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鈦媒體APP
不知不覺,鈦媒體重磅推出的「創業者對話創業者」視頻節目「何謂對話·中國創造者」第一季已經播出9期,迎來第一季最後一期的收官之作,為此,我們特別策劃了一次特殊的、與同性戀人群創造者代表觸及商業及其背後生理、心理、情感與倫理的深度對話。
今年7月8日,全球領先的LGBTQ(即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跨性別者、酷兒等性少數群體統稱社區)網站——「Blued」的母公司藍城兄弟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那個流行於性少數群體中的交友軟體「Blued」(「小藍」)也成為粉紅經濟第一股,獲得全球資本市場矚目,甚至在LGBT群體裡都掀起了一股每個同性戀者都應該買一股「小藍」的熱潮討論。
過去一年,除了上市,「小藍」也沒停下資源整合的腳步,8月,藍城兄弟先是宣布完成對國內領先女性垂直社區LESDO(樂Do)的收購,三個月後,藍城兄弟以2.4億元人民幣現金把男性垂直社交平臺「翻咔」(Finka)收至麾下,完成了中國粉紅經濟領域最大規模的一筆收購。
現在藍城兄弟也已成為全球範圍內無論用戶規模還是經營規模都最大的一家LGBT公司。
作為Blued創始人和藍城兄弟公司董事長馬保力,有一個更為圈內和外人熟知的名字:耿樂。他在20年前創立同性社區淡藍網(Blued前身)時,因為不敢用真名,就先用了個網名「耿樂」,也讓耿樂這個名字更為人熟知。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BlueCity這家公司在中國存在,其實也是向世界證明了中國的包容度。」鈦媒體本期「何謂對話·中國創造者」特別節目中,耿樂對鈦媒體創始人趙何娟直言不諱的說,放眼全球,Blued也找不到同等規模的競爭對手。
Blued前身是一家公益網站,通過發表同性戀群體的故事收穫關注與認同,在創業早期,普通網友、小學生、不求回報的路人們甚至都算得上股東,他們自發捐錢,用幾十、幾百塊錢支撐著這個精神家園。
耿樂仍然記得那時收到來自一位陌生大哥的兩萬塊,大哥對耿樂說「錢不用還,這就給你花的」。Blued從一家公益網站到同性交友平臺,已經歷了20年創業史,作為創始人、公司董事長,同時也是兒子和父親的耿樂與趙何娟深度交流了他的特殊人生。
粉紅經濟第一股
上市是Blued的新起點,也說明經過20年的創業和社會發展,Blued通過獲得巨大高粘性用戶人群,首先已經取得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
據Frost & Sullivan弗若斯特沙利文發布的報告,LGBT群體一般佔總人口3%-5%左右,2018年全球有大約4.5億LGBT人口,中國該人群的數量大概有7000萬,到2025年,該市場的消費規模將達到五千八百億美金。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而在直播火熱的當下,直播收入已經成為Blued重要的現金流來源,由於線下缺少滿足性少數人群需求的娛樂場所,Blued特殊的氛圍也成為它難以超越的壁壘,耿樂也坦言,直播更具競爭力和用戶黏性,同性群體需要更為特殊的文化和調性,「只有我們這個平臺才符合這部分人群的需求。」
這種文化的特殊性,在Blued公司內部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例如Blued會效仿一些歐洲國家開設性別友善廁所,對於員工,公司倡導以結婚為目的的戀愛,拒絕「亂來」。
所有的汙名化和歧視都是源於無知
在不斷優化公司商業模式的同時,耿樂也一直沒把愛滋病防治的公益事業丟下,2019年,藍城兄弟還推出了「荷爾健康」業務,通過與醫療機構合作,為LGBTQ群體提供愛滋病相關藥物和諮詢服務。
雖然,中國同性戀群體被接納的時間相比歐美發達國家已經大大縮短了。但在很多公開場合,耿樂發現,大多公眾人物都在表達這樣一種觀點:我不歧視同性戀,只要我的孩子不是同性戀就好。為什麼大家會傾向於認為同性戀是別人的事情呢?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千萬不要認為這個東西是別人的事情,其實它與你自己是息息相關的,你不是同性戀,但你怎麼知道你的孩子、親人、身邊朋友就一定不會是呢?你怎麼能確定呢?如果孩子他小的時候,沒有接受這樣的教育,那他長大之後內心極度的自卑、抑鬱,甚至自殺了之後,你會不會追悔莫及。性別教育能夠避免的是,讓你的孩子如果是同性戀能夠接納自己;如果他不是同性戀,他可以接納別人。」當耿樂說出這段話的時候,他也一度有點激動。
在談話中,趙何娟還向耿樂提到了這樣一組數據,據中國計生委等官方組織進行的「全國大學生性與生殖健康調查」顯示,真正認為自己是異性戀的大學生佔比只有77.28%,在自己是雙性戀,或者同性戀,或者泛性戀,或者無性戀,甚至是不確定自己是什麼性別戀的人群佔比高達23%,這反映出怎樣的深層變化?
耿樂把這種變化解讀為兩個信號,第一個信號是這個社會變得足夠的寬容和接納,年輕人越來越有勇氣做自己了。第二個信號是,性別教育足夠深入人心,因為大家開始重新審視自己是誰。
「婚姻」不是遺憾
在本期節目錄製期間,鈦媒體創始人趙何娟直接詢問耿樂,「你會有沒有婚姻生活的遺憾嗎?」
沒想到耿樂回答得斬釘截鐵:「不會,我不會。」
趙何娟追問:「但沒有陪伴,沒有終生的陪伴。」
耿樂坦言:「我有朋友,我有男朋友,所有的感情界定,不一定非要婚姻這一種。」
「他願意和你一起撫養兒子嗎?」「他現在就在幫我照顧孩子。」
「這會不會對孩子並不公平。你有沒有想過你怎麼去對得起他的一生?」
「不能說沒有一點點愧疚。但我還是想和孩子說,我給了你生命,我願意陪伴你一起成長,當然你也在陪伴我,這也是一種冥冥之中的緣分。」
……
這段對話也給趙何娟留下了深深的震撼。
「同性戀不是政治問題,而是民生問題。我相信這個世界總是會變得越來越多元的,這是一個美好的事情。」
耿樂在「何謂對話·中國創造者」這期特別節目中的一句話:接納自己,幫助別人,成為讓社會變得更多元美好中的一份子,可能也適用於每一個迷茫中的年輕人。核心邏輯可能就是耿樂與趙何娟關於「蘇格拉底人生六問」的問答:
「善是什麼?」
「善應該是愛吧。」(本文獨家首發鈦媒體App)
https://www.tmtpost.com/video/4888006.html
還可通過鈦媒體App查看更多精彩往期節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