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在臺灣考大學容易?

2020-12-12 環球網

這兩天大陸學子正在經歷史上最嚴的高考,「千軍萬馬擠獨木橋」情形再現。而海峽對岸臺灣,已告別大學「聯考」制度14年。臺灣在多元化錄取率與少子化雙重作用下,大學錄取率節節攀升。近五年平均大學錄取率超過75%。一試定終身的僵化消失了,但是考試制度過於複雜,錄取公正性等新問題又成困擾。多元化入學被戲稱為「多錢入學」,甚至有民調顯示半數民眾要求恢復大學「聯考」。

進大學路很多

與大陸「一試定終身」不同,臺灣2002年正式廢除實施47年的大學「聯考」制度,轉入多元化入學錄取制度。

多元入學體制的主旨是考招分離和選才多元。大學入學考試有大學學科能力測驗(以下簡稱學測)和指定科目考試(以下簡稱指考)兩種,考生可以二選一或者兩者都選。兩種考試命題皆由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負責,招生則由各大學組成的各種委員會負責,各校甚至各院系均可依據各自特色制訂招生條件。入學方式分為甄選入學制和考試分發入學制兩種,其中甄選入學制又分學生個人申請和學校推薦兩種。

1111人力銀行職能中心經仁執行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臺灣普通大學錄取制度有學測和指考兩種路徑。臺灣學生進入大學的另一種路徑是針對職業高中生升入技職體系大專院校的考試,叫統一入學測試(簡稱統測)。據其介紹,每年2月進行學測、5月進行統測、7月初進行指考。

如此一來,臺灣高中畢業生要想進入大學深造,獲得文憑至少有兩大方向,一條是針對普通高中畢業生進入普通大學的;另一條針對職業高中的技職體系大學。

據介紹,從近幾年報考人數看,學測去年、今年考試人數都是14萬多人,指考去年4.39萬人報考。統測去年十三四萬,今年是12萬多人。

對窮人不利?

臺灣告別「聯考」14年,多元化入學好處在於孩子的特長、個性可以更多被發現,並得以因材施教。但多元化入學也產生新的不公。

首先考試的重要性並未降低。學測、指考、統測,考試次數反而增加了,考試題組更多樣。考試科目「聯考」時只分為4組,現在則有50多種組合。計分體系也更複雜。所以學生戲稱「聯考」是「一刀斃命」,多元入學是「凌遲處死」。

最重要的公平性受質疑。「聯考」時大家機會均等。現在面試,推薦均可加入人為因素。景文科技大學楊燿誠老師告訴深圳商報記者,面試時,有錢人的孩子,有特長的孩子可以包裝得更強大;窮孩子、偏遠地區的孩子則更加弱勢。

考試花錢多

為配合多元入學,家長紛紛花錢培養孩子上特長班、補習班,反而增加了經濟和孩子的負擔。改成多元入學後,臺灣補習班生意比以前更好了。另外,每次申請、考試均需要花錢,這對窮孩子也不利。所以臺灣也人有譏諷多元化入學為「多錢入學」。雖然臺灣也有針對偏遠鄉村的「繁星推薦」機制,但惠及人數有限。

臺灣曾有民調顯示,有過半數的民眾希望恢復「聯考」,100多位民意代表曾聯署建議回歸「聯考」制度並予以改良。

大學數量太多

臺灣多元化入學體制啟動後,從官方統計看,近九年每年多元化入學錄取率超過60%,而且錄取呈現逐年升高的態勢。近五年,平均錄取率超過75%,每年的錄取率都不低於73%。楊燿誠老師認為,一方面是臺灣進入少子化的大環境,另一方面是,大學資源過剩。

臺灣共有2300萬人口,大學就有158所,每年畢業生也就十幾萬。

據臺灣官方數據,臺灣由政府主辦的大學只有50所,其餘均為私立院校。名校仍然擠破頭,但名額也是招不滿,一般學校招生不足很普遍。臺灣人要想上大學早不是很困難的事。楊燿誠老師對深圳商報記者說,正是因為人人都有可能上大學,大學文憑反而不值錢了。因此,臺灣人更多的畢業生去讀研究所(研究生)、博士。(胡佩霞)

相關焦點

  • 臺灣人為何考大學容易?
    而海峽對岸臺灣,已告別大學「聯考」制度14年。臺灣在多元化錄取率與少子化雙重作用下,大學錄取率節節攀升。近五年平均大學錄取率超過75%。一試定終身的僵化消失了,但是考試制度過於複雜,錄取公正性等新問題又成困擾。多元化入學被戲稱為「多錢入學」,甚至有民調顯示半數民眾要求恢復大學「聯考」。
  • 這是復旦大學最容易考的研究生,但很多學生卻表示不敢考,為何?
    我國頂尖高校有個所謂的「清北復交」,可以說復旦大學是我國除了清華北大外最牛的高校,再加上復旦大學位於我國經濟中心上海,所以學校非常受考生歡迎。在考研報名中,復旦大學也是考生眼中的香餑餑,每年的考研報考人數全國排名前列,但是復旦大學有一種研究生卻報名人數並不多,競爭不大分數也低,那麼這種復旦大學最容易考的研究生,為何很多學生卻不敢考呢?
  • 臺灣「高考」:上大學容易,上名校難
    現在主要分兩種方式,一種是「學測」(大學學科能力測驗),一種是「指考」(大學指定科目考試),還兼有「繁星計劃」「特殊身份入學」等方式。 現於逢甲大學都市計劃專業讀大四的小王向晶報記者介紹說,「學測」在每年一月進行,考五個科目,中文、英語、數學、自然和社會,每一科分為15級分(以該科成績前百分之一考生的平均得分除以十五計算。
  • 臺灣高校供大於求 考生「十分」容易上大學
    東方網7月20日消息:前兩天和臺灣朋友聊天,說到臺灣的大學好考,有的學校各科平均分只需達到個位就可,一笑,並未認真探究。不料新近出爐的2010年臺灣「高考」招生名額、最低登記標準卻印證了朋友的說法。
  • 臺媒:大學退場、學歷貶值 臺灣教改為何失敗?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臺灣《聯合報》24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近年臺灣每到4、5月招生季,教育現場就烏煙瘴氣,用腥風血雨來形容亦不為過。早年只是互相打聽誰超額、誰離開,現在變成哪些學系或學校要整個收掉、退場!所以,周日一早傳出苗慄亞太創意技術學院恐將成為本年度第一個全面停招的學校,大家並不意外,而是上網搜集資料找危險名單,想把自己處境清楚評估。
  • 臺灣高考出了不少大陸題 考到「清朝與臺灣」
    7月3日,為期3天的臺灣「高考」結束,8萬多名考生如釋重負,走出考場。和大陸相似,島內上下對於每年一次的大學入學考試非常重視,不但家長頂著酷暑陪考,還有戰機跑道為此停飛。今年語文考試的作文題「惑」一出來,同樣引起各界評說。但臺灣的考場比大陸嚴苛許多,在35℃的高溫下,不但一律不許開空調,考生連水都不能喝。
  • 聯合報:在臺灣,你為何不要當大學教授?
    聯合報:在臺灣,你為何不要當大學教授?《聯合報》今日刊登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美歐所研究員嚴震生的文章稱,臺灣近年來高等教育的走向、少子化帶來的衝擊、和社會氛圍的變化,讓年輕人對大學教授這一行業不再充滿幻想。
  • 臺灣高中生爭相赴大陸求學 學霸爭考廈門大學
    有人說,今年報考南京大學的臺灣學生也一樣多。廈大考試中心前日證實,今年報考廈大的臺灣學生人數劇增,有200多人提交申請,最後參加面試的有128人。而廈大今年初步計劃招20人。與今年不同,往年報考廈大的臺灣學生也就三四十人。廈大考試中心主任侯利標說,往年一下午就能面試完,今年分了上午和下午。
  • 在臺灣,他們這樣考大學(圖)
    4月14日,來自國臺辦的一則消息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從2010年起,123所大陸高校將免試接收在臺灣學測中成績達「頂標級」的臺灣高中畢業生,北大、清華、人大等均在123所高校之列。  臺灣的「頂標級」代表何種水準?在臺灣,學生如何考大學?高校如何錄取?正在備戰高考的大陸家長和學生表示出了濃厚的興趣。
  • 臺灣學生考不上大學真難
    臺灣學生考不上大學真難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10日 10:10 來源:      據人民網8月9日電臺灣今年度大學考試入學分發
  • 臺灣人士大陸考照拿證容易 業者推包機出團考試
    臺灣人士大陸考照拿證容易 業者推包機出團考試 2008年04月01日 09:34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4月1日電 大陸自施行證照考試後,臺灣業者緊跟著推出大陸考照班
  • 7分大學飽受網友調侃,好不容易升為本科的學校為何又自請降專科
    我國的大學非常多,其中僅僅是專科學校就有1000多所。每年高考的學生千千萬萬,其中有不少人會選擇進入專科學校。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關於專科學校的事情,7分大學飽受網友調侃,好不容易從專科升為本科,為何又自降為專科學校?
  • 北大臺灣女博士遭臺同學嘲諷:北京大學還要考嗎
    原標題:大陸人聽了笑死,北大臺灣女博士被同學問了一個暴露智商的問題……  據臺媒9月3日報導,近日,臺灣談話性電視節目中,一位北大畢業的臺灣女博士表示,當初臺灣同學們都質疑她為何不去美國、歐洲讀書,而選擇了北大。  更可氣的是身邊居然還有一些朋友嘲諷說:「北大還要考嗎?不是花錢就可以讀嗎?」
  • 臺灣大學指考落幕 報考人數再創新低
    新華網臺北7月3日電(記者陳君 劉剛)歷時3天的臺灣地區大學指定科目考試(類似於大陸高考)3日下午落幕。今年全臺只有6.2萬多人報考,為2002年指考開辦以來人數最少的一年,比去年少了約4000人,10年內銳減一多半。同時,今年的缺考率也創下4年來新高。預計今年的錄取率超過八成。
  • 臺灣學生:北大還用考?不是花錢就能讀嗎!
    這兩天在臺灣的一個訪談類節目裡,一位從北大畢業的臺灣博士羅海芸分享了這樣一段經歷,自己在2007年的時候就來到大陸求學,很多同學都在質疑她為何不去歐美讀書偏要選擇北大,身邊的朋友還會嘲笑說 「北大還要考嗎?不是花錢就可以進去的嗎?」
  • 約稿 | 臺大學長:在臺灣讀了4年本科的我,怎麼2個月過法考?
    雪純註:林翔學長是我在申請的時候認識的,本科就讀於臺灣成功大學(也是臺灣法學前五的學校),研究生就讀於臺灣大學,師承王文宇老師。大概這是一篇,第一個臺本法考經驗分享(202+121)。本人畢業於臺灣成功大學法學專業,目前就讀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從大學開始的法學學習都是在臺灣進行。
  • 臺灣首次招收陸生 為何41所高校「顆粒無收」?
    臺灣首次招收陸生 為何41所高校「顆粒無收」? 2011年06月14日 08: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考哪些大學的研究生,相對來說容易些?
    哪些大學的研究生好考些,競爭壓力小一點,就成了一些學生最關心的問題。其實,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程度好,起點高的學生,自然會考慮報考更好點,名氣更大點的院校,而且希望考個熱門專業。程度一般的學生,或許覺得能考上就不錯了。
  • 島內指考發榜 臺灣大學一枝獨秀惹爭議
    島內指考發榜 臺灣大學一枝獨秀惹爭議 2011年08月10日 16:49: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今年島內高中大考發榜,臺灣大學許多系的分數明顯揚升。
  • 臺灣女大學生網絡託福考滿分 網友驚呼託福之神
    今年從臺灣交通大學外文系畢業的謝瑋婷最近考網絡託福得到滿分120分。網友直呼「太強了」、「簡直是託福之神」。 華夏經緯網11月14日訊臺一女大學生網絡託福滿分 網友驚呼:神啊據臺灣媒體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