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市場監管部門共立案調查壟斷案件103件,罰沒金額3.2億元

2021-01-11 瀟湘晨報

12月25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中國反壟斷執法年度報告(2019)。2019 年,市場監管部門共立案調查壟斷案件 103 件,結案 46 件,罰沒金額 3.2 億元;收到經營者集中申報 503 件,立案 462 件,審結 465 件。

在 2019 年查辦的案件中,建材領域 18 件,公用事業領域 17 件,原料藥行業 6 件、通信行業 4 件,均是與民生密切相關的領域,不少案件社會關注度高,人民群眾反響好。特別是組織開展對原料藥、建材領域反壟斷集中執法,有效遏制了這些領域壟斷行為多發態勢,有力維護了市場公平競爭,保護消費者利益,增強了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其中,湖南省2019 年主要反壟斷工作聚集社會熱點和民生問題,著力公章刻制、建材、公用事業、原料藥等民生領域,開展反壟斷執法工作。配合市場監管總局、其他省局對相關藥品進行專項調查,全覆蓋排查省內原料藥生產企業 39 家、流通企業 188 家。辦結張家界永定區燃氣行業壟斷協議案,罰款 41.28 萬元。查處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案件 5 件,指導糾正行政部門涉嫌排除限制競爭問題 2 件。

在報告中,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2019年反壟斷執法十大典型案例。長安福特、豐田汽車、浙江省氣象局、哈爾濱市交通局被點名。

醫藥領域原料藥行業壟斷問題突出

醫藥行業關係民生,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2019 年,市場監管部門辦理醫藥行業壟斷案件 31 件。如浙江花園生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與皇家帝斯曼有限公司新設合營企業案,2018年5月,市場監管總局依法進行立案審查。經審查,本案相關商品市場為獸用和人用維生素D3市場及NF級羊毛脂膽固醇市場。審查認為,集中雙方既是維生素D3市場的競爭者,又存在縱向業務關係,且相關市場較為集中、雙方市場份額較高。雙方新設一家合營企業從事中間產品7-脫氫膽固醇(英文為7-Dehydrocholestrerol,以下簡稱DHC)生產,既打通了上下遊產業鏈,可能導致原材料和客戶封鎖,又統一了維生素D3核心原材料成本,並可能利用合營企業交流競爭性敏感信息,從而消除雙方在維生素D3市場的競爭,提高市場集中度和雙方市場控制力,增強競爭者協調價格的動機和能力。集中對全球和中國獸用維生素D3、人用維生素D3及NF級羊毛脂膽固醇市場,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2019年10月,市場監管總局附條件批准本項集中:一是確保浙江花園生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與皇家帝斯曼有限公司除合營企業從事的DHC生產業務外的維生素D3相關業務完全相互獨立,保持雙方之間的獨立競爭;二是確保合營企業獨立運營,避免雙方以合營企業為平臺交流競爭敏感信息。此外,決定還對合營企業業務範圍、雙方不得對外公布價格信息等作了要求。

從 2019 年反壟斷執法情況來看,醫藥行業主要存在以下競爭問題:原料藥行業壟斷問題突出;醫藥集中採購領域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問題有待破解;經營者集中全鏈條監管仍需加強。

市縣一級公用事業經營者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呈多發態勢

2019 年,市場監管部門立案調查公用事業行業涉嫌壟斷案件 7 件,其中供氣行業 5 件,供水行業 2 件;結案 2 件,分別為天津市自來水集團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和宿遷正源自來水有限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違反了《反壟斷法》第十七條規定的從事限定交易、搭售和附加不合理交易條件等行為。

如天津市自來水集團有限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2017年11月,天津市反壟斷執法機構依法開展反壟斷調查。經調查,2014年至2017年天津市自來水集團有限公司利用其供水範圍內的市場支配地位,通過發布文件、要求房地產開發企業籤訂保證書等方式,對申請新裝自來水業務的房地產開發企業附加在二次供水設施建設中須使用天津市華澄供水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的智能變頻控制櫃和遠程監控子站的不合理條件。天津市自來水集團有限公司有關經營行為,違反了《反壟斷法》。2019年5月,天津市反壟斷執法機構依法責令天津市自來水集團有限公司停止違法行為,並處以罰款7,438,622.77元。

從 2019 年反壟斷執法情況來看,公用事業行業市場集中度普遍較高,市縣一級公用事業經營者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呈多發態勢,公用事業行業排除、限制競爭行為較為典型。

汽車經營者集中案件有所下降

2019 年,涉及汽車的經營者集中案件較 2018 年有所下降。汽車行業出現較多新興投資併購熱點,除新能源汽車外,在共享汽車、汽車金融等行業均有集中案件發生。隨著產業格局的深度調整,汽車零部件市場的併購比較活躍,集中案件明顯增加。

如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壟斷協議案,2017年12月,江蘇省反壟斷執法機構依法開展反壟斷調查。經調查,2015年6月至2018年2月,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通過召開經銷商會議、巡店、微信通知等方式,要求江蘇省內經銷商在網際網路平臺銷售雷克薩斯品牌汽車時,統一按照各車型建議零售價進行報價,經銷商不得擅自降低網絡報價。2016年至2018年3月,通過召開地區協力會、微信通知等方式限制經銷商銷售雷克薩斯重點車型最低轉售價格。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通過多項管理措施實施了上述價格控制。

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統一經銷商網絡報價、限定經銷商轉售商品最低價格的行為,違反了《反壟斷法》。2019年12月,江蘇省反壟斷執法機構依法責令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停止違法行為,並處以罰款87,613,059.48元。

瀟湘晨報記者李姝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反壟斷執法年報出爐,一年罰沒3.2億!哪些領域是高發區?
    來看執法典型案例)12月25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中國反壟斷執法年度報告(2019)》顯示,2019年共立案調查壟斷案件103件,結案46件,罰沒金額3.2億元。報告指出,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著力建立與統一執法相適應的制度規則體系,著力提升反壟斷執法威懾力,著力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保護消費者利益,維護全國統一大市場出發,紮實推進反壟斷執法工作。
  • 中國反壟斷執法年度報告(2019):2019年共罰沒3.2億元
    制定涉及案件調查、經營者集中審查、壟斷案件處罰等各個方面,覆蓋業務全流程和案件調查審查全過程的27項工作制度,印發反壟斷執法文書格式範本,實現反壟斷各項工作有章可循、統一規範。有序推進《反壟斷法》修訂。
  • 昆明市場監管部門1至11月查辦市場流通領域違法案件1830件
    記者了解到專項鬥爭開展以來,昆明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共受理辦結線索301條,受理辦結「三書一函」函件251件,因涉黑涉惡吊銷營業執照21戶,進行任職資格限制3145人次,協助司法機關凍結股權1303億元。2020年1—11月,全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查辦市場流通領域違法案件1830件,罰沒金額4733.6萬元。
  • 2019年江蘇12315受理相關訴求3.6萬件
    據了解,2019年全省12315熱線系統共受理投訴舉報諮詢95.73萬件,其中投訴278492件、舉報132889件、諮詢545871件,為消費者挽回損失2.36億元。相比上一年,訴求總量和投訴舉報量分別下降12.8%和16.5%。」一方面,12315『一號對外』促進了服務機制有機融合,市場監管領域機構職能分散、交叉、重疊等現象大為減少。
  • 中山市場監管部門查辦各類案件2萬多宗,罰沒1.3億
    掃黑除惡 【中山市場監管部門查辦各類案件2萬多宗,罰沒1.3億】10月29日下午,市市場監管局召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新聞發布會,通報我市市場監管領域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階段性情況。期間,市市場監管局查辦各類案件2萬多宗,罰沒1.3億元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中國反壟斷執法年度報告(2019)》發布
    制定涉及案件調查、經營者集中審查、壟斷案件處罰等各個方面,覆蓋業務全流程和案件調查審查全過程的27項工作制度,印發反壟斷執法文書格式範本,實現反壟斷各項工作有章可循、統一規範。  有序推進《反壟斷法》修訂。
  • 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巴巴集團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根據舉報,依法對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推薦閱讀: 人民日報:加強反壟斷監管是為了更好發展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根據舉報,在前期核查研究的基礎上,對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
  • 因「二選一」等壟斷行為,阿里被立案調查,螞蟻也被約談 | 鈦快訊
    文中指出,對阿里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是我國在網際網路領域加強反壟斷監管的一項重要舉措,有利於規範行業秩序、促進平臺經濟長遠健康發展。今日早些時候,據新華視點消息,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將於近日約談螞蟻集團,督促指導螞蟻集團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落實金融監管、公平競爭和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等要求,規範金融業務經營與發展。
  • 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十年查處反壟斷案件類型分析
    綜合所有壟斷案件具體違法行為類型,20件案件涉及市場分割壟斷行為,佔36.36%,位列第一;19件案件涉及附加不合理的交易條件壟斷行為(其中8件為搭售壟斷行為),佔34.55%,位列第二;5件案件涉及限定交易壟斷行為,5件案件涉及聯合抵制壟斷行為,分別佔9.09%,並列第三;4件案件涉及限制生產數量壟斷行為;3件案件涉及差別待遇壟斷行為;2件案件涉及拒絕交易壟斷行為(見圖二),個別案件跨兩種類型
  • 阿里被立案調查,監管部門為何緊盯阿里?馬雲豪宅曝光,了解...
    12月24日,市場監管總局依法對阿里巴巴集團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壟斷行為立案調查。與此同時,金融管理部門將於近日約談螞蟻集團。 並直言此次調查目的「正是為了更好規範和發展線上經濟,讓網際網路行業在法治軌道上更好前行。」「加強反壟斷監管,還將有效推動創新、促進共治。」
  • 證監會通報上半年案件辦理情況,新增案件165件,辦結154件,罰金合計38.39億
    今年1-6月新增各類案件165件,辦結154件,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證券犯罪案件和線索共59件,作出行政處罰決定98份,罰沒金額合計38.39億元。上半年案件主要特點如下:  財務造假影響惡劣,嚴重破壞市場誠信基礎。
  • 青海省查辦首例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壟斷案件
    中新網西寧8月19日電 (孫睿)記者19日從青海省市場監管局獲悉,該局查辦了青海省首例濫用市場支配地位壟斷案件。據青海省市場監管局反不正當競爭處工作人員介紹,2018年5月23日,青海省市場監管局報請市場監管總局授權,對青海省民和某石油天然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某公司)涉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指定用戶購買燃氣壁掛鍋爐案件進行了立案調查。
  • 河南持續發力重拳整治「保健」市場 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311.67萬
    立案1753件,案值37.07億元(含違規直銷傳銷36.7億元);結案395件,罰沒6310.79萬元;移送司法機關案件246件。  督導組組長劉金峰對河南「百日行動」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部署周密、克服困難、不等不靠,部門協調聯動,注重宣傳發動,緊抓關鍵節點,突出重點領域,推進有力,案件查辦多,案值和罰沒金額大,工作成效明顯,社會反響良好。
  • 寧夏11家二手車交易市場涉嫌壟斷 合計罰沒約132.8萬元
    10月22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通報,寧夏市場監督管理廳對石嘴山市11家二手車交易市場經營者壟斷協議案作出處罰。據南都記者了解,這是今年總局通報的第二起二手車交易市場壟斷案件。達成壟斷協議,固定收取二手車交易、評估服務費用寧夏市場監督管理廳於2019年8月正式立案調查。經查,石嘴山市範圍內從事二手車交易服務,具有開具發票資質的市場主體為涉案11家公司,相互具有競爭關係,合計市場份額為100%。
  • 四川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為消費者挽回損失3186.33萬元
    2019年1月11日,四川省市場監管局在該省範圍內開展「春雷行動2019」暨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行動聚焦「保健」市場亂象、重點區域和食品、藥品生產經營重點環節、特種設備風險防控、商貿集市的亂象整治,著力保障市民健康安全、食品安全、用藥用械安全、產品質量安全以及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
  • 中國「紅通」第五人2億資產遭罰沒
    原標題:中國「紅通」第五人2億資產遭罰沒深圳特區報訊 據紐西蘭新聞網站「Stuff」8月23日報導,當天,在中國追逃百人「紅色通緝令」名單中位列第五的外逃人員閆永明與紐西蘭警方達成協議,閆永明價值4285萬紐西蘭元(約合2.08億元人民幣)的資產被罰沒,創造了該國司法史上罰沒資產金額最高的記錄。
  • 打擊經濟犯罪 2019年至今德陽公安挽損2.2億元
    據悉,2019年1月至今,德陽市公安機關破獲經濟犯罪案件216件。搗毀犯罪團夥35個,端掉窩點56處,挽回經濟損失2.2億元。其中,偵辦的涉案金額達40億元,涉及全國51個地市州。在開展「打擊假冒偽劣、侵犯智慧財產權犯罪」專項行動中,破案18件,抓獲犯罪嫌疑人23人,挽回經濟損失1300萬元;在開展打擊涉稅違法犯罪專項行動中,全年共偵破涉稅犯罪案件18件,抓獲犯罪嫌疑人37人,涉案金額1.7億元,挽回經濟損失1378萬元;在開展打擊假幣違法犯罪專項行動中,全市經偵部門共偵破假幣案件5件,抓獲犯罪嫌疑人6人,成功偵破了「1.28」假幣案,收繳假幣
  • 2020年北京全部商事案件實現網上立案
    2019年,全市法院新收案件983654件,比上年增長9.9%,結案973048件,增長8.9%;執結案件263744件,執行到位金額1217.3億元。  2020年,北京市將進行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優化司法確認、小額訴訟等程序,健全電子訴訟規則,切實提高司法效能。同時,以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為牽引,實現全部商事案件網上直接立案。
  • 仙遊立案查處1531起案件,罰沒1071萬元,位居全市前列
    各職責股室分別負責組織,主動對2014年以來全局行政執法案件、信訪件、投訴舉報件,以及商貿集市、批發市場、車站碼頭、旅遊景區等場所開展涉黑涉惡線索摸排工作。同時,聚焦欺行霸市、非法傳銷、食品藥品安全、假冒偽劣、無證照經營、違法廣告等11個市場亂象行為,認真梳理各環節風險隱患,先後開展各類專項整治行動30餘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