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魚小丸子上面像紙片兒一樣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做的?

2020-12-22 二為三

木魚花削り節(けずりぶし)

一直很喜歡吃章魚小丸子,

尤其是上面那一層蓬蓬鬆鬆,

木紙片兒一樣的東西。

每次買一盒小丸子,

恨不得讓人給上半盒那玩意兒。

這個東西,就是木魚花(兒),

也有人叫它柴魚片。

它的口感和它的外形一樣輕盈,

明明塞進嘴一大口,

可入口的瞬間仿佛就都融化掉了。

絲絲淡淡地鮮鹹味,

開始似有若無地在唇齒間縈繞,

最後還餘留一點嚼頭讓你咂摸玩味。

那感覺,實在是妙!

偶然一次,拿給兒子嘗了一點兒,

結果這小子很是喜歡,追著要吃。

看來真是親兒子,口味都隨我。

那麼問題來了,

木魚花到底是什麼做的,小孩子能吃嗎?

先回答:能吃。

木魚花的前身是一種深海魚——鰹(jiān)魚,富含有腦黃金之稱的DHA和血管清道夫EPA,不但對兒童的腦發育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還可改善視力。

而且木魚花在製作過程中沒有任何添加劑,是天然的調味品,所以在提鮮的功能上可是比雞精味精好多了。

1歲半以上的寶寶可以適當吃一些。

木魚花怎麼吃

在超治癒的《深夜食堂》裡,

介紹了一種用木魚花做的「貓飯」:

準備一碗白米飯,

現刨鰹魚片(木魚花)放置其上,

然後淋上醬油既成。

雖然做法簡單,但美味獨特,

即便是一個人也能吃出滿滿的幸福感。

如果是給孩子吃,也可以不用醬油。

將木魚花拌在熱飯裡,也香噴噴的。

除了拌飯,木魚花吊湯也是一絕。

在日料中,有一種東西叫出汁(だし),

就是由木魚花、昆布為主料,

再配以小魚乾、菌類等輔料熬煮出的的高湯。

因為木魚花在製作過程中除去了脂肪,

而且魚肉內的胺基酸等營養成分被濃縮。

所以吊湯不僅不油膩,

還有一股特殊的香氣,

而且湯色清澈明亮,

看起來都讓人食慾大增,

用來煮菜燉湯提味都極好。

據說在四、五十年前日本人的廚房裡,

家家戶戶都必備一臺刨木魚花器。

每到要做飯時,就先刨木魚花吊湯。

剛刨成的木魚花香味濃厚,

刨得越薄,在入口的瞬間,

就會產生越濃的融化口感,

味道鮮鹹甜美,滿口都是餘香。

等湯熬好,鍋物中嫋嫋飄散的湯氣,

也漸漸氤氳整個廚房,

一種美好而感動的情緒,

在空氣中瀰漫開來。

那樣子慢而雅生活,

大概是今人再也回不去的曾經吧。

鰹魚是如何變成木魚花的

鰹魚其實是一種常見的深海魚,

因為形狀長得像炮彈,

所以也叫「炸彈魚」,屬於金槍魚科,

用它製成的金槍魚罐頭在歐美地區非常受歡迎。

但把鰹魚製成鰹魚片、木魚花,

則是日本人的發明。

以新鮮鰹魚作為原料,

去除魚骨、魚頭、魚尾、

魚腹部脂肪較多的部分,

經過分割乾燥等步驟得到鰹節。

做鰹節最好選擇油脂低的「春鰹」。

(秋季的鰹魚油脂高於春夏的鰹魚)

因為魚油會影響鰹節的——

成型、酸化與保存,

所以油脂越少,

鰹節越容易烘乾、變硬,

味道才能夠更醇厚。

另外傳統製作鰹節,

燻魚的木料也很講究。

必須選擇麻黃、龍眼木、荔枝木、

九芎、枇杷木等不含油脂和異味的樹木。

其間也不允許使用紙張、炭精等助燃物,

以免有異味和毒素被魚肉吸收,

破壞鰹魚的鮮美和香氣。

鰹魚肉煮熟和晾乾後,

得到的鰹節叫生利節;

生利節經過煙燻烘乾後,

得到的鰹節叫荒節,

荒節再進過反覆發酵熟成和日曬乾燥,

最終製成的鰹節叫本枯節。

這個製作周期,有時可以長達兩年之久。

常常一條鰹魚做成鰹節後,

其重量只剩原來的五、六分之一。

所以,「本枯節」是鰹節中選料最上乘、

工藝最複雜、質感最硬的一種。

它的硬度介於木材與金屬之間,

要用專門的打刨器削成薄片才方便食用,

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木魚花兒了。

越硬的鰹節,品質也就最佳。

比如本枯節大概只保留了15%的水分,

鰹魚的鮮味被完全濃縮,

所以香味愈發濃鬱,

吊出的湯頭也格外清澈。

當然如果不是超級講究的高段位吃貨,

一般我們在市面上買到的,

普通木魚花可能就是荒節刨出來的,

其實也沒有什麼不好,

而且價格也會相對低一些。

如果非常想追求那種極致鮮美,

可能需要親自去趟日本,

找一家古老而靠譜的日料店,

讓店家給你現刨了……

木魚花如何選

一般咱再外面吃日料的時候,

很少會注意木魚花的質量如何,

只要吃起來沒有異味就行。

但如果是咱自己買,

就可以好好選擇一下。

首先聞,選擇沒有潮黴味兒的。

因為木魚花屬於天然食品,沒有其他添加劑,市面上出售一般充氮氣保鮮,保質期比較短。如果聞到木魚花有黴味,就說明可能變質了。

其次看,選擇色澤偏紅且片狀完整的。

因為鰹魚本身魚肉是紅色的,做刺身的時候就會很明顯,所以好的木魚花也會顏色偏紅。如果顏色偏黃,那麼可能品質相對較差;

最後摸,選擇手觸上去蓬鬆輕盈有彈性的。

好的木魚花含水量低,刨得薄口感也好。所以摸上去蓬鬆輕盈的木魚花相對新鮮優質,反之摸上去溼噠噠,有些粘手的,可能就是次品或者已經變質。

作為一種天然調味品,

木魚花兒還有很多做法可以開發,

如果你喜歡,不妨試試吧。

相關焦點

  • 日本的章魚小丸子,上面撒的「木屑」,到底是什麼,能不能吃?
    ,上面都會撒上一些木屑,這些木屑到底是什麼東西,能不能吃?章魚小丸子在日本是非常出名的,很多人都喜歡吃,甚至有一些專門賣章魚小丸子的小吃店,在這種店鋪裡面,章魚小丸子都可以自己製作,自己做出來的感覺更好吃了呢,不過也有一些人,喜歡吃現成的,就跟我們吃街邊的小吃一樣,在日本吃章魚小丸子的時候,很多章魚小丸子上面,都會撒一些像木屑一樣的東西。
  • 章魚小丸子上面那些片片兒是什麼?
    提到鳴門鯛燒本鋪的章魚小丸子,繞不開的,除了內裡緊實勁道足料的章魚肉,就是會隨熱氣徐徐跳舞的木魚花了。乍聽「木魚花」,可能會一頭霧水,那是什麼?如果我說「章魚小丸子必備」。就會恍然大悟——原來是它!它就是章魚小丸子出鍋後,上面撒的一層薄薄的,像刨花片一樣的東西。混著章魚小丸子的香氣,散發著它獨特的鮮香。木魚的味道尤為鮮美,是日料中少有的濃厚味道。木魚花最顯著的特徵就是「會跳舞」,這是因為木魚花非常薄,撒在滾熱的食物上之後會隨著熱氣流翻滾。
  • 章魚小丸子上的東西不是魷魚須,而是像「刀」的它?讓人意想不到
    章魚小丸子上的東西不是魷魚須,而是像木頭的它?讓人意想不到提起章魚小丸子大家應該很多人都喜歡吃吧,章魚小丸子的味道是非常好的,而章魚小丸子的成份也是由章魚、章魚燒粉、柴魚片、海苔、沙拉醬、章魚燒醬等組成的,雖然說章魚小丸子看起來非常的簡單,但是沒有想到需要這麼多的材料啊。
  • 見識下日本特色章魚小丸子,黑的像煤炭球一樣,猜猜是什麼口味的
    見識下日本特色章魚小丸子,黑的像煤炭球一樣,猜猜是什麼口味的。不過吃了這麼多年的章魚小丸子,一般看到的都煎到金黃色的,但是你們有沒有吃過黑得像煤炭球一樣的章魚小丸子呢?,只是這做章魚小丸子的麵糊不一樣了,一般都是用麵粉去做的,但是這黑章魚小丸子的麵糊就是在裡面添加了墨魚汁,這樣做出來的章魚小丸子就是黑色的了。
  • 章魚小丸子是怎麼做出來的?反正不是章魚哥和櫻桃小丸子生出來的
    大冬天走在路上,更容易被香味濃鬱的熱食吸引,比如章魚小丸子,那種熱油滋滋的感覺,真是令人內心沸騰...說到這裡可不能我一個人餓...來,大家一起看章魚小丸子的製造流口水吧!撒上蔥花在倒料之前先在鍋底撒一些蔥花什麼的。澆上面糊章魚燒的粉是經過調味的麵粉加水和成的麵糊,一大勺加進凹底鍋裡。
  • 70歲老爺爺擺攤做章魚小丸子,每次出攤都被小姑娘圍著,用料實在
    街頭小吃最大的優點就是方便,大多數小吃都是立等可取的,不同的小吃有不同的滋味兒。以前咱們中國大陸的街頭小吃雖然種類不少,但是沒多少新花樣,後來不少日本小吃和西式快餐傳入中國迅速收到追捧,章魚小丸子這道典型的日本街頭小吃一傳到中國就火爆了。
  • 章魚燒上,那些像木屑又像椰片的東西是什麼?能吃嗎?
    「章魚燒」,又名章魚小丸子。章魚燒的口感新鮮、味道鮮美,每一顆丸子都是現做現賣,主要食材包含有章魚,章魚燒粉,木魚花,海苔,沙拉醬,章魚燒醬等。 純正的章魚燒,它的味道非常吸引人,讓人百吃不厭。章魚燒的話說章魚燒起源於日本大阪,原名原名"タコ燒き(蛸燒)",其歷史要追溯到大正年代。創始人是日本著名美食家——遠藤留吉先生,素有皮酥肉嫩、味美價廉之特點,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國粹小吃。章魚小丸子早隨後在東南亞各地區流行起來,成為各地區的新興食品之一。
  • 原來做章魚小丸子還能用這種方法,網友:很特別的章魚小丸子
    原來做章魚小丸子還能用這種方法,看著就覺得美味,網友:很特別的章魚小丸子,如今很多人的生活質量都提升了,當然對於美食的要求自然而然也都變高了。甚至很多城裡人都會往農村跑,想體驗一下農村的生活,畢竟在城裡的很多壓力和生活節奏太快了導致忘了怎麼放鬆,去到農村是一個好辦法。
  • 整隻章魚做的小丸子才能叫章魚小丸子,你說對嗎?
    前幾年,章魚小丸子這道街邊美食突然出現在大眾眼前,也許是和日本動漫的文化影響有關吧。不過一個個圓乎乎還冒著熱氣的章魚小丸子確實不錯吃,淋上醬汁,撒上些許木魚花。就是那個味!不過也許是成本問題,路邊的章魚小丸子慢慢變成了包菜蘿蔔絲菜丸子,吃起來太不過癮了。
  • 廣東東莞章魚小丸子培訓 廣州章魚小丸子培訓班 惠州章魚小丸子培訓學校 章魚小丸子做法 章魚小丸子技術
    廣東東莞章魚小丸子培訓 廣州章魚小丸子培訓班 惠州章魚小丸子培訓學校 章魚小丸子做法 章魚小丸子技術本文主要介紹了關於深圳章魚小丸子培訓要多久
  • 章魚小丸子到底有什麼魅力?一見到就挪不動腿了!
    雖然說我這裡賣章魚小丸子的地方不多,但是還是有人賣的,推著一個小車,在步行街附近,可能也正是因為這樣,才顯得珍貴吧。第一次見到的時候,其實它的樣子並沒有吸引我,但是看到有六七個人都圍著小車,排隊買章魚小丸子,就不自覺地走了過去,想看看是什麼東西,這麼受歡迎。
  • 吃過了他家的章魚小丸子,才知道什麼才是真材實料好味道!
    對於章魚小丸子這種小吃,一直都是比較偏愛的。青島好吃的章魚小丸子真的不多,之前朋友推薦過臺東小木屋附近一家,只可惜去的時候人家關門了,選了一臺萬達附近的店嘗試了下,那個難吃啊!浪費了島島十幾塊錢555朋友說李滄樂客城新開了家章魚小丸子,網上評價都不錯,對於吃貨來說,評價都不算什麼,好不好吃,只有自己吃過了才知道!
  • 小小的章魚小丸子,竟然隱藏了這些東西!
    章魚燒,俗稱章魚小丸子,外酥裡嫩,深受大眾喜愛,尤其是小孩,畢竟「章魚小丸子」這種充滿童趣的名稱,就足以讓小孩為其駐足。吃了那麼多年的章魚小丸子,那麼你知道它的「原型」是什麼樣嗎?因此,章魚燒很快就從大阪走向了日本全國。要想做出美味的章魚小丸子,關鍵究竟在哪裡呢?
  • 宅在家裡一樣可以吃到美味的章魚小丸子
    在疫情沒有傳播的時候我和兒子每次逛街都會買一份章魚小丸子,雖然說不上多麼多麼的美味無比,可是就是喜歡買來邊走邊吃,娘倆每次都吃得非常開心。疫情爆發後基本上除了出去買點生活必須品之外,就是老老實實地在家,這樣既避免了被別人感染,也為疫情的控制盡一份力哈。
  • 這款來自日本的著名美食——章魚小丸子,自己做的更加美味
    章魚小丸子,大家都吃過吧,這種據說是來自日本大阪地區很出名的小吃已經充斥了我國許許多多城市的巷尾街頭,一些推著小吃車的小商販們沿街售賣,小吃車前總是能看到圍著不少的大人孩子在等待著這種章魚小丸子的美食的出鍋。
  • 章魚小丸子的故鄉日本都不敢這麼做,一整隻章魚做的章魚燒
    印象中曾厝垵的網紅店我都能數得過來,這家又是什麼情況呢?從書店過去拐個彎就到了,原來這是一家名叫整隻章魚燒的小攤,此時對於已經排了二三十人,偷偷找了一位排隊小姑娘打聽,「你不知道嗎?這是曾厝垵有名的章魚燒網紅店,網上很有名的。」看來幾個月沒來曾厝垵,又多了很多我不知道的美食了,趁著人還不算太多,趕緊加入排隊的行列,小哥哥立馬分了一個紙盒子給你。
  • 章魚小丸子加盟行業-章魚小丸子原料質量分析
    我們做餐飲的客戶們,一定要堅持使用好原料,原料方面千萬不能含糊!消費者們對口味都很講究。堅持使用好原料,讓消費者第一次來吃章魚小丸子是這個味道,第九十九次來吃還是這個味道,味道不變,章魚小丸子的生意會越做越大。
  • 自製風靡日本的人氣小吃章魚小丸子
    這幾天不知道上火了還是怎的,孩子的食慾不太好,吃的不多,愛吃的東西也是淺嘗輒止,不像以前碰到自己愛吃的東西都能吃的多一點,本來就瘦,這幾天似乎看著更瘦了,筷子腿小細腰,這樣的身材要是放在我身上可是能高興死我,但是放在兒子身上,是怎麼看怎麼彆扭
  • 用這個料理鍋,在家就能做燒烤、牛排、章魚小丸子
    於是我就發現了來自日本卡屋的這款多功能料理鍋,不但可以燒烤,還可以烤牛排,做章魚小丸子,學霸君都快哭出來了!這個多功能料理鍋雖然看上去跟現在某些電磁爐差不多,但其實內部大有乾坤。卡屋為這款多功能料理鍋配備了多款料理託盤,包括條紋烤盤、漢堡烤盤、章魚小丸子烤盤以及超深煮鍋。條紋烤盤可以用來煎牛排,精準的的火力控制讓你可以精確地把握一份牛排到底有幾分熟。
  • 章魚燒粉為什麼能決定章魚小丸子的生意大小?
    讓我們一起詳細分析一下,三種不同原料製作的章魚小丸子在外形、顏色、口感等方面到底會有多大的差距!用麵粉、泡打粉、吉士粉、鹽、味精等材料,自己配粉做章魚小丸子。用這些材料混合製作的章魚小丸子,個頭比桌球小,顏色發白,表面粗糙,裡面實心很油膩,翻轉的時候粘鍋嚴重,消費者們品嘗一下,已經滿嘴油了,做這樣的小丸子等於做一次性經營,消費者們品嘗過一次,不會再來買了,這等於是砸自己店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