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家的孩子今年兩歲了,她的媽媽有一頭烏黑亮麗的長髮,每次媽媽抱她的時候,她總是喜歡拽媽媽的頭髮,以至於她的媽媽經常說:「再這樣下去我都要被薅禿了。」
後來鄰居媽媽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當孩子拽自己的頭髮時,她也反過來拽孩子的頭髮,讓她感受到這樣很痛,孩子就會撒手了,老人們都說你跟一個孩子計較什麼。
孩子打人媽媽該回擊嗎?對於這個問題,很多家長都說當然要回擊,他是第一次當孩子,我也是第一次當媽,我憑啥要委屈自己。也有家長認為孩子打人不過是小打小鬧,做家長的要大氣些。
孩子為什麼會愛打人?當他打人時,家長們又要如何教育呢?
1、孩子愛動手打人的原因。
孩子處於手部敏感期的時候,他們會喜歡打人。因為他們的肌肉神經在發展,孩子剛開始能夠控制自己的手臂進行運動時。就會經常性地做出扔東西、打人等動作。
這是寶寶們在與家長們進行交流時的表現,並不是懷有惡意的攻擊,很多時候寶寶們都只是對於自己做出動作感到好奇,他們並不是說想要攻擊你。
孩子們的自我意識在成長過程中不斷的發展,當孩子兩歲的時候,他們對於自己的物品會有一種歸屬感,認為屬於自己的東西就應該要保護。這種這個時候,他們說話說不能很好地表達出他們自己的意思,只能通過動作來宣洩自己的情緒。
很多小朋友在三到四歲的時候,都能夠大致明白別人的想法,但他們依舊會動手傷人,這是因為他們的腦部沒有得到很好的發育,缺乏自控的能力,與別人發生衝突時,他們往往不能很好的解決,而是選擇直接動手。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也是孩子愛打人的原因之一,如果一個大人都非常的暴力,喜歡以暴制暴,採用動手的方式解決任何問題,孩子模仿他的動作,也會喜歡動手。
2. 如何糾正孩子愛動手打人的習慣
孩子動手打人時父母們要表明確自己的立場,不能說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沒有關係,而是要讓他們明白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打人這樣的處理方法並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
如果自己孩子發生了打人的行為,父母們應該深入地了解其中發生的原因。萬事萬物存在,都會有他的原因。孩子發脾氣打人肯定有他的理由。要教會孩子採用正確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願。宣洩自己的情緒,而不是打人。
在自己的孩子打了人後,要讓他學會道歉,這是讓他明白做錯了事情就要承擔責任。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負面情緒是非常常見的,家長們要加以疏導。對於一些事情,如果孩子不願意去做,可以教會他說不。
在情緒控制方面,父母們都要以身作則,教孩子自己首先要耐心,不能隨時隨地發脾氣。
孩子的生長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過程,雖然對於父母來說也是比較「困難」的過程,但是只要父母們要對孩子多加觀察,畢竟這是人生難得有的一種體驗。了解自己的孩子是每個父母都應該學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