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江高校思政行|哈師大:踐行「行知」精神 補足理想信念之「鈣」

2020-12-11 東北網

東北網11月26日訊 (記者許諾 王春穎) 日前,「龍江高校思政行」全媒體宣傳活動正式啟動。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等十餘家中央和省級主流媒體採訪團,走進哈爾濱師範大學,集中宣傳展示哈師大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取得的新突破、新成效、新經驗。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有課堂的限制,但是育人的場域無限。哈師大積極拓展育人渠道,實行「主渠道」與「主陣地」結合,校內與校外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學校用「立德樹人」統領全校思政工作,把思政教育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強化「三全」育人,開創性構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112349」工作模式,形成思政工作新格局。

「112349實踐育人模式探索」,即:一個育人理念——踐行「行知」精神,堅持育人為本;一個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兩條工作主線——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要求、學生自身發展的內在需求;三種工作機制——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陣地一體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統籌化、學校指導下的學院學生工作主體特色化;四項工作原則——分階段、有側重、抓重點、強隊伍;九類工作載體——理想信念、愛國主義、創新創業、學風考風、人格培養、傳統文化、社會實踐等。

採訪團一行走進哈師大與師生交流。

採訪團一行走進哈師大與師生交流。

如何讓思政教育不再生硬,而是潛移默化地走入學生心中?哈師大在「三全育人」和「課程思政」過程中做了有益嘗試,做到課程門門有思政、教師人人講育人。每位專任教師都有「守好課程這段渠,種好人才責任田」的使命感。教研室、課程負責人和主講教師們整體規劃,精心設計,在每一個教學環節中貫穿「課程思政」理念,形成了「融入式-滋養型-常態化」的課程思政育人特色。

今年疫情影響下的特殊畢業季,哈師大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老、中、青三代教師為畢業生送溫暖,集體走進宿舍為畢業生打包行李,書寫畢業寄語卡,教師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動著學生,打通了「三全育人」最後一公裡。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舉辦「名師報告會」,邀請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分享課程思政的最新理念;組織公開示範課,邀請歷屆教學名師分享「課程思政」典型,多措並舉,集合各方力量和資源,構建協同一致、合力育人和課程思政的新格局。

學生們油然而生的自豪感與專業自信感,從他們的眼神中不自覺地流露出來,在思政教育之後便能很自然地過渡到專業課程的內容。更多的學生感受到,思政課不僅僅是一堂課,更是對於大家的人生引領。學生李然說:「課程思政讓學校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緊密聯繫在一起,更能讓我們珍惜眼前的生活,珍惜學習的時光。」

實踐育人是哈師大的傳統優勢,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是對思政課課堂教學的延伸拓展。2019年,哈師大原創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大荒魂》公演,700餘名學生參演,站在歷史舞臺上,把思政教育融入藝術教育,傳承新時代北大荒精神。

哈師大思政課教學既要發揮教師「方向盤」和「指南針」的主導作用,也高度重視學生理論社團的主體作用和育人功能,鼓勵學生以多種形式研習經典著作,厚植文化底蘊,培育精神家園,建立潤物無聲育人體系。

「課程思政就是這樣『潤物細無聲』,讓學生能夠真實感受到每天不一樣以及榜樣的力量。」哈師大馬克思主義學院學工辦主任王鐵石表示,教育部長陳寶生提出「思政課的對象是人、重點是思、方向是政、載體是課」的新理念、新論斷後,馬克思主義學院開展大量細緻紮實工作,思政課教學實效性不斷增強,形成了特色鮮明、重點突出、成效顯著的思政課「五維」育人模式,「五維」育人模式幫助學生形成對馬克思主義的正確理論認知和價值認同。作為全國重點馬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在全國率先試點。

還原場景、視頻授課、雙向互動、小切口、大主題……每位教師心中有思政,每門課程內容有思政,教學反思研討有思政,從「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再到「學生思政」,除了守好思政教育的主陣地,把好主渠道,更打破「圍牆」,讓思政課與學生專業學習相結合,與實踐結合、與生活結合,使思政課有了全新的「打開方式」,變得「血肉豐滿」「有意思」「都愛聽」,潤物無聲地實現了對學生的價值引領、信念傳遞和能力培養。

相關焦點

  • 龍江高校思政行|周蘇婭:讓思政課「近」起來「活」起來「親」起來
    東北網12月5日訊(記者 許諾 王春穎)日前,「龍江高校思政行」全媒體宣傳活動正式啟動。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等十餘家中央和省級主流媒體採訪團,走進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集中宣傳展示該校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取得的新突破、新成效、新經驗。
  • 哈師大召開課程思政建設工作交流會
    經濟視野網8月14日電(裴振萍 盛志偉)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等八部門關於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的意見》和《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精神,加強課程思政建設,深入推進學校「三全育人」試點工作,8月10日上午,哈師大學校「三全育人」工作領導小組在行知樓0107會議室召開課程思政建設工作交流會。
  • 【文明校園巡禮】哈爾濱師範大學以「行知精神」為引領 涵育師生共...
    東北網4月11日訊(記者 霍梟涵)哈爾濱師範大學多年來始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以「無私奉獻、知行合一、務實進取、教育為公」為核心要義的行知精神為引領,以「敦品勵學,弘毅致遠」的校訓精神和「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師範精神共築文明的哈師大校園。
  • 龍江高校思政行|齊齊哈爾醫學院:校園文化建設賦能 育人更有溫度
    東北網11月29日訊(記者 許諾 王春穎)日前,「龍江高校思政行」全媒體宣傳活動正式啟動。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等十餘家中央和省級主流媒體組成的採訪團,走進齊齊哈爾醫學院,集中宣傳展示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取得的新突破、新成效、新經驗。
  • 構建「知信行統一」思政育人新模式
    至今,學校思政課教師獲粵桂瓊贛滇5省(區)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1項,粵桂瓊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二等獎1項,廣東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4項等20多項榮譽。為破解思政課堂「重理論、輕實踐」困境,馬克思主義學院在2010年起獨立開設1個學分、16學時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課」。
  • 【好好學習】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
    答案很明確,是崇高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和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是堅定的理想信念,激勵著鼓舞著郭亮以視死如歸的大無畏精神面對生死抉擇的考驗。敵人能夠蹂躪踐踏革命者的肉體,但卻決對動搖不了革命者靈魂深處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近百年來,為民族復興事業,為黨和人民利益,無數共產黨員前赴後繼、浴血奮戰、英勇犧牲。在危難時刻,支撐他們熬過來、挺過來的動力源於「革命理想高於天」的巨大精神力量。
  • 哈師大馬克思主義學院入選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
    本報訊(記者趙一諾)近日,在由中宣部、教育部組織的第三批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評選中,哈爾濱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被確定為第三批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成為我省唯一一所入選高校。
  • 以理想信念導航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循著認知、認同、踐行的心理發展規律,實現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從而使理想信念獲得無比旺盛和堅強的生命力。   理想信念塑造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中之重   理想信念具有真、善、美的特徵,支配著一個人的思想與行動,在生活、職業、道德、政治等各個層面、各個方面發揮著引領、整合和規範的作用。
  • 上師大舉行校訓精神分享會 為畢業生打造思政「大餐」
    東方網記者劉曉晶、通訊員楊雪5月17日報導:今天,上海師範大學舉行了《成長有約》校訓精神分享會。圍繞「厚德、博學、求是、篤行」的師大校訓,邀請老中青三代師大教師和校友做客,用他們的人生經歷和成長故事分享,為廣大畢業生詮釋校訓精神。  很多人不理解上海師範大學老校長楊德廣為什麼要賣掉房子做慈善。
  • 補足精神之鈣/嚴詩喆
    他從進城農民到城市遊民轉換的身份,他的性格缺陷,導致其命途多舛……祥子曾經是個對理想有強烈渴望和追求的人,他用三年的奮鬥,圓了自己「成為自食其力的上等車夫」之夢想。然而,性格決定命運!祥子也曾全力反抗命運,在病態的社會中掙扎過,可最終還是屈服於命運的安排。城市貧民的思想性格弱點,與生俱來的小農意識,毫無辨識周圍環境險惡的能力,令他終歸墮落成為一個讓人失望不已、精神毀滅殆盡的悲劇角色!
  • 補足精神之「鈣」——如何堅定理想信念
    「不為了權不為了錢,但是為了信仰我們一往無前……」馬克思堅守理想和真理的高尚情操,感染了無數90後,引起了廣泛共鳴。 誕生於19世紀中葉的馬克思主義,其真理的光芒穿越100多年的風煙雲霧,更加燦爛輝煌。馬克思主義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發展的普遍規律,是迄今為止最科學、最嚴密、最有生命力的理論體系,是人類文明史上的思想高峰。
  • 龍江知識分子:行動踐行報國志
    原標題:龍江知識分子:行動踐行報國志 近日,中組部、中宣部印發通知在廣大知識分子中深入開展「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黑龍江廣大知識分子在各自工作崗位中用行動踐行著愛國奮鬥的時代精神。
  • 致敬黨的生日 學習《共產黨宣言》|首都師大研究生與青年教師黨員...
    我們高校師生應當發揮在各自專業和理論研究方面的優勢和特長,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奮發有為中踐行初心使命,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實現新時代的人生價值。作為新時代青年教師黨員,要牢記領袖囑託,首先要明道、信道,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學習好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貢獻青春力量!
  • 群眾推薦|周毅之:何為「制度籠子」「精神之鈣」與「拱心石」
    同時必須強調標本兼治,紮緊制度籠子,補足精神之鈣。反對「四風」、清除腐敗,必須利劍高懸,露頭就打。但是,不能像割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而必須刨其根、滅其萌,這就要在制度上築起「不能腐」的堤防,劃定不能碰的紅線。所以,習近平同志強調,必須「依規治黨」,關鍵是「把權力關進位度的籠子」,「全方位紮緊制度的籠子」,「用制度治黨、管權、治吏」。
  • ​《給領導幹部提個醒》: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
    李真在臨刑前則反省說,自己腐敗的根子從主觀上講,就是「對黨的理想、信念產生了動搖」。他告訴新華社記者喬雲華:「蘇聯東歐的巨變,對我的影響很大。」「於是,我開始思考,社會究竟向何方發展?將來個人又何以立身?與其一旦江山易手,自己萬事皆空,不如權力在握之時及早做經濟準備。」於是,他便利用手中的權力弄錢成瘋狂。
  • 把好理想信念的總開關
    面對改革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履行好黨的歷史使命,持續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都要求我們必須始終堅定理想信念,不動搖、不猶疑,以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和百折不撓的鬥志,把黨的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理想信念是一個人的精神動力。
  • 人民日報評論員:堅定理想信念 牢記初心使命——論學習貫徹習近平...
    「在真學真信中堅定理想信念,在學思踐悟中牢記初心使命」,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以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深入闡述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的深刻內涵和重要意義,為廣大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的成長指明了正確方向、確立了精神坐標。
  • 習近平治國理政關鍵詞43:擰緊理想信念「總開關」
    從中央部委的公務員到偏遠山區的村支書,不少人將這次學習教育比作「給精神『補鈣』」。 精神之「鈣」,這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形象說法。2012年11月17日,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說:「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