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篇名為"這才是家長群該有的樣子"的微博上了熱搜。
一位母親在家長群了說了自己孩子的特殊情況--只有一隻手臂,別的小朋友們很好奇,問她為什麼只有一隻手。
雖說童言無忌,但孩子畢竟還小,她回來以後很難過,也不敢再去和小朋友們玩。所以媽媽在群裡發言,希望家長們看到她女兒的時候,不要用異樣的眼光看待她,也不當面討論她的手。
出人意料的是,家長群裡的每個媽媽都熱情回復了這位母親,請她放心,自己家孩子會和她的孩子做好朋友,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去找他們。
兩萬多人評論"看哭了"、"這個班的孩子和家長都是善良溫柔的人""不好直接轉發,怕打擾到這位媽媽"……
說實話,我看到這條微博也流淚了。
聊天記錄
我們都喜歡暖心善良的孩子,但這份善良,不是憑空長出來的。
每一個天使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對天使般的父母。
正是這些有教養的父母,才能養出有大格局的孩子。
就像有人說的那句話一樣:
"推動搖籃的手,也是推動世界的手。"
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是在模仿父母
還記得國外的公益廣告《孩子在模仿》麼?
短短的六十秒,卻足以令每一個人沉默。
父母一邊趕路一邊打電話,孩子也跟在身後匆匆地打電話;
父母瘋狂酗酒嘔吐不止,孩子也有樣學樣吐得天昏地暗;
父母在車上和對方對罵,孩子也高聲喊叫,並且向對方豎起中指;
這些場景,是不是有點熟悉?
父母在家裡大吼大叫甚至大打出手,孩子便可能學會"暴力解決一切";
父母開車肆無忌憚亂闖紅燈,孩子也從小明白了"不守規則"沒什麼錯;
父母對年邁的老人不聞不問,孩子也開始懷疑從小學的"尊老愛幼,兄友弟恭"是不是正確。
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有真實存在的例子。
百度上有一個問答: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最高贊回答沒有講什麼大道理,只是舉了一個簡單的例子:
道理同樣簡單。
孩子從出生開始,看到的第一眼就是自己的父母。他們生長在家裡,目之所及,都是父母的言談舉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他們看到了什麼,就學著做什麼。
父母的行為,不只是影響他們的童年,也影響了他們的一生。
就像孔聖人曾經說過的一樣: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這句話,同樣適用於父母對孩子的教育。
別讓自己狹隘的眼界,阻擋孩子看向未來的路
前段時間,一名13歲男孩"鍾美美"火遍全網。
鍾美美模仿老師
鍾美美原名鍾宇升,靠著模仿老師上課的一系列視頻,將無數人帶入到了"被老師支配"的讀書時代,也把自己送上了超級網紅的位置。
很快,爆火的鐘美美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收到了合作邀請,更是有公司開出一百萬的高價要籤下這名男生。
這名13歲的少年動搖了,因為"一百萬挺多啊,要不去看看?"
但是媽媽的一盆冷水澆了下來"給你一點錢,你就迷惑了?"同時告訴他"如果你學習好了,將來不僅僅是一百萬,可能是一千萬,一億。"
正是媽媽的清醒,讓這位小男孩重新沉澱了下來。
他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學習上,也很少再在網絡上活動。
如今看起來他似乎不紅了,但我們都知道,他的未來更光明了。
然而在這個網際網路快速發展,"網紅=成功"的時代,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做到像鍾美美的母親一樣。有一位童模在接受採訪時說的話就讓人大跌眼鏡。
"我年收入高一點,八十多萬吧。"
"做網紅就是比較輕鬆一點。"
在本該上學的年紀,卻滿口都是金錢至上論。而在這一切的背後,來自於母親的教導"夢想就是要有錢,因為有錢就能娶到跟明星一樣漂亮的老婆。"
有母如此,孩兒何如?
老話常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別讓自己狹隘的眼界,阻擋了孩子看向遠方的路。
如果自己能力有限,也請去學習別的父母,看看他們如何用心付出,用愛澆灌。
萬不可一意孤行,給孩子指一條錯誤的道路
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也是為人父母的一場修行
最近,"順義媽媽"葉一茜的佛式育兒小火了一把,但其實,她絕不是一個"佛媽"。相反,她是鑽研透了孩子的性格和優缺點,陪著他們完成一次次的蛻變。
女兒森碟陽光外向愛運動,不管學習成績如何,她擁有網球、滑板、衝浪、遊泳、畫畫、小提琴等多項技能。
哪一項單拎出來,都夠一個媽媽自豪了。
可在森碟兩歲的時候,她還曾在微博上求助:謹慎細緻的處女座老媽,如何搞定活潑好動的白羊座女兒。
現在看來,她已經找到了答案:往未來看,陪孩子一起成長。
這邊女兒的生活豐富多彩,那邊的媽媽也沒有停止成長。
葉一茜最為人知的角色,是田亮的太太,是曾經的超級女聲。但除此之外,她還是演員,是主持人,更甚者,她去踢館了一檔做菜的節目《星廚駕到》。
面對挑戰,她雄心勃勃,"今晚我想要證明,這麼多年在廚房,我真的沒有白幹!"
而且事實證明她不是業餘的,做出來的家常菜受到了一致好評。
這是一個有遠見的媽媽。在被家裡人需要和依賴時放棄事業回歸家庭,卻沒有在日復一日的瑣碎生活中消磨掉自己。反而,把自己修煉成了珍珠,每個角度都光彩照人。
還有從奇葩說走出來的奇葩媽媽傅首爾,經常在公開場合吐槽老公和兒子。但真實的她,更是從來都不得過且過。她把自己的人生比喻成奧運會,說"我們生下來就長在跑道上,一生都要全力奔跑。"
正是有了這樣有遠見的媽媽,傅首爾的兒子一路成長得無比自信,他風趣幽默又落落大方,在多人面前發言毫不犯怵,談論起自己的家庭也是滿滿的自豪。
人生是一場漫長的修行,陪伴孩子成長的這段時間尤為特殊。
它不僅決定了孩子會被培養成什麼樣的人,也讓父母重新審視了自己身上的無限可能。
就像童話大王鄭淵潔說過的那樣:"你是什麼人,你的未來孩子就是什麼人。"
什麼是教養?說到底就是父母一言一行體現出來的三觀。
只有父母端正自己的觀念,培養出來的孩子,才能鶴立於人群之中。
很喜歡德國教育家雅斯貝爾斯說過的一句話:
"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家庭教育,是父母用自己的教養為孩子鋪出的一條路,是崎嶇,是坦途,都在於父母。
願天下父母,用自己的教養把孩子託舉得更高;
願所有孩子,在父母的正確引導下,沉澱出更好的自己!
- END -
本文作者:七翼
簡介:90後尾巴,一個平平無奇的腦洞小天才。希望輸出更多有溫度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