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1日訊(記者 霍梟涵)哈爾濱師範大學多年來始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以「無私奉獻、知行合一、務實進取、教育為公」為核心要義的行知精神為引領,以「敦品勵學,弘毅致遠」的校訓精神和「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師範精神共築文明的哈師大校園。
哈爾濱師範大學編制印發《中華經典選編》。
發揮「主渠道」價值引領作用不斷夯實育人思想基礎
哈師大以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為根本,以樹立「大思政」育人理念為重點,構建了「112349」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開創了立德樹人「大思政」新格局。
哈師大在全省高校率先出臺《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施意見》,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師生員工政治學習的重要內容。積極利用微信、QQ群、手機報等新媒體,形成全校「『主渠道』與『主陣地』一體化」,教師、輔導員,課堂、網絡等「全方位」育人體系,有效構建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協同育人新格局,確保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出優秀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哈爾濱師範大學承辦歷屆「哈爾濱之夏」音樂會專場演出。
打造精品師範培育卓越教師
哈師大注重加強師德教育的課堂主渠道育人功能,將師德教育納入「行知實驗班」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方案。以師德教育為引領,以創新實踐活動為抓手,打造「精品師範」。學校在行知實驗班實施「職業理想塑造、優良學風培養、文明禮儀修身」三項師德工程,實現常態化管理,努力營造「浸潤式」師德教育與專業化成長的校園育人環境,有效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特別在學風考風建設上,將誠信教育與考試相結合,在實驗班中開展「無人監考」試點,至今已經堅持四年。
哈師大還開展富有行知特色的學風教育,通過創新創業文化、網絡教育文化、先進班級文化、「我愛我家」公寓文化建設,切實增強學生師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學校還積極將「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和「四個相統一」標準融入行知班第二課堂活動中,讓師範生對教師職業的理解從感性認識上升到職業認同,堅定從教職業信念。
哈爾濱師範大學行知青年講壇。
發揮人文優勢大力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哈師大重視人文素養,整合課程資源,分階段、有序推進文化素質通識教育。學校充分調動、引導人文、藝體專業教師積極性,開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各類人文藝術通識教育選修課程100餘門;在政治學、法學、歷史學、新聞學、文學等專業課程中,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教務處專項建設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品視頻資源共享課程。
依託相關體育、音樂等專業,升華、打造特色文化項目。以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優勢資源為支撐,將優秀民族傳統文化和時代精神巧妙融入到技術演練之中。立足地域民族文化傳承保護,以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專業優勢資源為支撐,招收年青一代傳承人並編寫赫哲族「伊瑪堪」等四部專業教材。同時組織專業團隊深入我省少數民族地區進行採風創作,其中劉嶠創作的少數民族歌舞成功登陸2017央視春晚。
哈師大黨委宣傳部牽頭組織相關學科專家,精心選取詩、詞、曲、賦、文等中華經典作品200篇,面向全校編制印發《中華經典選編》;推行「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工作項目制,首屆評選示範項目和一般項目25項,充分挖掘、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內涵和當代價值。
哈爾濱師範大學傾力打造「雪花的旋律」新年音樂會校園文化品牌。
打造特色品牌提升校園文化建設內涵
哈師大注重校園文化活動的普及性,充分發揮共青團、學生社團組織、校工會等群團組織作用,開展陶冶人文素養、強健身心體魄、參與廣泛的校園文化活動和群眾性文體活動。堅持「請進來、走出去」,組織「高雅藝術進校園」「高雅藝術出校園」等活動,進一步提升師生文化品位,塑造師生文化品格。學校積極開展對外文化交流傳播,多次組織師生代表國家漢辦赴海外巡演。
哈師大注重打造校園文化特色品牌活動。其中,「行知青年講壇」「雪花的旋律新年音樂會」等享譽省內外。自2012年開辦以來,行知青年講壇已舉辦226期,先後邀請六小齡童、陳丹青、敬一丹、郎永淳、梁文道等一大批社會知名人士登壇授講,參與師生76000餘人次,成為黑龍江高校中的知名文化品牌。「雪花的旋律」滿足廣大師生共享藝術盛宴的強烈願望,已連續舉辦三年。增強了師生文化自信,提升了校園文化建設內涵,成為校園文化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哈爾濱師範大學召開全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
開展特色化廉潔文明教育活動成為全國全省示範
哈師大面向黨員幹部、普通教師、全校學生和社會大眾,採取不同形式開展了系列教育活動。除了開展理論宣講、觀看警示教育片等常規教育活動之外,更以廉潔文明為主題徵集了大量師生原創小品、歌曲和微電影,通過比賽和巡演等方式向幹部師生和社會大眾傳播廉潔文化。
學校積極開展廉政理論研究,成立了專門的廉政文化研究會,學校教師完成3項廉政方面的省級科研課題研究,出版廉政文化作品集等圖書和專著2部,發表論文十餘篇。學校被省紀委確定為黑龍江省廉政文化建設首個高校示範點,獲第一屆全國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大賽組織獎;歷屆大賽中共有33件作品獲獎,其中一等獎10件,獲一等獎作品數量和獲獎作品總數,均居黑龍江省第一位,並三屆位居全國第一、兩屆位居全國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