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江高校思政行|齊齊哈爾醫學院:校園文化建設賦能 育人更有溫度

2020-12-15 東北網

 東北網11月29日訊(記者 許諾 王春穎)日前,「龍江高校思政行」全媒體宣傳活動正式啟動。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等十餘家中央和省級主流媒體組成的採訪團,走進齊齊哈爾醫學院,集中宣傳展示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取得的新突破、新成效、新經驗。

龍江高校思政行。

高校育人不僅是傳授和引導的過程,更是一個感化、薰陶和養成的過程,齊齊哈爾醫學院將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全員,系統深入開展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以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推進學院高質量內涵式發展。

人文校園是齊齊哈爾醫學院的一大特色,在校園裡能感受到「更人文」的氛圍。校園建築風格、校園綠化美化亮化、人文景觀設計建設、公共場所規劃布置,以及樓宇、道路、景點的命名中,都體現了「大醫文化」特色。書山、學海、德園、仁園、愛園、大醫文化時光隧道……校園裡的一山一石、一雕一刻無不彰顯著齊醫人「大學至善、大醫精誠」的教育理念;一草一木、一步一景無不展露著齊醫人「崇尚學術、追求卓越」的價值取向;一樓一宇、一路一名無不體現著齊醫「自強不息、甘於奉獻」的奮鬥精神。別具匠心的校園文化環境建設實現了設計與使用、教育與審美、結構與功能的完美統一,被譽為黑龍江省「最美校園」。

校園裡的人文景觀體現了「大醫文化」特色。

人文景觀成為亮麗風景線。

在景觀建設的同時,學院又編印了《德行大醫文以化人——校園文化手冊》,收錄了醫學生誓言、希波克拉底誓言、孫思邈的《大醫精誠論》等重要醫學思想,刊載了中外醫學史上32位著名醫藥學家的生平事跡;同時,對學院的辦學指導思想、齊醫精神、校風、校訓、校標和校園人文景觀等進行了系統生動的闡釋,充分發揮了文化育人作用。每年新生入學時,《校園文化手冊》是學生了解齊醫發展歷史、感受大醫文化、堅定專業思想、立志成長成才的良師益友。

學生自編自導自演話劇。

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的話劇成為校園文化品牌。

校園播放校歌《插上天使的翅膀》,學生跟唱。

高校不僅要傳授知識、培養能力,還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2017年開始,齊齊哈爾醫學院開展「每周一播」活動,每周一、周三課間,為學生播放校歌《插上天使的翅膀》MV、大醫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宣傳片,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學院特色「大醫文化」。展播活動展現了學校的歷史和文化,給學生力量,讓他們以飽滿的精力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周末影苑」活動已經開展了兩年,會不定期播放《勇士》、《我和我的祖國》等多部熱播影片,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由該校口腔醫學院學生表演的《抑.愈》、大學生藝術團體代表隊表演的《共享爸爸》等,形成了「話劇大賽」學生校園文化活動品牌。在開展過程中鍛鍊學生的組織、協調等綜合能力,通過正能量的話劇和心理情景劇演出,回應學生關切,對學生進行愛國愛校、尊師重教、傳承孝道、醫者仁心等核心價值觀教育。

校園裡的通宵自習室,識別人臉即可進入。

校園設有7個24小時通宵自習室。

在嚴格的學生管理制度約束基礎上,學院注重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務,積極改善學生居住生活條件,打造人文公寓。學生公寓設有自助吹風機、洗衣機、飲水機等,方便學生日常生活;3個園區設有7個24小時通宵自習室,共有自習座位592個,滿足了學生個性學習需求;在丁香園、杏林園大廳和連廊設置休閒區域,擺放休閒桌椅10餘套,為學生休閒交流提供了溫馨舒適的空間,體現了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在公共區域還設置了共享書架,將往屆畢業生離校後留下的書籍篩選出來,供學生免費閱讀使用。

相關焦點

  • 杭師大探索課程思政改革:育人有溫度 家國盈滿懷
    播撒信仰,創新育人載體在杭師大醫學院實驗室旁的綠地上,有一塊特殊的紀念碑——「無言師碑」。碑上刻著74個名字,他們都是在身後將自己的器官、遺體捐獻出來,供醫學事業所用的志願者。每年清明節前,醫學院的師生們,都會站在紀念碑前,向他們的「無語良師」默哀致敬。
  • 「行芸流水」名師工作室 : 讓網絡思政育人更走心
    為打破傳統思想政治教育「面對面」的時空限制,拓寬思政工作渠道,讓當代大學生接受具有時代熱度和思想深度的新時代思政教育,近年來,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實施網絡思政育人名師培養工程,打造了「行芸流水」網絡思政育人名師工作室,將思政與網際網路結合,進一步提升了思政工作的引領力和凝聚力,讓網絡思政教育更聚力、更走心。
  • 上海交通大學舉辦「網絡育人賦能精準思政」2020年思政創新發展...
    7月24日,「網絡育人賦能精準思政」2020年思政創新發展研討會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行政B樓418和zoom直播間同步召開。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偉明,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德育處處長沙軍出席會議,部分專家及特約研究員,全體思政教師,國內兄弟高校思政工作者參加。研討會由學生處副處長龔強主持。
  • 為教師賦能!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課程思政專題培訓班舉行
    課程思政是什麼?課程思政為什麼?課程思政怎麼做?為切實加強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教師的育人意識和能力,2020年12月10日至12日,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課程思政專題培訓班舉行。此次培訓班由醫學教工部、醫學教務處聯合主辦,委託市委黨校具體組織。來自7家院所平臺和8家附屬醫院的近80位教師全程參與了培訓。
  • 龍江高校思政行|哈師大:踐行「行知」精神 補足理想信念之「鈣」
    東北網11月26日訊 (記者許諾 王春穎) 日前,「龍江高校思政行」全媒體宣傳活動正式啟動。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等十餘家中央和省級主流媒體採訪團,走進哈爾濱師範大學,集中宣傳展示哈師大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取得的新突破、新成效、新經驗。
  • 張雪峰老師的故鄉齊齊哈爾,有哪些本科高校?
    在高校界,齊齊哈爾這座城市是因張雪峰老師的一番言論而出名的,當然齊齊哈爾的大學也被黑得挺慘的。齊齊哈爾作為曾經的黑龍江省會,擁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高等教育方面卻不是很強,可以說遠遠被現今的省會哈爾濱甩在後面。齊齊哈爾的高校數量比較少,僅有6所高校,3所本科院校,3所專科院校。
  • 山東高校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濰坊醫學院德醫相融,課程思政打造新...
    山東省教育廳與大眾日報社聯合發起「高質量發展看山東·高校行」大型宣傳推介活動,同步徵集評選山東高校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展示亮點成果和創新探索,形成叫得響、可複製的發展經驗。濰坊醫學院《德醫相融,課程思政打造新「配方」》入選「山東高校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
  • 讓校園文化成為育人的無言之師 上海交通大學構建文化引領育人的...
    在「雙一流」大學文化專項支持下,實施「文化引領」戰略,連續五屆獲評「上海市文明單位」,連續五屆榮獲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特等獎,2017年榮獲首屆「全國文明校園」。為了鞏固全國文明校園創建成果,學校自2018年起特別設立「雙一流」大學文化建設專項,從校園公共景觀建設、樓宇文化建設、校園導視系統建設、學術文化空間示範點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學校也於2019年獲評首屆「上海市文明校園」。
  • 讓校園文化成為育人的無言之師,上海交通大學構建文化引領育人的...
    為了鞏固全國文明校園創建成果,學校自2018年起特別設立「雙一流」大學文化建設專項,從校園公共景觀建設、樓宇文化建設、校園導視系統建設、學術文化空間示範點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學校也於2019年獲評首屆「上海市文明校園」。
  • 構建「知信行統一」思政育人新模式
    「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廣東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思政課教學團隊就有一位領頭雁——廣東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工作室主持人方燕教授,在她的帶領下,思政課教師團隊以「六個要」和「八個相統一」的要求為標準,著力把「第一課堂」打造成鑄魂育人的金課堂。
  • 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濰坊醫學院:德醫相融,課程思政打造新
    山東省教育廳與大眾日報社聯合發起「高質量發展看山東·高校行」大型宣傳推介活動,同步徵集評選山東高校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展示亮點成果和創新探索,形成叫得響、可複製的發展經驗。目前,「山東高校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陸續在大眾日報全媒體矩陣全網發布,敬請關注!
  • 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1+1+3」思政育人模式開出絢麗之花
    近日,根據《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辦公室河南省教育廳辦公室關於開展2020年高校網絡文化精品項目建設申報工作的通知》(豫高辦原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崇德書院黨總支書記徐超主持申報的《「微時代」背景下高校「三大文化」協同育人微信平臺構建探索》獲批立項。
  • 構建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網絡思政育人體系,開創「1233」工職特色...
    一、把握網絡思政主基調 確定融媒體育人總目標在高校思政工作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隨著科技和網際網路的發展,如何利用新媒體創新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開展校園網絡文化建設、提升網絡育人質量已成為當下重要而緊迫的時代課題。
  • 「匠心築夢」——電力工匠思政育人工程
    以重點項目立項制度推進項目建設、經費支持和成果成效。學校《文化根民族魂中國夢—禮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三進工程項目》、《「行走課堂 匠心築夢」文化育人工程項目》等一批經典校園思政文化項目先後在獲得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思想政治和企業文化重點項目評比中獲獎。品牌化,以文化人。學校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條主線,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 江南大學:打造有力量有溫度的思政課
    5月13日晚,第十屆國家督學、江南大學副校長紀志成教授走上講臺,為醫學院180餘名學生上「形勢與政策」課。校領導給學生講思政課,是江南大學落實高校領導幹部深入基層聯繫學生工作的具體要求,也是學校一直以來重視思政教育傳統的生動體現。
  • 齊齊哈爾市同城高校,齊齊哈爾醫學院和齊齊哈爾工程學院
    齊齊哈爾醫學院和齊齊哈爾工程學院兩所學校雖然屬於同城高校,但是兩所學校距離確實比較遠,而且兩所學校的辦學體制並不相同,齊齊哈爾醫學院是一所公辦高校;而齊齊哈爾工程學院是一所民辦學校,這使得兩所學校的實力差距較大。
  • 「高校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建設」專項培訓圓滿完成
    此次線上講座是「課堂派」主辦的全國高校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與建設的系列講座之一,講座嘉賓圍繞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幫助一線教師形成更廣闊、更深入的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思路,協助高校有計劃、有步驟地推動課程思政建設,讓每一門課程發揮好育人作用,分享了自己的認識體會和學校的貫徹落實情況。 六十餘所高校領導,一線教師近300人參與講座。
  • 南京日報社數字報刊-多維發力 打造思政育人新格局
    金陵科技學院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堅持以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為遵循,緊扣「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刻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規律、教書育人規律、學生成長規律,著力構建新時代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格局,堅持把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有機貫穿於教育教學全過程,多措並舉、多維發力,打造思政育人新格局。
  • 所有高校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
    近日,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綱要》提出,課程思政建設要在全國所有高校、所有學科專業全面推進。「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就是要寓價值觀引導於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負責人表示。
  • 山東工藝美院積極探索「思政+設計」育人模式
    >begin--> 思政教育是高校立德樹人的靈魂工程,而藝術思政則是藝術院校思政教育的重要實踐途徑。為了讓藝術生愛上「思政課」,山東工藝美術學院秉承「思政+設計」的教育理念,堅持思政育人與專業育人雙向互動,努力打造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的「思政金課」,使藝術思政真正「活」了起來。「思政+設計」:思政課程與專業課程同頻共振推動「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轉變始終是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科專業建設的重要辦學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