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是什麼?-虎嗅網

2020-12-24 虎嗅APP


本文為《戰略品牌管理》一書的領讀筆記。


一般來說,一本書的第一章要解決的是兩個重要問題,一個是定義本書最重要的概念,所以第一章解釋了品牌是什麼;一個是告訴讀者,本書的結構如何,所以第一章講的所有結構性知識,都會在接下來的章節中詳細展開論述,那我們就不會具體複述這些結構內容,而是多聊聊,品牌究竟是什麼吧。


什麼是品牌


基本的品牌定義是,只要你有名字有標識有符號,就是一個品牌,品牌就是為了和別人家的商品做區別的。據說最早的品牌誕生於公元前1300年前,古代製作的陶器工匠把自己的標誌標在作品上,以方便人們選擇購買。而如果發現這個商品有問題,他們也可以追究這個商家,獲得賠償。


1266年,英國法律要求麵包師在每一款麵包上做出記號,目的是如果發現有人缺斤短兩,馬上就可以知道是誰。


這裡面可以看出關於品牌的幾個重要作用:


第一個是降低顧客的選擇成本,或者選擇風險,因為一個有長期信用的品牌,顧客選擇它的成本很低,不用再思考和搜索更多商品就可以;

第二個是品牌存在的作用是讓社會可以有效地監督它,而不是出了問題概不認帳;當然因為讓顧客產生了信任,商家的營銷成本就降低了。


我們想擁有「品牌」的時候,不但要知道擁有它的好處,也要知道擁有它的「壞處」,就是你不敢做壞事。如果你做壞事卻不想負責,那就不是在建立品牌。


你看許多微商和抖音商家,無良的微商是收割一批韭菜就走,所以它註定無法建立品牌資產;我最近在看抖音的櫥窗商品,發現抖音商城裡的商品評價就做得不好,投訴也不方便,如果追溯責任困難,那就很難做成品牌,在這一點上還是有很多路要走。


我講的是基本的品牌定義,它指的是具體的每個不同商品提供者的區別,這個區別的初衷就是為了讓消費者選擇起來方便,同時也更方便監管者對供應商監管,品牌的這兩個作用至今也沒有改變。而這兩個作用帶來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商家營銷成本降低了,因為消費者會主動找你。


一定有人會說,這不叫品牌。因為通常我們覺得可口可樂,耐克才是「品牌」,而一個普通的汽水它是「沒有品牌」,海底撈有品牌,交大東路上的一個夫妻開的火鍋店就「沒品牌」。上面這句話代表了我們對品牌含義的通常理解,但是我認為這麼講品牌不嚴謹,因為這個夫妻老婆店的火鍋,它對於周圍的街坊鄰居也是有品牌的,也許他們兩個人老實善良,也許他們熱情周到,周圍的人就願意來吃火鍋。


那麼,一個名聲很差的火鍋店有沒有「品牌」?也有。它有的是差的品牌名聲。為什麼我們會說「好品牌,差品牌,大品牌,小品牌」?這不就在邏輯上說明,品牌不管好壞,不管大小,都是有品牌的嗎?


所以我剛才說的那個關於「品牌的好處」的結論,表述上也有問題的,我說品牌是為了給消費者降低選擇成本,其實是「優質品牌和劣質品牌的差異」降低了消費者選擇成本,其實是「品牌這個機制」降低了社會的監督成本,而不是「品牌」降低了社會監督成本。如果一個商家出了問題不想負責,它不是「沒有品牌」了,而是它的品牌信用失去了,就像一個人借錢不還,那下次就沒人借他了。


如果讓我用我的語言重新表述一下「品牌是什麼」,我會這麼說:


品牌是為了商品或者服務提供商之間為了互相區別而產生的、屬於每個提供商的獨特的名字、符號、標識,或者是這些元素的組合。


法律上來講,每個註冊過名稱和標識的服務商都有自己的品牌。品牌本身是不能給企業帶來好處的,能給企業帶來好處的是品牌積累下來的與品牌緊密相關的商家的信用、品牌符號代表的內涵和相關商品品質的承諾,或者可以簡單的說叫做「品牌聲譽」。


網紅對品牌有衝擊嗎?


有人問我,現在網紅帶貨動不動就一次賣幾千萬,那我們建立品牌還有用嗎?豈不是用網紅直接賣貨就好?


問這個問題,說明你還沒有真正搞懂品牌的意義。一個商品有品牌,其實一個網紅也是有品牌的,為什麼李佳琦直播帶貨厲害,因為李佳琦已經成為網紅中的「優質品牌」,我們也可以認為網紅是一個渠道商,他們與沃爾瑪、郵購、微商、自媒體電商等等沒有本質的區別,都是一個商品的銷售渠道,但是銷售渠道本身都各自有品牌。沃爾瑪,711,拼多多,宜家,大悅城,雲集,唯品會,天貓等等都是渠道品牌,李佳琦也可以算是一個渠道品牌。


網紅可以把一個「不知名品牌」的商品迅速賣爆,本質上來說,是網紅用自己的個人品牌為這個不知名品牌進行了背書,也就是渠道品牌為非知名品牌提供了「品牌保障」,由於顧客相信李佳琦這個渠道,所以他們願意相信這個渠道裡賣的商品都是好的和有保證的。


這是一種迅速建立顧客信任度的方法,和其他品牌找明星代言是同樣道理,就是用明星的品牌信用為我的品牌做擔保,迅速建立起顧客的信任。


網紅帶貨這個現象不是證明創建品牌沒用了,而是代表著另一個渠道品牌的崛起。


品牌不僅僅針對消費者


品牌不僅僅對顧客有用,它還影響僱員、社會、供應商、投資者等等。如果單算喜茶或者奈雪的財務營收,它們是很難達到這種估值的,因為在全世界的股市中,餐飲行業PE都是最低的,這樣的估值其實是「品牌資產」為它們帶來的估值溢價。


比如網易最近的事,就會影響僱員對這個品牌的看法。我昨晚跟我同學吃飯,他還提到,要儘快籌錢給供應鏈,因為他要挽回自己企業在供應鏈那裡的品牌信用,儘管企業還在虧損。


前幾天我聽一個朋友說,有個購物中心為了跟其他兩個購物中心競爭海底撈,為海底撈提供兩年的免費場地,外加上千萬的裝修補貼,這也是海底撈品牌力帶來的談判籌碼。


所以,品牌的影響無處不在。


品牌有忠誠度嗎?


一個月前我在得到的「知識城邦」回復了一個朋友關於品牌的問題,把當時的內容粘貼在這裡,供你參考。


關於品牌,最近有了一些新想法,可以討論一下。 


第一個是關於品牌忠誠,我認為是存在的,但這個忠誠也有個限度,我認為沒有絕對的品牌忠誠。就像婚姻的忠誠,有時候取決於你面臨的誘惑有多大。


果粉算是有很大品牌忠誠度的消費群體,但這個忠誠的基礎是什麼?是蘋果的產品要比其他品牌做得更好、更創新,一旦蘋果產品設計差了,那基本上沒有什麼忠誠可言。或者,當出現其他更強大的創新設計,這個誘惑久立即變大,忠誠就到一邊去了,比如最近王立銘老師就準備換微軟新出的PAD了。 


第二個,關於品牌本身。如果按照我們通常說的「品牌」的話,我認為品牌是瞬間存在的,是一個動態的,消費者或許對品牌的認知有一個時間的延後期,但肯定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品牌永遠都處在一個動態之中。新產品、新動作、新內容,每一個都在影響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


可口可樂的暱稱瓶什麼的,也是動態的,我們對它的認知會增增減減,當碳酸飲料流行時,我們愛死可口可樂了,但後來出現了果汁飲料、茶飲料、現調飲料等等,我們就有了更多選擇,加上控糖等概念的流行,可口可樂就面臨著問題,你可以說是流行趨勢的影響,但這就是說明品牌也是動態的,消費者對品牌的感知也是動態的,既然每一刻都在變化,那「忠誠」這個詞就很難說了。


品牌在動,顧客的感受也在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品牌忠誠又是不存在的,如果品牌忠誠存在,那你怎麼解釋那些過去輝煌的品牌會沒落呢?那諾基亞應該還在做手機才對,我從2002年就用諾基亞,用到2012年,但還是放棄了,不是我不想忠誠,因為它的手機滿足不了我了呀。 


如果讓我簡單的解釋,品牌就是一種信用,但這個信用需要你持續用行為來維護,一旦你的行為沒有維護這個品牌信用,那就是信用破產了,品牌也就不復存在了。顧客所謂忠誠,是因為認可你過去積累的「信用」,但一旦你的信用破產,忠誠也就立刻消失。


相關焦點

  • 什麼才叫真正的國家品牌?-虎嗅網
    我老闆曾說過一句令我記憶深刻的話,那是在一個本土知名品牌的戰略規劃提案上。當時提案的核心是,他們如何在與外資品牌的競爭中搶佔先機,如何走向國際市場,以及如何從一個優秀品牌成為一個偉大品牌。可口可樂不過是糖水,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可言,卻能夠全世界最成功的品牌之一。靠的是什麼?就是可口可樂背後透出的價值觀念。正如可口可樂前副總裁J.W.喬戈斯所說:「你不會發現一個成功的全球品牌,它不表達或不包括一種基本的人類情感。」
  • 虎嗅網創始人李岷: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三年前的此時,正是李岷緊鑼密鼓籌備創立虎嗅網的時候。1999年,李岷從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畢業後便進入《中國企業家》雜誌社,一路從實習生幹起,隨後成為記者、記者部主任,最終成為執行總編。作為一名媒體人,她敏銳地發現,從2009年開始,以新浪微博興起為標誌,網上UGC(用戶生產內容)的力量迅速崛起,改變了媒體從內容製造到分發的流程,網際網路直接從渠道轉變為內容生產。
  • 創業故事丨虎嗅網創始人李岷: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三年前的此時,正是李岷緊鑼密鼓籌備創立虎嗅網的時候。1999年,李岷從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畢業後便進入《中國企業家》雜誌社,一路從實習生幹起,隨後成為記者、記者部主任,最終成為執行總編。作為一名媒體人,她敏銳地發現,從2009年開始,以新浪微博興起為標誌,網上UGC(用戶生產內容)的力量迅速崛起,改變了媒體從內容製造到分發的流程,網際網路直接從渠道轉變為內容生產。
  • 餃子店眾多,為啥難出全國性品牌?-虎嗅網
    雖然口味南北不忌,但餃子卻沒有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全國性品牌。突破地域,走向「南北一統」,餃子品類還缺什麼?年初疫情肆虐,餐飲、零售業受到巨大衝擊,速凍食品的市場需求卻激增,特別是速凍水餃,各大商超「一餃難求」,線上電商渠道水餃也成了「期貨」,商家不得不「預售15天發貨」,讓消費者排隊等待。
  • 618超越雀巢、星巴克,這個國產咖啡品牌做對了什麼?-虎嗅網
    在峰瑞內部,癮品可以說是一個獨立的投資主題,我們一直努力從菸酒糖茶等成癮性品類中,找到有品牌能力和產品創新能力的新品牌。在癮品家族裡,雖然香菸、美酒廣受世人歡迎,全球使用最廣泛的要屬咖啡因。同樣值得一提的是,從來沒有什麼輕而易舉。消費品企業能做出這種全鏈條效率提升的前提是,創始人得是行家:只有深耕行業、洞悉行業本質的創始人,才能有深刻的用戶洞察,也就是知道用戶喜歡什麼;也只有做出好產品的決心,才能找到提高供應鏈效率的方法。
  • 月薪3萬,我做對了什麼?
    這是什麼概念?按書來舉例子,1張思維導圖就是1本書的讀書筆記,10萬張思維導圖就是10萬本書!!!圖書館都沒那麼多藏書!而且這些學習內容都是經過創作者自行整理和總結過的,全是精華中精華,一句廢話都沒有。
  • 星巴克和Costa的差別是什麼?-虎嗅網
    什麼促成了星巴克十倍股之路?第二,講星巴克的十倍股之路。08年到16年,星巴克漲了十倍,其實在07、08年的時候,星巴克做的很差,同店大概下滑了8%。因為在整個2000年的時候,星巴克擴張得太快了。星巴克是一個有逼格的品牌,但它不能開太多了,會讓大家覺得這個開始低段化了,數量開太多了。
  • Carhartt:百年工裝品牌,背後是美國打工人精神-虎嗅網
    如果追溯工裝風的起源,不得不提到的一個品牌就是Carhartt。這個起源於19世紀末的美國服飾品牌,最初只是生產工人幹活穿的服裝,卻在百年的變革中不斷進化,成為了21世紀工裝時尚品牌的代名詞之一,引領了工裝潮。蕾哈娜、坎爺、貝克漢姆、歐巴馬等等,都對這個品牌青睞有加。
  • 如何在品牌構建中真正做到「speak with one voice」?-虎嗅網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很難在品牌價值觀當中融入感性元素,那是因為你還沒有「發現」品牌的情感與精神價值。這時候我們要學會「間歇性」地忘記產品忘記營銷,想想你正在做的這件事可能給用戶的生活帶來什麼? 在必要時藉助一些情感層面的用戶洞察。
  • 包先生為什麼比gogoboi更受奢侈品牌歡迎?-虎嗅網
    內容創業實際上是一個非常苦的差事,如果不是傳統媒體行業的落寞,相信很多曾經的從業者寧願繼續打工,而不是鋌而走險去開什麼公眾號。從數據來看,目前的公眾號大號及成功內容創業者多數都是有著傳統媒體或者相關行業從業經驗,這是積累,告訴那些空想「少奮鬥10年」的人基本都會「多蹉跎10年」。
  • 在快手電商一擲千金的都是什麼人?-虎嗅網
    很多人只耳聞過辛巴等幾個頭部主播,不知道這個電商日活1個億的神奇平臺裡面究竟有什麼門道。大家的樸素疑問是:「為什麼要在快手買呢,淘寶京東小紅書它不香嗎?」 被問及快手和之前的平臺有什麼不同時,菲菲表示快手更方便主播和粉絲連線、交流,"姍姍現在經常和粉絲連麥。"正是得益於這種強互動交流屬性,大姍姍和粉絲之間的聯繫得以加強,粉絲粘性被大幅提高,進而獲得較高的轉化率和復購率,這讓她很快就坐到了垂類的第一。
  • LESS&MORE獲千萬融資,張泉靈看上的男裝定製品牌有什麼不同?-虎嗅網
    今天,男裝定製品牌 LESS&MORE 宣布完成1200萬元人民幣A輪融資,由紫牛基金領投,紫金匯創投、Silver Tiger跟投。去年12月,LESS&MORE曾獲得800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投資方聯科創盈。
  • mccb是什麼品牌空氣開關 開關有什麼品牌
    買開關也是需要按照品牌去購買的,這樣的話最起碼質量方面有很好的保障,即使出現了問題也可以直接尋找他們的售後,但是,在購買之前我們一定要先看一下mccb是什麼品牌的空氣開關,因為有的店寫的是英文名字,所以一定要知道它的中文意思,此外開關都有什麼品牌。這需要了解下。
  • 一位孕婦的口述:無創DNA檢測背後的商業鏈條-虎嗅網
    今日虎嗅網發布《華大癌變》一文,將基因檢測的風險放大到公眾面前,據報導,華大基因主營業務無創產前DNA檢測未能幫用戶起到篩查作用,最終導致許多孕媽生出帶有生理缺陷的兒童。虎嗅網報導指出,因受高商業利潤驅動,華大基因及其代表的無創產前DNA篩查行業本身,訴諸孕婦「恐懼」,撬動整個醫療行業一起,逐漸放棄了一些傳統篩查方法,比如唐篩、超聲、羊水穿刺等,最終醞釀出悲劇。華大基因CEO尹燁今日回應騰訊《一線》稱,「《華大癌變》一文中引用的案例較為複雜,不只是技術問題。」
  • 全球美妝零售業的新趨勢:開品牌獨立門店-虎嗅網
    單品牌獨立門店的快速興起和發展已經成為美妝行業的一大主流趨勢。百貨的衰弱,讓更多美妝零售商選擇在商業綜合體和繁華商業街開設快閃店,以體驗激發年輕消費者的興趣。儘管以絲芙蘭(Sephora)、Ulta Beauty 為代表的多品牌美妝零售連鎖近來不斷升級技術並大規模擴張門店,但以品牌方自身為主導的單品牌獨立門店已經勢不可擋地成為一種新潮流。
  • 大眾洗護品牌推高端系列,為什麼都失敗了?-虎嗅網
    前僕後繼,「全軍覆沒」提到大眾洗護品牌,首先繞不開的是寶潔公司,其旗下的海飛絲、潘婷、飄柔等品牌多年來以「親民」形象面對大眾,在不少消費者眼中,它們早已跟「平價」畫上了等號。當一個品牌將自身定位為大眾品牌的那一刻起,他已經主動擁抱了普通消費者,並且將高端消費人群拒之門外,因為這兩者存在天然的互斥性。普通人選擇大眾品牌,是因為購買力消費不起高端品牌,但他們很清楚哪些品牌意味著低端,哪些品牌代表著高端。當某一天,他們成長為高端消費群體後,會毫不猶豫選擇高端品牌,而不是低端品牌的高端產品,這是消費虛榮心在作祟。
  • 服裝品牌批量關店的背後,潛伏的「殺手」是淘寶還是自己人?-虎嗅網
    很多三、四線城市的商業綜合體在招商時,能找到什麼就是什麼,千篇一律,完全不考慮匹配度。後期關店當然常有的事。劉文娟:設計不行我這個年齡已經買不到我穿的衣服了,我去每個商場逛過,這個衣服設計得不倫不類。還是十年前的設計穿起來得體大方。我們這個年齡買衣服很難。
  • 什麼是品牌營銷?
    什麼是品牌營銷?品牌營銷是一種溝通、銷售、產品和服務的方法。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品牌營銷,為什麼所以有的公司都在做?這是因為每個人都知道品牌的力量。品牌營銷是打造強勢品牌的理論和策略。品牌營銷理論:營銷支出是建立品牌價值的投資,反過來又是公司的價值。這種基於投資的策略使品牌營銷與其他營銷策略(如直接反應營銷)不同。品牌營銷不斷提升公司的價值。
  • 餃子品牌加盟店排行榜有什麼品牌
    餃子品牌加盟店排行榜有什麼品牌「餃子品牌加盟店排行榜一直都是創業者非常關注的一個榜單,作為一種傳統美食,餃子一直都不缺少受眾,這也是餃子加盟行業一直都吸引了大量創業者關注的原因。接下來,就一起來了解下餃子品牌加盟店排行榜有什麼品牌吧。
  • 「割肉求生」之後,HTC靠什麼重振品牌?
    ,品牌定位背後的缺陷漸漸開始曝光。對HTC來說,自我定位為高端品牌雖然是追求卓越的表現,但實際上也犯了好高騖遠的毛病,反過來畫地自限,框住了HTC的產品思維。打從決定推出品牌產品時,HTC對中、低端產品線的打磨和布局相當消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