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讀《三字經》,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

2021-01-07 江湖那些事

圖:中國國學文化藝術中心官網披露的「全系列傳統文化教材目錄」(部分)截圖

時下,許多幼兒園和小學,將《三字經》列為了教材(如上圖)。

這種做法,是非常愚蠢的。

一般認為,《三字經》成書於南宋時代,其作者為誰迄今仍無定論。該書在明清兩朝流傳甚廣,其核心作用,是充當兒童最基礎的識字課本。

其內容,大致可以分為6個部分:

(1)強調學習的重要性(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2)介紹基本倫理(融四歲,能讓梨)。

(3)介紹日常事物(天地人、日月星)。

(4)介紹應該學習的經典和學習順序(經子通,讀諸史)。

(5)介紹歷史朝代變遷(考世系,知終始)。

(6)拿成功事例對兒童進行勸學(唐劉晏,方七歲,舉神童,作正字)。

能夠在古代多種蒙學教材中勝出、得以長久流傳,《三字經》在文本上有它的特殊之處——三字句體,易於誦讀;字義淺顯,易於理解。

西方來華傳教士馬禮遜,曾對比評價過他所了解的四種中國蒙學教材。他覺得,《幼學詩》一味「向兒童宣揚虛榮心」,《千字經》「極其晦澀難懂」,《百家姓》「實在索然無味」,只有《三字經》,算是「四種小冊子中最有趣味的」。

語言學家張志公總結過《三字經》的好處:

「拿文言的標準看,《三字經》的語言是相當通俗的,無論如何,比《千字文》通俗得多;除了個別的句子外,沒有勉勉強強硬湊字數、硬押韻的毛病。從句法上看,可以說得上是靈活豐富,包羅了文言裡的各種基本的句式,既有訓練兒童語言能力的作用,又使全書的句子顯得有變化,樣式多,不枯燥。」③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三字經》的上述優點,只是相對於同時代的其他蒙學識字教材而言,是「同時代同行的襯託」所致。相比今天的識字教材,無論是識字效果,還是義理傳遞,《三字經》已經落後太多太多。

在今天,繼續讓孩子讀《三字經》,實際上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

先說識字功能。

關於漢語識字教學,教育界存在著兩種意見。

一種認為,教學須同時兼顧識字、閱讀與寫作,學生的識字任務應該隨年級逐漸增加,低年級最輕。

一種認為,低年級學生應把重點放在識字上,先大量認讀常用字,因為「在認識一定數量的漢字之前,是無法整句整段地閱讀的。……不集中識字而過早教兒童讀書,其結果是識字教育和知識、思想教育兩敗俱傷」;至中、高年級再逐漸減少識字任務,將重點轉移至閱讀和寫作上。

前一種意見主要流行於民國時期,三四十年代出版的小學國語教科書,多是按這種意見編寫。後一種意見是時下國內教育界的主流。有一些實驗和數據認為,後一種意見對漢語教學更有效果。

《三字經》走的是後一種「先大量認讀常用字」的路數。這是其值得肯定的地方。

但這並不意味著《三字經》可以成為今天幼兒園和小學的識字教材。

《三字經》的那些優點——短句易讀、淺顯易懂、句式豐富等,現行人教版一、二年級語文教科書,一樣不缺。而且,當代識字教科書,還有著許多古代識字教材所不具備的優點,比如內容貼近當代兒童的生活實際、重視互動性與遊戲性、字形由簡單至複雜並配以色彩鮮豔的圖畫、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等,這些都切合著識字階段的兒童「好動、愛玩,不能長時間專注某一事物,喜歡接觸形象的具體的有趣的東西,記憶力比較強,但易記也易忘……」的心理特徵。

當然,這並不是說現行人教版一、二年級語文教科書盡善盡美沒有缺點,而是說,較之近千年前成書的《三字經》,當代識字教科書有更多的優點,更適合當代兒童。

圖:2016年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學期語文教科書封面及課文,該課文貼近兒童生活、兼顧知識性與遊戲性,且配以色彩豔麗的圖畫,作為識字課本遠遠勝出《三字經》

再來說義理方面的問題。

《三字經》進入幼兒園和小學教材行列,多是以「國學教育」和「傳統文化教育」的名義。

遺憾的是,《三字經》所傳遞的「義理」,有許多不妥之處。

比如,「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彼女子,且聰敏;爾男子,當自警」(這些女性都如此厲害,你們男子要好好努力才對),這明顯是在歧視女性。

再如,「唐劉晏,方七歲,舉神童,作正字,彼雖幼,身已仕,爾幼學,勉而致」。這段不妥之處有二:

(1)榜樣教育不可選擇極端案例。「劉晏七歲為官」這樣極鮮見的特殊案例,難以令兒童產生共鳴。

(2)以做官為餌勸學,本已不妥,且劉晏入仕,是靠著呈文歌頌唐玄宗勞民傷財的封禪之舉獲得賞識,是靠溜須拍馬搞政治投機,才得以破格上位,手段並不光彩。

再如,在《三字經》看來,學子應讀之書,唯有經、子、史三類,並強調「經既明,方讀子」、「經子通,讀諸史」的學習順序。全文超過三分之一的篇幅,被用於介紹應該學的儒家經典和應該了解的朝代更迭史。這種知識結構安排,嚴重不符合現代社會的需要。讓識字期兒童朗誦這些內容,毫無益處。

再如,《三字經》中的很多概念,乃是科學理性未倡時代憑「日常經驗」所造,只應該留存在思想史中,對今人已沒有價值,是不必學的東西。

其中最典型者,莫過於「三才者,天地人」之「三才」—— 「三才」這個概念,語出《周易》,實不過先民對世界的一種極簡單粗糙的認知。今天的人類,對世界的了解,大至宇宙起源,小至細胞構成,早已超越了粗糙的先秦時代,世界觀也早已突破所謂「三才」的局限。繼續向學生灌輸「三才」概念,顯然不合時宜。

圖:人教版語文教科書識字課文保留了「天地人」與「金木水火土」,但未再提「三才」「五行」概念

其他如「夫婦順」、「夫婦從」「君則敬 、臣則忠」之類「三綱」「五常」,更是毫無疑問的糟粕。

綜而言之:(1)當代的許多識字課本,無論是編纂理念還是教學效果,都遠勝《三字經》;(2)《三字經》所傳遞的「義理」,有許多糟粕。讓孩子讀《三字經》,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

來源:短史記

相關焦點

  • 讓孩子讀《三字經》,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 | 短史記
    這種做法,是非常愚蠢的。一般認為,《三字經》成書於南宋時代,其作者為誰迄今仍無定論。該書在明清兩朝流傳甚廣,其核心作用,是充當兒童最基礎的識字課本。③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三字經》的上述優點,只是相對於同時代的其他蒙學識字教材而言,是「同時代同行的襯託」所致。相比今天的識字教材,無論是識字效果,還是義理傳遞,《三字經》已經落後太多太多。在今天,繼續讓孩子讀《三字經》,實際上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
  • 是否讓孩子學《三字經》?易中天:給孩子讀安徒生,不要讀三字經
    文|凝媽有個北京的朋友,孩子上一年級,需要背誦《三字經》。語文考試滿分110分,有10分是國學知識,主要就是三字經。孩子背三字經的時候,吭哧半天,總是記不住,每天愁得哭。不只他家孩子這樣,其他家長也表示為孩子感到累。
  • 易中天:《三字經》是「毒藥」,給孩子讀《安徒生》
    而易中天則對這個家長的疑問給予了斬釘截鐵的答覆:不要讀《三字經》、《弟子規》,那是放了三聚氰胺的奶粉,給你的兒子讀安徒生!  此言一出,很多對傳統儒學不大了解的家長也心生疑惑,《三字經》《弟子規》明明是流傳至今的儒家經典,為什麼會被說成是「毒藥」呢?
  • 網友稱讀《三字經》應「和而不同」
    網友認為,讀《三字經》沒有一定之規,應「和而不同」   「取」與「去」,交由時間評定   山東省教育廳近日要求加強對傳統文化等專題教育內容的管理,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如《弟子規》《三字經》《神童詩》等內容,連日來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 《三字經》傳了700多年,現代孩子該不該讀?易中天:它是毒藥
    二:《三字經》的影響力《三字經》如今與《百家姓》、《千字文》一起,並稱為我國國學三大啟蒙讀物。在古代,它的地位是極高的。我們平日裡看到一些影視劇裡,一群孩子搖頭晃腦背《三字經》,並不是虛構。易中天曾參加過一期訪談類節目,當時臺下有一位母親,稱孩子不願意背《三字經》,但學校都把這定為硬要求,最後她不得不讓孩子轉學,她的孩子才3歲。易中天聽到她這樣說,十分氣憤地表示:寧可讓孩子讀《安徒生》,也絕不讓他們讀《三字經》,這書就像毒藥。
  • 讀經典應「和而不同」 出問題的不是《三字經》
    對於如何「取」,怎樣「去」,有網友表示,世界沒有絕對完美的事物,大家關注的焦點不應是如何「取」和「去」,而應該是怎樣讓孩子讀得明明白白。因為無論是黑是白,至少應該讓孩子有所了解,畢竟這個世界不是只有一種顏色。
  • 禁讀全文《三字經》不能因噎廢食
    (12月30日山東商報)  《弟子規》、《三字經》和《神童詩》等等老祖宗留下的啟蒙教材,如果研究不深,分析不透,甄別不夠,會使教學中莨莠不分,使一些糟粕泥沙俱下,對學生產生負面影響,對此山東省教育主管發文禁止全文照搬古代經典,這是負責任的理性務實之舉,值得肯定,但不能「只破不立」,告訴下面這不能吃,那不能喝,卻拿不出「安全食品」來,讓學校無所適從,只能因噎廢食,放棄國學經典。
  • 《三字經》讓您的孩子錦心繡口、積厚成器
    [砭石說典]《教子莫舍`三字經'》———三字經讓你的孩子錦心繡口、積厚成器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但是,各路研究者傾向各異:一說《三字經》作者是南宋著名學者、官至禮部尚書兼給事中王應麟;一說是宋未區適子(見明末屈大均「廣東新語」卷十一中記載:「童蒙所誦三字經乃宋末區適子所撰。適子,順德登洲人,字正叔,入元抗節不仕」);第三個說法,是明代人黎貞,主要依據該版本自註:「《三字經》,南海黎貞撰。"又據清代邵晉涵詩有「讀得貞黎三字訓」之說。
  • 誦讀《三字經》:與其爭論讀什麼不如教人怎麼讀
    誦讀《三字經》:與其爭論讀什麼不如教人怎麼讀 2011-01-01 09:07:00    作者:徐潔   來源:大眾網---齊魯晚報   山東省教育廳近日發出通知,要求中小學在開展經典誦讀活動時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如《弟子規》、《三字經》、《神童詩》等內容。
  • 小議幼兒園中班讀誦《三字經》
    綜合考慮後,我班(中2班)在09年2月開始,開展了讀誦《三字經》的特色活動。  一、何謂《三字經》  一部不知出處的《三字經》為何會成為自南宋以來,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約定俗成的兒童啟蒙讀物?為何「三百千」(《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這三部中華傳統兒童啟蒙讀物中,只有《三字經》被後世奉為「經」?
  • 池莉:國人教育邏輯愚蠢 沒有意識到孩子是人
    池莉在《來吧,孩子》籤售會上放言,國人教育子女的邏輯不僅是錯誤的,而且非常愚蠢。《來吧,孩子》以一個普通母親的筆觸,闡述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在籤售會上,池莉向臺下的聽眾大談「育兒經」。 中國家長沒有意識到孩子是人 池莉表示,家長在教育子女時首先要明確一個問題:孩子是什麼。而她認為,孩子首先是一個「人」。
  • 倘若你孩子在讀幼兒園或小學請教他們三字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三字經大家都耳熟能詳,倒背如流。卻很少人知道三字經是一部包含了教育,歷史,文學也可以說讀懂本三字經就等於了解很多中國文化基礎。會有家長問孩子小現在教他們讀三字經讀三字經也是一樣道理,我們不要求幼兒園過小學孩子要理解或解讀三字經,我們只要教會他們,隨著以後學習多孩子慢慢會理解了。
  • 《三字經》傳承文脈
    想要吟誦《三字經》,就必須要了解他的時代、背景、作者。《三字經》的作者是誰呢?是南宋的王應麟。他一位大儒。在他留下的著作中包含了天文、地理、農耕、水利、詩詞、文賦等方方面面的內容。在宋朝滅亡以後,王應麟回到了寧波,拒絕了元朝統治者伸出的橄欖枝,隱居山林,開了一間小私塾。《三字經》就是自他的私塾中傳抄而出。
  • 引導幼兒學習《三字經》的4個方法
    199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英文版《三字經》選入《兒童道德叢書》予以推廣。 2、幼兒學習三字經不應該有明確的目標與計劃。如此反覆聽了近1年,豆豆2歲的時候,我們開始讓他有意思地聽CD內容,這些內容其實早就印刻在他的腦海裡了,經過刻意的聽和記,很快就一段一段地攻克,此時還是沒有刻意讓他去誦讀,只是在2歲半時發現他基本可以全文背誦了(某些地方需要提示)。特別提醒一下,如此小的孩子,讓其一下子背出全文是不實際的,過於苛求,分容易把小孩培養成書呆子。我們一般是讓他分段背誦,一次一大段或兩大段。
  • 陪孩子一起讀書成長——《三字經》第六講
    所以《三字經》先教孩子們應該怎樣為人處世,然後再教孩子們應該怎麼讀書。上一講我們講到了單數的最大的數:九,接下來講一個比九還大的數:十。所謂的十義,十種恰當、正當的交往處理方式。「父子恩 夫婦從 兄則友 弟則恭 長幼序 友與朋 君則敬 臣則忠 此十義 人所同」。
  • 《三字經》的作者原來是他......
    《三字經》不僅僅要求會背,我們更需要理解成語典故、增強孩子的識字能力~相信大部分家長都有許多類似的問題,小壹今天就幫您答疑解惑~俗話說得好「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三字經》取材典範,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由此可見,《三字經》作為啟蒙階段的經典讀本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關於《三字經》的作者和成書年代歷代說法不一,但是大多數學者的意見,傾向於「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經》,以課家塾」的說法。
  • 《凱叔·三字經》重磅上線 | 專為現代孩子打造的國學啟蒙經典
    現在《三字經》不僅被納入了小學課本中,還被翻譯成英文、法文等眾多語種,在全世界通行。為了讓《三字經》更適合現代孩子,凱叔團隊決定打磨一部《凱叔·三字經》。讓經典具有時代精神,讓今天的孩子感興趣,還要將精髓「原汁原味」地傳遞給孩子。《三字經》是中國啟蒙作品中唯一一部被叫做「經」的著作。
  • 「錢文忠解讀三字經」為什麼讀三字經?三字經的啟蒙意義?
    《三字經》為什麼要特別提到這些人?從他們身上我們又能夠學到什麼呢?這就是三字經告訴我們的關於「學」,只要堅持不懈,只要想學習,什麼時候開始都不算晚,但是梁灝八十二歲中狀元的事是真的嗎?「若梁灝, 八十二,對大廷,魁多士」這裡不得不提的是三字經中的一處紕漏!梁灝,一個八十二歲取得最後成功的人。
  • 孩子交友,我陪著幹過最「愚蠢」的事情
    這裡的「愚蠢」不是詞面上的褒義也不是詞面上的貶義,而且一種另類的並隱藏的鼓勵!孩子的交友方式,竟然也可以以這種形式存在。存在到,我一個做媽的也願意陪著她一起守株待兔……這兩天,在校門口都會看見如圖的小女孩站在校門口東張西望。像極了是在等待某個約好的小朋友!
  • 《三字經》學習第一天
    不知從何時起,再也沒有靜下來讀過一本書。也許是社會的浮躁,也許是生活的浮躁,也許僅僅是我們浮躁罷了。時間的推移,我們僅剩下了空虛。今日終於邁出了去腐生新的第一步,開始學習打卡第一天,突然想到了《三字經》,那就從《三字經》開始吧!1、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