,它反映的是顏色的溫度。根據LED的發光原理,LED照明產品不可避免存在藍光的成分,含量過高會對眼睛造成嚴重的「藍光危害」,《建築照明設計標準》和《檯燈認證規範》都明確了LED產品色溫不應高於4000K。但記者發現,市場上的「LED護眼燈」,絕大多數色溫超過4000K,有的甚至達到6500K,與日光環境相似。還有顯色性,《建築照明設計標準》和《檯燈認證規範》都明確要求顯色指數不應低於80,其中R9應大於0。至於頻閃,《檯燈認證規範》指出,光輸出波形頻率應大於3125Hz。最後是遮光性,如果燈具產品的遮光性不佳,會導致產生眩光效應,《檯燈認證規範》明確了針對LED產品,在指定條件下應看不到2000cd/m2以上的光源及反射器內壁或透光結構。
所以,對於「護眼燈」來說,無頻閃、無眩光、無輻射、高顯指幾方面的性能,以及杜絕「藍光危害」,色溫不超過4000K這些指標一個都不能少。而最關鍵的,也是「護眼燈」必須的技術,能夠完全以結果為導向自動化地運作,確保混合光照的穩定。「自動適應不穩定的光照環境,提供恆定、均勻的健康光照服務。這才是『護眼燈』最核心的訴求。」張智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