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沒出息的男孩,多出自這幾種家庭|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2020-09-25 大慶市思凱樂中學

給男孩最好的營養,是讓他學會責任和獨立。

——睿媽


前不久發小離婚了,他的婚姻僅僅維持了1年零3個月。


發小結婚後,媽媽張阿姨怕兒媳花錢大手大腳,攢不住錢,依然掌管著兒子家的財政大權。


對此,兒子和兒媳敢怒不敢言。


終於,更大的戰爭爆發了。


張阿姨在得知兒媳花掉了1000多塊錢買一條連衣裙後,怒火中燒,一邊數落兒媳不會過日子,一邊指責兒子沒本事,管不住媳婦。


一氣之下,發小媳婦回了娘家。發小想去賠禮道歉又怕忤逆了媽媽,就這樣僵持了一段時間後,小兩口離婚了。


發小的這場婚姻悲劇,張阿姨要負80%的責任。


因為她不知道給兒子留有獨立的生活空間,更不懂得從兒子的世界得體退出。


心理學家西爾維亞說:


「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

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用母愛綁架男孩,這不是滿分的愛而是真實的害,是一種病態共生。


然而,有些父母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正用自己的所作所為把男孩培養成一個沒有主見、沒有自我、無法強大的的懦弱兒。


太溺愛家庭

男孩喪失獨立的能力


楊絳先生的父親楊蔭杭說:「教育孩子獨立,勝過當第一。」


而獨立的大忌就是溺愛。


之前有一則新聞,讓人大跌眼鏡:


12歲的男孩,居然還沒有斷母乳,並且一天要找媽媽喝3次奶,給正常生活造成極大的困擾。


究其原因,都是太溺愛惹的禍。


原來,男孩的爸爸媽媽都是獨生子女,男孩一出生就有6位大人百般呵護照料。


男孩媽媽張女士在孩子小的時候試圖給孩子斷奶,可是一不給奶喝,男孩就哭得撕心裂肺。



老人們哪捨得讓孫子難過,都紛紛勸告張女士再餵一段時間吧。


張女士也心疼至極,斷奶之事就這樣擱置了,結果到12歲也沒能斷掉。


無計可施的張女士帶兒子去醫院做檢查,可醫生也沒有辦法,說男孩身體沒毛病,這是心理問題,得自己解決。


心理學家認為,兒童、青少年發展有兩個關鍵期。


第一個關鍵期是從出生到1歲,是生理上的斷乳期;


第二個關鍵期就是青春期,是心理上的斷乳期。


這兩次斷乳對兒童、青少年心理的震撼是巨大的,影響也是深遠的。成功度過兩個關鍵期,孩子就向著獨立、自主的階段邁進一大步。


男孩因長輩的寵溺一下子錯失了兩個成長關鍵期,一個身體上都無法斷奶的孩子,精神上怎能斷奶,哪還有獨立可言,將來更不可能獨當一面,真是可悲可嘆。


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中說:


「縱容型溺愛的父母,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不管多麼小、多麼不合理的要求,他們會拿出全部力氣去滿足。」


毫無底線滿足要求對男孩來說,只有害沒有愛。


溺愛從來不是愛,而是慢性毒藥,它會慢慢扼殺男孩的獨立生存能力。


控制欲太強的家庭

男孩掩藏自己的聲音


堂哥從小對歷史比較感興趣,夏天在院子裡乘涼時,堂哥總是給我們幾個小夥伴講歷史故事,此時的堂哥眉飛色舞、眼中有光。


堂哥說,他上高中一定要選擇文科,將來報考考古專業。


可是伯父伯母硬是以文科專業少,就業面窄,考古專業更是冷門專業為由,逼著堂哥選了理科。


從那之後,我發現堂哥眼中的光亮不見了,痛失所愛讓堂哥瞬間失去了方向和動力。


大學期間,他整日鬱鬱寡歡地學著不喜歡的專業,考試時只能做到勉強不掛科而已。


周國平在《孩子的聰明,需要父母欣賞》中說到:


「一個人的成功和幸福可以歸結到兩點,一個是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另一個就是能養活自己。」


的確,人生最大的幸福莫過於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從中得到歡愉,得到成長。


而控制欲滿格的父母掌控著男孩的一切,剝奪男孩的心愛之物,掐滅他的夢想,那男孩還能發出屬於自己的聲音嗎?


當然不能,他只會痛苦地活成父母手中的提線木偶。


正如《當我遇見一個人》一書中寫道:


「父母的控制欲伸向哪裡,孩子一生都將在那裡體驗到扭曲的痛苦。

若父母把孩子的人生都活了,孩子活什麼?

少一分控制,孩子的人生就多一種可能。」


真正的愛是如他所願,而非如我所願。


不捨得用男孩的家庭

男孩與責任感絕緣


都挺好》中蘇母就一點兒不捨得用二兒子蘇明成。


準備飯菜時,蘇父讓兒子盛湯,蘇母卻一把攬下,說著:「我來,我來,這麼點事還得讓孩子幹。」



不讓兒子洗他自己的髒衣服,反而要求女兒洗。



兒子好不容易想幫忙幹點活,蘇母卻以在學校辛苦累為由,不讓兒子插手家務。



捨不得讓兒子吃一丁點苦,這樣養大的男孩能好到哪裡去?


長大後的蘇明成責任感缺失,工作上不上進,還想一夜暴富,賣車借錢搞投資,結果血本無歸;


時不時搜刮父母的血汗錢,生氣時可以暴打妹妹、老婆洩憤。


父母不讓男孩吃苦不但沒有保護男孩,反而讓他更容易走向失敗的人生。


李玫瑾教授說:


「不管他學習什麼狀態,讓他參與家中大事總是沒有壞處的,起碼錶明你把他當大人對待了,他就會擔起他的那一部分責任。」


可生活中,不乏有父母以「你只管好好學習,其他的都不用你管」為由,把男孩的參與感和責任心拒之門外。


久而久之,男孩會被養成四肢不勤、五穀不分,家裡橫,出門慫的巨嬰。


於是,已上初中的男孩,卻不會剝雞蛋、繫鞋帶;

畢業名校的高材生啃老10多年,也不外出工作;

稍有不滿意,男子對父母拳打腳踢......


男孩小時候,父母不捨得用,男孩長大了,父母用不起。


這樣的苦果只能父母自己吞下,真是害己害兒。



如何避免把男孩養廢?


1. 歸還自主權給男孩


李佳琦是內業有名的美妝主播,要知道並不是每個男孩都有勇氣選擇美妝這一領域的,但是李佳琦卻敢,並且通過自己的勤奮努力做到領域的翹楚。


這一切都源於李佳琦媽媽給兒子自由與尊重的教育。


李佳琦小的時候,有一次把房間裡弄滿了鍋碗瓢盆,還把牆壁塗得五顏六色。


佳琦媽媽看見後,並沒有馬上制止、批評,而是詢問他這麼做的原因。


得知小佳琦是想幫媽媽裝修,佳琦媽媽還建議兒子把色彩搭配得更和諧一些。


在兒子有能力自己做選擇的時候,佳琦媽媽就不再幹預,而是把自主權歸還給他。


所以,李佳琦時刻都清晰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才那麼堅定有力地行走下去。


正所謂逐夢而居,無畏無懼。



2. 給男孩試錯的機會


曾被一個3歲小男孩的視頻暖到了。


視頻中美國加州的3歲小男孩Tydus,精心為媽媽準備燭光晚餐,清晰的思維、有序的動作令人咋舌。



他先去超市採購食材,再去屋外剪鮮花,然後布置好桌椅,點燃蠟燭,細讀食品製作說明,用烤箱烤麵包,擺餐具,倒飲料......


他按部就班,不急不躁。


雖然倒飲料時,他接連灑了兩次,但小傢伙一點沒有氣惱,摔倒後爬起來清理地面,還風趣地自嘲說:「生活就是如此,兄弟。」


我們在被驚豔的同時,也由衷佩服Tydus媽媽的教育方式。


如若不是平時敢於讓男孩嘗試,男孩根本不可能在實踐中增長經驗,操作動作也不可能這麼熟練有序。


復旦大學教授沈奕斐說過:「孩子的成長是螺旋性的,要自己不斷去試錯,才會知道前進。」


是啊,沒有人天生會做某件事情,都是在不斷嘗試的過程中總結經驗教訓,獲得成長的。


即使出現失誤,有了切身體驗的男孩也會「吃一塹長一智」,在成長之路上一路前行、一路向好。


很喜歡北大才女趙捷所寫的一段話:


「我欽佩一種父母,她們在孩子年幼時給予強烈的親密,又在孩子長大後學會得體的退出,照顧和分離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須完成的任務。」


深以為然。


男孩將來要成為一位丈夫和父親,他肩上的擔子更加重大,他要擔起家庭責任,要庇佑孩童成長。


父母能給男孩最可貴的東西一是「根」,另一個是「翅膀」。


「根」是指根植男孩內心的教養,而「翅膀」是給男孩尊重和自由。


父母應該學會得體退出,讓男孩自己去定奪,去闖蕩,去歷練,成長為頂天立地的男兒。


就像鷹媽媽養育小鷹那樣,可以教給它飛翔的本領,但不必載著它飛,因為能夠獨立翱翔的才是真正的雄鷹。

相關焦點

  • 長大後膽小自卑的孩子,多半在這3種家庭|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而且隨著孩子一天天地長大,自尊心也越來越強。你的一個巴掌,可能會讓ta耿耿於懷,甚至不惜放棄生命。前兩天就有一位14歲的少年,因為被媽媽打了幾巴掌,而選擇了跳樓,徹底離開了人世。事情的起因是孩子在學校裡打撲克,老師把他媽媽叫到學校批評教育,媽媽氣不過便在人群聚集的走廊上狠狠扇了他幾巴掌。
  • 長大後沒出息的男孩,往往都出自這5種家庭,多數家長尚未察覺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根據孩子的性別來為孩子構建一個合適的家庭環境。一般來說,出身於以下幾種家庭的男孩,長大後往往都很難有出息。如果家長不能及時察覺並改正的話,孩子的人生就很可能會被毀掉。等到孩子長大了以後,再後悔就遲了。
  • 母親的嘴,是一個家庭的風水|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可現實中,有多少父母,生怕多誇幾句孩子就會上天,生怕少打一次就出敗家仔這是甜甜母親常對她說的一句話。甜甜始終都沒有辦法讓她改媽媽變說話的方式,這是她最困惑的問題。「長大後,我就成了你。」人世間走一遭,不能不說當了親人是種緣分。
  • 當男孩子的媽,你要注意的是這三個細節|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正如愛默生·艾格裡奇博士中《養育男孩》寫道:不能永遠把男孩當成小娃娃,也不能永遠不讓男孩長大成人。因為長大後,他不僅是你的孩子,還會是丈夫,是父親。,這都不重要,我希望你能作為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純爺們。
  • 家有男孩,媽媽要懂得示弱|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因為家庭是最不需要權威和強勢的地方。比如一個媽媽如果在家裡整天指責其他人,壓制住爸爸,讓他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那女孩會模仿她,也變得刻薄尖酸。 男孩會站在一個自我保護的位置,因為他擔心像父親那樣,成為被批評指責的對象。
  • 暴脾氣父母養出來的孩子往往有這2種特徵|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他先是猛擊男孩頭部,然後又把男孩按在地上拳打腳踢,甚至還死死掐住男孩的脖子,將其脫離地面.......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其實事情的起因很簡單,之前有個小男孩比較調皮,曾經和3個小夥伴在壯漢家門口按門鈴、灑水、搞惡作劇;再加上這幾個孩子和壯漢的女兒有過矛盾,所以電梯裡看見小男孩時,他便遏制不住心頭怒氣,動手打人
  • 別錯過男孩成長的兩個關鍵期|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給男孩子多一點愛與關懷,多一點理解與指導,他會回饋你優秀的未來。有人說,6~12歲這一階段,男孩的思維比較極端。這就好比做一件事情,無論中間過程有多努力,有多積極,但只要結果不是完美的,孩子就會認為自己失敗了。
  • 長大後沒出息的男孩,多出自這幾種家庭,別不當回事
    之前有一則新聞,讓人大跌眼鏡:12歲的男孩,居然還沒有斷母乳,並且一天要找媽媽喝3次奶,給正常生活造成極大的困擾。究其原因,都是太溺愛惹的禍。原來,男孩的爸爸媽媽都是獨生子女,男孩一出生就有6位大人百般呵護照料。男孩媽媽張女士在孩子小的時候試圖給孩子斷奶,可是一不給奶喝,男孩就哭得撕心裂肺。老人們哪捨得讓孫子難過,都紛紛勸告張女士再餵一段時間吧。
  • |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16歲的男孩因為當快遞員的父親沒給孩子買想要的手機,破口大罵讓他跪在自己面前認錯。22歲在日本留學的中國男生花了200萬,最後連畢業證都沒拿到,回國後天天在家打遊戲,奶奶還一口一口餵他吃飯。在舒適區裡待久了的孩子,一出門就像被剪斷了翅膀,久而久之,便失去獨自與社會接軌的勇氣。
  • 爸媽4句口頭禪,女兒命更好|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女孩子,有些東西就是比不上男孩的。」「幹得好,還不如長得好,嫁得好。」家有女兒,父母時常用語言打擊的形式暗示女孩:你笨,做不好,不能幹這件事......都是因為你是個女孩!家有女兒,多和女兒說說下面四句話,女孩才能更優秀。
  • 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多半來自於以下家庭,家長卻還沾沾自喜
    其實想想,這裡面的孫子其實還蠻可憐的。小時候驕縱,有父母寵著,還以為是愛,卻不知是導致自己長大沒出息的根源。爸爸也是如此,看似是愛孩子,沾沾自喜是為孩子討回公道,實則助紂為虐。這也提醒大家,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多半來自於這幾種家庭,家長別不在意。
  • 做這幾件事,讓兒子遠離手機屏幕|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 但是到了孩子那裡,他們往往當作高級遊戲機。能聯網打遊戲,能看動畫和電視。小小的孩子,自制能力本身不足,根本抵抗不了。怎麼辦?這件事應該貫穿始終,這樣才能讓父母有效地引導孩子,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隨著孩子不斷成長,父母更要當好這個「守門人」。
  • 教育的最大死敵,就是父母的脾氣|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會上,她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很多家庭對孩子教育的大忌,她呼籲千萬家長和教育界朋友們,一定要克制這個問題,不要將這個問題再一代代的複製給下一代。她說:這世上有一種東西是百害而無一利的——那就是發脾氣。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 |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可當孩子逐漸長大,他們對所有的勸誡置若罔聞時,才會揭露一個事實:身份從來都不是管教的關鍵,孩子情感上對父母的依戀,這種心理上的引力,才是他願意聽從教導的源頭。拿到最高檔年薪201萬的張霽,本科來自一所三本院校,令人驚訝的是,這已是他復讀後的成績。
  • 這4句話常對男孩說,他會越來越優秀!|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同時,伴隨男孩成長的睪丸激素同樣會對他們的心情和精力造成影響,它會使男孩精力旺盛,也會讓他們變得狂躁。,因此他們不像女孩一樣可以同時處理幾類信息,他們都是單線條生物。男孩也會給我們各種各樣的驚喜,無論是主動動手洗拖把,還是自己想辦法取出縫隙裡的玩具賽車,他們不但喜歡通過給別人幫忙來獲得認可,還偏愛挑戰成功後的成就感。
  • 孩子長大有沒有出息,就看家長會不會說話|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所以,建立好與孩子之間的紐帶,多和孩子聊聊天,才能讓他們的生理和心理更加健康。孩子最討厭的幾種聊天方式很多家長知道與孩子多聊天的重要性,也想要和孩子多聊聊天。可是,總是找不到對的方法,甚至會適得其反。今天總結幾個孩子們討厭的幾種聊天方式,看看你有沒有踩雷。
  • 長大後自卑的孩子,大多出自這4種家庭,家長別不當回事
    孩子性格的形成除了先天因素,更重要的一部分來自後天環境的影響,尤其是原生家庭的影響。每個孩子剛出生時,都是無憂無慮的小天使。自卑的孩子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生活的一點一滴中積累出來的。自卑的孩子,大多來自這4種家庭。
  • 告訴孩子,再善良,這5種忙不要幫|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這才是對己對人最負責任的表現。室友離開一個星期後,就刪除了她的全部聯繫方式,後來報警才知道自己是被騙了。要記住,你的身後還有一個家庭。一個人家庭條件比較好,隔壁家的2個小孩就經常跑到她家裡來玩,兒子有什麼吃的玩的她都大方地分享給鄰居家的2個孩子。
  • 這幾種孩子,長大往往沒出息,你家孩子是嗎?
    導讀:這幾種孩子,長大往往沒出息,你家孩子是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汽車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這幾種孩子,長大往往沒出息,你家孩子是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四個時間千萬不要批評孩子|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這幾個時間點切莫批評教育孩子教育與監護孩子雖是父母的權利,但並不意味著你可以隨時隨地、隨心所欲地批評孩子。有些時間父母不應該批評教育孩子。這樣會影響孩子的食慾,破壞本來寧靜的家庭時光,讓孩子覺得和父母吃飯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嚴重影響他的身心健康。三是父母脾氣變壞時父母脾氣已經很壞,很容易一張嘴就罵人,結果傷了孩子,也損害了自己做父母的慈愛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