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感人家長群曝光:父母的教養,藏著孩子最好的未來

2020-11-14 城南有舊事


前幾天,一篇名為"這才是家長群該有的樣子"的微博上了熱搜。

一位母親在家長群了說了自己孩子的特殊情況--只有一隻手臂,別的小朋友們很好奇,問她為什麼只有一隻手。

雖說童言無忌,但孩子畢竟還小,她回來以後很難過,也不敢再去和小朋友們玩。所以媽媽在群裡發言,希望家長們看到她女兒的時候,不要用異樣的眼光看待她,也不當面討論她的手。

出人意料的是,家長群裡的每個媽媽都熱情回復了這位母親,請她放心,自己家孩子會和她的孩子做好朋友,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去找他們。

兩萬多人評論"看哭了"、"這個班的孩子和家長都是善良溫柔的人""不好直接轉發,怕打擾到這位媽媽"……

說實話,我看到這條微博也流淚了。

聊天記錄

我們都喜歡暖心善良的孩子,但這份善良,不是憑空長出來的。

每一個天使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對天使般的父母。

正是這些有教養的父母,才能養出有大格局的孩子。

就像有人說的那句話一樣:

"推動搖籃的手,也是推動世界的手。"

01.

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是在模仿父母

還記得國外的公益廣告《孩子在模仿》麼?

短短的六十秒,卻足以令每一個人沉默。

父母一邊趕路一邊打電話,孩子也跟在身後匆匆地打電話;

父母瘋狂酗酒嘔吐不止,孩子也有樣學樣吐得天昏地暗;

父母在車上和對方對罵,孩子也高聲喊叫,並且向對方豎起中指;

這些場景,是不是有點熟悉?

父母在家裡大吼大叫甚至大打出手,孩子便可能學會"暴力解決一切";

父母開車肆無忌憚亂闖紅燈,孩子也從小明白了"不守規則"沒什麼錯;

父母對年邁的老人不聞不問,孩子也開始懷疑從小學的"尊老愛幼,兄友弟恭"是不是正確。

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有真實存在的例子。

百度上有一個問答: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最高贊回答沒有講什麼大道理,只是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

道理同樣簡單。

孩子從出生開始,看到的第一眼就是自己的父母。他們生長在家裡,目之所及,都是父母的言談舉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他們看到了什麼,就學著做什麼。

父母的行為,不只是影響他們的童年,也影響了他們的一生。

就像孔聖人曾經說過的一樣: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這句話,同樣適用於父母對孩子的教育。

02.

別讓自己狹隘的眼界,阻擋孩子看向未來的路

前段時間,一名13歲男孩"鍾美美"火遍全網。

鍾美美模仿老師

鍾美美原名鍾宇升,靠著模仿老師上課的一系列視頻,將無數人帶入到了"被老師支配"的讀書時代,也把自己送上了超級網紅的位置。

很快,爆火的鐘美美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收到了合作邀請,更是有公司開出一百萬的高價要籤下這名男生。

這名13歲的少年動搖了,因為"一百萬挺多啊,要不去看看?"

但是媽媽的一盆冷水澆了下來"給你一點錢,你就迷惑了?"同時告訴他"如果你學習好了,將來不僅僅是一百萬,可能是一千萬,一億。"

正是媽媽的清醒,讓這位小男孩重新沉澱了下來。

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學習上,也很少再在網絡上活動。

如今看起來他似乎不紅了,但我們都知道,他的未來更光明了。

然而在這個網際網路快速發展,"網紅=成功"的時代,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做到像鍾美美的母親一樣。有一位童模在接受採訪時說的話就讓人大跌眼鏡。

"我年收入高一點,八十多萬吧。"

"做網紅就是比較輕鬆一點。"

在本該上學的年紀,卻滿口都是金錢至上論。而在這一切的背後,來自於母親的教導"夢想就是要有錢,因為有錢就能娶到跟明星一樣漂亮的老婆。"

有母如此,孩兒何如?

老話常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別讓自己狹隘的眼界,阻擋了孩子看向遠方的路。

如果自己能力有限,也請去學習別的父母,看看他們如何用心付出,用愛澆灌。

萬不可一意孤行,給孩子指一條錯誤的道路

03

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也是為人父母的一場修行

最近,"順義媽媽"葉一茜的佛式育兒小火了一把,但其實,她絕不是一個"佛媽"。相反,她是鑽研透了孩子的性格和優缺點,陪著他們完成一次次的蛻變。

女兒森碟陽光外向愛運動,不管學習成績如何,她擁有網球、滑板、衝浪、遊泳、畫畫、小提琴等多項技能。

哪一項單拎出來,都夠一個媽媽自豪了。

可在森碟兩歲的時候,她還曾在微博上求助:謹慎細緻的處女座老媽,如何搞定活潑好動的白羊座女兒。

現在看來,她已經找到了答案:往未來看,陪孩子一起成長。

這邊女兒的生活豐富多彩,那邊的媽媽也沒有停止成長。

葉一茜最為人知的角色,是田亮的太太,是曾經的超級女聲。但除此之外,她還是演員,是主持人,更甚者,她去踢館了一檔做菜的節目《星廚駕到》。

面對挑戰,她雄心勃勃,"今晚我想要證明,這麼多年在廚房,我真的沒有白幹!"

而且事實證明她不是業餘的,做出來的家常菜受到了一致好評。

這是一個有遠見的媽媽。在被家裡人需要和依賴時放棄事業回歸家庭,卻沒有在日復一日的瑣碎生活中消磨掉自己。反而,把自己修煉成了珍珠,每個角度都光彩照人。

還有從奇葩說走出來的奇葩媽媽傅首爾,經常在公開場合吐槽老公和兒子。但真實的她,更是從來都不得過且過。她把自己的人生比喻成奧運會,說"我們生下來就長在跑道上,一生都要全力奔跑。"

正是有了這樣有遠見的媽媽,傅首爾的兒子一路成長得無比自信,他風趣幽默又落落大方,在多人面前發言毫不犯怵,談論起自己的家庭也是滿滿的自豪。

人生是一場漫長的修行,陪伴孩子成長的這段時間尤為特殊。

它不僅決定了孩子會被培養成什麼樣的人,也讓父母重新審視了自己身上的無限可能。

就像童話大王鄭淵潔說過的那樣:"你是什麼人,你的未來孩子就是什麼人。"

什麼是教養?說到底就是父母一言一行體現出來的三觀。

只有父母端正自己的觀念,培養出來的孩子,才能鶴立於人群之中。

很喜歡德國教育家雅斯貝爾斯說過的一句話:

"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家庭教育,是父母用自己的教養為孩子鋪出的一條路,是崎嶇,是坦途,都在於父母。

願天下父母,用自己的教養把孩子託舉得更高;

願所有孩子,在父母的正確引導下,沉澱出更好的自己!

- END -

本文作者:七翼

簡介:90後尾巴,一個平平無奇的腦洞小天才。希望輸出更多有溫度的文字。

相關焦點

  • 這位1歲孩子媽媽火了!孩子的未來,藏在父母的教養裡
    是的,孩子的未來,藏在父母的教養裡。最高級的炫富,是教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 有教養的孩子,到底有多可愛?有教養的孩子,是閃著萬丈光芒的,惹人憐愛。普通父母,如何養出人間小可愛?試問:誰不想養出這樣的人間小可愛?但是,很多人養出了「小惡魔」,不僅折騰家裡,還會出來禍害他人。
  • 藏在細節裡的教養,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作為家長,對於孩子的無理行為無計可施,還說在家就總是這樣,這不是理所當然的理由,而是蠻橫無理的藉口,只能說明熊孩子背後一定有一個熊家長。子不教,父之過,家長沒有傳授給孩子良好的教養,孩子一定會在社會上表現出和家裡一樣的奇葩行為,越來越囂張,最終成長為一個沒教養的大人。
  • 熊孩子亂按電梯寫檢討刷爆業主群:父母的教養裡藏著孩子的未來
    因為孩子是否懂事聽話、知錯就改,往往與父母的正確教養分不開。正如好孩子是教出來的,熊孩子是慣出來的,小惡不縱容 大惡方能止。不護短的父母才能教出有擔當有責任感的孩子,父母的教養裡藏著孩子的未來。在孩子成年以前,父母的教養,決定了孩子一生的底色。缺乏父母教養管束的孩子,猶如脫韁的野馬橫衝直撞,最終只會傷人害己。02 · 教孩子犯錯後真誠改過,才是最得體的家庭教養此前,江蘇宿遷一名7歲的熊孩子從自家高層陽臺往樓下潑墨,樓下住戶通通遭殃。事情發生後,男孩的父母沒有選擇包庇孩子,迅速行動起來,帶著孩子挨家挨戶誠懇道歉。
  • 孩子的教養,折射著父母的品行
    一扔一撿,形成了鮮明的反差,網友們紛紛評論,看人家的孩子多有教養啊。事後,有人問女孩,為什麼會想到這麼做,女孩輕描淡寫地說,我從小媽媽就是這麼教我的呀。 教養最能真實反映一個人的道德品質,它是舉手投足間發自內心的不經意流露,是無需提醒的自覺,良好的教養不是天生的,而是家庭教育中的耳濡目染,潤物細無聲,一點一滴地匯集而成。
  • 教養的迷思——父母真的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嗎?
    父母的教養,對孩子的人格發展,難道不是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嗎?事實上,小裴掉進了一個思維誤區之中:家長對孩子的教養的方式,並不是決定孩子人格發展最重要的因素。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教養思維」,這個思維模型的核心價值,並非強調教養的重要性,而是要讓你換一個角度來看教養這件事,向你解釋出一個鮮為人知的真相。
  • 少年 你鞠躬的樣子真帥:孩子的教養才是父母最值得炫耀的資本
    父母的解釋和掩護,正在悄悄使孩子成為在人群裡不受歡迎的人。 在當今社會,沒有一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出色,但是卻忘記了教育的本質是育人。 很多家長走入了誤區,拿孩子的頑劣當聰明,將他們的出格行為單純解釋為活躍和外向。卻不知,這一切其實已經背離了教養的軌道。 一個人的品行遠比成功重要,一棵沒有良好品行根基的樹苗,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成長為參天大樹的。
  • 孝敬父母,教給孩子最好的教養
    回到家卻對父母卻頤指氣使,這樣的教養,那是不如狗的教養,那是下三濫的教養。父母和孩子能有一世的緣分,那是多麼不容易,是應該相親相愛渡過一生的,不是用來仇恨的、對立的。孝敬父母,才是做人處世的最好教養。看著「反穿皮襖倒穿鞋」的老父親,才知道這世上最肯庇護他的人就在眼前,他最應該聽他的話。從此他不再到處求仙問道,在家裡好好照顧自己的二老爹娘,後來終於修成正果,因為在人世間最肯庇護你的人,是你的爹娘,你要找的佛祖菩薩就是你的父母雙親。
  • 家長的界限感教育,是給孩子最好的教養
    一、父母的態度裡藏著孩子的認識觀 要告訴與人相處很中,身體的界限在哪裡?這就要求家長首先對孩子做好性啟蒙教育。家長摘到有色眼鏡坦然告知,孩子也就能安然接納;但如果錯失教育黃金期,隨著孩子不斷長大,未來家長就要花更多的補救精力。 性教育並不需要老生常談,也許一次到位的教育,就能夠讓孩子終身受益。
  • 最好的教養,是父母願意成長
    11月21日,由四川省民政廳主辦、瀘州市民政局、合江縣民政局指導、救助兒童會支持、臨港街道五裡坡社區、瀘州市心源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承辦的正向教養家長學習小組在臨港街道五裡坡社區開展。小組課程在進行過程中,家長導師引導家長通過握拳遊戲,認識暴力,分享使用暴力掰開對方拳頭的感受。
  • 教養,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我們從這個男孩子的行為上,就大概能看出他的家庭對他的教養,讓他成為被人尊敬的對象。如果一個人沒有教養,那麼他就算再成功,或者智商再高,也很難被別人真心對待。反觀那些有教養的人,他可能學習並不好,但是卻在人們面前都很玩得來,因為別人能從他身上感受到那種真心的態度。而教養,是從小就開始給孩子培養的,也是父母送給孩子一生的禮物。
  • 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未來影響其實並不大……
    ②這裡說的環境不是家庭環境,不是父母的教養方式,而是社區環境、學校環境,以及最重要的,孩子跟怎樣的同輩群體相處,孩子認同了怎樣的同輩為「自己歸屬的群體,自己應該模仿的榜樣」。3 為什麼家長的教養方式對孩子的發展影響不大?哈裡斯的看法是——① 教養方式其實根本就不是父母單方面可以決定的,孩子的天性(即遺傳)會影響父母對待ta的方式(間接基因效應)。
  • 國王的禮物繪本館:餐桌是最好的課堂 家長是最好的老師
    飯桌雖是方寸之地,卻最容易暴露人的真實一面,也最能窺見一個人的家庭背景和教育。餐桌是最好的課堂 家長是最好的老師真正的家庭教育最後,公司告訴他:雖然他能力出眾,但不懂得尊重別人,沒有教養,不能錄取。原來前程似錦的未來卻絆倒在「餐桌教養」兩個字上,有時候,真的是一餐見教養,細節定輸贏。餐桌上的禮儀與一個人的家庭教育有著緊密的聯繫,不懂得餐桌禮儀的孩子往往讓家長十分頭疼。
  • 每一個孩子的身上,都帶著父母的教養
    女孩和父母在男孩家住了兩天,走的時候女孩父母對男孩父母說:「妞兒嫁給良我們放心了,看了你們老兩口,我們知道良為什麼這麼優秀了,也明白了妞兒為什麼非良不嫁了。」父母的教養,就是孩子的教養;父母的教養,就是孩子未來優秀和幸福的基石。
  • 《教養的迷思》|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其實「專家們」錯了
    父母的教養方式能否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父母對孩子的人格發展有長久影響嗎?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龍生龍鳳生鳳」一說,西方貴族更是在家接受教育,現代教育專家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我們經常會拿「這孩子有家教」這句話來表揚好孩子,父母對孩子的人格發展當然會產生長久影響。
  • 人民日報盛讚男孩檢討書:有教養的孩子背後,都藏著三觀正的父母
    孩子就是一面鏡子,他的行為舉止中,藏著的是家長的三觀。而所謂的三觀正,本質就是一種以約束自己為前提,並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的善良。父母的三觀正,就如春風化雨,一言一行都會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從而變成一個有教養的人。
  • 孩子的教養究竟有多重要?父母應該怎麼培養孩子,應該了解這幾點
    寶媽帶5歲女兒剛參加完「貴族聚會」,回家後就發現被踢出了群聊麗麗是一個普通的工薪階級,有一個孩子今年剛剛5歲,因為想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於是家裡就湊了點錢,希望孩子能夠上一個好一點的幼兒園,於是麗麗就選擇了當地一個非常有名的貴族幼兒園,就希望這個幼兒園能讓孩子變得優秀。
  • 父母的修養,孩子的教養
    孩子的教養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父母的修養,父母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是一生的。科學研究發現,教養這個詞應該涵蓋兩個方面的內容:關愛和約束。不難理解,教養分開來看就是教育和養育,養育需要關愛,而教育則是約束,教會孩子在這個世界生存的規則和禮儀。
  • 地鐵上,姐弟倆的小舉動火了,高素質的孩子,教養都藏在細節裡
    什麼是最好的教育?這種根植於心的修養、時刻為他人著想的善良、能夠用實際行動為孩子以身作則的教育方法,或許就是最好的教育。乘客們看到這一幕後,都為了姐弟倆豎起了大拇指:「教養都藏在了細節裡呀,有教養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炫富。」
  • 媽媽微信群裡這樣說,好的教養方式影響孩子一生,看你是哪一種?
    一位家長在家長群裡以微信的形式告知班裡的其他孩子的家長,自己的孩子身體殘疾,缺少一隻手,希望各位家長能夠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歧視她,不要孤立她,不要議論她的缺陷。班級群裡的其他家長看到後都做了積極的回應和支持。很多網友表示,這才是家長群最應該有的樣子。孩子的教育,不正是需要家庭、學校、社會共同來完成嗎?而不是孩子出現問題後一味的去責怪學校的老師,去怨懟這個社會。
  • 父母的三觀,藏著孩子未來的樣子
    周圍人看到孩子的做法,委婉地阻止他。這位媽媽不高興地說:「孩子還小,懂啥啊?又沒有吃多少,嘗嘗口味而已。」不難想像,有這樣的母親,孩子長大後的樣子,很容易成為愛貪便宜的人。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於子女來說,父母是否明辨是非,三觀是否端正,直接影響孩子的為人處世,藏著孩子未來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