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士的邏輯思考力培養——三招培養邏輯思考力

2020-12-25 小四課棧

在上一篇《認識邏輯思考力》,我們已經對邏輯思考力有了充分的了解,並且明確了邏輯思考力對於我們的生活、工作很重要。那如何才能培養、運用邏輯思考力呢?接下來我們一起學習。

第一招:創建金字塔式的邏輯樹

邏輯樹是對事物整體進行輕鬆把握的方法。

所謂邏輯樹,就是邏輯構成的大樹。它是運用大小和因果關係對作為邏輯構成要素的樹幹和枝葉進行體系化整理的方法。同時也是基於問題為導向的解決問題方法。

例如,常見的「組織樹」

第二招:運用 邏輯思考的兩個維度

舉個例子:你開車從深圳送一批貨物去武漢,途經一個山洞,發現山洞限高3米,而車加貨物有3.05米,你如何辦?

大家思考下:不考慮方案可不可行(比如炸山洞);儘可能考慮完整、全面、系統、儘量少遺漏;可以動手畫出思考的過程,注意前後的邏輯

思考後,大概可以得出下圖的內容結果:

同時,廣度和深度的結合,其實也就是邏輯樹的運用:

第三招:運用兩個原則

原則1:TOP-DOWN

頂層設計:運用系統論的方法,從全局的角度,對某項任務或某個項目的各方面、各層次、各要素統籌規劃,以集中有效資源,高效快捷的實現目標。

就例如騰訊的一些遊戲設計,或者你要完成遊戲,達成好的成績就必須要有從頂層思維去考慮,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如「部落衝突」遊戲。

原則2:MECE

完全窮盡 相互獨立:對於一個重大的議題,能夠做到不重疊、不遺漏的分類,而且能夠藉此有效把握問題的核心,並成為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

顯性關係結構化,將內容變成邏輯樹結構。

相關焦點

  • 4招,提升你的邏輯思考力
    在不缺乏真誠的前提下,套路就是最短的路」不知道你看到這句話的時候,你有什麼想法,阿才的想法是「臥槽,好有道理」最近兩個月我都在研究文案這件事,報名了一個線上的訓練營,也自己看了一些書,於是就有了今天這篇文章(後續也會有其他的)有沒有人說過你邏輯差,或者說你做事不過大腦之類的話,你想不想提升自己的邏輯思考力
  • 培養孩子思考力第一步就是家長閉嘴
    但是,當遇到思考問題時,你又想要他動腦筋思考,想出好的主意,讓你長臉。可惜,他不會思考了。他的思考力已經在平時被你持續不斷地打壓下去了。這樣的家長,典型的又想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的思想。這就是強調邏輯。
  • 專注思考力,提升競爭力
    很多分析解釋為這是學習態度、學習方法、不適應教學等的問題,實際上,其群體共性是思考問題膚淺、缺乏深層次思考、缺乏問題關聯度的思考、以線性思考為主。其表象背後的原因是:學生的思考力不同。家長也要樹立成長意識「366」模型教學體系專注思考力,提升孩子的競爭力,培養有邏輯的思考者。「366」模型教學體系下的思考樂課堂要明確目標、嘗試探究、揭示邏輯、發現本質、構建體系、提升能力、提高成績,讓孩子在實現富有成效的學習中提升成績,收穫成長。
  • 薦書丨麥肯錫思考力系列(套裝共3冊)-「享書社」
    :邏輯思考力+問題思考力+戰略思考力(套裝共3冊)【 編輯推薦 】《麥肯錫戰略思考力》1.提升戰略思考力,可以更好的理解企業戰略,提高企業戰略決策的準確性,增加企業戰略的執行力。《麥肯錫邏輯思考力》1.日本邏輯思考大師,企業經營顧問,以簡潔的文字以及趣味的圖解講述了45個職場中常見問題的思考方式及解決方法,並且配有20個問題思考技巧的圖解。2.
  • 邏輯思考力——排中律
    說實話,5分鐘商學院裡的「邏輯思考力」讓我有些疲於思考,當然,如果是以前或許並沒有這樣的感覺,今年一年我同時也在BOX定投踐行群(詳情可私聊)中學習「邏輯課」,9輪邏輯課程跟下來,對於邏輯本身的認知和應用有了啟蒙的興趣和實踐動力。
  • 思考力與學習力
    比如,思考道德、法律等問題,主要用概念進行思維。這種思維主要藉助字詞、符號,因而也稱之為語詞邏輯思維。科學家、哲學家、數學家擅長邏輯思維解決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思考力是邏輯思維的能力。思考力是是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的能力,採用科學的邏輯方法,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
  • 益智教具丨比能力更重要的是思考力,讓孩子從小培養受益一生
    假設思考力是什麼?說到假設思考力,我們首先需要解決「思考力」是什麼這個問題。思考力指的就是頭腦靈活、能夠獨立思考的能力。擁有思考力的孩子,通常邏輯清晰,在迅速看透事物本質的同時,還能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重新審視該事物。
  • 如何培養孩子的邏輯能力,讓學習力上升一個階段
    從小就培養孩子的邏輯能力非常重要,邏輯能力和記憶力是相輔相成的,記憶能力以邏輯能力為基礎,可以記得牢,記的長久,從小就培養好孩子的邏輯能力,能讓學習力上升一個階段。首先說一下什麼是邏輯能力,邏輯能力就是事物的歸納和整理能力,將相同和相似的物品歸納為一類,是最初級的邏輯能力,比如:蘋果,茄子,白菜,獼猴桃,火龍果,土豆,將水果分一類,蔬菜分為一類該怎麼分?水果類:蘋果,獼猴桃,火龍果。蔬菜類:茄子,白菜,土豆。這是很基礎的分類方法,分類其實很簡單,但是也有部分小孩為物品分類而煩惱不已。
  • 信任你的直覺力 | 如何培養直覺力呢?
    接下來,本文將會闡述為什麼以及如何培養直覺力。信任你的直覺力:順勢而為如何培養你的第六感——直覺力直覺是不基於邏輯推理的直接思維。比如你第一次見到某人就有喜歡或厭惡感,對某件事有或好或壞的預感,這就是直覺。科學家認為,直覺是一種快速信息處理的思維形式,通過關注和練習可逐步增強。
  • 人工智慧教育基礎理論指導-邏輯思考力第三章第7回下部
    邏輯思考力—— 運用邏輯思維發現問題0307(下)在人工智慧教育課程體系中,主要培養青少年的硬體設計能力,軟體編程能力,以及在這個過程中的創造性能力,創新能力。它是用來描述程序的處理、判斷、輸入輸出、起始或終止等基本功能執行邏輯過程的概念模式。在人工智慧領域中,程序指的是一條條的語句指令,而程序的概念不僅限於此。2005年,我們國家正式將「程序」的概念定義為「進行某項活動或過程所規定的途徑?」
  • 培養專注學習力的科學原理
    一般兒童進行認知學習,除需要有健全的感覺和知覺系統,也需要有觀察及模仿能力、注意力、記憶力,以及理解力等,有了這些前提條件,兒童的認知發展會較理想。智力發展需要通過感覺刺激的接受傳到腦中的信息處理系統、再經過處理、組織、記憶及提取使用而逐步由具體思維發展至抽象的邏輯推理。
  • 思考是一種稀缺能力——如何提高我們的思考力呢?
    沒有思考力的人,成了這個世界上的大多數,成為了窮人和中產階級,有思考力的人,就成了這個世界的富人,擁有了極其豐富的物質資源,過著自己想要的美好人生。成功源於思考,思考可以致富。那該如何提升自己的思考力呢?
  • 3~7歲孩子「思考力的培養」 自主學習之費曼學習法
    思考力對孩子的一生都很重要。如果一個人能夠獨立思考,就能想得明白,活得明白,能夠活出自我。我們國內教育也要求學生動腦,但側重培養的是解題方法、考試能力。但我們認為,一個人如果想要有尊嚴地生活,需要的是獨立思考的能力。
  • 圍棋,培養孩子創造力和思考力的絕佳手段
    圍棋對青少年教育的影響,圍棋是培育創造力和思考力的土壤,也是實現克己修身、自我教養的鍛造身心的道場。圍棋可以說是凝聚了東亞幾千年智慧的人文領域的集大成,東亞的文史哲乃至科學都結晶於圍棋。圍棋是體育,也是高層次的精神運動。圍棋還提供知人事、學禮儀的教育空間。
  • 掌握邏輯的三個要點,快速提升邏輯說服力(三維樹)
    對於職場人士來講,不會邏輯思維的人經驗會吃虧。遇到問題不會有序思考;開會的時候,有好想法,也不會有條理地去說服別人。由此,很多人會利用業餘時間去閱讀相關的邏輯書籍,可是,總被裡面的邏輯術語搞得暈頭轉向,花了很多的時間學習,沒有獲得想要的結果。為什麼學起來很難呢?
  • 獨立思考課——教會我的思考力!
    如果你是職場人士,或者你面臨獨立思考困境,或者經常被提問,或者面對抉擇有選擇困難症,那麼你適合閱讀這本書。它將引導你從迷茫走向清晰,深刻的認識自己,挖掘並激發自己的思考力,按照作者的6種方法,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 培養孩子動手力,提升專注力,思考力和創造力。我用三步實現
    回想當初,為了培養娃的動手能力,我們制定並實施了三步走的戰略,如今看來是結出了碩果嘍!一、鑽研繩子階段:習習兩三歲的時候,我就帶他玩各種動手遊戲。拼插積木,摺紙,用小鏟子鏟沙子,用小耙子耙石頭,用粉筆在地上畫畫,用繩子打繩結等等。玩遊戲時,他都會很享受,很投入,很專注。其中不少玩法會增加我收拾,清洗的工作量,而玩繩子不會。
  • 5步閱讀法讓你提升讀解力和思考力
    現在的他擔任東大校刊《拓展》雜誌的主編,同時傳播自己提升閱讀力和思考力的方法,著有《現任東大生教你「遊戲式」背誦法》《好好讀題就能得高分:東大生教你考試套路》等書。他認為讀解力和思考力對一個考生至關重要,在這本《高分讀書法》中,他詳細解說了如何通過高分讀書法的5個步驟來提高這兩項能力。
  • 邏輯思考力——三段論
    這輪的「邏輯思考力」著實讓我心力憔悴,每個抽象的概念必須有足夠的理解才能再轉化為一篇學習筆記,而不是一味的複製粘貼;所以保證每篇學習筆記完成的前提就是我自己對每個邏輯的抽象概念理解透徹,並且能夠在邏輯的框架內有充分的推理和發散。
  • 培養情緒「恢復力」
    在這情緒洪流裹挾之下,我們思考的方向往往會越來越狹窄,最終走進「牛角尖」而出不來。 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這種時候,就需要自己調節情緒,發揮自身情緒的「恢復力」。自我察覺 當我們給自己一定的喘息時間後,就會比較有能力對自己進行自我覺察,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