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人過端午節,都有哪些習俗?

2020-12-12 上遊新聞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

這一天,人們吃粽子、賽龍舟、佩香囊、拴五色線……紀念「懷石投汨羅以死」的屈原。

端午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豐富多樣的習俗,至今仍是人們生活中的一抹亮色。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作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世界上不少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端午的活動,重慶人是怎樣過端午的呢?

吃什麼?

吃粽子 蘸白糖

粽子的「內容」、形式都在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而變化。

重慶人包粽子,一般用斑竹葉、蓼葉或蘆蒿葉。十九世紀五六十年代,一般人家的粽子,用白糯米包成,裡面放點鹽,還要加點兒花椒;有錢人家會再加些臘肉碎末,還要吃鹹鴨蛋。能蘸上白糖吃,那就是最好的了,因為當年憑票供應,白糖可不好買。而最窮的農村人家,只能用四季豆蒸糯米飯聊以自慰。

抗戰時期,全國各地的人們匯集重慶,因此每逢端午節,人們能品嘗到來自南北各地不同風味的鮮粽子。本地粽子,用彩線包紮,鹹的有火腿,滷肉,鮮美無比,甜的有棗泥、豆沙,香甜可口。

喝什麼?  

喝雄黃酒 擺「白娘子」

「端陽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在中國傳統中,端午節也是蜈蚣、蜘蛛、蛇、蜥蜴等蟲蛇出沒的日子。由於中醫認為雄黃能治百蟲毒,所以人們不但要在地上灑上石灰和雄黃粉末,還要喝雄黃酒祛毒。

人們熟悉的《白蛇傳》中這樣描繪:端午節這天,許仙聽信了法海的話,讓白娘子飲了雄黃酒而顯露出了原形。於是,喝雄黃酒時擺談一下白娘子,便成了人們的一種樂趣。

不能喝酒的小孩子,則要將雄黃溶解在菜油中,塗在臉、手、腳上,有的還要在額頭上寫個「王」,期望能鎮住邪魔外道。

賽什麼? 

賽龍舟 豎旗幟

端午節的另一個傳統項目是賽龍舟。

重慶的碼頭文化久矣,所以端午節舉辦划龍船比賽,大多由各碼頭幫和船幫操辦。

有幫會單獨參賽的,也有兩三個幫會聯合參賽的,按各自的主營業務取名,炭碼頭稱烏龍,米幫為「黃頭」,酒幫叫「白龍」……龍頭、幫旗、服裝也做成烏黃白的顏色。

清代,重慶城洪崖洞下面有個鎮江寺紙碼頭幫,因紙遇水必爛,不可能取名「紙龍」,便聯合旁邊碼頭的鹽幫,鹽也怕水,就按地名鎮江寺取了個威風的名字:鎮江龍,船身塗為代表天子的黃色。

△上世紀四十年代的臨江門嘉陵江河段,曾是端午龍舟競渡的好地方

渝中區太平門碼頭歷來水運繁忙。清初,川東道、重慶府和巴縣的各個衙門均設在這一帶,商號、錢莊、酒肆、花樓也多,太平門碼頭幫會首為顯示本幫實力,年年豎旗,其他幫會送了一個「頓旗會首」綽號給他。

每年農曆三至四月,參加划龍船比賽的幫會,要在自己的碼頭上公開豎起幫旗才算數。比賽要造龍船兒、辦服裝、管橈手吃喝等,一系列開支太大,有的幫會不一定每年參賽。

△1940年6月9日,重慶舉行的端午節比賽

有資料記載,抗戰時期重慶就曾多次舉辦龍舟賽,激勵士氣,凝聚人心。

1951年,重慶在朝天門舉行了第一屆端午節水上運動會。

《重慶體育志》記載,自1951年舉行第一屆端午節水上運動會以來,山城的划龍船活動革除了過去由水運碼頭、商業行幫操辦,以及蹬旗、敬神、拜碼頭、放火炮請龍頭(踩船頭的人)等程序,增加了規定距離競速比賽、表演項目,並按比賽規程、規則進行評比、獎勵。

玩什麼?  

「搶鴨子」 旱龍船

在重慶各地的龍舟賽中,往往少不了「搶鴨子」(有的地方叫「搶彩」)這一餘興節目。工作人員搬來一筐筐鴨子往水裡扔,在龍舟賽中失利的隊伍齊刷刷再次衝向水面,這次不是比誰劃得快,而是比誰捉的鴨子多。「撲通!」「撲通!」數名精壯漢子跳下水,目標只有一個——上百隻在水裡撲騰不已的鴨子。

原本在龍舟賽中失利的隊伍,經過這一番「搶奪」,懊惱沮喪一掃而光。重慶中華傳統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重慶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鮮于煌說,「搶鴨子」這一餘興節目,「帶有些『不以成敗論英雄』的體育精神」,鼓勵大家參與。

和搶鴨子類似,旱龍船也注重參與精神。

在江津區李市鎮,劃旱龍船是古已有之的民俗活動。隨著鑼鼓號子「吼」起,一名老者手持小紅旗,率領20名壯漢「劃」著兩條旱龍船出場。「船」用竹條紮成,糊上布,畫上鱗甲,形似龍舟。壯漢們喊著號子,拿著木槳,一前一後有節奏地揮動,雙腳站在中間空著的旱龍船中央,整齊小步向前移動。

掛什麼?

掛菖蒲 插艾草

「端午節其實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重慶工商大學教授熊篤說,人們在這一天上山採藥,灑掃庭院,掛艾葉,懸菖蒲,飲雄黃酒,以闢邪祛毒、殺蟲防病。

俗話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幾乎家家都有插艾葉掛菖蒲的習俗。艾葉又名家艾、艾蒿,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而菖蒲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可防疫驅邪的靈草,與蘭花、水仙、菊花並稱為「花草四雅」。

此外,還要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絲線,俗稱「長命縷」。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寓意讓河水將瘟疫、疾病衝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戴什麼?

燻蒼朮 驅蚊蟲

日子剛剛進入夏天,蚊子就多了起來。許多人點起了蚊香,用化學物質驅趕。但是化學藥品怎麼能趕上天然的蒼朮、白芷,這些植物燃燒之後,會散發出清香。所以重慶端午節還有燻蒼朮的傳統,可以驅趕蚊蟲,令人神清氣爽。

「老人們說,端午見青即是藥」,每當過端午,家裡老人一早就會上山採藥,將艾葉、菖蒲、金銀花等採回來煎上一大鍋藥湯,加點涼水讓孩子們洗浴。「聞起來像藥皂的香味」。

孩子們由此還發明了一種遊戲叫「鬥草」,兩人分別拿根草,相互交叉,使勁往自己這邊拉,誰的草先斷,誰就算輸了。

富裕點兒的人家,還要給孩子佩戴香囊,裡面裝上硃砂、雄黃、香料,或是菖蒲、金銀花等香草,用絲綢包了縫成各種圖案,繡上花紋,既闢邪祛毒,又可起到裝飾作用。

躲什麼?

躲端陽 回娘家

石柱縣文化館館長秦澤斌說,每到端午這一天,石柱男人之間都不忘互相問一句:「今天去拿草帽不?」

原來,石柱有個風俗,端午節這天女兒要帶著女婿、孩子回娘家,就是尚未舉行婚禮的準女婿,也要到嶽父母家共度佳節,俗稱「拜端陽」。女婿要送糖、煙、酒等禮品給嶽父母,而嶽父母就要準備粽子、麻花來款待女兒一家。不過更重要的是,嶽父母還得準備「花傘」或「草帽」,臨走時送給女婿。

專家分析,這一習慣其實融合了兩個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一是「躲五」:農曆五月,酷暑將臨,瘟疫毒蟲滋生,所以被稱為「惡月」,五月初五更是被認為是不吉利的日子,這一天父母要將未滿周歲的兒童帶到外婆家躲藏,以避不吉。

二是「送時」:端午也是雨季、酷暑快要來臨之時,娘家在節前或節日裡要給男方送草帽、雨傘、扇子等物以備防熱防雨,所以端午節又稱「送時節」。

上遊新聞綜合渝中文旅、重慶晚報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2020端午節什麼時候放假?端午節習俗有哪些
    【導讀】6月已經來臨,馬上就到端午節了,那麼,今年端午節什麼時候放假,端午節習俗有哪些?今年的端午節放假一共是三天時間,端午節放假的具體安排如下: 2020端午節什麼時候放假?
  • 日本人也過「端午節」?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特色習俗?
    提到五月初五,很多人會想到,日本公曆五月五日也有一個節日,但有人會說這不是「端午節」,而是「兒童節」。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兩個節日有什麼聯繫?日本是否有端午節呢?其實,日本最開始同我國一樣,會在農曆的五月五日過端午節,吃粽子、掛菖蒲、喝雄黃酒。
  • 端午節習俗有哪些
    端午節啥時候定下來的,都有哪些民間習俗呢?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等,節期是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節、中秋節、端午節)之一。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祀龍祖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
  • 『端午節什麼時候放假』端午節習俗有哪些
    關於『端午節什麼時候放假』端午節習俗有哪些這個話題,相信很多小夥伴都非常有興趣了解,因為這個話題也是近期網絡上非常火熱的,那麼既然大家都想知道『端午節什麼時候放假』端午節習俗有哪些,華圖教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小編便從網上搜集了一些與端午節習俗,端午節相關的信息,下面分享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 2020年端午習俗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8個傳統習俗資料50字簡短介紹
    2020年端午習俗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8個傳統習俗資料50字簡短介紹時間:2020-06-27 12:5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端午習俗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8個傳統習俗資料50字簡短介紹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
  • 端午習俗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8個傳統習俗資料50字簡短介紹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那麼,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呢?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吧。
  • 端午節習俗我們都了解多少
    端午節習俗我們能知道的就是吃粽子、賽龍舟,那麼除了這些外,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呢?下面就來了解一下端午節的習俗及飲食。端午節風俗風俗一:吃粽子粽子是端午最具代表性的食品,一場亙古不變的「南北粽子大戰」又要上演。
  • 為啥端午節要吃粽子?有關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
    今天是端午節,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的由來以及有哪些習俗嗎?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了解與端午節相關的知識吧。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其最初為祛病防疫的節日,時間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
  • 端午立蛋,你玩過嗎?端午節習俗知多少
  • 【端午立蛋】,你玩過嗎?端午節習俗你還知道多少?
    再過幾天就到端午節假期了那麼廣西人在端午節都會有什麼民俗活動呢?以往提起端午我們的記憶就是吃涼粽、賽龍舟其實廣西端午特色民俗和活動還有很多,快和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吧~作為端午節最具特色的習俗,賽龍舟由來已久。
  • 端午節又到了,你知道家鄉有哪些端午習俗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又到了,你知道家鄉有哪些端午習俗嗎? 2020年端午,因為有了閏四月的存在,天文學家表示,今年的端午節,是21世紀最晚端午節的一次. 這話聽起來是不是很拗口?因為21世紀,有三次端午節出現的比較晚,一是2001年,二是2020年,三是2058年. 2001年的端午節,是6月25   原標題:端午節又到了,你知道家鄉有哪些端午習俗嗎?     2020年端午,因為有了閏四月的存在,天文學家表示,今年的端午節,是21世紀最晚端午節的一次.
  • 五月五,過端午,除了吃粽子,端午還有哪些獨特習俗呢?
    當粽香味再次傳來,我們又已經置身端午。農曆五月初五,端午到!只知道端午節放假,它的由來你知道嗎?除了吃粽子、賽龍舟,端午還有哪些獨特習俗?喝雄黃酒有什麼寓意?端午由來: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都城消息後,悲憤交加,抱石投入淚羅江,以身殉國。
  • 國潮端午,河南和上海端午習俗內容都有哪些不同呢?
    河南-懸艾草於門「端午日用菖蒲,艾子插於門旁,以禳不祥,亦古者艾虎蒲劍之請遺意」出自於清代《燕京歲時記》端午節前,我爺爺會去外面尋一些新鮮的艾草,綁起一束束的,掛在門上.並且,不準我們這些小朋友觸摸,說有闢邪之用.但是這種習俗可能在我爺爺輩的人才會做,爺爺過世以後
  • 這麼多年白過了?端午節習俗大盤點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轉眼間又到一年端午時節,你的家中是否也早早備好了各式粽子準備大吃一頓?但除了吃粽子、划龍舟、插艾草這些常見的習俗之外還有哪些重要的端午習俗呢?
  • 端午節習俗知多少?這一天的很多習俗是用來闢邪的,看看有哪些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我們迎來了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的端午節。在端午節的這一天,民間也流傳著很多關於這個節日的故事。今天就帶大家了解關於端午節的故事。「端午節」的這一天,人們通常會做哪些事用來闢邪?1、賽龍舟是不是沒有想到,我們一直把賽龍舟當作是古代人在這一天娛樂的風俗習慣,卻不知原來古人賽龍舟也有驅邪的效果。
  • 五月初五話端午,這些端午節習俗,你知道多少?
    五月初五話端午,這些端午節習俗,你知道多少?掛香包 端午節這天小孩子佩戴香囊的習俗據說有避邪驅瘟的含義,而在南方,年輕男女還會通過香囊來表達各自的愛意。香囊形狀萬千,小巧可愛,但它不僅僅是裝飾品而已。香囊內通常會裝有中草藥、香藥、硃砂、雄黃等,具有驅蟲防病的功效。外面由絲布包著,再用彩色絲線纏繞固定,最後再用彩綢刺繡,五顏六色的香囊十分炫彩奪目。
  • 端午節都有哪些習俗?
    關於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呢?傳到後來,就有了端午節吃粽子的傳統了。也成為每年端午節時候的一種習俗。小時候的記憶 手工五彩繩放風箏「端午節放風箏的習俗是有的,但不是什麼傳統習俗,在中國南方一帶,端午節兒童放風箏,稱為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等,還有哪些傳統習俗
    因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
  • 端午節別稱及習俗
    端午節,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時間在農曆的五月初五,別稱有端陽節,解粽節,端五節,重五節,龍舟節,五月節,天中節,菖蒲節,浴蘭節,地臘節,端禮節,屈原日,燈節,女兒節,五蛋節,夏節,午日節。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下面傑哥就來和大家嘮嘮。
  • 風俗 | 端午立蛋,你玩過嗎?端午節習俗知多少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自春秋時代起,端午節一直是我國人民最隆重的節日之一,除端午節外還有「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詩人節」等稱呼。不過雖然名稱不同,但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還是同多於異的。節日裡人們有划龍舟、吃粽子、縫香包等風俗,而遊戲中則以「立蛋」及「浮水針」最為流行,人們通過這些風俗遊戲以祭詩人屈原的清高之節,以驅全年五毒之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