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都有哪些習俗?

2020-12-23 甘小農

今年的端午節是陽曆的6月25日 星期四 (庚子年(鼠年)五月初五

甘小農預祝大家:端午安康 !

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中秋節、清明節、春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在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節氣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端午日龍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扒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關於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

包粽子

春秋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投江後,漁民怕魚咬食他的肉身,就包了粽子投到江裡,這樣魚吃了就不會再咬食屈原的肉身了。傳到後來,就有了端午節吃粽子的傳統了。

包粽子

飲雄黃酒

端午時節及節後,氣候炎熱蠅蟲比較多,毒氣也就上升了,人是吃五穀雜糧生百病的,而病從口入多為邪雜之氣,經口鼻吸入,古人們在長期同各種病魔鬥爭過程中發現飲雄黃酒、佩戴有艾草味兒的香包能驅邪解毒,使這一方法從春秋戰國時期延續至今。也成為每年端午節時候的一種習俗。

飲雄黃酒

佩戴香囊

在中國端午節時有佩戴香囊的習俗,老人父母們都會做幾個小香包給小孩掛在身上,她們管這種習俗叫做「壓午」。小孩佩香囊後,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純手縫製的香包

賽龍舟

「端午節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賽龍舟

掛艾草

將艾草掛在門上,預示一家人一年中身體健康,好運隨身;夏天蚊子較多的時候,艾葉可以散發一種獨特的香氣,可以有效驅趕蚊蟲,使得蚊子,蒼蠅等毒蟲不敢靠近,提高安全性。

懸掛艾草 防蚊蟲叮咬

拴五彩繩

五色絲的五色代表五行,漢代信仰五行陰陽之說,五色代表了五方位,彼此相生相剋,具有神秘的驅邪迎吉作用。青色屬木,代表東方,赤色屬火,代表南方,黃色屬土,代表中央,白色屬金,代表西方,黑色屬水,代表北方。以動物為標誌,東方為青龍,南方為朱雀,西方為白虎,北方為玄武(龜蛇),中央為黃龍,均為靈物。兒童用五色絲系脖頸、纏手足腕,俗稱長命縷、續命縷、百歲索、健索。

小時候的記憶 手工五彩繩

放風箏

「端午節放風箏的習俗是有的,但不是什麼傳統習俗,在中國南方一帶,端午節兒童放風箏,稱為「放殃」。」

放紙鳶

掛鍾馗畫像闢邪

端午掛鍾馗畫像的作用是闢邪驅鬼。

鍾馗伏魔畫像

畫額

「畫額 舊時端午節以雄黃塗抹小兒額頭的習俗,雲可驅避毒蟲。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額紋,又虎為獸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鎮邪。

畫額

關於端午節習俗你還知道哪些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最後預祝大家:

端午安康 生活幸福!

相關焦點

  • 明清時期的端午節,都有哪些獨特習俗,又有哪些延續至今
    唐朝時國家走向強盛,這時候端午節就多以娛樂活動為主了,其中以龍舟競渡最為盛行。皇帝在這天會宴請大臣,與民同樂。而宋朝又多了「貼天師符」的習俗。遼、金大致吸收宋朝時的習俗,不過增加了射柳、擊鞠等活動。那麼明清時期的端午節,都有哪些獨特習俗呢?其中又有哪些延續至今?
  • 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盤點各種習俗的由來
    端午節是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每年的這一天我們都要舉行祭奠屈原和祭祀龍祖升天的儀式,所以,這一天也就產生出了許多不同的習俗。那麼,端午各地有哪些常見的習俗呢?1、粽子提起端午,大家首先想起的便是包粽子,這一習俗已經流傳了上千年。粽子依據各地的不同,主要有臘肉粽子、紅棗粽子、火腿粽子等等。
  • 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裡見楊梅」的詩句。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習俗一、吃粽子。
  • 端午節是幾月幾號?農村都有哪些習俗?(附各地習俗)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每到農曆五月初五,我國各地就開始為端午節忙活起來,而對於農村來說,端午節是個重要的節日,不僅要吃粽子,還要賽龍舟、掛艾草等,那端午節是幾月幾號?農村都有哪些習俗?
  • 端午節你的家鄉都有哪些習俗呢
    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長江中下遊及以南一帶)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曆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
  • 端午節又到了,你知道家鄉有哪些端午習俗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又到了,你知道家鄉有哪些端午習俗嗎? 2020年端午,因為有了閏四月的存在,天文學家表示,今年的端午節,是21世紀最晚端午節的一次. 這話聽起來是不是很拗口?因為21世紀,有三次端午節出現的比較晚,一是2001年,二是2020年,三是2058年. 2001年的端午節,是6月25   原標題:端午節又到了,你知道家鄉有哪些端午習俗嗎?     2020年端午,因為有了閏四月的存在,天文學家表示,今年的端午節,是21世紀最晚端午節的一次.
  • 端午節的由來歷史故事 端午節傳統習俗習俗有哪些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等。端午節期間,各地民眾包粽子、賽龍舟、佩香囊、懸艾草菖蒲等,習俗名目繁多,因地而異。  那麼,在豐富多樣的端午習俗背後,承載著怎樣的文化記憶和精神內涵?我們今天過端午節,它的現實意義在哪裡?  這要從端午節的由來說起。端午節歷史悠久,距今已有至少兩千年的歷史。目前,關於端午節的起源,學界說法不一。
  • 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要吃什麼有哪些習俗?
    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要吃什麼有哪些習俗?時間:2020-06-22 14:3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要吃什麼有哪些習俗? 距離農曆2020年端午節還有21天,上半年最後一個假期如何度過?要吃些什麼?有哪些有趣的習俗你知道嗎?
  • 端午節,家鄉有哪些飲食習俗?
    百味端午,各地風俗不同,生活在南方小鎮的端午節又會有怎樣的習俗和飲食習慣呢?插艾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艾草插於門楣。正如古語當中說的「手執艾旗招百福」,說的便是艾草有驅邪納福的寓意。粽子傳說粽子是為了祭奠屈原而誕生,而後慢慢形成了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所以每到端午節,粽子便是必不可少的食物。
  • 端午節有哪些「特殊」的傳統習俗?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龍舟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在端午節這天划龍舟、吃粽子,是自古傳承的習俗。除此之外在各個地區還有著一些獨特的習俗,比如吃「五毒餅」、掛鴨蛋絡子、送禮物……今天小編就帶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各地都是如何過端午節的吧!
  • 端午節都有什麼習俗呢
    馬上端午節就要到了,這一期,我們就不講車啦,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端午節咱們都有什麼習俗呢?端午節,作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深受全國人民的重視。記得小時候的語文課本裡還講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而設立的,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包粽子,賽龍舟。
  • 端午節都吃什麼,有哪些習俗,不止吃粽子賽龍舟!
    五月初五端午節民俗活動主要有:賽龍舟、祭龍、採草藥、掛艾草、打午時水、洗草藥水、拜神祭祖、浸龍舟水、吃粽子、放紙龍、放紙鳶、拴五色絲線、佩香囊等習俗。扒龍舟活動在中國南方沿海一帶十分盛行,傳出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喜愛並形成了國際比賽。端午食粽之習俗,自古以來在中國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了中華民族影響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民間飲食習俗之一。
  • 盤點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盤點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時間:2020-06-25 09:0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盤點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又到一年端午節,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有哪些呢,我們了解一下。
  • 端午節的習俗都有什麼
    端午節大家都少不了吃粽子。由於各個地方的口味和包法不一樣,每個地方都會有自己當地的特點。各式各樣的粽子,各種口味的粽子,你的家鄉會是包什麼樣的粽子和什麼餡料的粽子呢?龍舟也是端午節的象徵,只要有賽龍舟的地方就會人山人海,觀眾甚至比龍舟手們更加激動,歡呼雀躍,高聲吶喊著加油,龍舟手們也會更加奮力。龍舟多以團隊形式比賽,所以團隊配合很重要。不過重在叄於,輸贏也並非那麼重要的。除了吃粽子大家的家鄉還有什麼習俗嗎?我們小時候在農村媽媽都會摘些桃枝.艾葉.還有一些叫不出名的草插在門上。
  • 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放假安排 由來來歷傳說習俗有哪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端午節是幾月幾日放假安排 由來來歷傳說習俗有哪些? 端午節,作為我們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許多人都知道是農曆五月初五,可是不是太清楚是公曆幾月幾日,幾天小編就分享下,順帶說說端午節的來歷由來,端午節的習俗等等。
  • 端午節的那些習俗
    又是一年五月端午,一起和小沃看一看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吧!包粽子民間傳說,屈原投江自盡後,百姓打撈不到屈原的身體,為了不讓魚蝦傷害這位愛國詩人的身體,便自發向江水中投擲粽子餵養魚蝦。晉代之後,粽子開始成為端午節美食。賽龍舟賽龍舟是中國端午節的習俗之一,關於賽龍舟的起源,有多種說法,如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龍神等,其起源可追溯至戰國時代。現在,賽龍舟已成為深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的一項傳統體育活動。在這一天,人們通過龍舟競渡的方式紀念著名愛國詩人屈原。
  •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是什麼?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有哪些呢?從小到大,我們只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也只知道端午要吃粽子,划龍舟,那麼端午節還有一些其他的來歷和習俗,你知道嗎?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之紀念屈原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南朝宗懍《荊楚歲時記》。
  •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嗎
    這樣的習俗我們持續了上千年,可是人們一直都是默     原標題: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端午節是紀念屈原嗎     從小,長輩們就告訴我們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我們要包粽子吃,喝雄黃酒,還要在門前懸掛艾蒿來去惡闢邪,而且還有賽龍舟可以觀賞。
  • 端午吃鹹鴨蛋有啥寓意? 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
    端午節吃鹹鴨蛋的習俗始於江南一帶,在這裡,端午節午餐要吃十二紅,顧名思義就是十二道紅顏色的菜,江蘇高郵的土特產鹹鴨蛋因其蛋黃鮮紅,故為十二紅之一,清袁枚《隨原食譜》對高郵鴨蛋稱讚有加,高郵鹹蛋也因之聲名大振,悅來越多的地方仿效十二紅,也就有了端午節吃鹹鴨蛋的習俗。
  • 關於端午節的習俗
    昨天,我們幼兒園對孩子們進行了關於端午節時俗的介紹,也學了一首關於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過端午,划龍舟,敲大鼓,12345,你包粽子我跳舞。通過這首兒歌,孩子們輕而易舉的學到了關於端午節的日期,端午節的習俗。下面我再詳細的說下關於端午節的習俗,希望能幫到想了解端午節習俗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