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何娟:科技越發達,人類越需要高質量的陪伴|2019 科技生活節

2021-01-15 鈦媒體APP

鈦媒體集團創始人、CEO趙何娟 在 2019T-EDGE 科技生活節

從最開始的「科技+藝術」到「感知力」,再到今年的「陪伴」,鈦媒體用三年的時間來定義科技生活節和科技生活方式。

7月13日上午,在「2019 T-EDGE科技生活節」開場演講中,鈦媒體集團創始人&CEO趙何娟表示,科技越發達,人類越需要高質量的陪伴。小時候鄰裡之間的陪伴,是親人面對面的交流,隨著科技的進步,陪伴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也引發了科技如何重新定義陪伴的討論和思考。

在這三年期間,很多人因為參加科技生活節,逐漸變成科技粉絲,愛上科技,但很多人不知道鈦媒體為什麼要發起科技生活節。實際上,在第一年發起科技生活節的時,趙何娟表示,要用三年的時間來定義科技生活節和科技生活方式。

在趙何娟看來,科技再怎麼變化,內心最柔軟的地方依舊是陪伴情感,這也是這三年,包括將來接下來每一年要堅持做科技生活節的重要理念,「一定要把科技大眾化這件事情推行下去,科技不是科技圈的事,科技是全人類的事情。」趙何娟說。

此外,趙何娟還宣布,鈦媒體完成了新一輪融資,希望從中國到全球,構建世界級的科技生態服務平臺。

以下是鈦媒體集團創始人&CEO趙何娟的演講全文:

各位朋友、現場各位嘉賓、鈦媒體老朋友、新朋友,正在通過線上直播收看鈦媒體科技生活節的朋友大家早上好!

非常感謝大家上午來到這裡,這是鈦媒體第三屆科技生活節,很多人可能不大理解為什麼鈦媒體會發起科技生活節這樣一個活動,已經是第三年在暑假髮起這樣一個活動,非常有意義科技生活節,嘗試將科技大眾化、將科技引入生活方式這件事情成為刻骨銘心生活體驗。

很多人因為參加科技生活節,逐漸變成科技粉絲,愛上科技、喜歡上科技。還有一些朋友會跟我說家裡很多設備開始從鈦媒體鈦空艙採購了,那裡是一個寶庫,把家庭智能化、科技化變得無比遊樂區。

為什麼會發起科技生活節?科技+生活等於什麼?2017年上海發起第一屆科技生活節的時候,我當時說,我們要用三年的時間來定義科技生活節,科技生活方式這件事情。

第一年,我們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科技與藝術。很多人不理解為是「科技+藝術」,科技和藝術在本質上是相通的,所共有想像力和好奇心是整個人類源起和原力。這兩年和藝術界交流越來越多,做了很多的跨界和融合,讓更多人理解科技可以藝術化,科技可以變的如此美妙的事情。

福樓拜所說,藝術越來越科技化,科技也越來越藝術化,兩者在山麓分手,有朝一日必將在山頂重逢。

2018年,科技生活節用了一個很有趣的主題「普通的科技千篇一律,有趣的生活萬裡挑一」。我們定義第二屆科技生活節重要關健詞是「感知力」。每年科技生活節,不僅把大家聚集在一起聽論壇和演講分享,更多也搭建一個重要科技場景,能夠讓更多的孩子,讓更多的年輕人,甚至讓更多的家長體會到科技互動,很重要是生活感知力。

2019年,我們發起科技生活節的時候,用三年時間定義科技生活節,到了第三年了,什麼事情還是非常重要不可或缺的呢?定義了一個詞叫「陪伴」,科技越發達,人類越需要高質量的陪伴。今年主題是重新定義陪伴,小時候鄰裡之間的陪伴是親人面對面的交流,隨著科技進步陪伴方式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這些變化是的隨著科技大眾化發生改變,今年有很多陪伴主題,很多親子體驗,也有很多關於科技重新定義陪伴討論和思考,今天下午還會有四個科技大佬爸爸討論他們是怎麼帶娃,都是非常有意思的主題。

Wework北方總經理他昨天給我們發信息,他的太太在昨天凌晨誕下一個孩子,考慮到科技陪伴主題,他覺得在家裡陪老婆更重要。我們的職業、我們的工作,科技再怎麼變化,內心最柔軟的地方,陪伴情感的地方依然在那裡,這也是這三年,包括將來接下來一年一年做下去的很重要的科技生活節一個特別大的理念,一定要把科技大眾化這件事情推行下去,科技不是科技圈的事,科技是全人類的事情。

這三年基本上是一個公益的心態堅持在做,希望為大眾提供一張重要的門票,通往未來創新世界,挖掘生活想像力的潛能,希望鈦媒體科技生活節每年暑假可以給所有朋友帶來不一樣的體驗,也可以成為你們人生中非常重要一個時刻,甚至可能改變了你們人生中某一個想法,以及你與家人相處的方式。

這三年定義科技生活節三個關鍵詞,一直在問科技不能取代的是什麼?技術再進步它不能取代是什麼。2017——藝術想像力,2018年——生活感知力,2019年——不能取代我們與家人的陪伴,與身邊朋友的陪伴,是個人在陪伴中成長的過程。希望這三年對於科技生活節定義,未來將科技生活這件事情與大家一起越走越遠。

接下來在後面互動的朋友們也請注意一下,非常重要的時刻,我借這個場子有一點私心,發布鈦媒體非常重要一件事情,也很感謝大家在這裡見證這個時刻,因為鈦媒體集團公司從來沒有公開做這樣一件事情,這是七年以來第一次,雖然我們有很多次這樣的事,但是七年以來第一次公布。

一會兒會說到為什麼會去嘗試這件事情,鈦媒體沒有這個傳統,我們一直以來很少公布我們的融資情況,因為我們覺得企業發展最重要是它的業務,是它的事業,是它團隊往前跑的精神,但是今天科技生活節暑假在這裡,借這個重要的場地,這是一個奧運場館,非常感謝北京科技大學給我們提供這樣好的場館,北京科技大學體育館是奧運場館,來這裡之前,我就想奧運精神就是一種創業精神,更高、更快、更強,不謂艱難勇往直前,嚮往冠軍的挑戰,這是一種奧運精神也是創業精神。

借這樣重要的場合,七年以來第一次發布鈦媒體B輪融資。現在行情不是很好,大家都在說市場趨冷,我昨天晚上非常激動沒有睡,一直到今天早晨勉強感覺到有一點睡意,一看時間到了得來場地,來到這個場地立馬睡意全無了,從今天開始鈦媒體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剛剛完成了一輪近1個億人民幣融資,在多家機構當中我們選擇三家,興開國新、盛大資本、華韞資本做的融資。

大家會問媒體為什麼融這麼多錢,上一輪融資在2016年3000萬融資,從2017年融資也沒有怎麼用,2017年實現了盈虧平衡,2018年實現了規模性的盈利,2019年希望有更快速度的發展,所以最終決定還是做這輪融資,非常感謝這三家機構。尤其是盛大資本連續兩輪投了鈦媒體,我覺得他們特別有眼光。

過去三年時間,鈦媒體完成了從一個科技新媒新媒體,到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科技新媒體,再向一個科技生態服務商升級,並且初步完成了它的全球布局。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我們這幾年在做什麼,因為很多人了解鈦媒體,從鈦媒體有影響力的報導和內容看到,這是鈦媒體的內容無處不在,但是鈦媒體究竟做什麼其實很少知道。

在未來3到5年我們也相信,我們有實力和信心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世界級科技生態服務平臺,鈦媒體近7年發展可以說是厚積薄發,已經是中國最具影響力和最有代表性新媒體標杆之一,2018年鈦媒體旗下三大內容平臺(鈦媒體、鏈得得、鈦空艙)獲得了超過1.5億獨立訪問活躍用戶,真正做到了最先被科技影響1億人,他們是高質、高知、高價值的客戶群,是中國社會商業發展和技術進步中堅力量。

很多人好奇什麼是科技生態服務商,這是鈦媒體在業內首次提出來的概念,我們認為用自己小生態能力來服務和推動中國科技產業大生態發展與成長,鈦媒體自2015年提出十二字理念踐行至今,以科技為切入口和專業專注的精神,以深度服務於網際網路和傳統產業科技升級與轉型。

從現有鈦媒體這幾年發展整個業務規模和服務能力看,通過這幾年低調布局和發展,已經成為國內名副其實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科技生態服務商,在鈦媒體新媒體影響力與日俱增的同時,新媒體板塊的業務收入卻逐漸只佔到鈦媒體集團收入一半左右,這個比例今年之後越來越低,鈦媒體在2017年逐漸開始實現盈利了,這也是我們打下的一個非常夯實的基礎,有了這個基礎才在今年進行更快、更大規模的擴張。

依據要打造世界級科技生態服務平臺的目標,鈦媒體整個公司內部也會進行一次大的架構調整,在公司會成立四個新的事業群,以事業群的方式組建:新媒體事業群、專家網絡事業群、科技IP與創意產品服務事業群、鈦媒體國際事業群;除此之外,還將以內部孵化和對外合資的方式誕生更多的經營主體,目前已經成功孵化了獨立運行的團隊,未來以靈活創新的機制鼓勵團隊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

這四個事業群就是現在鈦媒體幾個大的業務結構,大家最熟悉第一個新媒體事業群就是新媒體的業務,現在是泛科技領域最大的用戶流量入口之一,2018年獨立訪問用戶超過了1.5個億,APP活躍用戶超過1000萬,鏈得得是區塊鏈領域龍頭位置新媒體,和區塊鏈數據和行情服務商。

接下來說到第二個事業群,鈦媒體少有的一個同時為阿里、騰訊、微軟、上汽等網際網路科技和傳統巨頭提供企業專家服務中國公司,這也是鈦媒體打造全球專家網絡的基礎,在這個基礎之上今年會有一個特別大的突破和提升。我們會在8月正式上線我們的全球化的專家網絡平臺,是一個既可面向個人C端,又可面向機構B端專家服務網絡平臺,在中國專家服務剛剛起步不久,但是在美國是非常成熟的業務,也是能夠鍛造幾十億美金重大市場的業務。

在這裡面基本上首創了專家線上匹配和管理智能系統,能夠讓專家連接更高效、服務更專業,為機構提供更有針對性,線下定製專家服務,目前平臺上積累近萬名全球頂尖企業專家,過去三年給世界500強公司在中國發展提供了很重要的專家服務,期待8月份最新產品的升級和上線。

今年這次發布之後,我想鈦媒體也會進入一個快速和爆發性的增長期,接下來每一個月我相信都會有鈦媒體重大的事件發布。

我們科技IP與創意產品服務事業群,包括科技生活節,不是把科技生活節當做一個線下活動,我們其實在打造一個科技IP的方式,在運營這樣一個科技生活的理念,包括T-EDGE全球創新大會,圍繞T-EDGE重要前沿、巔峰、顛覆的理念,打造更個性化、更具前沿精神科技大的IP,圍繞這個大的IP連接了全球大概有200多個世界級商業和科技大佬,在12月份年底全球創新大會大家可以看到全球性專家的出現。

很多人在使用鈦空艙,幫助你知道什麼樣東西更具備科技含量,提供一種新的生活理念,更具個性化,更具創造力的生活方式,我們希望打造科技IP線上線下場景運營聯合的方式做的一件事情。

第四個事業群是我特別著重講到的非常值得關注的鈦媒體做的事情,鈦媒體是同業中最早提出並堅定踐行國際化服務機構,2015年我們提出了全球影響12字方針「全球影響」四個字以後,廣泛在全球布局,雖然國內有很多的同行和機構都在提出海和國際化、全球化這件事情,但是真正像我們這樣大規模走出去,並且用海外本土化的團隊來打造和運營,能夠成為海外主流媒體和主流的大型機構合作夥伴,鈦媒體做的遙遙領先,鈦媒體國際影響力和出海能力都是遙遙領先的。

我們在全球有超過30個城市合作站點,在美國和日本已經設立了本地化專職團隊,成立了海外公司,並且成為了像美國CES世界頂級科技活動同業獨家合作夥伴,還於路透社國際主流媒體建立了內容分發的合作,鈦媒體英文版發布之後,有海外讀者和用戶通過鈦媒體英文內容和鈦媒體分發出去的英文內容在感知關注了解中國正在發生的事情,中國的創新和中國技術進步。

在打破中外信息壁壘和信息不對稱理念,鈦媒體在過去幾年已經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也列舉了一些全球的發聲,有一些海外官方帳號,大家可以關注,已經運營不斷時間了。第三方合作分發平臺以及和海外內容合作夥伴,大家都可以看到。

同時深度參與了很多國際盛會,以合作夥伴的方式深度進行了交流,並且幫助他們承接了很多的組織工作,創始人團隊受邀在全球各大活動上面做嘉賓發言,無論是CES、博鰲、達沃斯、巴菲特股東大會,都可以看到鈦媒體聲音。

我簡單列舉了一下我們正在做的事情,大家看到這些可能會覺得鈦媒體這幾年發展非常迅速,不知不覺快七年了,因此有很多老朋友,有些報名的朋友從前一兩年一直參加鈦媒體活動,特別感激大家,大家也一直見證了鈦媒體發展,發展到現在取得了一些成績,對我們團隊來說還是遠遠不夠的,離我們的目標非常遠。

今年借這個場合,發布融資是次要的,更重要是借這個機會第一次想告訴大家,鈦媒體在做什麼,目標是什麼?它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大家熟知科技新媒體,是中國非常具有服務能力和服務專業精神的科技生態服務商,我們希望有信心把它帶向全世界。

創業不是很容易,大家一路關注過來也看到了鈦媒體經歷了很多風波,也看到了我趙何娟經歷了不少風波,感謝大家一直支持我們,一路走來承受了不小的壓力,但是這個壓力對於很多人來說,對於經歷過生死的人來說,他們覺得雲淡風輕,我們走過來以後現在回過頭看也覺得雲淡風輕,大家會看到我們一直在拼,大家知道趙何娟是拼起來不要命的人,大多數人很難理解我們做的選擇和事情,我在這裡非常感謝,謝謝大家一直在支持和幫助我們的人,一直信任我們的合作夥伴,我都記在心裡,也會努力的,一定會回報給大家。

感謝盛大創始人陳天橋先生,創立盛大以來整個發展歷程,對科學技術孜孜不倦投入和追求,它對年輕人大膽信任和包容,在所有人都在懷疑我們爭議我們的時候,他堅定相信我們,不斷加持和投資我們,他是我迄今為止見到最為敬佩企業家、投資家,更是一位偉大戰略家,幫助我們建立了不一樣的視野和格局。每一次你們的支持是我們的前進的動力,大家覺得這兩年市場行情不好,但是鈦媒體沒有因為縮減成本裁減掉一個人。每個公司有自己發展節奏,包括我們自己的融資,我們不是覺得融越多的錢越好,也不是越快越好,也不是越早上市越好,每個公司根據發展目標和發展方向制定發展節奏。

鈦媒體能夠快速發展,也是因為它有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團隊,包括創始人團隊、合伙人團隊,還有我們這支年輕鐵軍一樣、無往不勝的團隊,我們也希望借這個機會招募更多的優秀、有共同理想、共同意願年輕人一起發展,真誠邀請現場各位朋友、各位嘉賓,還有線上所有關心鈦媒體朋友,一起擁抱未來,希望你們一起擁抱鈦媒體,支持鈦媒體和我們一起長長久久走下去,見證和幫助鈦媒體一起走出中國,走向世界。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科技越發達,人類越覺渺小?
    作者:老三科技談,關注網際網路,生活黑科技,歡迎交流。最近一個世紀,科技得到了巨大的飛越,在眾多領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科技的發展卻帶來了一個困惑,科技越發達,人類的作用似乎越來越小,猶其對人類的個體而言,這一現象就更加明顯。
  • 深度|科技越發達,人性越要高級!
    作者:萬紅雲原創作品,抄襲必究紅雲導語:人類是宇宙的精靈,不論外星人論者還是無神論者,沒有誰拿得出推翻的依據。人類終將統治宇宙,這是紅雲的見解,雖是一家之談,但是從科學中可以預測推算。人類最初起源於什麼?至今是一個懸案。
  • 科技越發達,保障就會越多嗎?
    在原始人類,雖然沒有現代科技所造成的災難,但在那個時候,也有洪水、毒蛇、猛獸等等。在這種環境之下,人與自然,是要彼此適應、改善,而不是鬥爭。水難、火難、風難、旱災、蟲災、植物病蟲害,在古代有,現代也有,任何時代都有。過去可怕的蝗蟲過境,現在沒有了,可是蟲害是分散的,處處都有蟲,有大蟲、小蟲。因此現在的人用很多農藥。結果農藥用得越多,蟲的抗藥能力越強。一種蟲被撲滅了,另外一類蟲又出現了。
  • 為什麼科技越發達,而現在的人幸福感越低
    而現在我國經濟的發達和各種高科技的出現,還有高樓大廈,貧富的差距是越來越大了。而且現在並不是不努力,而是很多人努力之後卻發現更加的難過了。以前的錢感覺夠用,而大家感覺以前的錢購買力非常的強悍,實際是差不多的,那麼為什麼現在科技發達,經濟也發達兒,人的口袋裡面那麼如此空,不光空還有很多的負債,包括現在讓很多人逼上了帶高利貸和網絡APP網絡賭博的陷阱之中呢。因為現在科技的發展出現了很多高科技的家用和農用工用的所有東西都開始出現。
  • 丁香園創始人李天天:科技越發達,我們就越健康嗎?| 2018 T-EDGE
    一年半以前的T-EDGE 科技生活節時,李天天分享了如何利用黑科技產品(比如雅培瞬感血糖監測儀),結合丁香園線上平臺的醫生以及線下診所來幫助患者進行慢病管理。從可植入設備到可降解設備,圖片來自李天天演講PPT除了繼續分享新的黑科技產品外,李天天也帶來了一個思考,「科技越發達,我們就越健康嗎?」李天天認為,因為高監管,與其他領域科技的突破相比,醫療行業偏慢。
  • 視頻 | 《越科技 越自然》及第五屆生活榜在松山湖發布!
    在松山湖工作生活的知名年輕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童欣,圍繞「越科技越自然」的主題,分享了他對科技與自然、科技與文化、科技與生活的思考。科技和自然是密不可分的,自然它本身就是最大的科技。人類的科技是在對自然地不斷探索的過程中進步的。
  • 人類腦部有一位置,不足10釐米,越年輕則越發達,影響人的一生
    而人類不僅喜歡喝海馬酒,在我們人體中也有海馬的存在,不過此海馬不是彼海馬。眾所周知,人類能夠有思維和想法關鍵在於頭腦,而其中,腦部有一位置不足10釐米,卻控制著人類的學習和記憶能力,這個部位就是海馬體。因為形似海馬,故稱為海馬體。
  • 科技越發達,人的轉速越快
    科技越發達,人的轉速就越快。任何人都得努力適應這種變化。擱古時候,人提馬馱,日子很長,時間很慢,效率很低。有人說,那豈不是很好?有地方發生疫情了,基本上很難傳播到其他地方。你從武漢步行到北京試試?沒有個一月半月,根本到不了。這樣的話,疫情能快速傳播?
  • 業內人說:機械臂自慰、情色VR,為什麼科技越發達我們越汙?
    實際上不獨是成人VR被人看好,只要是個科技產品或科技趨勢,人們一定會想到汙的地方去。而早有人戲稱,網際網路的第34條法則,就是「If it exists, there is porn of it. Noexceptions」,如果有,那一切都可以色情化。 人們說,食色性也。科技越發達也就越方便汙,因為通常來說兩性本身就是人類追求科技的原動力。
  • 「科技盲」藝術家用技術的手段,解決藝術創想
    展望×趙何娟:藝術對話科技,我們要拋棄實用性嗎?2017年7月22-23日,YT攜手中國最具影響力的TMT內容提供商鈦媒體,在上海西岸舉辦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萬人科技藝術嘉年華——「2017T-EDGE 科技生活節」。為期兩天的活動中,全球創意領袖、科學家、藝術家等跨領域精英,齊聚上海,通過20場演講及論壇,分享未來生活的趨勢以及科技界最前瞻的探索。
  • 科技越發達,越需要以人為本
    文/郭凌全球工業機器人的高速增長猝不及防,1984年《終結者》裡人面機械身的施瓦辛格還略顯生硬且夢幻,2019年走過十一年已經完美「進化」的鋼鐵俠卻溘然長逝。後者無疑是人機協作的最佳代表,亦是人類將機械進化運用到極致的典範。這雖然只是電影,但所展示出的人機協作,卻似乎離我們並不遙遠。
  • 細思極恐的20幅漫畫:科技越發展,人類越危險!
    人類不再是從呱呱落地的嬰兒成長,而是由充滿無限可能的細胞生物,去自由確定進化的方向。在未來的世界,由於網絡發展晉升到新高度,人類的一切行為可能都會被監視著。科技發達的背後,人類也逐漸失去了保持情況的最基本能力。地球已經無法滿足未來人類的需要了,他們更熱衷與花費巨款到外太空體驗賓館的滋味。
  • 科技越發達,窮人就會越窮!
    在大家的潛意識裡,科技進步肯定是好的,它不僅豐富了人們的生活,還為生活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然而現實真的如此嗎?並不盡然。 智能推薦算法對於企業來說是不是非常有用?它不僅可以推薦用戶愛看的內容,還能精準投放相應的廣告。
  • 人類進化成宇宙高級文明太難實現:科學越發達,前進的路就越艱難
    至人類誕生以來,已經在地球上度過了四百萬年的歷史,雖然人類一直都沒有停止過探索的步伐,近兩百年內人類的科技事業也在飛速發展,但是人類現在的文明程度還是只存在於非常基本的階段,連一級文明都沒有達到,據科學家估算人類現在的文明頂多算得上是0.7級文明,這個數據是前蘇聯的宇宙學家卡爾達肖夫創立的衡量宇宙文明等級指數
  • 科學家給出警告,計算機越發達人腦退化越快
    而人類的進化,更多情況下體現在大腦容量的增加和智力水平的提高。按照相關理論進行分析,人類大腦在不斷開發的過程中,擁有了越來越大的腦容量,以至於我們的頭部體積與大腦體積的比例在整個自然界中都十分獨特。我們不得不承認,科技時代的到來,得益於人類與眾不同的大腦,而越來越多高科技產品的出現,為我們提供便利的同時,似乎也讓大腦變得懶惰起來。人們不禁思考,未來我們的大腦是否會因此縮小呢?這種想法與用進廢退的原理有一定的關聯,人類大腦的進化首先反應了生理功能的增加。
  • 為什麼科技越發達,老師們卻越來越累? | 探月周報
    中國縣城教師群像HTH 創始人:為了顛覆性的改變而追求「穩」改變學校教育,從校長做一個「影子學生」開始為什麼科技越發達
  • 欠發達地區如何以科技創新帶動全面創新?
    全會明確提出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加快建設科技強國。作為科技管理部門,我們要深刻意識到,這既是支撐引領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提升綜合國力、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緊迫需要。我們必須以更大的自覺加快推進科技創新步伐,為「十四五」時期高質量發展和未來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 以素質教育點燃孩子未來 火花思維獲T-EDGE年度科技陪伴企業獎
    >以素質教育點燃孩子未來 火花思維獲T-EDGE年度科技陪伴企業獎2019-07-16 17:08:48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近日,由鈦媒體舉辦的2019T-EDGE 科技生活節在北京完美收官,大會匯集最尖端的意見領袖,聚焦科技教育、家庭互聯等領域的融合與突破。
  • 金兼斌: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科技向善大咖說
    金兼斌:人類歷史發展到今天,已來到一個轉折點。2018年、2019年可以說是非常明顯的一個轉折點,有一系列的標誌性事件接連發生。2018年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宣布一對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是人類第一次越過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活動之紅線。
  • 「城越」對話奇志科技陳俊宇:深耕房地產科技,推動新技術落地
    2019年7月,仲量聯行、太古地產及平安城科攜手推出中國內地首個房地產科技領域加速器計劃——「城越」。該計劃旨在中國的房地產科技生態圈內培養有潛力的企業,為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提供創新的技術解決方案。9月,城越加速器正式對外公布第一期加速計劃的入選企業名單,以無人機土方測量切入房地產科技領域的奇志科技,憑藉創新的產品模式和技術解決方案,從300家報名企業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此外,在10月份,奇志科技CEO兼聯合創始人陳俊宇還參加了城越加速器的首期加速計劃,並與來自仲量聯行、太古地產、平安城科的專家,就房地產科技的發展進行了深度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