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略有耳聞的人來說,左旋螺經常是稀奇罕見價值連城的代名詞,但是,隔霧看花總不真切,所以今天,我們就來好好嘮嘮這左旋螺。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何為左旋何為右旋。
軟體動物門腹足綱的許多動物有一個其他動物沒有的特點:它們的個體在發育過程中會發生扭轉,形成左右不對稱的解剖學特徵。許多腹足綱動物有一個外骨骼,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螺,絕大多數螺沒有對稱結構(其他動物的內外骨骼基本都是左右對稱的),大部分的螺也是螺旋狀的。
既然是螺旋,就有個螺旋方向的問題。當我們拿到一個螺的時候,能觀察到螺旋線,但這螺旋線是靜止的,並不像時針那樣在旋轉。因此當我們說一個螺的旋轉方向時,實際上指的是靜止的螺旋線的方向。
靜止的螺旋線的方向是左旋還是右旋則取決於觀察者的視角。視角不一樣,則旋轉方向不一樣。
為了方便描述,人們給螺旋方向設了一個定義:將貝殼的殼頂(螺塔頂)朝上, 殼口朝向觀察者自己, 如果殼口開在左邊即為左旋,開在右邊即為右旋。
自然界中的螺有千千萬,體型大小顏色品相更是使人眼花繚亂,並不是所有的螺都有峨螺科那樣巍峨聳立的螺塔,比如螺很小,難上手,或者螺軸非常扭曲,或者螺塔非常平甚至被包埋等因素。
這些螺,或多或少會使那些直接觀察螺旋線或者直接比劃手性的方法有些困難。 所以,現在全世界的貝殼學書籍幾乎都用上面介紹到的定義,因為根據這個定義引入的方法是非常簡明實用的。
在自然界裡,右旋的螺佔絕對多數。其中陸生貝類的左旋物種比例較大,至少相對海貝來說是這樣的。但是,左旋螺並非想像中那麼稀有。大多數人沒見過左旋螺的原因,僅僅是因為沒有仔細觀察,只要你仔細一點,隨時都能見到左旋的螺。
加拿大的研究團隊統計了55,000個物種,發現左旋佔有的比例為5%左右,根據這個結論,左旋螺還是比較稀有的。但是不是所有的左旋螺都很稀有呢?並不盡然。
在陸生貝類中,有一個科叫煙管螺科,中國是這個科的主要分布地,物種數量世界第一,而這個科中的螺幾乎都是左旋的。
煙管螺在我們國家廣泛分布著, 不論東西南北,任何一個省份都有分布。 一般地,如果是山區,往往能在長滿青苔的石頭上找到;如果是在平原地區, 在有些年頭的牆腳就能找到。即便是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的城區, 要找到它們也不難。
自然界並沒什麼鐵律規定煙管螺一定要左旋,也有少數煙管螺是右旋的。比如產自湖南的司氏麗管螺就是右旋的。
在海貝中,有一個三口螺科,因其兩個水管延伸十分明顯,使螺看起來像有三個開口一樣。
這個科的物種也幾乎都是左旋的,在海貝中似乎只有這樣一個科是以左旋為主的。
上面說到的是整個科都是左旋的情況。 還有一種情況, 就是所在的科裡的物種絕大多數物種是右旋的,但有那麼幾個物種是左旋的。
有一個很有名的螺, 它的拉丁名為 Busycon contrarium (Conrad,1840) ,以前中文名都叫左旋香螺,但現在整個 Busycon 屬都被移到了峨螺科。不管是在香螺科還是在峨螺科,大多數物種都是右旋的,但這個物種是左旋的。
再比如,堅螺科絕大多數是右旋的, 但產自我國南方的皺疤堅螺卻是左旋的。
下面我們說另外一種情況,就是螺旋方向畸形。如果一個物種幾乎都是右旋,但發現了一個左旋標本,那就是螺旋方向畸形。
我國黃渤海地區的卡民氏峨螺 Neptunea cumingi (Crossse 1862) (俗名又稱香螺, 風車螺等),它是一個右旋物種,但它的左旋標本卻不難發現。
在堅螺科有一個屬 Amphidromus,這個屬的物種有右旋的,也有左旋的,比較奇特的是這個屬中有些物種的螺旋方向左右旋都很常見。而且左旋個體出現的比例非常大。當你發現一隻右旋的樹蝸牛,可能它附近就還有一隻左旋的。
不管哪個方向都算不上畸形,都是常型,有的物種的螺旋方向似乎是隨機的,甚至接近五五開的比例。 如果仔細觀察個體,似乎除了旋轉方向外,很難找到這些不同螺旋方向的個體間還有其他什麼差異。
關於左旋螺,科學之外的話題
關於「左旋螺」這個話題,流傳的說法不少,對錯參差,不妨簡單甄別一下:
1. 有說「左旋螺特別值錢」:收藏界講究的是物以稀為貴,有很多的人追捧左旋的螺,但是,真正稀有的是螺旋方向畸形的標本,比如說一個物種常型是右旋, 偶爾發現一個左旋的標本, 這個標本才會更值錢,反之亦然。
2. 有說「左旋螺能帶來好運」:印度聖螺、白法螺等螺常被用作宗教法器,而且越大越好。這兩種螺都是右旋的,所以如果能得到更稀有的左旋的標本,自然會顯得有更特別的「意義」。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佛教中的法螺都是以「右旋為貴」。但這裡的右旋可不是我們眼中的「右旋」。佛教中對左旋與右旋的判別方法和我們使用的不一樣:他們是將貝殼的殼頂朝下,殼口朝上面對自己。所以我們所說的左旋在他們那裡就成了右旋。
3. 有說「左旋螺有毒」:的確,有些螺叮咬人類的確會導致中毒,比如芋螺科中,有些芋螺的毒性比蛇毒更強,但是其毒性和起螺旋方向無關,事實上,芋螺全是右旋的。
至於食用,可以肯定的說,所有的有殼的軟體動物的肉都是無毒的,一些叮咬可致命的芋螺的肉依然可供食用。
目前所發生的食用軟體動物導致中毒的事件,毒素都是外源性的,因此和旋轉的方向自然也沒有關係。
來源 | 岡瓦納自然網、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