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追隨劉備超過20年,其中一人的資歷可能比關羽張飛還要老

2020-12-12 歷史戰爭

我們知道在三國裡劉備創業時間算是最早的一批人,但是成就霸業的時間卻很晚,從公元184年劉備討黃巾到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這裡個時間段我們粗略估計一下將近有四十年,這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可以說是大半生的時間。關羽 張飛是我們熟知的早期追隨劉備的兩個人,但是我們知道劉備在早期創業的時候單單靠關羽 張飛這個兩個人輔助還是遠遠不夠,還有一些人在很早的時候就追隨了劉備,這次小編就簡單的盤點出幾位追隨劉備超過20年的部下,不正之處還請糾正。

1:趙雲

趙雲可能是我們首先想到,追隨劉備超過20年的部將,我們說趙雲原本是公孫瓚的部下,他是怎麼轉投劉備的呢?原來劉備曾投奔過公孫瓚,在此期間結識了趙雲,劉備和趙雲二人彼此欣賞,但是此時趙雲已經是公孫瓚的部下了,劉備也不好意思將趙雲留在自己的身邊。後來公孫瓚被被袁紹擊敗,趙雲當時在老家沒有出仕,公元200年劉備在徐州被曹操打敗不得已投奔了袁紹,這時候趙雲募集了幾百人前來投奔劉備,這時趙雲才正式成為劉備的部下。

2:簡雍

說起簡雍這個人人們對他的印象不是很深刻,在《三國演義》裡勉強算是個二流的謀士,但是他可能是追隨劉備時間最長的一位了,史籍記載簡雍 和劉備是同鄉,他們兩個人在年少的時候就相識,從這裡我們可以推斷出劉備認識簡雍 要比關羽張飛早,而且劉備在最初起兵的時候簡雍就在外替劉備周旋,因此很可能簡雍的資格要比關羽張飛還要老。

3:麋竺

麋竺可以說是改變劉備人生軌跡的人,他不僅僅只是一個文官還是徐州當時的豪強,劉備當初能當上徐州牧,那是因為麋竺等人在陶謙面前力保劉備為徐州之主的原因。公元194年陶謙病逝,麋竺等人奉劉備為新主,直到劉備創立蜀漢麋竺一直伴隨劉備身邊直到去世,在劉備困難的時候還將自己的家產和妹妹都進獻給了劉備作為霸業之資,因此劉備平定益州之後對麋竺備受恩寵當時在蜀漢麋竺的地位無人能及,就連諸葛亮的地位都在他之下。

4:孫乾

孫乾 是劉備當時徐州牧之後前來投奔的,時間大約在公元194年左右,他經常作為劉備的使者出使出使各個諸侯為劉備周旋事宜,後來在益州平定之後,劉備對孫乾也是照顧有加,據史籍記載孫乾當時在蜀漢的待遇僅次於麋竺,與簡雍相同。公元215年左右孫乾因病去世,他追隨劉備的時間應該在21-22年。

5:劉琰

劉琰是在劉備投奔陶謙的時候加入劉備的陣營的,劉備因為劉琰 和自己同室同宗因此對他很是信任,經常出席一些重要的場合都會把劉琰帶在身邊。劉琰和孫乾 簡雍等人差不多都是作為劉備的幕僚使者,經常幫劉備出去搞關係的,其投奔劉備的時間和孫乾差不多,不過劉琰 活的比較長,後來還娶了個漂亮的媳婦,劉禪登基後,他的媳婦被太后召入了宮中,一個月後才從宮中回家,因為懷疑自己媳婦和後主劉禪有染,劉琰於是將他的媳婦暴打一頓逐出了家門,後來因此打媳婦的罪名被處死。

6:陳到

陳到 投奔劉備的時間比較模糊,時間大概是劉備當徐州牧或者後來投奔曹操擔任豫州刺史期間(194-197),歷史上關於陳到的記載不多,他在當時劉備陣營裡名次略低於趙雲,後來統帥著劉備的精兵「白毦兵」,劉備病逝後他鎮守在永安。諸葛亮曾給李嚴寫過一封信稱陳到所都率的白毦兵是西方的上等軍隊。

相關焦點

  • 劉備與關羽張飛感情如何?劉備心懷責備,一個證據就能表明
    眾所周知,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的描寫是非常精彩的,小說在存在一些讓人記憶猶新的描寫。比如說桃園三結義、三顧茅廬、大意失荊州、周瑜打黃蓋等等。這些都是三國演義中經典的描寫,無論是男女老少,人們都能夠說出個所以然來。劉備建立蜀漢的時間是三國中最晚的,不過劉備顛沛流離了半輩子,能夠建立蜀漢就已經是非常不錯的了。劉備能夠建立蜀漢,與眾多追隨他的人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 劉備還是沒有選擇張飛,選擇了魏延,劉備的識人之明是毋庸置疑的
    關羽的實力確實沒得挑,但就是為人太狂妄。經常看不起這個人,瞧不起那個人,就連黃忠這樣的大將他都有點瞧不起,經常說什麼不想與老兵為伍,說白了就是嫌黃忠年紀大了,自己怎麼能與一個老頭並列五虎將呢?可是諸葛亮看出了關羽那點心思,於是寫了一封極度讚美他的信,把關羽高興壞了,這才作罷。
  • 劉備張飛都很厭惡呂布,為何關羽和他關係良好?其中原因不簡單
    也正因為呂布的低劣人品,所以張飛一生都看不起呂布,始終看他不順眼,甚至老想殺死呂布。 當時,呂布喊劉備「賢弟」,劉備叫呂布「兄長」也就是哥哥,結果張飛「吃醋」後又要和呂布玩命,而這個時候,關羽還趕忙勸阻張飛。 其實,三人對待呂布時所表現出的不同態度,都是有原因的。
  • 劉關張發生分歧時,劉備總是數落張飛,張飛為何不生氣?還笑呵呵
    看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張飛性格憨厚,每次有事了,劉備總是:你這廝你這廝的數落張飛,但是張飛非但不生氣,還樂呵呵的對著劉備笑。今天我們就看看為何張飛不生劉備的氣。首先劉備數落張飛,其實是大哥對弟弟的諄諄教誨,他們之間的這種數落親情的味道更多一點,張飛豈聽不出好歹?就像在家裡父親說孩子幾句,孩子怎麼可能就離家出走呢?而且張飛的氣度也是非常大的,根本不是小肚雞腸之人。
  • 三英戰呂布時,如果劉備不拖後腿,關羽張飛能贏嗎?
    此時張飛挺身而出和呂布交戰,五十個回合後張飛慢慢落於下風,關羽拍馬繼續加入戰局並很快扭轉局面。二十個回合後劉備提著雙股劍加入戰局,此時呂布難以抵擋三人合力只能敗退,而諸侯趁機攻下虎牢關。很多人以為是劉備入局才能擊退呂布,其實他不入局的話單單關羽張飛兩人也是可以擊敗呂布,通過個人的戰績對比就能看出。
  • 劉備說的漢室後裔,關羽,張飛是真的嗎?
    劉備是中山靖王之後嗎?無法驗證歷史記錄。但你能相信他敢說,關羽張飛?一百個不信在我心裡,我還是想在嘴裡喊「為幫扶中山靖王之後劉備匡扶漢室而戰!」。原因值得商榷。正文:草鞋小販劉備,怎麼突然去了揭竿而起匡扶漢房間?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天下一片狼藉。
  • 三英戰呂布中三個細節,能否證明張飛有望打贏,關羽劉備是添亂?
    白馬將軍公孫瓚親自揮槊出馬,也在幾個回合之內落敗,要不是張飛圓睜環眼倒豎虎鬚挺著丈八蛇矛斜刺裡殺出,劉備可能就要少一個同學了。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讀者諸君都知道,那就是三英戰呂布了。但是我們細看《三國演義》原著,就會發現在戰鬥過程中有三個細節值得注意,而這三個細節能否證明張飛有望打贏,關羽劉備衝上去就是添亂,咱們還得根據小說原著的描寫進行分析。
  • 關羽武力並非最強,他做五虎上將之首,是憑真正的實力還是資歷?
    三國演義中,說起蜀漢的五虎上將,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關羽是大家認為的五虎上將之首,原文中劉備的使臣也這麼說過。那麼,我們會好奇,關羽武力在五人中並非最強,他做五虎上將之首,是憑真正的實力還是資歷呢?
  • 劉關張三兄弟,關羽封稱神,張飛稱陰陽巡邏隊,劉備讓人瞠目結舌
    明清時期,關羽的地位穩步上升。在萬曆年間,他們跳入天地和復莫。他們都被尊為關羽 關公,關聖帝和吳勝。 關羽已經成為一個人的神。由於羽毛已經成為神,張飛已經成為陰陽巡邏隊,而劉備的神是什麼?事實上,劉備已成為上帝,成為上帝的時間僅次於張飛,並早於關羽!
  • 三國演義中劉備的五虎將哪個單挑最厲害?關羽還是張飛還是趙雲?
    關羽(關雲長)桃園三結義之一,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被稱為「美髯公」。早年跟隨劉備顛沛流離,輾轉各地,和劉備、張飛情同兄弟,因而雖然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但關羽仍然藉機離開曹操,去追隨劉備。趙雲離開公孫瓚大約七年後,在鄴城與劉備相見,從此追隨劉備。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等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除了四處徵戰,趙雲還先後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督江州。
  • 桃園三結義中,為何高傲的關羽,暴躁的張飛都甘願拜劉備為老大
    也就是說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結拜兄弟,是先共同發誓,也就是電視上經常看到的同生共死的那一類誓言,然後三人直接就拜劉備為老大,關羽為老二,張飛為老三,那麼為何高傲的關羽,暴躁的張飛都甘願拜劉備為老大呢?要知道關羽和張飛兩人在當時也算是一流人才,憑什麼甘願聽劉備的呢?
  • 劉備、關羽、張飛是如何相遇的,又為何要桃園三結義
    不料漢朝四百年就來到了東漢末年,此時宦官掌握大權,至此天下大亂的徵兆逐步地出現了。話說在中平元年正月,瘟疫開始在漢王朝肆虐,民眾當然是苦不堪言。就在這時,身為巨鹿人的張角居然得到了一本名叫《太平要術》的書,他根據這本書調配出了一種可以治療瘟疫的湯藥,為此挽救了很多人的性命。這個消息逐步傳播開來,正因為如此各地百姓紛紛去巨鹿投奔張角。
  • 長沙出土一枚竹簡,上面書寫20個字,學者:劉備故意不救關羽?
    圍樊城,拔摩陂,一人牽動半個魏國資源和半個吳國資源,整得快要合眼的曹操都不得不拉著廉頗老矣的夏侯惇親徵。但陳壽也在《關羽傳》中評價過,關羽剛而自矜,猛而寡慮。這樣的性格,是王守仁口中的剛強之人。他們勇猛,無懼,因此極易傲慢。一旦傲慢,就很容易折斷。這樣的人不怕正人君子,卻防不住小人。不出意料,關羽很快從人生巔峰跌落深淵。建安二十四年八月,荊州被江東奪取,關羽首尾難顧,不得不撤軍。
  • 拿下成都,劉備賞賜諸葛亮法正關羽張飛黃金五百斤,為何沒有趙雲
    這四個賞賜最多的人分別是:關羽、張飛、諸葛亮、法正。為什麼是他們呢?還得看功勞,先說關羽和張飛,他倆是一類人,劉備從公元184年黃巾起義開始,到公元214年拿下益州為止,30年時間中,關羽和張飛緊緊跟隨,他倆被稱為萬人敵,為劉備早業的事業立下汗馬功勞,劉備早年能在亂世之中生存下來,完全靠的就是關羽和張飛。
  • 桃園結義全是戲,張飛殺死關羽全家老小,為何劉備坐視不理?
    劉備佔山為王,關羽、張飛互殺家屬是怎麼樣的神操作?話說,劉備和關羽、張飛相遇,在桃園三結義,準備上山落草為寇。江湖之中,結義之後講究一個「義氣」,兄弟為最大。劉備、關羽、張飛等人起事後佔據了「興劉寨」為根據地,主要將領有黃忠、馬超、姜維、龐統和軍事諸葛亮等人,兵馬10萬,戰將2000。劉備沒有家室,而關羽和張飛都有家室。為了表示江湖兄弟義氣,斷絕關羽和張飛二人可能出現「老婆孩子熱炕頭」,重新回到家庭,於是按照江湖的說法,要求關羽殺死張飛的家人,張飛去殺了關羽的家人。
  • 桃園三兄弟,關羽張飛死後,劉備均是痛哭,但二者意義不一樣
    劉備這個人是非常聰明的,大家可以仔細看看他剛剛起步的時候,自己什麼都沒有,和關羽張飛結義,關羽是個逃犯,本就被追殺,隨時可以去不顧性命的廝殺,張飛在當時是有錢人,劉備身無分文,結義之後張飛賣了家產跟著自己的好大哥,就連娶糜夫人都在劉備算計之中,劉備窮困潦倒,糜夫人卻出身貴族,因為自己這個夫人
  • 桃園三結義時只有張飛劉備,並無關羽,第三個人是他
    桃園三結義時有劉備張飛,卻無關羽。據《三國考古志》記載,張飛老家在常山。據說張飛在常山一帶是首富,他靠殺豬賣肉一步步的走向了人生的輝煌。而劉備是居住在離常山百餘裡外的一個小鎮上,他靠著織席販履為生。因為在小地方,買鞋的人少之又少,日子過得很是清貧。劉備決定到大城市看看,在劉備眼中,常山就是一個大城市。後來劉備就來到了常山賣鞋。
  • 張飛逃跑時忘帶劉備老婆,劉備大度說了一句話,現今成了經典名言
    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司馬懿這些人物都活躍在人們的大腦當中。雖然三國人物各有特色,比如諸葛亮之智,曹操之奸等等,但是人氣最高的估計還是劉關張三兄弟。從溫柔到暴躁,從謙虛到驕傲,從小商小販到殺豬暴發戶,三兄弟角色齊全,性格各異,卻一起完成了一段從平民到王侯將相的逆襲傳奇。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張飛逃跑時忘帶劉備老婆,劉備大度說了一句話,現今成了經典名言。
  • 桃園三結義,劉備只排行老二,那為啥關羽張飛都叫他大哥?
    桃園三結義中劉備是大哥,關羽是老二,張飛是老三。不過據史書記載,論年齡實際上劉備不是三個人中最大的,關羽是老大,他只能排第二,那有什麼歷史依據呢?陳壽在《三國志》中明確記載:劉備死於章武三年,時年六十三歲。關羽和張飛史書記載不詳,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寫的是,關羽死於建安二四年,時年58。張飛在劉備稱帝後,也就是公元221年,被部下殘忍殺害,時年55歲。
  • 劉備得知關羽被殺,仰天大哭,為什麼聽到張飛死訊,只說了四個字?
    而其中最為出名的莫過於劉關張三兄弟,這三兄弟之間的情義也讓影子羨慕萬分。但是奇怪的是,為什麼關羽死後,劉備得知消息會哭的那麼慘,甚至一天哭暈好幾次。而張飛死後卻只是說了四個字,並沒有那麼強烈的反應。難道這個三弟沒有二弟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