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和2歲寶寶打架火了:「都是第一次當人,誰也別讓誰」

2020-12-25 關山老師育兒

鄰居家的孩子今年兩歲了,她的媽媽有一頭烏黑亮麗的長髮,每次媽媽抱她的時候,她總是喜歡拽媽媽的頭髮,以至於她的媽媽經常說:「再這樣下去我都要被薅禿了。」

後來鄰居媽媽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當孩子拽自己的頭髮時,她也反過來拽孩子的頭髮,讓她感受到這樣很痛,孩子就會撒手了,老人們都說你跟一個孩子計較什麼。

孩子打人媽媽該回擊嗎?對於這個問題,很多家長都說當然要回擊,他是第一次當孩子,我也是第一次當媽,我憑啥要委屈自己。也有家長認為孩子打人不過是小打小鬧,做家長的要大氣些。

孩子為什麼會愛打人?當他打人時,家長們又要如何教育呢?

1、孩子愛動手打人的原因。

孩子處於手部敏感期的時候,他們會喜歡打人。因為他們的肌肉神經在發展,孩子剛開始能夠控制自己的手臂進行運動時。就會經常性地做出扔東西、打人等動作。

這是寶寶們在與家長們進行交流時的表現,並不是懷有惡意的攻擊,很多時候寶寶們都只是對於自己做出動作感到好奇,他們並不是說想要攻擊你。

孩子們的自我意識在成長過程中不斷的發展,當孩子兩歲的時候,他們對於自己的物品會有一種歸屬感,認為屬於自己的東西就應該要保護。這種這個時候,他們說話說不能很好地表達出他們自己的意思,只能通過動作來宣洩自己的情緒。

很多小朋友在三到四歲的時候,都能夠大致明白別人的想法,但他們依舊會動手傷人,這是因為他們的腦部沒有得到很好的發育,缺乏自控的能力,與別人發生衝突時,他們往往不能很好的解決,而是選擇直接動手。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也是孩子愛打人的原因之一,如果一個大人都非常的暴力,喜歡以暴制暴,採用動手的方式解決任何問題,孩子模仿他的動作,也會喜歡動手。

2. 如何糾正孩子愛動手打人的習慣

孩子動手打人時父母們要表明確自己的立場,不能說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沒有關係,而是要讓他們明白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打人這樣的處理方法並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

如果自己孩子發生了打人的行為,父母們應該深入地了解其中發生的原因。萬事萬物存在,都會有他的原因。孩子發脾氣打人肯定有他的理由。要教會孩子採用正確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願。宣洩自己的情緒,而不是打人。

在自己的孩子打了人後,要讓他學會道歉,這是讓他明白做錯了事情就要承擔責任。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負面情緒是非常常見的,家長們要加以疏導。對於一些事情,如果孩子不願意去做,可以教會他說不。

在情緒控制方面,父母們都要以身作則,教孩子自己首先要耐心,不能隨時隨地發脾氣。

孩子的生長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過程,雖然對於父母來說也是比較「困難」的過程,但是只要父母們要對孩子多加觀察,畢竟這是人生難得有的一種體驗。了解自己的孩子是每個父母都應該學的必修課。

相關焦點

  • 「都是第一次當人,誰也別讓著誰」,寶媽和2歲兒子打架意外走紅
    可是也有些家長喜歡在自己的孩子面前樹立威嚴,就很容易表現的比較嚴肅難以接近,而且什麼事情都想要幫孩子拿主意。網絡上就有一位寶媽和自己孩子因為一個玩具就打了一仗的視頻意外走紅,讓網友們十分驚訝,畢竟這位寶媽看上去年紀並不大,上一秒還在和孩子快樂地玩耍,下一秒就跟孩子因為玩具打了起來。
  • 「你第一次當娃,我第一次當媽,誰也別讓誰」,網友:是親媽
    「你第一次當娃,我第一次當媽,誰也別讓誰」網上有一段寶爸上傳的「母子打架」視頻迅速火爆全網,只見鏡頭中一位媽媽正在愉快的和自己的寶寶玩耍,兩個人抱在一起看起來很親密的樣子。這時,媽媽大聲的衝寶寶喊道:「你第一次當娃,我第一次當媽,咱倆誰也別讓誰!」聽到媽媽說的話,一旁的寶爸忍不住笑出聲來。
  • 「都是第一次當人,憑什麼讓你」,媽媽和2歲兒子打架意外走紅
    文/鵬爸育兒經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現在父母和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大家的印象之中,老一輩的父母對待自己的孩子似乎都比較嚴肅,家裡的輩分分得清清楚楚,不能亂了長幼關係。但是現在的社會越來越開放,父母的思想也越來越開明,有越來越多的父母願意和孩子保持像是朋友一樣的關係。
  • 寶寶被誰抱就和誰最親?寶媽錯過「關鍵期」,怎麼努力都是無用功
    階段一 0-2個月:無差別的前依戀關係階段處於這個階段的寶寶,往往是不認人的,也就說誰照顧他、誰抱他、誰陪伴他……在他這裡,都是沒有區別的。關鍵期一 0-6個月:誰照顧,寶寶就和誰親這個時期的寶寶,受到能力的限制,他們雖然不能完全的認人,但是也還是可以辨別的出誰是那個照顧自己的人。
  • 寶寶誰抱跟誰親,想要增加親密度,寶媽不要錯過了這幾個重要時期
    寶寶只跟奶奶親,寶媽如今後後悔不已王女士的寶寶今年已經2歲了,寶寶出生之後沒多久,王女士為了工作不得不將寶寶送回老家,交給老人照顧。」並非空穴來風寶媽們應該都聽過「寶寶誰抱跟誰親」,日常生活中,寶寶誰抱的比較多,寶寶確實就和誰比較親密,就會和誰關係比較好!
  • 「最萌媽媽」火了,和萌寶打架:都是頭一次當人,我可不讓你
    來看看這位媽媽的做法: 近段時間有一個視頻紅遍了網絡,視頻中一位寶媽和她兩歲的孩子在打架。剛開始點開視頻的時候,這位年輕的寶媽還是在和自己的孩子其樂融融地進行親子活動玩耍,並沒有什麼特別的,但是之後的走向讓人始料未及。
  • 寶寶多大後能把紙尿褲換成拉拉褲?很多人都弄錯了,寶媽別大意了
    很多人都弄錯了,寶媽別大意了。第一、紙尿褲和拉拉褲有什麼不同之處?相信很多寶媽對於這個問題都很困惑,其實這兩種寶寶用褲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只是寶寶在不同時期需要的東西不同。通常情況下,寶寶還很小的時候,還不會爬行的時候適合紙尿褲,當寶寶長到了愛亂動、爬行和行走的時候就需要把紙尿褲換成拉拉褲了,因為這個時候拉拉褲的需求性更強一些。總結來說就是這兩種嬰幼兒專用褲並沒有誰好誰壞的分別,寶媽只需要根據不同時期寶寶的需求來進行選擇就可以了。第二、寶媽什麼時候需要把紙尿褲給換了?
  • 誰重誰是老大?誰先出生誰是老大?雙胞胎寶媽的決定,所有人服氣
    誰重誰是老大?誰先出生誰是老大?雙胞胎寶媽的決定,所有人服氣懷了雙胞胎真的是人生一件很神奇的事,特別是現在很多人想一兒一女湊個好字,或者想法有點美,巴不得可以一胎化生下一兒一女,這樣就不用痛兩次了,但是雙倍的幸福就需要付出雙倍的辛苦。
  • 寶寶誰抱得多就和誰親?錯過這3個階段,寶寶和媽媽可能都不親
    陪伴寶寶長大是很重要的一個問題,一些寶媽認為,自己照顧孩子的時間很少,抱寶寶的時間也沒有多少,大多數時候,因為工作的關係,就會將孩子交給老人照顧,所以我們常常聽到一些寶媽抱怨,孩子跟自己不親近,是因為照顧孩子的時間太少了,所以一些寶媽認為誰照顧孩子的時間多一些,孩子就跟誰更加的親近
  • 第一次給寶寶哺乳,寶媽們都是什麼感受,每個答案都似曾相識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每個女人生孩子都是一場人間歷劫,可能不亞於太子夜華的三十六道荒火、九道天雷!網友寶媽第一次餵奶的真實感受,好笑有心疼:網友一:第一次哺乳,根本不知道怎麼把奶奶餵到孩子肚子裡。
  • 童年難逃「比個子」,寶媽的痛苦誰知道?
    很多寶媽,就格外關注孩子的生長發育狀況,每次遇到熟人家的孩子就會偷偷比較孩子們的身高,然後告訴孩子們要多吃飯,不要挑食,才能長得像誰誰誰那樣高。的確,身高問題始終是圍繞在家長心頭的一個難題,尤其孩子年齡還小的父母,對孩子的身高抱有期待,所以一旦發現孩子長不高就會特別焦慮。許多寶媽都擔心自己的寶寶長不高,看到別家寶寶長了個大個子,就很著急。
  • 寶寶先叫誰就是和誰親?真相到底是怎樣
    寶寶出生以後,家裡又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爭風吃醋。寶爸寶媽爺爺奶奶整天為孩子出生以後誰第一個抱,會說話的時候先開口叫誰,打翻醋罐子。在很多家長的潛意識裡,總是認為孩子先開口叫誰,就是跟誰親。樂樂媽:我家女兒11個月會叫爸爸,現在14個月了除了爸爸,奶奶,爺爺,就是不叫媽媽,更讓人生氣的是她竟然管我叫爸爸。很多寶媽都感同身受,自己每天起早貪黑的照顧著磨人的小妖精,沒想到這傢伙最先開口叫的是爸爸,真讓寶媽心寒呢。其實我想告訴寶媽,調查顯示很多孩子開口叫的第一個人,都是爸爸,不是因為寶寶跟寶爸有多親,只是因為爸爸比媽媽的音好發。
  • 寶媽在朋友圈「刷屏曬娃」,遭朋友吐槽:不是誰都喜歡你家孩子
    所以很多家長都選擇通過手機,記錄下來並分享到朋友圈孩子的成長動態。有了孩子之後,尤其是寶媽的朋友圈,完全成了一個曬娃的「基地」,被孩子的動態佔滿。但在朋友圈頻繁曬娃,對看到動態的人來說並不是都能接受的,會引起了別人的不滿。
  • 「第一次母乳餵養這麼疼嗎?」別笑!這些寶媽日常,誰生誰知道
    對於許多新手寶媽來說,生育寶寶除了幸福和感動,也有數不盡的心酸,真是「誰生誰知道」!法國藝術家Nathalie Jomard 用一種俏皮的風格來表現寶媽們與孩子的日常生活,可以說人類寶媽是一家,養孩不容易,且行且珍惜!
  • 寶媽產後坐月子,晚上寶寶由誰帶?若是這人,以後準幸福
    文|好孕姐不知道你們坐月子時,晚上寶寶是由誰帶呢?有的寶媽說,晚上婆婆和自己同住一屋,寶寶哭了她來哄,換紙尿褲之類的活都是她幹的;還有的寶媽說,白天婆婆做完一日五餐已經夠辛苦了,晚上就由她自己帶。但月子裡身體沒恢復好,晚上哄哭鬧的寶寶真心累。看,答案裡五花八門,就是少了一個重要人物,寶爸。寶媽產後坐月子,寶爸都去哪兒了呢?有的說,因為害怕寶寶哭影響他休息,第二天沒法好好上班,所以一出院寶爸就自動搬到了隔壁屋;還有的說,婆婆心疼兒子,極力讓兒子搬出去住,說自己照看就行了。但其實,晚上寶寶若是由寶爸帶,以後生活會很幸福。
  • 90後寶媽坐月子,媽媽和婆婆態度一目了然,網友:誰的娃誰疼
    生完寶寶後的第一個月對於寶媽身體和身材的恢復都至關重要,加上還要照顧寶寶,月子期間,寶媽身旁總是少不了人照顧。一般來說,這個人都是寶媽的媽媽或者婆婆。二者雖然都生過孩子,都是家人,但讓媽媽和婆婆來照顧月子的效果可能很不一樣。
  • 寶媽和兒子打架走紅:別以為你是我兒子我就讓著你,兒子滿臉委屈
    寶媽和兒子打架走紅:別以為你是我兒子我就讓著你,兒子滿臉委屈隨著時代的進步,現在人們的思想也比以前要開放很多,以前的夫妻和情侶都是靠家裡人幫忙相親認識的,而現在都崇尚自由戀愛,並且戀愛已經沒有了身高、年齡、家庭條件,甚至是性別的約束了,愛就是愛,不應該被世俗所限制,除了人們的婚戀觀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有很多人的育兒理念也在改變。
  • 二寶出生後你家大寶和誰睡?寶媽注意,別傷了孩子還不自知
    朋友小西剛生完二胎,她家妹妹出生的時候,姐姐還不到3歲,所以此前大寶也一直是和小西他們一起睡的。可妹妹出生後,在大寶和誰睡這個問題上小西夫婦就犯難了。家裡老人表示可以讓大寶和老人睡,可孩子不願意,一聽到大人們說這事她就哭,小西直言孩子哭的時候她也哭,要知道當時小西還在月子期。小西老公心疼她和孩子,後來就去商場買了個拼接床,家裡重新布置後,一家四口睡在了一起。
  • 寶寶輔食黑名單:這4種輔食不適合2歲內的寶寶,很多寶媽都在犯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寶媽心中這4種營養健康的輔食,真心不適合2歲以內寶寶吃,別忽視寶媽們都是希望寶寶能夠健康成長發育的,但是寶寶是否能夠發育得好,不僅要吃得營養健康,更為重要的,還是需要好好呵護寶寶的腸胃,只有一個健康的腸胃,才能有一個好的身體。
  • 「誰生的孩子該誰帶!」老公維護親媽,反懟自己,寶媽欲起訴離婚
    但如果不把孩子交給自己的父母,好像沒有其他放心的人了。「誰帶娃」是個大問題,易引發夫妻矛盾前兩天看到有一位寶媽網友說了自己的經歷。剛生寶寶沒多久,產假休完了,想請婆婆來搭把手帶帶孩子,老人家卻說身體抱恙帶不了,還是請外婆來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