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為何要過端午節,可能最多回答是:紀念屈原。相傳屈原投江自盡後,大家為了保護他的屍身,所以向江中拋入粽子引開魚蝦。然而其實早在屈原之前,端午節就已經存在了。
在上古時期,人們以「龍」為圖騰,所以當時所謂的「端午」,就是用來祭祀龍祖的節日。到了漢朝,南北經濟文化得到交流,各地風俗也相互融合。為了方便大家過節,朝廷便規定每年陰曆五月五日為「端午節」。
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戰火不斷,這時端午最主要的習俗就是「闢兵繒」,也就是在手臂上纏繞五彩絲線,有防避兵災、瘟疫的說法。《風俗通》記載:
「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名闢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
唐朝時國家走向強盛,這時候端午節就多以娛樂活動為主了,其中以龍舟競渡最為盛行。皇帝在這天會宴請大臣,與民同樂。而宋朝又多了「貼天師符」的習俗。遼、金大致吸收宋朝時的習俗,不過增加了射柳、擊鞠等活動。
那麼明清時期的端午節,都有哪些獨特習俗呢?其中又有哪些延續至今?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明清時民間和宮廷有不同習俗,所以我們分開來講,先說說民間。
一、食棕
粽子是每年端午節「雷打不動」的指定食品,不僅如此,如今每到端午節,還會引發甜粽、鹹粽的「爭論」。有些家庭還會自己製作粽子,這樣既能享受家庭和樂的氛圍,還能按心意製作各自喜歡的口味。
在古代,粽子也是端午節必不可少的食品,這點民間、宮廷倒是很統一。清朝時,宮中還會有專門的「粽席」。在開席之前,還會有「射粽」的遊戲,誰射中就將粽子賞賜給誰,對於得到賞賜的人來說,這是端午節最好的祝福。乾隆皇帝的詩篇中就寫過:
「親教宮娥群角粽,金盤射得許先嘗。」
二、飲雄黃酒
說起這個,就想起《新白娘子傳奇》中,許仙在端午節勸白素貞飲雄黃酒的橋段。明清時期,雄黃酒和菖蒲酒,是最熱門的飲品,雄黃本身有毒,但一般都取微量放入酒中飲用,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
另外,人們還會把雄黃酒灑在房中,或是塗在自家孩子的臉上,目的是以其刺激的氣味來驅趕毒蟲,闢邪求平安。如今很多地方,仍然保留這一習俗。
三、用菖蒲製品
菖蒲主要是用來製作用品的,比如蒲劍、蒲人,這些懸掛起來都有闢邪之意。而在明清時期,人們大多都製作蒲鞋,在端午這一天,京城中無論貴賤,人人都會穿一雙蒲鞋。如今在一些地方,也會有蒲鞋販賣,在鄉下,一些老人也會親自製作蒲鞋,到端午這天送給子孫。
四、泡艾蒿
艾蒿是很好的中藥材,每到端午節這天,人們就會用艾蒿泡水洗臉,甚至是洗澡,這樣做是為了除去一身汙穢,闢疫。除此之外,明清還有佩戴艾虎的習俗,家中長輩還會讓孩子穿虎紋褂、虎紋鞋,戴虎頭帽,再用雄黃酒在額頭上寫個「王」字。同治皇帝年幼時,就曾在端午打扮過老虎模樣,長輩這樣做,是希望孩子能夠茁壯成長。這些習俗現在都還有,筆者小時候每年都會泡艾蒿。
五、配五毒
明清時期,大家會佩戴「五毒」香囊。古人認為蠍子、蛤蟆、蛇、蜘蛛、蜥蜴都是劇毒之物,而五月又被大家視為「惡月」。因此他們會在香囊上,繡上五毒圖案,再裝上艾葉、雄黃等闢邪之物,以求接下來都平平安安。
如今佩戴「五毒」香囊的習俗,似乎很少見到了。不過現在有些地方,母親會在端午節前做好黃布鞋,在端午節這天繪上「五毒」圖案,送給孩子穿。
這些就是明清時期,民間的一些習俗,可以看到的是,其中很多都延續至今。但是宮廷中的習俗,如今便不再有了,至於原因,大家看了就知道。
一、賜物
既然是「賜」,那就代表只有皇帝才有資格,大清早就亡了,如今根本就沒有皇帝,所以這一習俗,自然就隨著封建王朝的覆滅而消失了。那麼明清時期,皇帝都會賞賜給大臣些什麼呢?
主要賞賜的就是布料、茶葉和扇子。其實在唐朝的時候,就有皇帝在端午賜布料的先例了,杜甫的詩中就寫過: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自天題處溼,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
到了明清,宮裡會舉行射柳、龍舟賽等活動,皇帝會根據名次,賞賜不同等級的布料,這又讓賞賜多了一絲趣味性。
茶可解暑祛熱,扇子又是古人夏天必備之物,所以皇帝也會在端午節賞賜這些給大臣。
二、看戲
古人沒有電視機,也沒有電影院,每逢節日就只能看戲。在端午節這天,往往都會演出相關的節目,就好比《五毒傳》、《五花洞》等等。嘉慶皇帝曾經還御命排演過《混元盒》大戲,表面上是講張天師斬妖除魔,實則是為了歌頌天子聖明,國家昌盛。
看戲的習俗如今很多地方都沒有了,因為條件不再允許。當然這說的只是端午節這天看戲,戲曲是我國傳統文化,是不可能消失的。只是端午節大家如今很少看戲,取而代之的是看龍舟賽、看電視,或者是外出旅遊。
如今在全國各地,都保留著不同的端午習俗,就比如河北人民會吃櫻桃、桑葚,據說是吃了櫻桃、桑葚,可全年不誤食蒼蠅。陝西人民會「耍娃娃」,就是用綾帛縫小角黍,下面再縫上一個小人偶。
再比如甘肅的孩子會掛「鴨蛋絡子」,就是挑好看的鴨蛋,裝在彩線結成的絡子中,掛在胸前。四川石柱還有「出端午佬」的習俗,是說由四個人用兩根竹竿,抬起一張大方桌,桌上鋪有紅毯,毯上放著一個用竹篾編的「騎虎道士」,然後敲鑼打鼓,上街遊行。
你所在的地方,還有哪些獨特的端午習俗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參考文獻《風俗通》《中國民俗》《端午風俗的演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