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媽媽做的飯總是最好吃的,因為媽媽的菜裡總是包含著對子女的愛。
即使只是一道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家常菜,也有屬於「媽媽的味道」。
如果你攤上個「做飯難吃」的媽媽呢?
小夢在生寶寶之前一直沒有下過廚,一方面是她自己工作太忙,另一方面小夢的老公本身就是廚師,家裡的飯菜的工作自然是老公全權負責。
生了寶寶以後,小夢老公雖然還是會做飯,但也總有忙不過來的時候,所以小夢也不得不開始學習做飯。
「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小夢本以為自己可以輕鬆駕馭做飯這件小事,可讓她沒想到的是,她是真的沒有做飯的天賦。
明明是按著食譜一步一步來的,可是每次做出來不是生的,就糊了。
終於小夢能把菜做熟了,可這味道卻總是一言難盡,雖然飯做得不好吃,但小夢還是每天堅持給孩子做飯,並且從不讓寶爸插手。
或許因為寶寶只吃過媽媽做的飯,所以也沒有什麼能比較的,就這樣一直到了寶寶上幼兒園。
上幼兒園後,寶寶肯定是要吃食堂的,這一下子打開了寶寶對新世界的大門,孩子這才知道原來食物還可以這樣好吃。
這對於小夢可不是什麼好事,孩子吃過好吃的之後,自然不愛她清湯寡水飯菜,甚至還因為媽媽做的飯太難吃而哭了,最後只能一邊哭一邊吃,看起來委屈極了。
孩子鄭重其事地寫了一封建議信給小夢:媽媽,謝謝你每天早上六點起床給我煮早餐。夏天給我做涼拌黃瓜,感謝您對我的養育之恩。
再次我想說:「您什麼時候把菜炒好吃一些?謝謝。」看得出來,孩子對媽媽做的菜真的很不滿意。
萌娃:不好好吃飯,不能怪我
都說沒有不好好吃飯的孩子,只有不會做飯的媽媽,如果媽媽把飯做成這樣,你還說孩子不好好吃飯嗎?
做過飯的人一定都曾炒糊過菜,但這道菜糊的是不是太「脫俗」了,如果我不說誰能猜出來這是一道紅燒肉?
這樣的菜最後恐怕只能便宜垃圾桶了,看來做飯真的不簡單啊!
看這位寶媽炒菜的架勢,不知道的還以為她是在做什麼化學實驗,頭盔配手套,設備倒是滿齊全,但這鍋裡的菜怎麼還是糊了?
不過該說不說這確實是一個防油濺出的好辦法,不過應該是有點擋視線,要不然這一鍋菜也不會糊得如此厲害。
別人炒蛋是只炒蛋液,可這位媽媽卻是連蛋帶殼一起炒,你別說這樣看起來確實有營養多了,不過你確定這樣吃了真的能消化嗎?
這道菜紫菜蛋花湯,倒是沒有雞蛋殼,但這蛋花怎麼看怎麼有點奇怪呢?這一層一層的蛋液比「盤絲洞」的蜘蛛絲還密。
我真是想知道這位媽媽的廚藝到底如何?感覺這不是一般人能有的手藝啊,搞不好還能研發出一道新菜就叫「紫菜盤絲洞」?
「紅棗紫薯粥」本來好好的一道營養粥,可為什麼要加蝦米?染上紫薯的蝦米好像一條條蟲子,你確定孩子能吃進去?
還有這道「大蔥炒香菜」,家裡是沒有其他菜了嗎?大米粒媽咪第一次聽說原來2個配菜也能化身主角,這是專門治「挑食」的熊孩子?
這顆造型「獨特」蛋撻,這是怎麼烤出來的,怎麼看有有點像「翔」,孩子能有食慾才怪,有時候還真不能怪孩子不好好吃飯。
如果說什麼那些都需要點技術,那麼煮水餃總不需要什麼技術吧,但萬萬沒想到,原來餃子也能論「灘」算。
這一大灘餃子,也不知道是吃餃子,還是喝餃子。
今日話題:你有過相同的體驗嗎?你媽媽做飯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