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6月30日,南都記者從生態環境部6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了解到,截至今年4月底,環渤海三省一市計劃開展的61個海洋生態修復項目僅13個開工,完成濱海溼地修復面積僅為目標要求的4.1%,整治修復岸線長度約佔目標要求的19.6%。生態環境部已向10個渤海沿海城市印發預警函,要求加大推進力度。
據悉,《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要求,到2020年底,渤海濱海溼地生態修復規模不低於6900公頃,整治修復岸線新增70公裡左右。三省一市共設立生態恢復修復工程項目61個,整治修復岸線長度約為129公裡。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介紹,生態環境部通過工作調度、衛星遙感監測、現場調研、向沿海城市(區)政府核實等方式,發現生態恢復修復任務存在項目開工率低、完成修復量少等問題。截至2020年4月底,環渤海三省一市計劃開展的61個海洋生態修復項目僅13個開工,完成濱海溼地修復面積約為目標要求的4.1%,整治修復岸線長度約佔目標要求的19.6%。
2020年5月,生態環境部向生態恢復修復任務進展滯後的秦皇島、唐山、大連、營口、盤錦、錦州、葫蘆島、濱州、濰坊、煙臺等10個沿海城市印發了預警函,要求高度重視,採取有效措施,加大推進力度,確保按期完成任務目標。
截至6月中旬,三省一市已有54個生態修復項目開始施工,開工率達到88.5%,提高了約67.2個百分點。
據介紹,7月初,生態環境部將開展生態恢復修復進展現場調查核實工作,並對進展滯後地區進行通報。
南都記者林方舟 發自北京
【來源:南方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