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青馬」:在學生心中植下理想信念的種子

2020-12-22 中國青年網

「我被問到很多問題,其中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你為什麼要到前線去,這個時候我會想到的第一個念頭就是:我是共產黨員。」 這是浙江大學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學生骨幹)學院(下文簡稱浙大「青馬」)舉辦的一次「青聽戰疫之聲」特別主題團日活動上,隨隊支援武漢的陸明晰醫生「雲」端分享的抗疫心得。

作為疫情背景下「雲思政」的一個縮影,化疫情危機為教育契機,浙大「青馬」將眾志成城的疫情抗擊作為鮮活教材,通過校院兩級「雲」端共建「青馬」課堂,輻射覆蓋本碩博學生。

浙大「青馬」成立於2008年,多年來通過理論學習、技能培訓、調查研究、實踐鍛鍊等多種形式,在學生心中植下理想信念的種子,成為浙江大學具體落實「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工作抓手。

在經典思想中感受真理偉力

在浙大「青馬」,學員必讀的書單有《共產黨宣言》《資本論》《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等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也有《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之江新語》《幹在實處 走在前列》等學「習」系列讀本,還有《世界社會主義500年》《鄉土中國》《創建系統學》等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類書籍。

「靜下心、坐下來,一字一句讀原著。」在以各學科專業教授為主體的浙大「青馬」導師團指導下,學員完完整整學原文,常態化開展書評分享匯,並在層層遞進、循環上升的學習過程中,將原本艱澀難懂的理論分解剖析,把各種「大道理」轉化為易於接受的「小道理」。

不囿於象牙塔,帶著思辨學,在對話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從「綠色浙江」、醫患衝突、疫情防控的社會熱點,到軍隊改革、兩岸關係、「最多跑一次」等國家政情,再到朝韓局勢、海權爭端、中美貿易戰等國際時事,浙大「青馬」學員古今中外無所不辯、無所不論。從前期熱點挑選、材料準備,現場小組討論、觀點分享,到最後總結匯報、導師評析,整一個體系化流程充分發揮了「青馬」學員教與學的主觀能動性,將學員從相對狹隘的視野中解放出來,打開思維空間,激發學生的家國情懷和創新精神。

「正義的社會是如何形成的」「世界大變局與中國的對外戰略選擇」「文化自信與立德樹人」……不同於傳統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浙大「青馬論壇」專題學習活動邀請名師授課,立足青年最新關注,緊緊把握時代脈搏。從以往的線下講座到疫情期間的「雲」端講堂,專題學習會將黨帶領人民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的成就、探索實行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成果、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擺出來,在歷史與現實、國際與國內對比中,引導學員深刻思考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

「只有『下得去』,本事才能『上得來』」

從去年開始,浙大「青馬」先後邀請了一批教育部長江學者、求是特聘教授等為『青馬論壇』名師講堂授課;同時邀請政府工作者、選調生學長等與學員們談國情、聊發展,提高學員理論素養、築牢信仰之基。

浙江大學團委書記薄拯說,人才培養也講求「術業有專攻」,著力於讓精於講理論的名師來給浙大「青馬」的同學們講道理,讓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師長們給同學們講故事。

「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多年來,浙大「青馬」一直鼓勵學員用雙腳丈量祖國大地,到機關掛職、社會實踐、基層服務等多重實踐鍛鍊中,找尋初心、勇擔使命,江西、廣西、貴州、四川等地均留有浙大「青馬」學員的身影。

這些年,浙大「青馬」陸續遴選學員前往人社部、科技部、衛健委等中央國家機關開展暑期實習;利用浙江「三個地」政治優勢和學校西遷的歷史文化,先後組織前往南湖革命紀念館、義烏小商品城、安吉餘村和江西泰和、廣西宜山、貴州遵義等地開展社會實踐和主題調研活動,實地看變化、調研訪民情、建議促發展,學員們將學校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深度融合,讓專業所學在實踐中開花結果,成為帶頭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擁護者、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堅定實踐者、黨和政府形象與聲音的堅定傳播者。

對一些可深入挖掘、易於借鑑的主題,浙大「青馬」學員還在實踐基礎上組織專題調研,形成如《「綠色浙江」在生態環境建設中的實踐成果探究》《紅色尋訪在高校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中的研究與探索》《「最多跑一次」改革現狀、成果與不足分析》等調研報告,為基層創新治理和高校思政建設等提供智庫支撐。

「只有『下得去』,本事才能『上得來』,幹事才能『拿得起』。」 疫情期間,第十二期學員溫可威主動加入社區防疫測點臨時黨支部,協助社區開展出入人員檢疫排查、數據統計、防疫物資搬運等,「雖然工作都很簡單、很基礎,但都是防疫抗疫的重要一環。」他說,此次抗疫志願服務,讓自己充分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對祖國基層治理建設和發展也充滿了信心。

據悉,僅第十二期「青馬」學員,在校期間的志願服務就達15000小時,人均參與志願服務超過200小時。

在榜樣感召下擔當時代使命

「作為新時代的馬克思主義者,要有堅定的政治信仰、高度的理論自覺、鮮明的實踐品格,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努力成為一名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青馬」學院院長鄔小撐這樣闡釋「青馬」的培養目標。

「成風為先,化人為要」,把握百廿餘載校史和學院十二年發展沉積而成的人才「富礦」, 浙大「青馬」一直堅持引導更多的學生骨幹重溫初心、感悟初心、踐行初心,前往西部基層、國防軍工、國際組織等重點領域建功立業。

西子湖畔,鳳凰山麓,有一座於子三墓。「於子三烈士犧牲時年僅22歲,但他在沉沉黑夜中,為更多青年學子點燃前行的火炬。」 「青馬」第十二期學員劉銳誠說。

每年清明時節,祭掃浙大烈士墓是「青馬」革命教育的必修環節。於子三、費鞏、何友諒、陳敬森、鄒子凱……一位位浙大辦學史上愛國愛校的革命先烈用生命樹起求是人永遠的豐碑。烈士精神早已深深融入「青馬」人的血脈,成為振奮精氣神、集聚正能量的寶貴財富。

今年5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四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到來之際給袁隆平、鍾南山、葉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其中,有包括李蘭娟、陳薇、葉培建、楊衛等院士在內的7位浙大人,「青馬」學員在第一時間就組織了線上學習。

同時,創新典型引領形式,組織學員向奮戰一線的科技工作者、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以及「最美奮鬥者」學習,程開甲、林俊德、姚玉峰、汪四花……將「燦若星辰浙大人」的金名片,作為「青馬」人奮勇前行、擔當使命的燈塔光。

迄今,浙大「青馬」工程已培養校院兩級學員4400餘人。其中,校「青馬」學院培養的430餘學員中,15%已畢業的學員奔赴了西部基層、軍工單位就業,有30%選擇了西部支教。「響應國家和社會的需要,已成為浙大『青馬』學子崇高的理想和義不容辭的責任。」 薄拯說。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SISUer先鋒|逐夢青馬,圓夢西索——第十三期青馬班回顧
    他舉例了一位位從上外走出的前輩外交官們不畏艱苦,報效祖國的先進事跡;鼓勵所有「青馬學員」們向我校先輩學習,堅定馬克思主義信念,保持進取精神,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接續奮鬥。來自新聞傳播學院本科三年級學生曹金傑同學、來自日本文化經濟學院碩士二年級的任方遒同學作為青馬學員代表,一起回顧了這九個月的青馬班給自己帶來的改變並且感恩在青馬班上的相遇與收穫。
  • 一日青馬人 一生青馬情
    從「青馬工程」培訓中,我懂得了作為一名優秀的學生骨幹應該具備怎樣的基本素質,明白了自己應該怎麼提升自我,爭當一名合格的學生骨幹。校團委為我們制定了青馬班日程表,為我們制定了豐富多彩、意義深大的學習課程。為了從增強政治素質、提升思想境界、錘鍊個人作風『著力提高大學生骨幹的信念、品格、視野和能力。青馬班培養了我們學生幹部的全局意識、服務意識、責任意識、效率意識和創新意識。在青馬班不僅學習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還教育我們如何做好一名優秀的學生幹部。
  • 夏日羊城熱情似火「青馬」培訓持續精彩
    7月中旬以來,在團廣州市委的指導下,廣州市團校紮實推進「青馬工程」,已連續舉辦5期廣州市國家級示範性高中「青馬工程」培訓班,培訓學員近400名,覆蓋21所國家級示範性高中。綜合運用團隊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引領學習、現場教學、案例教學、場景互動、實踐操作、紅歌促動、青春快閃、分享交流等方法和手段激活課堂,有效調動學員所有感官參與學習,讓學員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國共產黨黨史、理想信念、共青團三會兩制一課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通過3天的學習深造,「青馬」學子受益良多,在他們的心得分享中,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的成長,他們的家國情懷以及他們對馬克思主義的無限深情。
  • 植下「尊師」的種子
    「早上好,黃老師」「晚安,祝您有個好夢」……在湖南長沙,一位84歲的學生近兩年因身體原因,不能親自去探望老師,便保持著每天向自己98歲老師早晚問候的習慣,經常關心老師生活。他把「謝謝」化作了幾十年的行動。「為學莫重於尊師。」耄耋學生對老師長期記掛、祝福的背後,是對「尊師」二字的生動詮釋。
  • 讓理想信念的明燈永遠在心中閃亮
    讓理想信念的明燈永遠在心中閃亮 發表時間:2015-03-02   來源:哈爾濱文明網我們要在全黨全社會持續深入開展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傳教育,高揚主旋律,唱響正氣歌,不斷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讓理想信念的明燈永遠在全國各族人民心中閃亮。(新華網2月28日)    理想信念是人們追求奮鬥的目標,也是堅韌不拔、執著前行的強大精神動力。有了理想信念,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就有了前進的方向,人們的精神上就不缺鈣,就能凝聚起全體人民共同為美好未來而奮鬥。
  • 浙大附中校長申屠永慶開學致辭:心中有理想 現實有行動
    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 (記者 白菁潔)新學期伊始,浙大附中校長申屠永慶發表了題為《心中有理想 現實有行動》的開學致辭。  假期裡,我們和省檢察院一起組織了高中學生檢察體驗之旅,為全國首創,新高二同學和高三同學分別到江幹區檢察院和浙江省檢察院開展體驗活動,活動十分有意義有價值,開學後圍繞體驗活動,學生德育部門將開展相關主題活動。
  • 廣梅「青馬」班開班啦!
    8月13日,中共廣州市委員會、共青團廣州市委員會、廣州市教育局、廣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聯合主辦,廣州市團校承辦,廣州市學聯、共青團梅州市委員會、共青團梅州市梅縣區委員會協辦的為期五天「2020年廣州市『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下簡稱「青馬工程」)培訓班」,在葉帥家鄉——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加業營地)開班。
  • 彭康書院「青馬工程」中期總結課舉行
    彭康書院輔導員、2020級「青馬工程」班主任溫景濤出席並作主題講話。通過對青馬工程的目的、效果和意義的簡要闡釋,他強調,「青馬」學員要不斷學習,提升思想覺悟,涵養境界情懷,樹立理想信念,積極投身到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當中去。
  • 青馬協會組織學生黨員骨幹及主要學生幹部學習十九大精神
    青馬協會 供圖本網訊 10月26日,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協會主辦的十九大精神專題學習會在主樓433舉行,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李桂華受邀出席會議並作主題報告,青馬協會會長彭興偉主持會議他表示,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帶領下,我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新成就,進入了中國特色主義新時代,同時出現了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新特點,對黨的歷史使命提出了新要求。他指出,習總書記在十九大上的報告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我校師生應進一步深入學習,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並結合農大人的歷史使命,堅定信念,腳踏實地, 為國家三農建設貢獻力量。
  • 在學生心中播下「紅色的種子」——日照鳳凰小學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紀實
    組織陣地建設培植種子萌發的紅色土壤春播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再優秀的種子也離不開肥沃的土壤。少先隊陣地建設是少先隊組織對少年兒童進行教育的重要途徑和基本形式。理想信念傳承夯實少先隊員紅色基因每一粒種子的萌發,源自其本身的基因。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種、紅色傳統的基因一代代傳下去,讓革命事業薪火相傳、血脈永續。
  • 聚焦青馬 | 大亞灣區第二屆青馬工程正式開班!
    大亞灣區第二屆青馬工程昨天正式開班了!灣灣:是呀!聽說今年增加了不少課程,還有警察和律師加盟導師團呢青青:哇~專業的導師團加上15名優秀的學員,我都迫不及待想去看看了灣灣:走!我們一起去康康青馬班的現場吧!
  • 「青馬」是匹什麼馬?
    省委常委會多次專題研究「青馬工程」,多位省領導深度參與「青馬工程」組織實施工作。一是省委派出專題調研組,赴中央黨校、全國組織幹部學院、北京大學等單位拜訪專家學者,制定完善培養方案;二是在組織實施過程中,多位省領導經常性過問工作推進情況,了解學員動態,協調解決有關問題;三是在教學活動中,多位省領導出席省級「青馬工程」開班儀式、學員論壇、交流座談、畢業典禮等活動。
  • 龍江高校思政行|哈師大:踐行「行知」精神 補足理想信念之「鈣」
    有側重、抓重點、強隊伍;九類工作載體——理想信念、愛國主義、創新創業、學風考風、人格培養、傳統文化、社會實踐等。今年疫情影響下的特殊畢業季,哈師大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老、中、青三代教師為畢業生送溫暖,集體走進宿舍為畢業生打包行李,書寫畢業寄語卡,教師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動著學生,打通了「三全育人」最後一公裡。
  • 「青馬工程」描繪青年政治人才的鮮明底色
    「在高校班學員探討如何更高效地聯繫、服務和培養青年後,我才想到可面對企業擬招聘的大四和研究生三年級學生,成立崗前新型團支部,提前讓大學生們融入企業大家庭。」國企班學員謝菲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青馬工程』不僅有緊跟新時代的理論學習,還有高效順暢的學習交流渠道。」經過13年的發展,「青馬工程」工作成果顯現。
  • 河南「青馬工程」點亮信仰之燈
    2007年,河南省響應團中央號召,同步啟動「青馬工程」。11年來,河南省「青馬工程」形成了省、校、院(系)三級培養體系,通過理論學習、實踐鍛鍊、能力提升等環節,累計培養省級學員3600餘人,校級學員6.5萬餘人,院系級學員30餘萬人,在青年學生中廣泛傳播馬克思主義,起到了「點燃一盞燈,照亮一大片」的示範帶動效果。
  • 第五期「青馬工程」學員選拔順利結束
    本次「青馬工程」學員選拔,面向我校2017級本科生,共有200餘名青年學生經過學院(部)和學生組織推薦、資格審查、筆試等環節,進入最終面試環節。面試本著「公正、公平、公開」原則,通過考察學生的理論水平、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擇優選拔100位「青馬工程」正式學員。
  • 我校劉嘉慧與陳嘉嘉同學參加2020年廣州市「青馬工程」培訓班
    本期「青馬工程」培訓班結合青年學生特點開發精品課程,將採用探究式學習、翻轉課堂、互動教學、論壇交流、紅歌帶動唱、實踐操作、實地參觀等教學方法,並將「青馬」課堂設置在南粵紅色革命聖地——梅州市。「青馬」學員們將調研和支教悅來村、水美村、僑鄉村等對口扶貧村、參觀客家博物館、祭拜三河壩戰役紀念園,並與創業青年、返鄉支部書記、中國最美鄉村支部書記等先進青年進行面對面的分享會。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助力理想信念教育
    當代青年學生理想信念面臨哪些挑戰當今世界,隨著社會轉型和經濟改革深度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取得了巨大進步,大部分青年學生的理想信念狀況是好的,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認同總體上呈現積極態勢。但也要認識到,當代青年學生中確實存在著理想信念缺失現象和功利化價值取向,理想信念教育面臨挑戰。
  • 2020年廣州創新「青馬工程」培訓形式,將實現國家級示範性高中全覆蓋
    這是廣州市團校正在舉辦的「青馬工程」培訓班的一次課堂教學情境。「青馬工程」全稱是「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旨在通過教育培訓和實踐鍛鍊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在廣大青年中著力培養造就一大批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的馬克思主義者。據悉,廣州市團校在團市委指導下,紮實推進「青馬工程」,至今已培養1300餘名「青馬」學子,今年將實現全市41所國家級示範性高中全覆蓋。
  • 2020年廣州創新「青馬工程」培訓形式,將實現國家級示範性高中全覆蓋
    這是廣州市團校正在舉辦的「青馬工程」培訓班的一次課堂教學情境。「青馬工程」全稱是「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旨在通過教育培訓和實踐鍛鍊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在廣大青年中著力培養造就一大批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武裝的馬克思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