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這一研究讓口服疫苗預防傳染性疾病或治療腫瘤成為可能

2021-01-18 騰訊網

孔慶科正在做實驗 。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12日16時30分訊(記者 秦思思)近日,新冠病毒注射疫苗面世,引發關注。你是否想過,也許有一天,接種疫苗可以像吃藥一樣,更加方便?

近日,國際頂級綜合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在線發表西南大學動物醫學院孔慶科博士課題組在多糖疫苗研究中的重要研究成果「減毒沙門氏菌疫苗合成及遞送來源於肺炎鏈球菌的多糖抗原」。

「打個比方,我們所構建的減毒沙門氏菌的疫苗遞送系統是一輛車,而且是一輛豪華汽車,能越過高山深水(在口服免疫時遇到的不利因素如胃酸等),達到目的地,過去這輛車只能運送一些蘋果香蕉(蛋白疫苗、DNA疫苗等),但是現在我們不僅將這輛車的運輸項目擴大了,還擴容了,不僅可以運輸蘋果香蕉,現在還可以運輸更大更難的目標如大象(革蘭氏陽性細菌來的多糖)。」西南大學動物醫學院孔慶科博士向記者介紹道。

孔慶科正在與團隊做實驗。 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

眾所周知,選疫苗抗原,如何遞送到宿主體內,同時讓宿主的免疫細胞來識別抗原,這是疫苗的原理。「我們構建了一套全新的基於減毒沙門氏菌的疫苗遞送系統,用口服的方式來免疫人群或動物,避免了常規的注射免疫。」西南大學動物醫學院孔慶科博士向記者說道。

據了解,該研究首次通過合成生物學,細菌遺傳學及免疫學等方法,將革蘭氏陽性細菌的表面多糖抗原成功表達合成於革蘭氏陰性細菌減毒沙門氏菌的表面,並連接於沙門氏菌內毒素的類脂A上,利用遺傳改造及調控的減毒沙門菌疫苗載體遞送肺炎鏈球菌的多糖抗原開發新型疫苗。該方法突破了目前固有的陽性細菌多糖疫苗的構建方式,為將來快速、高效的構建多糖疫苗奠定了基礎。

孔慶科向記者介紹,簡單來說,疫苗的常規接種方式大體分為兩種,一種是注射,一種是口服。相較於注射的成本高,推廣難度大,口服的疫苗更容易推廣且性價比更高。口服疫苗相較於注射疫苗開發也多了一步,那就是「載體」的運輸。

該方法的優點是沙門氏菌在口服免疫前保持了野生菌的狀態,有利於疫苗載體在免疫過程中抵抗宿主的不利因素及在宿主體內的定殖,一旦成功定殖於免疫相關細胞,外源的肺炎鏈球菌多糖抗原將啟動合成,隨後裂解誘導針對多糖抗原的免疫反應,該種方法可以誘導針對多糖的各種免疫反應,同時也有較長的免疫記憶。該方法突破了目前固有的陽性細菌多糖疫苗的構建方式,為將來快速、高效的構建多糖疫苗奠定了基礎。

另外,記者了解到,孔慶科與團隊構建了一系列的疫苗載體,有專門用於蛋白遞送的,DNA疫苗遞送,多糖疫苗遞送(這篇PNAS文章)等等,甚至用於腫瘤的治療和預防,都有專門的減毒沙門氏菌載體。對於目前全世界流行的新冠病毒疫苗,主要集中在滅活疫苗、mRNA疫苗及腺病毒載體疫苗。基於減毒沙門氏菌疫苗載體,該團隊也開展了部分研究。

(本文來自新重慶客戶端APP,請至各大應用市場下載)

相關焦點

  • 我國在多糖疫苗 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據新華社重慶1月10日電 (記者柯高陽) 疫苗接種是預防傳染性疾病流行的有效措施,多糖疫苗是常見的疫苗種類之一。我國科研人員近期在多糖疫苗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研發出一種用於預防肺炎鏈球菌感染的口服多糖疫苗。相關研究成果已由國際學術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在線發表。
  • 我國科學家在多糖疫苗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新華社重慶1月10日電(記者柯高陽)疫苗接種是預防傳染性疾病流行的有效措施,多糖疫苗是常見的疫苗種類之一。我國科研人員近期在多糖疫苗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研發出一種用於預防肺炎鏈球菌感染的口服多糖疫苗。相關研究成果已由國際學術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在線發表。
  • 秋季腹瀉流行季,口服疫苗來預防!
    確實,輕度的輪狀病毒感染是一個可自愈的疾病,一般幾天即可完全恢復。但嬰幼兒的症狀嚴重程度不一,如果腹瀉量大、持續時間久,則可能出現脫水性休克、電解質紊亂甚至死亡。 在全球,每年有60萬嬰幼兒因感染輪狀病毒而死亡。在我國,2003—2012年這十年間,有近13萬兒童因嚴重腹瀉死亡,其中42%由輪狀病毒引起。
  • 口服輪狀病毒疫苗,預防秋季腹瀉
    為了預防某些疾病的到來,兒童在出生後不久就需要注射一些疫苗,輪狀病毒疫苗也被包括在內,家長必須要牢記輪狀病毒疫苗的接種時間,不能錯過了接種的最佳時機
  • 新冠病毒感染讓他的腫瘤消失了!這對癌症治療意味著什麼?
    然而,通過激發人體免疫反應來治療癌症和其它疾病的理念卻已經在試驗中得到證實。在疫苗開發歷史上,一個重要的裡程碑就是發現疫苗不但可以保護針對的病原體的感染,而且還可以提高對其它疾病的防護能力,其中最有名的一個例子就是我們熟知的卡介苗(BCG)。
  • 關於開展口服五價輪狀病毒疫苗接種的通知
    各位兒童家長: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消化道傳染病,主要危害2個月~5歲的嬰幼兒,臨床沒有特效藥物治療
  • 「蘋果病」在日流行 如何預防傳染性紅斑病
    近日,一種被俗稱為「蘋果病」的傳染性紅斑病,開始在日本東京都內流行。為此,東京都政府於近日發布警報,要求當地小學生和幼兒園的孩子多洗手、勤漱口,防止感染。  日媒稱,這是東京都政府自1997年對該病毒展開調查以來,第一次為此發布警報。目前感染對象主要是當地6歲到8歲的孩童。東京都政府稱,如果孕婦感染這一病毒的話,有可能導致流產。
  • 這個疫苗腫瘤患者每年都該打,你打了嗎?
    預防流感,對於癌症和免疫系統較弱的患者是很重要的,流感病毒會感染鼻腔、喉嚨,有時還會感染肺。它會導致輕度至重度疾病,有時甚至會導致死亡。 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2]。
  • 三伏天將至高傳染性疾病來襲 這種病毒尚無疫苗
    出疹子的同時,寶寶可能還會出現類似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比如咳嗽、流鼻涕、打噴嚏等。  防治措施  夏季絕大多數的手足口病例,病症都比較輕。目前還沒有針對腸道病毒治療手足口病的藥物,所以治療手足口病就只有盡力去緩解它表現出來的症狀。
  • 水痘疾病進入冬春高發期,可接種水痘疫苗預防
    世界衛生組織(WHO)預計全球每年至少有1.4億感染病例,其中包括420萬需住院治療的嚴重病例和4200死亡病例。WHO建議當水痘已成為相對嚴重的公共衛生和社會經濟問題,且政府可負擔疫苗費用並可維持高水平接種率時,則應考慮對兒童開展水痘疫苗常規接種。但目前全球水痘疫苗供應不足。
  • 口服疫苗可預防嬰幼兒輪狀病毒胃腸炎
    巴西衛生部Linhares等報告,口服2劑減毒人輪狀病毒活疫苗RIX4414,可有效預防2歲前拉丁美洲嬰幼兒發生嚴重輪狀病毒胃腸炎[Lancet2008,371(9619): 1181]。    該研究為一項雙盲隨機安慰劑對照Ⅲ期臨床試驗,共納入10個拉丁美洲國家的15183名6~13周齡的健康嬰兒,按1:1比例隨機2分組,分別口服2劑RIX4414疫苗或安慰劑(大約在2月齡和4月齡時)。    從嬰兒口服第2劑疫苗後2周開始觀察疫苗的預防效果,並隨訪至2歲。評估口服減毒人輪狀病毒活疫苗的療效和安全性。
  • B肝治療性疫苗還有多遠?這些企業在路上
    目前B肝的治療藥物主要有幹擾素類以及口服核苷類藥物,但這些藥物僅能抑制病毒複製,不能徹底的清除病毒。為實現B肝的治癒,治療性B肝疫苗是目前B肝治療藥物的一個熱門研究方向,本文對國內典型B肝治療性疫苗研發企業進行介紹。
  • 氣溫降低空氣乾燥,寶寶如何預防傳染性疾病?
    那麼,冬季如何預防傳染性疾病呢?兒童生病多為病毒感染延安大學鹹陽醫院兒保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馬立顯表示,每年入冬後,隨著氣溫降低以及大風天氣,病毒性的呼吸道感染類疾病患兒開始增多。而造成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甲流、乙流等。
  • 美洲駝抗體成為未來甲乙型流感疫苗關鍵?
    不到一周前,羅氏公司單劑量口服藥物Xofluza獲得了美國FDA的監管批准,這是近20年以來,FDA批准的第一款具有創新作用機制的抗流感新藥。日前,最新研究表明,生活在美洲南部的美洲駝可能是製造流感疫苗的關鍵。
  • 小兒發生秋季腹瀉後無特效治療,輪狀病毒疫苗可以有效預防
    秋季腹瀉具有流行性,臨床上尚無特效治療方法,只能對症治療。能否預防秋季腹瀉,成為家長的期盼。輪狀病毒疫苗是被世界組織推薦使用預防小兒輪狀病毒腸炎的最有效的方法。目前使用的疫苗是在人腸道中增殖的人和/或動物來源的口服輪狀病毒減毒活疫苗株。首個口服輪狀病毒疫苗———恆河猴人重組輪狀病毒四價疫苗於1998年在美國上市,但由於服苗後短期內腸套疊風險性增加,疫苗在上市後一年撤出市場。目前使用的輪狀病毒疫苗是由來自人或動物的病毒製備的減毒活疫苗。
  • 腫瘤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相關皮膚病預防及處理方法
    一、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抑制劑 針對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的藥物最易產生皮膚不良反應,包括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和單克隆抗體等,這是因為靶向藥通過抑制突變的EGFR基因來達到控制腫瘤的目的,因此,皮膚中的EGFR也同樣受到了抑制。
  • 漲姿勢:腫瘤生物治療|特異性|腫瘤|細胞|疫苗|-健康界
    腫瘤生物治療基礎知識介紹作為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腫瘤已成為當今世界威脅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到2030年,全球因腫瘤死亡人數將增至1300萬,新腫瘤病例將增至2200萬。
  • 9月提醒:腫瘤疫苗:癌症治療的又一重要方向
    這些曾經恐怖、死亡率高的疾病,因為各種疫苗的出現而變得不再肆虐。設想,如果有一種疫苗,可以讓人對「腫瘤」產生抵抗力,那可以挽救多少人的生命?今天,夢想的種子似乎要生根發芽.據《Nature》旗下刊物《Scientific Reports》報導,最近一項關於「腫瘤疫苗」的研究描述了一種通過製備含有移碼肽(FSP)的陣列來篩選由移碼突變引起的腫瘤特異性肽的方法。
  • 天津大學研發出新冠病毒口服疫苗?官方回應、專家解讀來了!
    來源:國際金融報作者:金旻 2月25日,天津市當地媒體「津雲新聞」報導,天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黃金海教授團隊已經成功研發出新型冠狀病毒口服疫苗,引發關注。據了解,新型冠狀病毒S蛋白(Spike protein,刺突蛋白)可與宿主細胞的病毒受體結合,是決定病毒入侵易感細胞的關鍵蛋白,也是開發預防或治療用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與藥物的關鍵靶點。因此,該疫苗以食品級安全釀酒酵母為載體,以新型冠狀病毒S蛋白為靶點產生抗體。
  • 研究表明薑黃素可以防止傳染性胃腸炎病毒,可以殺死病毒顆粒
    發表在普通病毒學雜誌證明薑黃素能防止豬傳染性胃腸炎病毒(TGEV)--一種感染豬的α-群冠狀病毒--感染細胞。在更高的劑量下,這種化合物也能殺死病毒顆粒。 感染TGEV可引起仔豬傳染性胃腸炎,其特點是腹瀉、嚴重脫水和死亡。TGEV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在兩周以內的仔豬中總是致命的,因此對全球養豬業構成了重大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