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貼士」寶寶要當心,這些東西別餵

2020-10-03 上海酷幼生物科技

又一個餵食引發的悲劇!

江蘇揚州一名

僅7個月大的男嬰被送醫搶救,

起因竟是因為奶奶餵的一個葡萄!

而家長第一時間採取了不正確急救,

孩子最終沒能搶救回來……


這樣的悲劇不止一次發生:

今年三月湖南瀏陽一幼兒園內發生一起

4歲男孩源源因異物卡喉身亡的慘劇


在監控錄像中,他急得滿場亂跑,不斷嘗試用手把嘴裡的東西摳出來,其間還撞歪了教室中的桌椅。然而,這些響動並沒有引起注意。


直到他第二次倒地3分鐘後,才有一名身穿黃色外套的老師急忙跑來,但此時源源已經躺在地上不動了。120趕到現場後立即對源源實施搶救,但遺憾的是,最終搶救無效,源源不幸身亡。


哪些不適合寶寶吃的食物


有的媽媽喜歡把自己愛吃的水果、乾果做成輔食餵給寶寶,殊不知這些水果容易引起寶寶過敏,嚴重者甚至會引發窒息風險。


堅果類:堅果一直被認為是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之一。在英國,這類食物被要求5歲以後才能給兒童吃。除了致敏這一點,還因為堅果容易在進食過程中造成窒息。不過在寶寶一周歲後,可以嘗試把磨碎的堅果加在粥、餅或是小點心裡,增加香味。

芒果:不成熟的芒果含有醛酸,對皮膚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菠蘿:菠蘿含菠蘿蛋白酶等多種活性物質,有些人食用後會出現皮膚瘙癢、四肢口舌麻木等症狀。

獼猴桃:獼猴桃等帶毛的水果,容易引起過敏。在給寶寶嘗試這種輔食時,需要謹慎。



同時要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寶寶吃東西的時候,一定得有大人看著。

一旦苗頭不對,能夠及時處理。不能為了圖省事,給了寶寶食物,大人就做事情去了。


第二,讓寶寶養成吃東西的時候一心一意的習慣。

不能在邊吃東西邊做其他事情,比如走、跑、說話、大笑等等。


第三,父母以身作則,細嚼慢咽。

不要用食物來做危險的遊戲,比如把食物拋起來用嘴接、把大塊食物放進嘴、比賽快速進食等等。


請學會正確急救方法


緊急情況應聯繫送醫。如果是小孩被噎,家長應在聯繫送醫的同時儘快自行施救,海姆立客急救法。以下的內容家長們一定要牢牢記住,關鍵的時刻真的能救命。


一歲以下嬰兒發生意外時


1、用一隻手託住寶寶的下頜部,用手臂的力量託住寶寶趴在我們腿上,頭肩膝蓋成一條直線,頭低足高。



2、右手在寶寶的兩個肩胛中點處,用掌根用力向下向內叩擊5次。5次為一個循環,如果異物沒有排出要重複這個動作。



一歲以上或者成人發生意外時:


1、被救者站在施救者前面,兩手打開,身體前傾。施救者的手要抱住被救者的腰部。



2、施救者右手握拳,大拇指內側貼在肚臍兩指以上的腹部。



3、左手附在右手上面,使勁向上向內按壓,重複此動作,一直到異物排出為止。



小酷強調

現在條件好了,各種吃食特別多,除了自己不亂餵寶寶食物,也要警惕別人亂餵食物,更要警惕寶寶自己誤食食物。關於食物方面,爸爸媽媽還要注意寶寶的過敏情況,每個寶寶情況不一,迴避程度也不一樣:過敏嚴重需要嚴格迴避,輕度的可以等3~6個月再嘗試,家長可以根據寶寶情況自行把握。

相關焦點

  • 正確「催奶」的九個妙招,讓寶寶吃飽喝足
    警惕「催奶秘方」丁媽身邊不少人相信「月子酒」可以促進奶水分泌。但事實上,含有酒精的食物不僅不能增加產奶量,還會對寶寶造成傷害,媽媽們千萬要當心。除此之外,還有傳說中的「催奶利器」—— 各種肉湯,很多人表示喝完感覺乳房發脹,奶水大增,大呼有效。其實,這是因為肉湯中有大量水分,並不是肉湯的神奇功效。
  • 餵完奶到底要不要排空?排不排大有不同
    那麼多人說要餵完奶要排空乳房,還說不排會得乳腺炎啊!現在告訴我排了會被坑?嗯,看到這裡,相信不少寶媽的表情都是這樣:別著急,和丁媽一起來聽聽國際泌乳顧問,張徵醫生是怎麼說的吧。讓你「排空」 乳房不是蠢就是壞張徵醫生告訴丁媽,乳房產奶是個連續的過程,是不會被「排空」的。
  • 寶寶鬧覺、睡不安穩,可能是你的「經驗」出了錯
    白天可以給寶寶安排適量的運動,但也要注意安排白天小睡的時間,以免過於疲累導致夜裡睡不著。  NO!困了就要睡,睡眠不能「攢」  寶寶白天睡了覺,「電量」又滿了,到了晚上還是折騰。是不是白天睡太多了?讓他白天別睡或者少睡點,半小時就搖醒?  千萬別!因為睡眠是攢不住的!即使寶寶白天不睡,晚上也不會補回來。
  • 原來餵飯對寶寶影響那麼大!你還在追著寶寶餵飯嗎?
    如果家長對這一情況不作為,乃至為了讓孩子安靜地待一會,讓他看電視、玩玩具,然後趁這時給孩子餵飯……這些都會進一步地破壞孩子的專注力。許多孩子在上小學後上課走神、寫作業磨蹭……這些情況和「追餵」、「邊玩邊吃」都有關係。
  • 別在寶寶的輔食裡面放這些東西了,當心對孩子不好,尤其是第五種
    寶媽們都希望孩子能夠吃得好一些,這樣身體才能棒,在寶寶到了六個月之後,媽媽們就想著給孩子添加一些東西,總想把最好的給孩子,但是如果你添加錯了,反而會影響到孩子的健康,千萬不要在寶寶的飲食裡面加這些東西,一起來看看。
  • 別讓「秋老虎」傷了寶寶,秋季寶寶如何養肺?
    所謂「熱在三伏」,又有「秋後一伏」之說,立秋後還有至少「一伏」的酷熱天氣。「三伏」有初伏、中伏和末伏之分。「一葉梧桐一報秋,稻花田裡話豐收,雖非盛夏還伏虎,更有寒蟬唱不休」。自立秋開始,雖然夏季高熱的餘溫仍在,但溫度逐漸開始出現下降的趨勢,且早晚溫差變大。
  • 這東西真會讓寶寶變傻!含有這幾個字的食物,千萬別讓寶寶碰
    有一種東西,食品加工廠特別喜歡。因為它能讓食物變得更加美味,但對於寶寶來說,這東西可是害娃不淺!它不僅會降低寶寶智力,還會讓寶寶變得肥胖,甚至還會影響寶寶的脾氣。它就是:反式脂肪!(圖片來源:網絡)雖然「反式脂肪」離「封殺」沒剩幾年了,小康君還是要跟各位寶媽奶爸講一講這東西對寶寶會產生哪些危害,以及它總是藏在寶寶哪些食物裡……什麼是「反式脂肪」?
  • 這些美白、抗皺護膚品會「上癮」,可能毀掉你的皮膚
    總是有一些美容祛痘的化妝品或護膚品,似乎有著「化腐朽為神奇」的力量,它們可以讓臉部的皮膚在短時間內變白、變嫩,痘痘也能在一覺睡醒後就明顯變少。這種要上天的自信,有時候真是讓人有一點兒無奈。很多人的臉部皮膚在使用了這些產品後,確實會開始出現明顯好轉,但卻在停用之後進入了更可怕的階段——痘痘瘋長,難以控制。
  • 有些食慾你根本不需忍,哺乳媽媽真正要「忌口」的,是這2種
    從你備孕開始,「忌口」這個詞就如影隨形,好不容易生了娃,熬過了月子期,你還是被「忌口」——因為要餵奶!!!特別是網傳的「回奶食物」更是不能碰,什麼韭菜山楂大麥豆漿……一旦被打上了「回奶」標籤,你舉起的筷子也只能無奈地拿開。但事實上,很多哺乳期「忌口」其實不必要,有些食慾你根本不需忍!
  • 別著急剁手!這些「黑名單」商品,白費錢還可能有害
    10月31日晚就開始熬夜付定金......為了湊單,也是操碎了心,很多不需要的東西,也加入了購物車。但對孕婦存在危害的只是跟醫院的X光機或是核電站這些「強力部門」有關,因為只有這些地方才會有可能出現大量的電離輻射。而除了防護一下紫外線、別曬太多太陽、別拿紫外燈當日光燈使之外,非電離輻射一向不是人們擔心的問題。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防輻射服,很多都是使用的金屬纖維混合物,這種材質可以屏蔽某些非電離輻射,但是對於其他很多非電離輻射是難以屏蔽的。
  • 你還在追著給寶寶餵飯?
    如果家長對這一情況不作為,乃至為了讓孩子安靜地待一會,讓他看電視、玩玩具,然後趁這時給孩子餵飯……這些都會進一步地破壞孩子的專注力。許多孩子在上小學後上課走神、寫作業磨蹭……這些情況和「追餵」、「邊玩邊吃」都有關係。
  • 寶寶「身高猛漲期」終於到了!趕緊抓住別錯過!否則又要等一年?
    不過,父母雙方個子都不高的也別灰心,這不是還有「三分靠打拼」的空間嘛~只要家長抓住寶寶「長高的三個猛漲期」,保證孩子均衡營養、充足的睡眠、規律的運動習慣、讓孩子少得病,說不定寶寶還能「後來者居上」呢~而且就在此時此刻,娃的第一個「
  • 寶寶不夠高?補鈣前要先躲開這些「坑」
    都說,「春天是補鈣黃金期」,每年3月,「寶寶補鈣」話題必然穩坐母嬰圈的熱搜Top榜,應寶媽們的需求,咱們就來好好說說這方面的知識吧!由於寶爸寶媽過分擔心,孩子就「被缺鈣」了。所以,咱們先來闢一波謠~謠言1:嬰兒長個快,最容易缺鈣嬰兒期是寶寶長最快的階段,小衣服眨眼就不合身了。這階段,寶寶對鈣的需要量很大,但並不代表他就容易缺鈣。奶和奶製品都是鈣的良好食物來源,含鈣量較高。
  • 這些「網紅玩具」太危險了!別再給孩子玩了
    除了牙籤弩,還有一些仿兵器類玩具,比如后羿弓、荊軻死亡之刃等迷你兵器模型,都具有一定的「殺傷力」,別給孩子買。如果遇到玩這類玩具的孩子,最好遠離。」蜂王寶寶蜂王寶寶,是一種「活體玩具」,一開始以蛹的形式被裝在一個盒子裡,將其放置在溫暖的環境中時,蛹會蛻化成蜜蜂。
  • 宅家抗「疫」,我和寶爸開啟了寶寶的輔食之路
    ,她著急地往前傾身子,小手掌一張一合,好像在說「來來來」。 寶寶的表現鼓勵了我,我把小勺遞到她的嘴邊,她居然張大嘴巴嘬了進去,好像還沒吞呢,又巴巴看著小勺,我接收到信號,又餵了幾口給她。 吳先生和我都覺得好意外,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一回生、二回熟」?正當我準備再多餵幾口的時候,她卻開始「噗噗噗」往外吹了,吹完還得意地看看我和吳先生,咯咯笑。
  • 「懶」媽媽養出健康娃!寶寶這5個部位,不用洗得太乾淨
    作為一個曾經的(偽)潔癖+強迫症患者,熊貓君幾乎每天都要洗N次手,家裡更是受不了任何角落藏汙納垢。但自從有了娃,也開始慢慢改變,學會和髒亂差和平共處(當然,也是真的懶了)。但有一說一,要想讓娃更健康,適度的「髒」對娃是有益的。
  • 「0-2歲」別糾結了,寶寶還不能吃湯圓,連帶這些也不能吃
    如果你的寶寶還沒滿6月齡的話,那現階段,除了奶,最好別給他吃別的食物。如果寶寶已經添加輔食了,但在2歲前,都不要給他吃湯圓/元宵這一類食品。雖然現在也有用藕粉、薯粉或西米分做的水晶湯圓,口感沒那麼黏,但小小一顆,寶寶吃的時候還是會有噎住的風險。「湯圓皮不好消化,嘗一嘗餡總行吧?」額……這的確是有個有創意的想法。
  • 益生菌對寶寶有益還是有害?可別再瞎餵了!
    」產品,每一個孩子多少都吃過。在功能宣傳上:便秘要吃,腹瀉要吃,消化不良也要吃,還有什麼提高免疫力、治療黃疸腸脹氣過敏溼疹……「有病治病,沒病強身」。我的寶寶45天啦,但最近他很愛吐奶、大便次數很多,肚子還咕嚕嚕的叫,晚上睡不踏實。請問,這是不是別人說的寶寶消化不良啊?別人建議我給孩子吃點媽咪愛(益生菌),管用嗎?
  • 「漲姿勢」寶寶拉肚子,怎麼辦?
    所謂的「腹瀉)必須是和寶寶平日固定的大便型式、次數來做比較,當其所含水份增多,可能帶有黏液或顏色有所改變,大便次數也較平常增加才算數。是「全奶」的一半濃度,也就是依正常水量給予雙倍,或水量一定而奶粉量減半。
  • 瓶餵vs親餵,擂臺大戰誰勝誰負?
    嬰兒總是無理由哭鬧、嚴重影響媽媽休息,又是另外一個事實。於是一部分想堅持純母乳餵養,又想兼顧自己的睡眠和舒適的媽媽,就想出來一個點子:不如,我把母乳擠出來瓶餵吧?這樣子不是雙贏嗎?圖片來源於網絡好的,我們下面就來個小 PK,看看瓶餵母乳 VS 親餵母乳,到底結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