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潮端午,河南和上海端午習俗內容都有哪些不同呢?

2020-12-12 Vina的vlog

端午節

風俗如狂重此時,縱觀雲委江之湄。-唐.劉禹錫<競渡曲>

端午節安康

端午節為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夏節,端午,它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闢疫祛毒」

的節日,但是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筆下,卻生成了大量存留至今關於端陽節的詩,詞,歌賦等文學作品,其中最為大家熟知楚國大夫屈原與端午節的傳說.

端午節的由來已久,許多資料已不可考究,但是唐宋以後,農曆的五月初五午時為重午節,浴節,也就是後來的端午節.明清以後,端午節與春節,中秋節一樣,被人們列為中國三大歲時節日之一.現代的端午節是國家法定假日之一,由此可見,端午節的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中國各地的端午節內容大同小異,卻也存在南北差異.我是自小生活在河南,成人後生活在上海,以下是河南和上海的端午節活動.

河南-懸艾草於門

「端午日用菖蒲,艾子插於門旁,以禳不祥,亦古者艾虎蒲劍之請遺意」出自於清代《燕京歲時記》

端午節前,我爺爺會去外面尋一些新鮮的艾草,綁起一束束的,掛在門上.並且,不準我們這些小朋友觸摸,說有闢邪之用.但是這種習俗可能在我爺爺輩的人才會做,爺爺過世以後,就沒有掛過了.隨著老輩人的逐漸去世,現在在我們那個地方,像爸爸,叔叔輩的主家的家裡,就沒有懸掛了.大多會在端午那幾日,把曬乾的艾草點燃燻一下屋內外.

河南-雄黃酒塗抹

河南地處中原,與南方各地不同,飲酒都是以白酒居多.一般臨近端午節,長輩們都會買了雄黃粉灑入白酒中,以指塗於幼童的額頭,及耳,鼻間,用於驅除毒蟲.

這項習俗見於清《燕京歲時記》:「每至端陽,自初一起,取雄黃合酒曬之,用塗小兒額及鼻耳間,以避毒物」

河南-食粽子,鹹蛋,熟蒜等食物

端午吃食

我的家處於河南中部,不產稻米,只產小麥.所以,在以前粽子算是時令食物,每逢端午節才能吃到.從小耳語能詳的就是楚國大夫屈原與端午節吃粽子的故事了.小時候,我爺爺每次端午節都是講上一講:「屈原是忠臣,被奸佞所排擠,憤投汩羅江而死,楚國的百姓為了不讓江裡的魚兒吃掉屈原的屍體,就自發地做出粽子這樣的食物投食到江中作為魚兒的食物,用以保留屈原的屍體,以此來表達對這種忠誠之人的悼念」.這只是民間傳說而已,事實已不可考究,但是,自此每次看到粽子,我都會想起這段傳說.

而鹹蛋,一般農村家中都有自家雞,鴨,鵝所下的蛋,端午節前用鹽水浸泡後用草木灰或是柴火灰裹住裝入乾淨的罈子中密封,一般月餘左右就能吃到鹹蛋了.這種是土法研製,如果成功的話,配上一碗白粥,非常的美味.不過,現在因為廚房改造,都換了天然氣.所以,現在即使家裡醃蛋,也多用白酒及鹽浸泡而成,這樣更方便,快捷.但是對於我來說,總是少了那種兒時的那種味道.

熟蒜,就是煮熟的大蒜頭.在我們那兒,幾首每家都會種大蒜.蒜苗,蒜苔,蒜頭都是飯桌上經常出現的蔬菜之一.而端午節的那天的早上,家人會早早把鹹蛋及蒜頭煮上一鍋,平時不管吃不吃,節氣那天一定是要吃的,我爺爺說煮熟的大蒜頭敗毒.但是實際上,熟蒜口感並不太好,有點面面的,沒有什麼味道.沒有生蒜那股辛辣味.所以,我也只是在節氣那天吃而已,其它時間還是比較喜歡吃生蒜.

河南-佩戴香囊,腕間及頸間系五彩線

端午節「系絲闢瘟」的習俗發生的很早,有據可查的是在《風俗通義》:「夏至著五彩,闢兵,題曰遊光.遊光,厲鬼也,知其名者無溫疾.五彩,避五兵也.」「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名闢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闢兵及鬼,命人不病溫」.這個習俗沿用至今.

小時候的女性長輩們,會在端午節的前幾日,用五種絲線搓成五股線,手腕,腳腕,更小的小朋友還需要有頸間的.那時候太小,有時候不想帶,長輩們說這個防蛇用的.所以,怕蛇咬,就會一直帶著,至於說香囊,一般是用家裡的顏色鮮豔的碎布,裡面添加驅蟲子的香包,縫製各種香囊,有些與古代的佩戴的相防,有些則是代代相傳的式樣,最多的就是「搬腳娃娃-類似布偶一樣,但是一隻手搬起一隻腳的造型」,還有一些是各種屬相或是雞心型打纓絡的樣式.隨著近年古風盛行,造型也略有不同.但是,裡面的香包是一樣的.作用了是相同,都是驅蟲所用.

河南-拜節,也就是相互走親戚

我們這邊過端午節,親友好友間要互相走親戚,我們那因為不產糯米這些食材,所以,拜節的禮物也是時令的食物或是當地互通比較多的禮物.端午節同中秋節,春節一樣,是很重要的節日,按習俗,出嫁的女兒必定是要帶禮物回娘家的.

上海-懸艾草於門,雄黃酒,食粽子和鹹蛋,拜節,佩戴香囊

這個繁華的江南大都市,端午節的習俗與河南相同的有,懸艾草於門,食粽子和鹹蛋,拜節,佩帶香囊等.但是,他們不吃熟蒜頭,蒜頭這種食物,一般北方人吃得較多,南方人多厭惡它所謂的重口味,而不喜食.並且,在上海居住這麼些年,幾乎臨近端午節,市場上粽葉開始上市,幾乎各家都會包上很多不同口味的,有鹹的,有甜的.熟知的餡料有鹹蛋黃肉的,蜜棗的,紅豆的等.而在我的老家河南,以前只是白米粽子,放點白糖.現在隨著商品市場的發達,商家也開發了多種口味,但是,買過以後,發現只有最愛的還是白米粽.

上海-賽龍舟

賽龍舟

而因為地處江南,多河流,所以,比河南又多了一項最重要的習俗-賽龍舟.凡近水的地方,端午節均有龍舟競渡的活動,自古及今,全國皆然.端午節划龍船的習俗,自1949年以來作為一種水上競技體育活動受到政府的鼓勵和提倡,端午競渡起於悼屈原的說法,也作為一種愛國主義的教育,受到民眾的輿論支持並推行至今.

南北方因為氣候,人文等不同,端午節的習俗也略有不同,但是,對於他們來說,端午節這天闢疫祛毒的歷史傳統一直在流傳,繼承和發揚傳統的民俗是一種文化傳承也是一種精神傳承.

相關焦點

  • 2020端午節什麼時候放假?端午節習俗有哪些
    【導讀】6月已經來臨,馬上就到端午節了,那麼,今年端午節什麼時候放假,端午節習俗有哪些?今年的端午節放假一共是三天時間,端午節放假的具體安排如下: 2020端午節什麼時候放假?
  • 端午節習俗有哪些
    端午節啥時候定下來的,都有哪些民間習俗呢?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等,節期是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節、中秋節、端午節)之一。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祀龍祖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
  • 2020年端午習俗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8個傳統習俗資料50字簡短介紹
    2020年端午習俗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8個傳統習俗資料50字簡短介紹時間:2020-06-27 12:5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端午習俗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8個傳統習俗資料50字簡短介紹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
  • 端午習俗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8個傳統習俗資料50字簡短介紹
    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那麼,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呢?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吧。端午節是什麼節日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
  • 『端午節什麼時候放假』端午節習俗有哪些
    關於『端午節什麼時候放假』端午節習俗有哪些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端午節什麼時候放假』端午節習俗有哪些,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端午節習俗,端午節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五月五,過端午,除了吃粽子,端午還有哪些獨特習俗呢?
    當粽香味再次傳來,我們又已經置身端午。農曆五月初五,端午到!只知道端午節放假,它的由來你知道嗎?除了吃粽子、賽龍舟,端午還有哪些獨特習俗?喝雄黃酒有什麼寓意?端午由來: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都城消息後,悲憤交加,抱石投入淚羅江,以身殉國。
  • 端午節又到了,你知道家鄉有哪些端午習俗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又到了,你知道家鄉有哪些端午習俗嗎? 2020年端午,因為有了閏四月的存在,天文學家表示,今年的端午節,是21世紀最晚端午節的一次. 這話聽起來是不是很拗口?因為21世紀,有三次端午節出現的比較晚,一是2001年,二是2020年,三是2058年. 2001年的端午節,是6月25   原標題:端午節又到了,你知道家鄉有哪些端午習俗嗎?     2020年端午,因為有了閏四月的存在,天文學家表示,今年的端午節,是21世紀最晚端午節的一次.
  • 為啥端午節要吃粽子?有關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
    今天是端午節,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以及有哪些習俗嗎?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了解與端午節相關的知識吧。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其最初為祛病防疫的節日,時間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
  • 韓國人搶了中國的端午節?古今的端午究竟有哪些不同
    在大家還在糾結吃甜粽子還是鹹粽子時不知怎麼的,鹿鹿竟然開始反思端午節的歷史由來端午、汨羅江畔、粽子、屈原、龍舟……正是由這一個個關鍵詞,組成了鹿鹿對端午的基本認知但端午究竟是什麼,鹿鹿查了資料後還是有些蒙圈尤其是近年來韓國申遺「端午江陵祭」之後中國「端午」又發生了哪些變化?
  • 端午節習俗我們都了解多少
    端午節習俗我們能知道的就是吃粽子、賽龍舟,那麼除了這些外,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端午節的習俗及飲食。端午節風俗風俗一:吃粽子粽子是端午最具代表性的食品,一場亙古不變的「南北粽子大戰」又要上演。
  • 重慶人過端午節,都有哪些習俗?
    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作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世界上不少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端午的活動,重慶人是怎樣過端午的呢?吃什麼?吃粽子 蘸白糖粽子的「內容」、形式都在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而變化。重慶人包粽子,一般用斑竹葉、蓼葉或蘆蒿葉。
  • 日本人也過「端午節」?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特色習俗?
    提到五月初五,很多人會想到,日本公曆五月五日也有一個節日,但有人會說這不是「端午節」,而是「兒童節」。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兩個節日有什麼聯繫?日本是否有端午節呢?其實,日本最開始同我國一樣,會在農曆的五月五日過端午節,吃粽子、掛菖蒲、喝雄黃酒。
  • 五月初五話端午,這些端午節習俗,你知道多少?
    五月初五話端午,這些端午節習俗,你知道多少?掛香包 端午節這天小孩子佩戴香囊的習俗據說有避邪驅瘟的含義,而在南方,年輕男女還會通過香囊來表達各自的愛意。香囊形狀萬千,小巧可愛,但它不僅僅是裝飾品而已。香囊內通常會裝有中草藥、香藥、硃砂、雄黃等,具有驅蟲防病的功效。外面由絲布包著,再用彩色絲線纏繞固定,最後再用彩綢刺繡,五顏六色的香囊十分炫彩奪目。
  • 河南省輝縣市:端午寶泉,與「粽」不同!
    端午寶泉,與「粽」不同。6月25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佳節,2020寶泉端午龍舟賽暨春秋戰國市井文化演藝活動儀式在山明水秀、清風徐徐的寶泉大峽谷隆重舉行。寶泉端午龍舟賽已連續舉辦六年,龍舟文化和端午習俗已經成為寶泉的特色和品牌,端午到寶泉觀龍舟、品習俗,已經成為省內外遊客的首選地和必選地,成為北方地區具有較高影響力的品牌活動。寶泉端午龍舟賽,有料有趣有傳承。
  • 端午立蛋,你玩過嗎?端午節習俗知多少
  • 別具一格過端午!棗莊傳統文化愛好者拍情景劇重現傳統端午習俗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互動編輯 張偉半 盞 時 光端午佳節到,又到了插艾草,賽龍舟,包粽子,戴香包的時候啦,6月25日,來自棗莊滕州的傳統文化愛好者們,以漢服為主題,用情景劇的形式重現端午傳統習俗豐富多樣的表演,別具一格的體現,同時在情景劇內又展現出傳統文化禮儀中的見面之禮、飲食之禮、行走之禮等,濃濃端午古韻味。這個端午你是怎樣度過的?你的家鄉或者你還知道哪些鮮為人知卻特別有意思的端午習俗呢?又有著怎樣的端午習俗的展現?除了粽子你還知道哪些端午相關的傳統美食呢?
  • 今日端午節,在農村有大端午和小端午,有啥區別呢?看完明白了
    導語:今日端午節,在農村有大端午和小端午,有啥區別呢?看完明白了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時間已經到了端午節,端午節開啟了吃粽子模式,甜粽子、鹹粽子紛紛登場,除了吃粽子之外,端午節還要插艾草,家家戶戶門前懸掛艾葉,起到驅趕月毒的作用。
  • 【端午立蛋】,你玩過嗎?端午節習俗你還知道多少?
    再過幾天就到端午節假期了那麼廣西人在端午節都會有什麼民俗活動呢?以往提起端午我們的記憶就是吃涼粽、賽龍舟其實廣西端午特色民俗和活動還有很多,快和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吧~作為端午節最具特色的習俗,賽龍舟由來已久。
  • 端午節後大盤點,2017端午送禮方案有哪些?
    端午又名端陽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那做為傳統節日,自然就不能少了傳統的節日活動,賽龍舟,吃粽子,省親訪友都是會有的。而在省親訪友時帶上稱心的禮物,也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剛剛過去的端午節裡,大家都是選擇送什麼禮品呢?
  • 端午節南北習俗各不同 南方吃鹹鴨蛋北方插艾草
    昨天,本報推出「文明河南·情暖端午」活動,不少讀者通過微信、微博、熱線電話與河南商報聯繫,講述了記憶中的端午節。南方吃鹹鴨蛋、賽龍舟這些傳統有上千年了在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上學的小天同學家在浙江省金華市蘭溪縣,她回憶,過端午節要吃綠豆糕和「五黃三白」。其中五黃是指雄黃酒、黃瓜、鹹鴨蛋黃、黃魚、黃鱔;三白是大蒜、茭白、白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