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第25、26句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出自《三字經》、王應麟
原文解釋
還應該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識,如什麼叫「三才」?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個方面。什麼叫「三光呢?三光就是太陽、月亮、星星。
作者見解
正常解釋來看,好像講的是常識,但我覺得王應麟應該也是看玄學之類的,後面的原文天幹地支什麼的因該就可以知曉。
第25句:
「三才者,天地人」
作者想表達什麼意思呢?先有「無」,後有「天地」,然後才有「人」。
1.天道規則,天氣變化規律,有什麼?
天、澤、火、風
2.地道規則有什麼?
地、山、水、雷
3.人作用是什麼?
人可以使用天地規則改變萬物,填海掘山,利用水火改善生活,利用風發電,雷的話目前好像還沒那個能力引導,因為沒有物質能承載那個力量。除非先弱化雷再利用。
4.人無敵了?
其實不是,山澤是客觀存在的,我們只能改變一部分,水火無情,水災火災我們還是無法完全抵抗,暴風,天雷,地震都是我們無法抵抗的。天地人是法則,也是客觀存在的,可以互相影響互相因果糾纏從而達到不同的結果。但沒法完全控制。也許只有湮滅「無」之後它們所有才化為一體歸於法則本源。
第26句:
「三光者,日月星」
它講的是,不管是什麼東西,影響我們的就3種。我們現代人都知道日月星其實就是一種東西而已。而古人是沒發觀測到的,那麼他們眼裡,日月星代表著什麼?我覺得就是,陽、陰和縹緲之力(希望、或者自己)太陽月亮是可以直接影響我們的生活的,而星辰呢?應該也是會影響只是我們看不到而已。
陰陽可以代表地天,星星呢?人,所以說是日月星其實是除了表達它們也可以是天地人外,它們同等重要,是平等的。人不只是人,也代表著變化,變化之力,陰陽的調和之力。
陰陽我可以舉個簡單例子給在座的聽:
1.小孩眼裡只有黑和白,所以他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卻有時候會犯錯。
2.大人眼裡除了黑白還有灰。這部分灰除了貪慾還有人心所向。所以成年人做事比較穩妥儘量是方方面面做到位,我們可以看到大人很少犯大錯。即便犯錯也是沒把持住內心,犯了貪慾之過。
結尾語
所以,我們把這引申到人身上的話:
第一類:人生觀、價值觀、尊卑禮儀禮貌。
第二類:知識、利益。
第三類:世間不管做什麼事都需要前倆者的配合之後得到的第三類三者同等重要,也就是說它向世人表示著孩子的做人也重要,讀書也重要,學會做人和讀書,在為人處世上才會做出合理的決定。當然了,這種說法有千千萬,玄之又玄。選擇合適的一種去理解就可以了。希望我的個人見解能讓朋友們意識到,育兒的各方面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