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26周胎兒紮根宮外成「炸彈」,武漢醫生完成國內罕見腹腔妊娠手術
專家提醒易忽視產檢的孕媽: 「不管懷一孩、二孩,產檢一次也不能漏」
右圖:10月21日,協和醫院產科主任鄒麗教授團隊化身「拆彈巾幗」,讓腹腔妊娠近26周的王女士轉危為安。
湖北一位農婦懷孕近26周才去產檢,發現胎兒竟紮根宮外,腹內籃球大的「定時炸彈」威脅媽媽生命。10月21日,武漢協和醫院產科主任鄒麗教授團隊完成一例國內罕見的腹腔妊娠「拆彈」手術。目前患者恢復良好。
「一些農村或偏遠地區孕婦、懷二孩媽媽,忽視產檢或漏檢,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令人遺憾。」結合門診發現,鄒麗教授提醒孕媽:不管是懷一孩、二孩,產檢一次也不能漏,首次產檢尤其重要。
孕26周產檢 子宮內找不到胎兒
38歲的王女士是湖北農村人,已育有一女,今年再次懷孕。當地醫生檢查發現宮外孕,孕囊長大擠破輸卵管,將有大出血風險,建議王女士立即手術。
求子心切的王女士覺得自己不疼不癢,便心存僥倖決定「觀察觀察」,不再到醫院產檢。懷孕2個月時的一天晚上她腹痛難忍,但熬過了這一宿,一切都「歸於平靜」。隨著肚子一天天隆起,還能感受到明顯的「胎動」,王女士以為不會有事了,就這樣堅持到妊娠近26周,才想到去醫院產檢。
當地醫院B超檢查發現,子宮內空空如也,胎兒已經在子宮外「圈了一塊地」紮下根來。王女士立即轉往協和醫院,確診為腹腔妊娠。
腹腔妊娠多為輸卵管妊娠破裂或流產後, 孕囊落入腹腔繼續生長的結果。鄒麗教授分析:王女士懷孕2個月時那一夜疼痛之後,逐漸長大的孕囊並沒有擠破輸卵管導致常見的宮外孕大出血,相反被輸卵管擠到腹腔「安營紮寨」。以至於王女士以為當初醫生「誤診」了。
腹中「拆彈」 醫患共擔巨大風險
「孕期25周,胎兒實際發育僅22周,生命質量低下,母體危險非常大,必須儘快手術。」王女士此時已出現甲亢、心動過速、妊高症等嚴重併發症,除了冒險「拆彈」保大人,別無選擇。
鄒麗教授介紹,腹腔妊娠是一種罕見的宮外孕,孕婦死亡率高達25%,胎盤血液供應不足,胎兒極易「胎死腹中」。腹腔妊娠發生率約1/15000—30000,國際文獻報導47年間≥20周以上的腹腔妊娠僅31例。幾無先例可循,鄒麗組織多學科醫療團隊反覆評估、探索最佳手術路徑。
10月21日上午,以鄒麗教授為首的專家團隊展開手術,眼前的景象觸目驚心:一個直徑約25cm、接近籃球大小的羊膜囊包裹著胎兒,佔據了整個盆腹腔;表面怒張的粗大血管,隨時可能「引爆」;胎盤血管如同大樹的根系一般盤根錯節,瘋狂植入;周圍組織器官因長久壓迫移位變形,進一步增大了手術難度。還要防範隨時可能發生的腹腔內大出血、失血性休克、器官損傷和羊水栓塞等致命風險……
精準剝離,一次性清除所有胎盤組織,盆腔臟器毫髮無損,出血量遠遠低於預計值……手術僅用三個小時完成,並為王女士保留了再次懷孕的機會。
僥倖孕媽,本有機會逃過此「劫」
「如果王女士按時產檢及早發現,常規宮外孕手術就可解決問題,本不必遭此一『劫』。」鄒麗教授不無惋惜地說。
鄒麗教授在臨床接診中發現,生活在城市、首次懷孕、高文化程度、高齡孕婦重視產檢。相比之下,居住農村或偏遠地區、尤其是生過一孩的女性容易忽視產檢、漏檢,待出現嚴重併發症當地無力解決,才前來協和醫院就醫。
鄒麗教授提醒孕婦,首次孕檢上醫院,不能只看驗孕棒。驗孕棒如果操作不規範,會造成假陰性或假陽性,要確診懷孕必須上醫院。她特別提醒:堅持每一次產檢,就是守護寶寶健康的每一道關口,產科醫生還會根據每次產檢所遇到的具體情況,為孕媽媽們制定個性化的產檢方案。
記者羅蘭 通訊員聶文聞 高慧 彭錦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