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餵食引發的悲劇!
江蘇揚州一名
僅7個月大的男嬰被送醫搶救,
起因竟是因為奶奶餵的一個葡萄!
而家長第一時間採取了不正確急救,
孩子最終沒能搶救回來……
這樣的悲劇不止一次發生:
今年三月湖南瀏陽一幼兒園內發生一起
4歲男孩源源因異物卡喉身亡的慘劇
在監控錄像中,他急得滿場亂跑,不斷嘗試用手把嘴裡的東西摳出來,其間還撞歪了教室中的桌椅。然而,這些響動並沒有引起注意。
直到他第二次倒地3分鐘後,才有一名身穿黃色外套的老師急忙跑來,但此時源源已經躺在地上不動了。120趕到現場後立即對源源實施搶救,但遺憾的是,最終搶救無效,源源不幸身亡。
哪些不適合寶寶吃的食物
有的媽媽喜歡把自己愛吃的水果、乾果做成輔食餵給寶寶,殊不知這些水果容易引起寶寶過敏,嚴重者甚至會引發窒息風險。
堅果類:堅果一直被認為是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之一。在英國,這類食物被要求5歲以後才能給兒童吃。除了致敏這一點,還因為堅果容易在進食過程中造成窒息。不過在寶寶一周歲後,可以嘗試把磨碎的堅果加在粥、餅或是小點心裡,增加香味。
芒果:不成熟的芒果含有醛酸,對皮膚黏膜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菠蘿:菠蘿含菠蘿蛋白酶等多種活性物質,有些人食用後會出現皮膚瘙癢、四肢口舌麻木等症狀。
獼猴桃:獼猴桃等帶毛的水果,容易引起過敏。在給寶寶嘗試這種輔食時,需要謹慎。
同時要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寶寶吃東西的時候,一定得有大人看著。
一旦苗頭不對,能夠及時處理。不能為了圖省事,給了寶寶食物,大人就做事情去了。
第二,讓寶寶養成吃東西的時候一心一意的習慣。
不能在邊吃東西邊做其他事情,比如走、跑、說話、大笑等等。
第三,父母以身作則,細嚼慢咽。
不要用食物來做危險的遊戲,比如把食物拋起來用嘴接、把大塊食物放進嘴、比賽快速進食等等。
請學會正確急救方法
緊急情況應聯繫送醫。如果是小孩被噎,家長應在聯繫送醫的同時儘快自行施救,海姆立客急救法。以下的內容家長們一定要牢牢記住,關鍵的時刻真的能救命。
一歲以下嬰兒發生意外時
1、用一隻手託住寶寶的下頜部,用手臂的力量託住寶寶趴在我們腿上,頭肩膝蓋成一條直線,頭低足高。
2、右手在寶寶的兩個肩胛中點處,用掌根用力向下向內叩擊5次。5次為一個循環,如果異物沒有排出要重複這個動作。
一歲以上或者成人發生意外時:
1、被救者站在施救者前面,兩手打開,身體前傾。施救者的手要抱住被救者的腰部。
2、施救者右手握拳,大拇指內側貼在肚臍兩指以上的腹部。
3、左手附在右手上面,使勁向上向內按壓,重複此動作,一直到異物排出為止。
小酷強調
現在條件好了,各種吃食特別多,除了自己不亂餵寶寶食物,也要警惕別人亂餵食物,更要警惕寶寶自己誤食食物。關於食物方面,爸爸媽媽還要注意寶寶的過敏情況,每個寶寶情況不一,迴避程度也不一樣:過敏嚴重需要嚴格迴避,輕度的可以等3~6個月再嘗試,家長可以根據寶寶情況自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