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 劉迅 通訊員 聶文聞 高慧 彭錦弦 劉坤維
懷孕26個月,可胎兒竟然不在子宮裡,而是另闢一地,「安家」在母親腹內的直腸附近,世界罕見。
更嚴重的是,胎盤血管如同大樹根系一般,為給胎兒供養在母親體內瘋狂「蔓延」,緊緊纏繞並植入周圍的組織器官。
10月21日,武漢協和醫院產科主任鄒麗教授團隊冒險手術,一點點剝離胎盤,並取出胎兒。由於胎兒無法生長成形,醫生們竭盡全力,成功保住了母親的性命,並讓她免於在今後陷入無休止的修復手術中。
專家推測,這名孕婦早期是宮外孕,孕囊卡在輸卵管,後來被擠至腹腔,「如果診斷為宮外孕,孕婦千萬不可大意,盲目碰運氣,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離奇!胎兒竟然在腹腔內安家
38歲的王女士家住湖北農村。10月中旬,她挺著大肚子來到武漢協和醫院產檢。檢查時一看,醫護人員當場震驚了。原來,胎兒竟不在子宮裡,而在她直腸附近的一處「窩窩」裡面。
王女士坦言,剛懷孕時做過產檢,當時醫生就告訴她是宮外孕,需要手術,一家人都懵了。「我前一次也是宮外孕,曾切除了一側輸卵管。如果這一側的再拿掉,將來還怎麼懷上孩子啊!」王女士說,因為求子心切,她一心想保住這僅剩的一側輸卵管。於是她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鋌而走險,留住寶寶。
懷孕2個月時的一天,王女士突然腹痛難忍,但她硬是熬了一夜沒去醫院。「我以為挺過來就好了,看著肚子一天天越來越大,甚至能感覺到寶寶在肚子裡動了,我就覺得這個寶寶應該沒事,說不定是當地的醫院誤診了。」於是,她堅持到懷孕到25周多,才來到武漢協和醫院產檢。
「從醫三十多年來,這是我接診到的第二例腹腔妊娠。」武漢協和醫院產科主任鄒麗教授表示,即使搜索世界醫學文獻,47年時間才報導了二十餘例類似情況,而像這次這樣,胎兒大於20周的極為罕見。
這種情況並非是一種幸運。因為不僅僅胎兒難保,媽媽也隨時可能沒命。
危急!產科專家冒險剝「大樹」
意識到實際情況很糟糕,但王女士仍苦苦懇求醫生,要保住這個孩子。鄒麗教授勸說道,雖然孕期已有25周,可是寶寶的實際發育只有22周,明顯是生長受限。此外,給胎兒供給營養的胎盤不在正常的位置,且壞死了1/3。以當下情況判斷,就算繼續懷下去,胎兒也極大概率會夭折在腹中。
同時,王女士還有中度貧血、甲亢、妊娠高血壓、上呼吸道感染、心動過速等多種妊娠合併症及併發症。「如果繼續妊娠下去,她自身的危險非常大,必須儘快手術。」鄒麗教授表示,手術越拖風險越大。最終,王女士同意做手術。
為了保證安全,鄒麗教授團隊反覆評估風險,並制定了詳細的方案。手術當天,她仍不放心,會同影像科一起在王女士肚皮上「畫地圖」,明確胎盤分布、受累的器官等,以確定風險最小的手術路徑。
10月21日9時30分,麻醉完成後,以鄒麗教授為首的專家團隊逐層切開腹壁,隨後映入眼帘的景象讓所有人倒吸一口冷氣:一個直徑約25釐米的羊膜囊包裹著胎兒佔據著整個盆腹腔,表面的血管粗大「怒張」,感覺隨時要爆開。
更可怕的是,胎盤血管如同大樹的根系一般,為給胎兒供養在王女士體內瘋狂「蔓延」,緊緊纏繞並植入了周圍的腸管、膀胱、子宮等組織器官,更壓迫整個左附件區。除了胎盤血管「盤根錯節」,在它周圍的組織器官也因為長時間遭受壓迫而移位,手術難度大增。
歷時3個小時,專家們用精細的手法,一點點將胎盤組織從各個附著處剝離下來。剝離完成後,基本一次性清除了所有胎盤組織,王女士盆腔內的臟器毫髮無損,整臺手術僅出血約1000毫升。手術結束時,在場的醫護人員都長籲一口氣,如釋重負。
王女士平安挺了過來,今後也不必陷入無休止的修復手術中。
教訓!孕產婦死亡率高達25%
為何胎兒會在腹腔內安家,竟然能生長二十多周?鄒麗教授解釋,王女士早期是宮外孕,孕囊卡在輸卵管內,後流產從輸卵管內擠出,滑落到腹腔內。胎兒能長到這麼大月份,實在是個奇蹟。
據了解,腹腔妊娠發生率約1/15000—1/30000,極為罕見,後果可能是災難性的,孕產婦死亡率高達25%。由於腹腔妊娠胎盤附著位置異常,胎盤血液供應不足,胎兒不易存活,多會胎死腹中;孕婦極易發生大出血,從而危及生命。
鄒麗教授表示,原發性腹腔妊娠極罕見,臨床多為繼發性腹腔妊娠,常為輸卵管妊娠破裂或流產後, 孕囊落入腹腔繼續生長的結果。
協和專家提醒,停經後儘快到醫院確診是否為宮內妊娠。如果診斷為宮外孕,應積極處理,千萬不可延誤病情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即使失去自然受孕的機會,可以嘗試輔助生殖技術,依然可以圓做父母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