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錢江晚報報導,近日,寧波海曙區的家長們因為一個網絡論壇的帖子吵翻了。事情的起因,是一張寧波海曙區小學六年級的期末語文試卷。
有位家長在當地某論壇上發帖表示,今年海曙區小學語文期末考卷的作文題中,給出的材料之一就是李子柒的故事。這位家長說,孩子試卷上出現「網紅」李子柒的事跡,他感到很意外。在仔細看過題目後發現,該命題作文的核心是展示中國傳統田園文化,但是在題目的最後面,卻添加了李子柒粉絲數字的介紹,這一點讓他無法接受。「會不會帶偏孩子的價值觀呢?」該家長的質疑,引發網友一片爭論。
對於李子柒,很多人都不陌生,其是國內一名美食短視頻創作者,也可以將其理解為「網紅」。社會對其的普遍評價是,傳統田園文化的一個窗口、一個展示和傳播者。其不僅讓不少外國人愛上了中國一些傳統文化,而且,其視頻裡所展現的農耕生活的安靜、閒適,也慰藉了在現代都市生活的很多人的心靈。
整體來看,社會對李子柒的評價,是偏正面的。那問題來了,一個社會正面的代表案例,被寫進學生期末考試卷子裡,按理說應該獲得積極而正面的評價,但現在為什麼會引起一些家長的質疑甚至是排斥呢?甚至還將其理解為出題老師知識淺薄呢?
聚焦家長質疑排斥的理由,主要有三點:一,網紅該不該出現在影響力較大的試卷上;二,商業化濃厚的網紅經濟出現在試卷中,會不會帶偏小孩子的價值觀;三,試卷有必要貼出李子柒大量粉絲的圖片嗎?能不能把李子柒名字換成小明、小紅後出現在試卷上。
一個社會個體,只要其形象正面,所產生的價值和意義也是積極的,那其就可以出現在試卷上,這與是不是網紅無關。退一萬步講,即使是壞的事和人,也可以出現在試卷上,做負面案例。所以,關鍵不在進入試卷相關個體本身是非好壞,而在於出題人所出的題有沒有導向問題。從寧波這個語文試捲來看,內容都是事實,導向也沒看到有什麼問題。
不否認,李子柒背後是網紅經濟,也可能有團隊在操作。但家長們要明白一個現實,事物存在的客觀事實是無法迴避的,學生需要知曉和正視,如果一味逃避,也是在與世界封閉隔絕,對孩子未來成長來說,未見得是好事。既然無法避免,那聚焦點就不應該是相關內容該不該有的問題,而是有了之後,學校、老師和家長如何引導的問題。
就拿李子柒被寫進考卷這事來說,從老師的角度來看,是在做正面引導的,而這樣的正面引導家長也應該跟上。至於試卷中該不該放李子柒粉絲數據的爭議,關鍵也是看如何引導,在引導中,放大其中正面的內容,摒棄其浮躁功利的一面。那即使是一樣的內容,也會產生更積極的價值和意義。真沒必要妖魔化這些粉絲數據,也沒必要提到「網紅經濟」,就仿佛談虎色變一樣。
李子柒被寫進考卷,家長的質疑,有點固化思維的意味。與其怕動畫片和影視劇帶壞孩子,怕李子柒帶歪孩子,怕這怕那,不如打開心扉,秉持開放心態,和自己孩子一起,直面這個世界,用教育來辨識是非好壞。(相關連結:李子柒被寫進考卷,家長在擔心什麼?)
來源:光明時評、科技日報、澎湃新聞
責編:王子墨
編輯:吳亞琦 孫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