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今日端午節,在農村有大端午和小端午,有啥區別呢?看完明白了
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時間已經到了端午節,端午節開啟了吃粽子模式,甜粽子、鹹粽子紛紛登場,除了吃粽子之外,端午節還要插艾草,家家戶戶門前懸掛艾葉,起到驅趕月毒的作用。端午節在民間認為有大端午和小端午,端午節不就是一個嗎?怎麼還有個小端午節呢?
民間認為五月是一個「毒月」,在中國的數字裡面,五是可以隨意替代任意變化的數字,不論是往上還是往下,五可以伸展自如,除了五可以代表諸多寓意被稱之為最大之外,五還跟其他很多事情有關聯,「五」在中華文化裡有「涵蓋所有、包含一切」的寬宏寓意。像:五行:木火土金水五臟,肝心脾肺腎五色,青赤黃白黑,五味:酸苦甘辛鹹等等諸多有關的。
五月也被叫做是午月,是全年之中陽氣最盛的一月,俗話說物極必反,陽氣太重太過反而就不是什麼好事,所以把五月稱之為「毒月」,而端午節呢?恰恰是兩個月重疊,這更是「毒上加毒」,自然而然的就把端午節稱之為「毒日」,寓意是全年之中最「毒」的一天,除了陽氣過盛日頭很毒之外,端午節期間,農村的很多毒蟲也開始逐漸的活躍,像我們熟知的「五毒」,在端午節到來之際,也開始肆虐起來,所以要懸掛艾草,用來阻止這些毒蟲進入家中。
大端午是我們熟悉的端午節,小端午指的是五月初一,寓意進入了「毒月」的第一天之後,天氣開始有了明顯的變化,但因為是五月初一,畢竟不能跟兩個五的端午節相比較,所以就只能被稱作是小端午節,也是端午節來臨之前的一道開胃菜,預示著酷熱難耐的五月拉開帷幕。
端午節採集艾草懸掛在門邊,艾草濃鬱的味道能夠驅除毒蟲,在筆者這裡,村民都是早上的時候,太陽沒有真正直射的時間段,去地裡收割新鮮的艾草,沒有經過太陽暴曬的艾草味道才最為濃鬱。如果端午節當天沒有時間,也可以根據老話:前三後四去採集艾草,也就是在端午節的前三天和後四天,都可以去採集艾草的,如果採集的時間過早,艾草味道不濃烈,採集過晚艾草已經長老,失去了應有的使用價值。
在民間端午節還有豎雞蛋和艾草煮雞蛋的習俗,老人會說,只有在端午節這一天,雞蛋才能豎起來,過去以為兩頭圓圓的雞蛋,怎麼能夠豎立得起來呢?一定是端午節的原因,所以對於端午節能夠豎立起雞蛋深信不疑,到後來才知道,原來雞蛋啥時候也是可以豎立起來的,艾草煮雞蛋也很流行,雞蛋吸收了艾草的清香,不但好吃,還有避穢的效果,端午節到了,你的農村老家都有哪些端午節習俗呢?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