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校園巡禮】哈爾濱師範大學以「行知精神」為引領 涵育師生共...

2020-12-16 東北網

東北網4月11日訊(記者 霍梟涵)哈爾濱師範大學多年來始終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以「無私奉獻、知行合一、務實進取、教育為公」為核心要義的行知精神為引領,以「敦品勵學,弘毅致遠」的校訓精神和「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的師範精神共築文明的哈師大校園。

哈爾濱師範大學編制印發《中華經典選編》。

發揮「主渠道」價值引領作用不斷夯實育人思想基礎

哈師大以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為根本,以樹立「大思政」育人理念為重點,構建了「112349」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模式,開創了立德樹人「大思政」新格局。

哈師大在全省高校率先出臺《關於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施意見》,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納入師生員工政治學習的重要內容。積極利用微信、QQ群、手機報等新媒體,形成全校「『主渠道』與『主陣地』一體化」,教師、輔導員,課堂、網絡等「全方位」育人體系,有效構建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協同育人新格局,確保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出優秀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哈爾濱師範大學承辦歷屆「哈爾濱之夏」音樂會專場演出。

打造精品師範培育卓越教師

哈師大注重加強師德教育的課堂主渠道育人功能,將師德教育納入「行知實驗班」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方案。以師德教育為引領,以創新實踐活動為抓手,打造「精品師範」。學校在行知實驗班實施「職業理想塑造、優良學風培養、文明禮儀修身」三項師德工程,實現常態化管理,努力營造「浸潤式」師德教育與專業化成長的校園育人環境,有效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特別在學風考風建設上,將誠信教育與考試相結合,在實驗班中開展「無人監考」試點,至今已經堅持四年。

哈師大還開展富有行知特色的學風教育,通過創新創業文化、網絡教育文化、先進班級文化、「我愛我家」公寓文化建設,切實增強學生師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學校還積極將「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和「四個相統一」標準融入行知班第二課堂活動中,讓師範生對教師職業的理解從感性認識上升到職業認同,堅定從教職業信念。

哈爾濱師範大學行知青年講壇。

發揮人文優勢大力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哈師大重視人文素養,整合課程資源,分階段、有序推進文化素質通識教育。學校充分調動、引導人文、藝體專業教師積極性,開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各類人文藝術通識教育選修課程100餘門;在政治學、法學、歷史學、新聞學、文學等專業課程中,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教務處專項建設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品視頻資源共享課程。

依託相關體育、音樂等專業,升華、打造特色文化項目。以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優勢資源為支撐,將優秀民族傳統文化和時代精神巧妙融入到技術演練之中。立足地域民族文化傳承保護,以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專業優勢資源為支撐,招收年青一代傳承人並編寫赫哲族「伊瑪堪」等四部專業教材。同時組織專業團隊深入我省少數民族地區進行採風創作,其中劉嶠創作的少數民族歌舞成功登陸2017央視春晚。

哈師大黨委宣傳部牽頭組織相關學科專家,精心選取詩、詞、曲、賦、文等中華經典作品200篇,面向全校編制印發《中華經典選編》;推行「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工作項目制,首屆評選示範項目和一般項目25項,充分挖掘、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內涵和當代價值。

哈爾濱師範大學傾力打造「雪花的旋律」新年音樂會校園文化品牌。

打造特色品牌提升校園文化建設內涵

哈師大注重校園文化活動的普及性,充分發揮共青團、學生社團組織、校工會等群團組織作用,開展陶冶人文素養、強健身心體魄、參與廣泛的校園文化活動和群眾性文體活動。堅持「請進來、走出去」,組織「高雅藝術進校園」「高雅藝術出校園」等活動,進一步提升師生文化品位,塑造師生文化品格。學校積極開展對外文化交流傳播,多次組織師生代表國家漢辦赴海外巡演。

哈師大注重打造校園文化特色品牌活動。其中,「行知青年講壇」「雪花的旋律新年音樂會」等享譽省內外。自2012年開辦以來,行知青年講壇已舉辦226期,先後邀請六小齡童、陳丹青、敬一丹、郎永淳、梁文道等一大批社會知名人士登壇授講,參與師生76000餘人次,成為黑龍江高校中的知名文化品牌。「雪花的旋律」滿足廣大師生共享藝術盛宴的強烈願望,已連續舉辦三年。增強了師生文化自信,提升了校園文化建設內涵,成為校園文化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哈爾濱師範大學召開全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

開展特色化廉潔文明教育活動成為全國全省示範

哈師大面向黨員幹部、普通教師、全校學生和社會大眾,採取不同形式開展了系列教育活動。除了開展理論宣講、觀看警示教育片等常規教育活動之外,更以廉潔文明為主題徵集了大量師生原創小品、歌曲和微電影,通過比賽和巡演等方式向幹部師生和社會大眾傳播廉潔文化。

學校積極開展廉政理論研究,成立了專門的廉政文化研究會,學校教師完成3項廉政方面的省級科研課題研究,出版廉政文化作品集等圖書和專著2部,發表論文十餘篇。學校被省紀委確定為黑龍江省廉政文化建設首個高校示範點,獲第一屆全國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大賽組織獎;歷屆大賽中共有33件作品獲獎,其中一等獎10件,獲一等獎作品數量和獲獎作品總數,均居黑龍江省第一位,並三屆位居全國第一、兩屆位居全國第三。

相關焦點

  • 哈爾濱師範大學七十周年校慶公告(第一號)
    2021年5月8日,哈爾濱師範大學將迎來70周年華誕。在此,我們謹向一直關心、支持學校發展建設的各級領導、各界賢達和廣大校友,向全體師生員工,致以誠摯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行知肇基,菁莪樂育。從行知師範學校點燃龍江師範教育的星星之火,到哈爾濱師範專科學校創設;從哈爾濱師範學院時期的奮鬥求索,到上世紀80年代初期更名哈爾濱師範大學。哈師大人篳路藍縷,見證了龍江大地的滄桑巨變,見證了中國高等教育的前行發展。
  • 北京師範大學:以校訓涵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北京師範大學以校訓涵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守「學為人師 行為世範」很多人都說,北京師範大學有著與其他大學不同的氣質,一走進學校大門,就能感受到一股濃濃的書卷氣以及一種大氣,有關民族未來,有關社會擔當。細細想來,或許這種氣質與啟功先生手書的八字校訓有關,「學為人師,行為世範」。
  • 北京師範大學以校訓涵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原標題:北京師範大學以校訓涵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守「學為人師 行為世範」 很多人都說,北京師範大學有著與其他大學不同的氣質,一走進學校大門,就能感受到一股濃濃的書卷氣以及一種大氣,有關民族未來,有關社會擔當。 細細想來,或許這種氣質與啟功先生手書的八字校訓有關,「學為人師,行為世範」。
  • 喜訊:江蘇師範大學通過中央文明委全國文明校園複查!
    全國文明校園是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學校領域的最高榮譽,是學校文明程度、綜合實力和整體水平的集中體現。2017年,我校獲批首屆「全國文明校園」。三年來,學校始終將文明校園創建工作擺在推動學校事業發展的重要位置,圍繞「六個好」創建標準,堅持系統謀劃、科學推進,在「五抓五強化」上下真功夫、下細功夫、下實功夫,推動文明校園創建優化升級。一是抓平臺建設,強化思想引領。
  • 全國文明校園巡禮丨西北大學:文明成為校園最美的精神底色
    這些學校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以提升師生文明素養和建設校園文化為目標,在文明校園建設上取得了明顯成效。即日起,開設全國文明校園巡禮欄目,聚焦我省文明校園創建。在全國文明校園西北大學,有一批這樣的老先生:他們率先垂範、堅持工作在教學一線,默默書寫著自己的治學人生,用實際行動向萬千學子詮釋著「文明」的內涵。
  • 爭做文明師生 共建文明校園——致天津師範大學全體師生的倡議書
    」為總體建設目標。學校蟬聯第三屆、第四屆「全國文明單位」,獲評首屆天津市文明校園。當前,我校正在積極開展全國文明校園創建,這是提升校園文明程度、提高校園文化建設水平、促進師生共享校園文明創建成果的重要契機。「爭做文明師生,共建文明校園」是每一名師大師生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需要全體師大人共同參與和努力。在此,學校倡議:1.勇於擔當、樂於奉獻,爭做文明創建的參與者。
  • 重慶郵電大學:建文明重郵 育時代新人
    學校以振興民族信息通信事業為使命,涵育英才、矢志創新,深深紮下了愛國之根、學問之根、創新之根。學校是第三批「全國文明單位」、第一屆「全國文明校園」。   一、優勢思想導航引領,好聲音成主調   (一)創新理論引領。
  • 《我和我的家鄉》主創人員做客哈爾濱師範大學行知青年講壇
    中國教育在線 訊 為進一步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激發師生愛國情懷,校團委邀請國慶獻禮影片《我和我的家鄉》主創人員做客哈爾濱師範大學行知青年講壇。9月24日下午,主創團隊導演閆非&彭大魔攜主演沈騰驚喜現身科學會堂,提前與現場觀眾一起觀看了《神筆馬亮》單元故事。許多觀眾被影片中所展現出的溫情感動,直言笑著笑著就流淚了。
  • 金羊網評:善用禮儀文化 涵育文明新風
    「十四五」時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是促進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質明顯提高。要求推動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行為規範。禮儀與文明同源,對於規範人們的行為,提高社會文明風尚,推動社會文明得到提高有重要意義。禮儀也是培育新時代文明風尚的重要載體。
  • 濱海新區文明校園風採展示:大港五中
    新區各學校圍繞「六個好」的文明校園創建標準,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鍛造理想信念的熔爐、弘揚主流價值的高地、涵育中華文化的家園、滋養文明風尚的熱土。2020年6月,濱海新區文明委對新區取得突出成績的30所文明校園予以表彰。
  • 【點讚母校】常州文明校園巡禮——小學篇!
    為貫徹黨的十九大關於「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新要求,全面提升師生文明素質和校園文明程度,將學校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落到實處,我市組織開展了文明校園創建活動,取得了良好效果。目前,全市已創成1所全國文明校園,47所省級文明校園。
  • 【地評線】金羊網評:善用禮儀文化 涵育文明新風
    「十四五」時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之一是促進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質明顯提高。要求推動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行為規範。禮儀與文明同源,對於規範人們的行為,提高社會文明風尚,推動社會文明得到提高有重要意義。禮儀也是培育新時代文明風尚的重要載體。
  • 文明校園校園遍吹文明風
    全區各地各學校在自治區文明委的指導下,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思想道德、領導班子、教師隊伍、校園文化、優美環境、活動陣地建設好」的標準,多措並舉打造文明校園,多彩活動引領文明風尚,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鍛造理想信念的熔爐、弘揚主流價值的高地、涵育中華文化的家園、滋養文明風尚的沃土。
  • 貴州醫科大學榮獲「全省文明校園」稱號
    長期以來,貴州醫科大學堅持「文化建校」理念,秉承「誠於己、忠於群、敬往思來」的校訓精神,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高校「五大」核心職能,緊緊把握「六好」標準,持續深化文明校園創建工作,提升廣大教職醫護員工生文明素養和學校文明程度
  • 哈爾濱師範大學獻給2020級新生暖情沙畫《逐夢行知 圓夢師大》
    哈爾濱師範大學獻給2020級新生暖情沙畫《逐夢行知 圓夢師大》 2020-09-21 15:44:00 哈爾濱師範大學
  • 影子學校 |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回龍觀育新學校
    素材來源 |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回龍觀育新學校首都師範大學附屬回龍觀育新學校,圍繞「努力把學校辦成一所『學生信服、家長認可、教師信賴
  • 文明校園丨龍華區龍華中心小學:文明風尚成為校園最美風景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包力什麼樣的校園才是文明校園?如何創建文明校園?12月9日,在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榮獲2018—2020年度廣東省文明校園的深圳市龍華區龍華中心小學的答案是,立德樹人,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營造文明風尚,乃校園建設第一要務。
  • 轉發‖致全市學生家長:共享教育發展成果 共樹文明城市新風
    ——深化文明校園創建,優化育人環境,引領文明新風尚。2017年、2018年、2019年濟南實現了文明城市年度測評「三連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三年零失分。全市中小學深入推進文明校園創建,讓孩子們感悟文明、踐行文明、宣傳文明、共享文明;「傳承紅色基因」系列教育,讓革命傳統的火種代代相傳;「勞動教育」納入課程,讓孩子們在參與社會實踐中體味「勞動美」;生態文明主題教育、垃圾分類,讓孩子們養成健康生活習慣 ;25所「中華經典誦讀基地」、22所武術進校園試點學校、68所「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單位」,讓傳統文化的育人價值煥發新的光彩;92名「
  • 哈師大師生籤名倡議「厲行節約 反對浪費」
    央廣網哈爾濱9月12日消息(記者遲嵩 通訊員劉強)11日中午,哈爾濱師範大學舉行「厲行節約 反對浪費」師生籤名活動。校黨委書記辛寶忠,黨委副書記郭礫,黨委常委、副校長馬明出席活動。學校相關部處負責同志、師生代表500餘人參加活動。活動由團委副書記畢坤主持。
  • 濱海新區文明校園風採展示:塘沽桂林路小學
    本報記者 邱瑞玲編者按:近年來,濱海新區教體局堅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著力加強和改進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著力提升師生文明素養和校園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