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不到20天的時間就要過年了,很多小朋友都非常期待過年,因為過年就意味著有新衣服穿,還有很多好吃的,而且還能夠收到長輩們給的壓歲錢,在以前的時候過年發紅包都是圖個吉利,那個時候人們的收入都非常的低,壓歲錢都是意思一下就行了。
但是現在卻不一樣了,人們的收入越來越高,給孩子的紅包也是越來越多,即便是一些比較窮的三四線城市也會一百二百的發,一些大城市更是成千上萬的發。
而現在壓歲錢已經成了很多父母的負擔,甚至成了一年當中最大的開銷之一,馬上就要過年了,很多人就已經開始計劃如何發紅包,發多少紅包了,由於家裡孩子們的數量不同,發紅包就會讓人非常的糾結。
小麗家一個孩子,但是姐姐家有兩個孩子,因為姐家的條件非常的好,所以出手也很大方,每次給孩子發紅包都會發1000塊錢,但是自己就很發愁,如何給對方發紅包呢,為此他和丈夫還以為發紅包的事情吵了一架。
1、對方給1000,我給兩個500,兩不相欠
小麗的老公比較傾向於這樣的方式,在他看來過年紅包已經成為了一種形式,根本沒有了以前過年壓歲錢的味道,而且現在發紅包有一種攀比和走帳的形式,你給我多少,我加起來給你多少就可以了,反正換來換去誰也不吃虧,兩不相欠會更好。
2、對方給1000,我給兩個1000,人人平等
但是小麗是比較好面子的,他覺得姐姐給自家孩子1000,那麼自己也要給姐姐家每個孩子1000。雖然自己出了更多的錢,但是對於每個孩子來說都是平等的,至少孩子打開紅包之後不會覺得尷尬,要不然對方的孩子哭著說,自己的紅包只有一半,那該多沒面子呀。
3、對方給1000,我給兩個600,少吃點虧
最後兩個人想了一個折中的方法,姐姐給了孩子1000塊錢,自己稍微添一點給他的孩子,每個孩子600,這樣的話既不會顯得自己太摳門,也給足了對方面子,而且6這個數字也是非常吉利的,所以他們打算今年這樣發紅包。
現在很多人都覺得年味真的是越來越淡了,沒有小時候那麼簡單快樂了,而發紅包更成了非常激烈的一個環節,對於很多孩子們來說年齡比較小,他們依然沉浸在過年的歡樂當中,就像我們小時候一樣,即便是剛拿了紅包也要交給媽媽,所以小編覺得還是要形式一下給孩子多一些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