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變化」之上產生「化學反應」

2020-12-11 四川日報
  •     

    熱點關注
      在2020年重點工作安排中,省政府對深入推進社會治理能力建設進行了專門部署。作為提升城鄉基層治理水平的抓手,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被明確列入。
      省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對此展開熱議,建言做好兩項改革的「後半篇」文章,推動在「物理變化」的基礎上真正產生「化學反應」,創新現代鄉村治理制度,讓數量變少、服務變好。
    □本報記者 吳憂 李丹 伍力

    困境
    鄉鎮村社太多,稀釋公共資源
      樂至縣高寺鎮清水村是當地的勞務輸出大村。前幾年,因該村不少年輕人都外出打工,該村兩委班子的選任面臨難題。省人大代表、樂至縣高寺鎮清水村黨支部書記吳平說,如果村裡幹部沒幾個年輕人,整個村便老氣沉沉,發展振興困難重重。
      在四川,清水村的困境並不鮮見。「三臺縣原有63個鄉鎮、932個建制村,最小的鎮只有6379人,最小的村只有402人。」省人大代表、三臺縣委副書記、縣長李昊天介紹,在不少地方,幹部隊伍難以選優配強,投入的資源也像「撒花椒麵」一樣,「每年投向基層村、社區的運行經費超過8000萬元,但由於基數大,分攤到每個村、社區的經費僅8萬元左右。這使得不少基層出現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公共服務供給不足等現象。」
      在省政協委員、省社科院管理學研究所副所長張序看來,我省原有的鄉鎮和建制村多、小、密、弱,稀釋了公共資源、降低了服務效能、增加了運行成本,已成為制約經濟發展、影響鄉村治理的突出短板。

    轉變
    幹部隊伍更強,公共服務提升
      去年10月,我省全面啟動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近期,我省又順勢推進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列席省兩會前,全國政協委員、省民政廳廳長益西達瓦接連深入達州、雅安、廣安、內江等地走訪調研,了解兩項改革的最新進展。
      「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平穩順利、成效顯著。」益西達瓦介紹,通過行政區劃調整,縣域空間布局得到優化,鄉村振興產業基礎得到夯實,新型城鎮化承載能力得到增強,而鄉鎮編制配置和幹部結構也得到改善,基層治理服務效能得到提升,「在改革過程中,各地堅持編制不上收,配齊配強鄉鎮領導班子,使幹部隊伍年輕化,治理能力明顯增強。」
      李昊天介紹,三臺縣原有鄉鎮領導班子職數566個,空缺達94個,幹部力量分散、年齡倒掛。改革後鄉鎮數量從63個減少到33個,每個鄉鎮班子都齊裝滿員,年齡平均下降兩歲。「此外,我們將原來縣級部門派駐鄉鎮的67個站、所下放屬地管理,同步下放相應編制354個、人員274名,使鄉鎮基本功能齊全、屬地管理有責有權。」
      在近期的調研中,張序也注意到不少變化。「鄉鎮數量少了,但公共服務供給能力有提升。」他介紹,不少撤併後的鄉鎮設立了便民服務中心,並順勢調整設立教育、醫療、養老等基本公共服務機構,使服務質量和效能得到提升。
      在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中,高寺鎮合併了鄰近的鄉,人口規模、面積躍居樂至縣前列,成為以現代觀光農業為主導的產業中心鎮。「產業逐漸興旺,想要回來創業、就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吳平說,正在進行的村級建制調整改革中,清水村將合併周邊3個村,沿著陽化河形成現代農業景觀帶。

    深化
    讓改革長期、逐步釋放紅利
      「『後半篇』文章,事關改革成敗。」益西達瓦說,當前第一批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已經完成,村級建制調整改革正在有序推進。接下來的重點是:紮實做好兩項改革的「後半篇」文章,確保在「物理變化」的基礎上真正產生「化學反應」,讓改革長期、逐步釋放紅利。
      益西達瓦介紹,省民政廳已初步梳理出12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包括推進基礎設施補短板、提升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優化便民服務體系、加強基層隊伍建設等,計劃明確責任部門,納入省級考評,並建立監測評估體系,逐一推動落實,「各地還必須注重穩妥審慎,注意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糾紛,確保改革穩定有序。」
      「三臺縣涉改村建制改革方案全部在村(居)民會議上表決通過。」5月11日,李昊天收到最新消息,開始謀篇布局「後半篇」文章——加強公共服務平臺統籌、集體經濟培育發展、補基礎設施短板和基層幹部隊伍建設,「要選出政治素質、政策水平、個人修養和工作能力都過硬的一把手,在村一級普遍實施『一肩挑』。」
      張序則建言,還應注重發揮社會組織的作用,引導培育群眾自治的意識和能力,創新現代鄉村治理制度,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省政協委員、眉山李媽媽愛心協會會長李俊英和同伴在化解矛盾糾紛、扶助困難學生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她說:「不同於政府部門,社會組織往往更具靈活性、專業性,可以成為治理體系的重要補充。」

  • 相關焦點

    • 核反應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熱核反應肯定不符合經典化學反應的定義。我在初中剛學習化學的時候,化學老師講了如何區分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說有新物質生成就是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就是物理變化。那個時候我問了老師一個問題:原子彈爆炸有新物質生成嗎?當時就把老師問懵了。後來高中時我又問物理老師核裂變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老師也是有點懵。
    • 「物理變化」如何催生「化學反應」
      「既有機構調整的『物理變化』,又有職能融合的『化學反應』。」省委編辦負責人介紹,根據黨中央統一部署,我省對機構改革工作超前謀劃、統籌安排、精心組織、縝密實施。通過改革,在創新體制機制、科學設置機構、優化職能配置、理順職責關係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 直擊中考: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恩怨情仇
      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是物質的基本變化,也是初中化學必考的內容。每年的中考題都會涉及區分化學與物理變化的題目,這類題目的考察的目的很明確: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有無新物質生成。那麼怎麼區分呢?你只要記住:物理變化是花瓶,只有華麗的外表,沒有真實的內涵;而化學變化最重要的是有內涵(新物質生成),當然大多化學反應也有華麗的外表。那麼能從外表區分它們嗎?答案顯然是不能的。區分它們只能看它們的內涵。下面我們通過幾個例子,一起來探究下。例1.
    • 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它變化之後,還是「它」嗎?
      由此我們把變化分為兩種: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化學變化:生成其他物質的變化,又稱化學反應。示例:石蠟受熱熔化:變化前是固態,變化後是液態,只是狀態發生了改變,本質依然不變,所以是物理變化。判斷一個變化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要從多個角度綜合判斷,不能僅靠單一條件就下結論。
    • 甲烷的物理性質和化學反應
      物理性質:甲烷是無色、無味的氣體。甲烷對空氣的重量比是0.54,比空氣約輕一半。甲烷溶解度很小,在20℃、0.1kpa時,100單位體積的水,能溶解3個單位體積的甲烷。同時甲烷燃燒產生明亮的淡藍色火焰。
    • 「水滴石穿」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水滴能石穿的原因不止一種,有的是物理變化造成的,有的是化學變化造成的。物理or化學水滴石穿的一種原因是水從高處滴落,其衝擊力比較大,衝擊力給石頭帶來磨損,水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滴一磨,石頭就被磨穿了。這一過程是物理變化,只是石頭的形狀發生了變化,沒有產生新的物質。
    • 如果化學反應不能,通過物理反應能嗎
      如果化學反應不能,通過物理反應能嗎?中國有個古老的成語叫「點石成金」,它的表面意思就是一個人具備能讓一塊石頭變成金塊的能力,常常被用來形容一個人能力超強或者能力的應用恰到好處。同時該成語也體現了古人曾經在「鍊金術」上有過長期的追求,幾乎歷朝歷代都出現過與鍊金術有關的案例,在鍊金師眼裡,只要給一物體施加足夠的外力,就能夠改變它的本質。
    • 【物理化學】「水滴石穿」是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
      水滴能石穿的原因不止一種,有的是物理變化造成的,有的是化學變化造成的。水滴石穿的一種原因是水從高處滴落,其衝擊力比較大,衝擊力給石頭帶來磨損,水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滴一磨,石頭就被磨穿了。這一過程是物理變化,只是石頭的形狀發生了變化,沒有產生新的物質。
    • 用英語表達初中化學知識: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Chemical and physical changes
      我們知道,理解、區別化學與物理變化是化學學科的學習基礎。二者的區別在於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比如:水低溫下會結冰;水燒開後,壺嘴會有白色的水蒸氣出現。手持一個盤子懸在壺嘴上方,片刻後觀察會發現表面有水珠凝結。這是水的三態轉換,液體水,固體冰和氣體 — 水蒸氣。這三種狀態是可以互相轉變的。
    • 美國中學化學系列課程:6.1什麼是化學反應?
      關鍵概念: 物理變化(例如狀態變化或溶解)不會產生新物質,而化學變化會產生新物質。在化學反應中,相互作用的原子和分子稱為反應物。在化學反應中,由反應產生的原子和分子稱為產物。在化學反應中,只有反應物中存在的原子才能最終出現在產物中。沒有創建新的原子,也沒有破壞任何原子。
    • 化學反應讓聲音看得見
      然而,可聽聲和化學反應很少被聯繫到一起,因為可聽聲能量很低。先前研究常常只關注可聽聲對水面運動的影響。 在這項研究中,IBS 的研究團隊走得更遠。他們假設,聲音產生的水波可能給空氣和液體之間的化學反應供能。「實際上,氣候變化研究的一個方向就是海洋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如何根據海浪運動而變化。回顧過去可以發現,要吸收二氧化碳,波浪起伏的海洋要比波瀾不驚的海洋更合適。
    • 初三化學知識點: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之間的...
      考點三: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物理性質、化學性質之間的區別與聯繫 聯繫: 在變化語句中加「能」、「可以」、「易」「會」「難於」等詞語,變成了相應的性質。        物理變化
    • 很多學生區分不開「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其實很簡單
      現在很多中學生孩子對於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區分不開,今天我就仔細的給大家講講,其實不難,首先我們要對概念弄清楚,雖然都是變化,但是變化的本質是不一樣的。先說說物理變化吧,物理變化的概念是:沒有生成新物質的變化。
    • 今天來看一位「跑馬狂人」:這是怎樣的物理變化和化學反應啊!
      但初學跑步者,都會產生厭跑情緒。如何堅持下去?他想到了用參加馬拉松比賽的目標激勵自己。2017年9月,從來沒有參加過馬拉松比賽的他,報名了廣州馬拉松全馬的參賽名額。看得見的身體變化,如體重減輕、健康狀態改善等,可以稱之為『物理反應』;看不見的心理和性格的變化,如脾氣、性格和心理素質的變化,可以稱之為『化學反應』。」跑步給他帶來的「物理變化」,就是體重從200多斤銳減至不足150斤,膽固醇、甘油三脂、谷丙轉氨酶等各項指標均恢復到正常值,重度脂肪肝完全消失,三年多來沒有看過一次醫生。
    • 當詩歌遇上化學,會產生怎麼樣的化學反應呢?
      古人以特的獨視野給我們留下了極其珍貴的筆墨,他們對化學現象、化學反應的悉心觀察與獨特的文學審美, 以及對化學在社會生活中應用的精彩描述,創作了無數優美的詩篇。下面,讓我們戴上化學的眼鏡來看看這些經典詩詞吧!
    • 化學反應方程式(質量守恆定律)
      一、質量守恆定律:定義:在化學反應中,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判斷下列變化能否用質量守恆定律解釋?1.10g糖溶於90g水形成100g糖水 溶解不屬於化學變化2.100g冰融化成100g水 熔化不屬於化學變化
    • 如何正確區分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物質都具有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可能對於化學初學者來說區分兩種性質比較難,化學姐為大家整理了一些方法來區分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1. 概念: 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直接表現出來的性質。2. 實例:在通常狀態下,氧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3. 物質的物理性質:如顏色,狀態,氣味,熔點,沸點,硬度等。 1.
    • 複分解反應與化學反應的本質
      電離方程式(不是化學反應方程式)如下:這個過程是物理過程,因為Ca2+、OH-之間的作用力,以及Na+、CO32-之間的作用力原先就是存在的,沒有生成「新的作用力」。可是,如果將兩杯溶液混合在一起,Ca2+和CO32-之間的作用力是水分子難以破壞的(宏觀表現為CaCO3難溶),於是Ca2+和CO32-同時以CaCO3沉澱的形式析出,此時形成了新的作用力:Ca2+和CO32-之間的靜電力,我們說發生了化學反應。
    • 高中化學關於化學反應的速率和限度難點回答
      1.如何正確理解化學反應速率?【答案】化學反應速率是用來衡量化學反應進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對於同一反應,用不同的物質來表示反應速率,其比值一定等於化學方程式中相應的化學計量數之比。一個確定的化學反應涉及反應物、生成物等多種物質,因而定量表示一個化學反應的反應速率時,必須指明是用哪一種反應物或哪一種生成物來表示。
    • 科學家發現最簡單化學反應中奇特量子幹涉現象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楊學明和張東輝院士團隊在對「最簡單」的化學反應氫原子加氫分子的同位素(H+HD→H2+D)反應的研究中,發現了一種不常見的量子幹涉效應,並且利用這一量子幹涉效應首次揭示了化學反應中遠低於錐形交叉點的幾何相位效應。「該研究一方面再次揭示了化學反應的途徑是複雜而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