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超越雀巢、星巴克,這個國產咖啡品牌做對了什麼?-虎嗅網

2020-12-11 虎嗅APP

咖啡,是這兩年競爭最為激烈的零售戰場之一。星巴克所在的主要陣地——現磨咖啡市場火力十足,三頓半咖啡繞開了這塊市場,在巨頭雀巢所在的速溶咖啡領域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2019 年雙11,4歲的三頓半咖啡超越百年品牌雀巢,成為首個登頂天貓雙 11 咖啡榜首的國貨品牌。


2020 年,疫情反覆之下的中國消費市場,充滿了不確定性。依據天貓 618 理想生活狂歡季數據,三頓半從 2019 年雙 11 咖啡類目第一名開始躍升為 2020 年 618 衝調大類榜首。咖啡是衝調的子類目。剛過去的 618,排在三頓半後面的店鋪,有雀巢、星巴克家享咖啡。


三頓半咖啡做對了什麼?


峰瑞資本自 2018 年獨家投資了三頓半的第一輪融資以來,又連續兩次加注。在這篇裡,我們將探討:


  • 最初尋找「癮品」投資標的時,我們是怎麼找到三頓半的?


  • 投資三頓半這兩年,我們的觀察與思考:流量很貴的年代,消費品如何做好差異化創新?如何創造傳播抓手,驅動用戶自傳播?


  • 消費品創業,單點創新已經不夠用了,關於全鏈條的效率提升,我們能從周黑鴨、三隻松鼠身上學到什麼?


進入正文前,先分享我們投資三頓半以來學習到的四個最有價值的結論:


  • 消費品創業,已經變成了全鏈條的效率競爭。越是在前臺、中臺、後臺都能夠提升效率的企業,競爭優勢越大。我們看到了很多企業(在後臺)改了供應鏈,實現了產品上的差異化創新,從而提升了用戶體驗(中臺);要是又能趕上(前臺)流量與媒體形態的變化,使得產品適合在當下佔據用戶時間增長最快的媒體平臺裡傳播,就會擴大產品傳播的範圍,提高傳播效率。


  • 消費品供應鏈的技術創新,通常不一定是原始科技創新,而是把原來存在的技術通過仔細琢磨、適配、升級,用到了新的產品和品類上,並實現工業化生產。


  • 真正意義上的創新者,總會獲得應有的回報,能夠在市場競爭中贏得時間窗口,這就是「創新者的優勢」。當完成全鏈條效率提升的消費品企業佔據潮頭之後,其他人不容易複製它的發展路徑,因為很難把所有適合發展的時機與因素重新湊在一起。


  • 創始人永遠是最重要的因素,沒有之一。只有深耕行業、洞悉行業本質的創始人,才能有深刻的用戶洞察,也就是知道用戶喜歡什麼樣的產品;也只有做出好產品的決心,才能找到提高供應鏈效率的方法;此外,只有保持敏銳,才能捕捉流量的變化,關注新型媒體平臺的崛起並用好它。


 01 

我們是怎麼找到三頓半咖啡的?從癮品投資說起


縱觀全球,癮品一直創造著巨大的經濟價值。在峰瑞內部,癮品可以說是一個獨立的投資主題,我們一直努力從菸酒糖茶等成癮性品類中,找到有品牌能力和產品創新能力的新品牌。


在癮品家族裡,雖然香菸、美酒廣受世人歡迎,全球使用最廣泛的要屬咖啡因。


近代美國飲用咖啡的經驗表明,「某些精神刺激癮品一旦可以廣泛獲得、積極促銷、降低價格,就會深受大眾歡迎,如果這些人養成了依賴的習慣,這些癮品就更是所向披靡了。」


2018 年咖啡再一次風行於中國,首開風氣的攪局者是瑞幸咖啡。瑞幸走低價補貼路線,「請」用戶喝咖啡,再加上越來越多的咖啡新玩家進入市場,我們判斷,這將使得咖啡在中國的消費情形與美國如出一轍——在價格下跌以後,逐漸普及化,被更多人接受。


儘管彼時,我們還看不清咖啡市場的整體格局與未來走向,但是隨著咖啡消費的持續擴大,峰瑞也積極地 top-down 地尋找咖啡行業的投資標的。


我們研究了咖啡市場發現,硝煙四起的現磨咖啡市場即便增長很快,也只佔中國咖啡市場的 15-20%。相對不起眼的速溶咖啡,卻佔據 60-70% 的市場份額。於是,我們把目標聚焦到速溶咖啡領域。


我們先是見了一家在電商渠道上銷量數一數二的國產速溶咖啡新品牌。它的性價比確實很高,但太像雀巢三合一速溶咖啡了,與國際巨頭缺乏區分度,長遠看難以勝出。


我們期待能找到更有質感,能用產品打動消費者的新品牌。2018年7月,一位懂咖啡的朋友向我們推薦了三頓半。


彼時,三頓半的原創超即溶咖啡剛剛上線不久,從包裝和口感等方面對傳統速溶咖啡進行了升級。


它的包裝是顏色鮮亮的迷你樂高式咖啡杯,辨識度極高。我們給 300 來位三頓半用戶打電話做用戶調研時發現,酷、高級感和顏值,成為它打動用戶的重要因素。


它的明星產品,是裝在迷你咖啡杯中的凍幹咖啡粉。用戶將咖啡粉倒入冰水或牛奶中,就能即刻得到一杯好喝的冷萃、拿鐵咖啡。口感還原度和便捷性的實現,得益於三頓半在生產工藝上的創新。下一部分,我們會詳述這種工藝創新所產生的巨大影響。


整體而言,除了價格美好(均價不足 10 元),它已經完全不是我們頭腦中上一代的三合一速溶咖啡了。


我們看好三頓半在咖啡走向大眾化的浪潮裡獲得發展空間。2018 年下半年,峰瑞獨家投資了三頓半,這也是三頓半首次接受來自機構的投資。


02 

流量紅利消失,讓用戶自傳播如何可能?




如果你真的在產品上做了差異化創新,為用戶創造了價值,真的打動了用戶,用戶會想盡一切辦法來傳播你。


所以,用戶自傳播的前提,一定是產品本身足夠好。產品力是一切的基礎。


產品「好」之外,你還得創造一些差異化的特色,為用戶準備足夠獨特的、能夠傳播的素材和切入點,讓用戶能輕鬆說出你與其他產品的不一樣。


以 7-11 為例。「全年無休真方便」是 7-11 便利店 1976 年到 1982 年間一直沿用的廣告詞。7-11 的產品肯定是品質過關的,但賣點卻被總結為「全年無休」這四個字。這個賣點廣受日本大眾,尤其是年輕人的支持。


海底撈的火鍋肯定是好吃的,但是傳播一家餐廳「好吃」很難達成共識,因為每個人口味不同,你認為的好吃和我理解的好吃可能不一樣。海底撈讓人口口相傳的是服務好,這裡的服務可能是額外提供美甲服務、配備嬰兒床等,也可能是飲料無限續杯,又或者是其他。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比如,我們在提到新東方的英文老師時,會說這個老師幽默、講話有意思,那個老師會講人生哲學,還有的老師會唱歌跳舞。


英語教得好之外,老師們把自己的性格特點與個人特色展現出來,對學生們而言,向別人談論、安利自己的老師這件事就變得簡單了。


三頓半咖啡,也是我們看到的能讓用戶自傳播的新品牌。


「有些用戶認為賣得很爆,背後一定投入了很多錢。但我們在小紅書裡差不多擁有了 2000 篇筆記,其中 90% 都不是我們自己寫的」。2019 年 9 月,三頓半創始人兼 CEO 吳駿曾在接受《第一財經》YiMagazine 採訪時說。


首先,不可否認「好喝」之外,三頓半的小杯子外形很吸睛,很多人即使沒喝過,也應該在各種社交平臺看到過。這就是產品即廣告。


然而,很多人沒有看到的,是三頓半在後端供應鏈上下的功夫。


以超速溶咖啡為例。原來泡速溶咖啡需要熱水,還有一個大家已經習以為常的麻煩——必須得有一根棍(攪拌棒),才能加速溶解。


因為在後臺做了生產工藝的優化,三頓半的凍幹咖啡粉能快速溶於任何溫度的多種液體,不限於熱水,且產品工藝好到不要那根攪拌棒也能溶解,與此同時,還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咖啡的風味。


工藝的影響如此巨大,那麼,讓我們回到工藝本身。


凍幹技術在食品、醫藥等工業中應用廣泛。它通過冷凍升華去除物質中的水分,優點是還原度高、溶解性好。2017 年以來中國方面便市場回暖,人們大量消費有菜有肉的方便麵,也緣自供應端的工藝進化,簡單來講也是凍幹。


三頓半團隊創新性地將凍幹工藝大規模應用到了咖啡上。由於凍幹在低溫下進行,咖啡粉中的揮發性成分損失小;由於乾燥在真空狀態下進行,氧氣極少,易氧化的物質也得到了保護。結果是,咖啡粉的還原度高,不論是氣味,還是口感。 


反觀另一種常見的速溶咖啡工藝——噴幹。它採用離心噴霧乾燥機,通過高溫讓咖啡霧滴中的水分瞬間蒸發,雖然產量大、乾燥效果好,但是咖啡的香氣、顏色、風味都打了折扣。


此外,在凍幹工藝的加持下,水分被抽走後的咖啡粉就像海綿,易吸水,溶解迅速而完全。


也正是因為凍幹咖啡粉非常容易溶解,才帶來了用戶體驗端的變化——不要熱水,也不要攪拌棒。這兩者,再加上好看的外觀設計,媒介開始起作用——表現為適合做各種各樣的視頻表達。


正如我們在《李豐專欄15 | 直播電商能火多久?》裡面提到的:「對於 To C 企業,現在最難的一件事在於,即使你挑對了品類,仍然需要把你的產品、內容和廣告變成一件事,並且讓它適合在佔用戶時間增長最快的媒體類型當中展現。」


當下,短視頻是佔用戶時間增長最快的媒體類型。如果你的產品的差異化特色,剛好適合在短視頻平臺上展現,傳播的效率就會更高。


▲ 三頓半「領航員」的創意喝法。


三頓半的凍幹咖啡粉,可以用各種顏色、形態的液體來衝泡、組CP。想像一下,你把凍幹咖啡粉倒進冰水、牛奶、果汁、可樂、湯力水裡,輕輕搖一搖,一杯冷萃、拿鐵或者咖啡飲品就誕生了。衝泡過程本身就這樣變成一件好玩的事,畫面感十足,且具有美感,很適合在短視頻上呈現。


小結一下,因為三頓半在後臺做了工藝創新,才有了它在產品與體驗端的差異化特色。這些差異化特色打動了用戶,成為了其在短視頻內容平臺上的傳播抓手。


03 

消費品創新更多地需要全鏈條的效率提高和體驗升級




當下的消費品創新,更多地需要全鏈條的效率提高和體驗升級,這包括供應鏈的優化、產品及體驗的提升、抓住流量與媒體的變化。


然而,這三者並非天然地直接相通。


當你找到了提升供應鏈效率的方法或者改進供應鏈的工藝,你得基於此,提升產品品質與用戶體驗。如果湊巧這個時候,你趕上了媒體表現形態變化的「東風」,那麼,你就能夠利用新的媒介和流量變化,讓用戶大範圍地傳播你的好——產品質量與體驗升級。


即便沒有趕上這股「東風」,只要你從用戶體驗、產品質量這兩個維度為用戶創造了價值,用戶仍然會感知到你的獨特之處,也會傳播你。只是整個過程不會像有新的媒介助推那麼快。


▍後臺:提高供應鏈管理的效率


在消費品領域,有兩種提升供應鏈效率的方法。第一種是在生產、流轉、存儲等環節,提高供應鏈的管理效率。第二種是引入「新」的技術,實現產品與體驗升級。


三隻松鼠的聯盟工廠就屬於前者。


在安徽無為的一個園區裡,三隻松鼠把 20 來家核心供應鏈企業請過來,這些企業生產的產品總量大概能佔到三隻松鼠銷量的 80%。它們共享一套包含華東線下店的所有線上數據的系統,從中獲得銷售預測和生產排期。它們還將使用一套物流系統,園區裡所有的產品會歸集到一個倉庫,按照預測訂單和實時訂單發走。


聯盟工廠的意義在於,三隻松鼠把生產端的庫存降到了極限,讓前臺的需求翻譯給後臺的生產這條路徑短到極限,與此同時,通過預測指導生產,讓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時間也短到了極限。通過重整一遍鏈條的效率,未來三隻松鼠把所有在線下貨架售賣的商品的保質期縮短到 4 周以內,是有可能的。


▍從後臺到中臺:引入新的工藝,改進供應端,從而帶來用戶體驗的提升



消費品供應鏈的技術創新,通常不一定是原始科技創新,而是把原來存在的技術通過仔細琢磨、適配、升級,用到了一個新的產品和品類上,並實現了工業化生產。


接下來,我們以周黑鴨、三隻松鼠、信良記為例。


周黑鴨的創新舉措之一,是把已有的「充氮鎖鮮」技術工藝用在滷味生產上。


2014 年 5 月起,周黑鴨將門店內的散裝食品全部下櫃,升級為可儲存 3 天至 5 天的「鎖鮮裝」。「鎖鮮裝」周黑鴨普及之前,如果我們想吃到滷味鴨脖,要麼買街邊小店當天做的,要麼買超市裡含有防腐劑,兩個月保質期的。


不含防腐劑、短保新鮮的「鎖鮮裝」背後,是周黑鴨花費數千萬,用兩年時間,研發出「充氮氣保鮮裝」工藝。


把惰性氣體充入食物的包裝裡保鮮,並且形成工業化應用,並不是一項全新的科學技術。周黑鴨成功地把它用在滷味工業化生產上。


峰瑞被投企業信良記亦是如此,它生產的調味小龍蝦之所以 Q 彈好吃,一方面得益於四川自貢鹽幫菜傳人、中國烹飪大師徐伯春研製的口味好,另一方面,是由於信良記採用了液氮速凍工藝,實現了原汁原味的冰凍封存。此前,液氮速凍工藝已經被應用到梭子蟹、帶魚及銀鯧等海鮮產品的保鮮中。



信良記創始人李劍曾在 2020 年 4 月接受《新京報》採訪時稱:「鮮活小龍蝦被捕撈上來後,當日就送至工廠進行清洗、調味,隨後用液氮在 -196℃ 的低溫中,對食品進行極速冷凍。液氮速凍技術可以立即保鮮、鎖住水分,也能有效減少流通運輸環節中自身滋生的細菌,最大程度保證食物安全。」


在理解液氮速凍工藝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最大冰晶生成帶」這個與食物保鮮密切相關的概念。


「最大冰晶生成帶」指的是在冷凍的過程中,食品中包含的水分,生成最大冰晶量的溫度範圍。在 0℃ 至 -5℃ 這個溫度區域內,大多數食物中的水會快速凝結成體積較大的冰晶。冰晶可以輕易刺破細胞的細胞壁/細胞膜,讓細胞質流失。沒有了完整的細胞作為支撐之後,食物就會失去原有的口感。


而液氮的凍結速度極快,凍結速度也比一般凍結方法快 30~40 倍。液氮與食物充分接觸之後,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穿過」食品的「最大冰晶生成帶」,使細胞內外的營養汁液快速形成無數個直徑約為 5 微米的均勻的細小結晶。


液氮速凍形成的結晶直徑遠小於細胞的直徑,因此,結晶不會輕易刺破細胞壁/細胞膜,也不會讓大量細胞質流出來。


從有點 Geek、微觀的角度來講,我們在咬了一口信良記小龍蝦之後,感受到的「Q彈」、「水嫩」、「味道好」,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冷凍時小龍蝦的細胞膜沒有被戳破,食物的精華被留在了細胞裡。


我們再來看一看,三隻松鼠的堅果系列產品怎麼運用技術手段,實現供應鏈環節的持續創新,從而優化用戶體驗。



以三隻松鼠「每日堅果」為例。你撕開三隻松鼠「每日堅果」包裝的時候,會發現有一條「楚河漢界」式的中縫,把 6 種堅果和 3 種果乾規矩地分在兩邊。


由於果乾、堅果的含水量不同,混裝在一起後會互相影響——水分高的果乾將水分遷移到水分低的堅果上,導致堅果變軟、乾果變硬。


三隻松鼠的創新做法是,使用分區鎖鮮的技術,採取乾濕分離的包裝設計。用戶扯開中縫,搖一搖混合之後,就能吃到有新鮮口感的果乾和堅果。這一做法後來被諸多乾果品牌學習、沿用。


當你開始品嘗裡面的堅果,會發現裡面的堅果勻稱,沒有雜質。這背後是色選機和稱重定量等技術設備的助攻。


色選機能根據物料光學特性的差異,利用光電探測技術,把顆粒物中的異色顆粒自動分揀出來。三隻松鼠選用的色選機能夠通過可見光、X 光、紅外光、質譜技術等核心關鍵技術,來做食品安全檢測及分揀,讓用戶吃到顆粒度均勻、沒有壞籽或者不新鮮的堅果。


細心的你可能還會發現,三隻松鼠「每日堅果」裡的核桃仁表面薄皮也被提前去掉了,沒有了苦澀感。消費體驗提升的背後,是三隻松鼠研發人員反覆試驗,通過核桃仁去皮清洗流水線,還原了核桃的最佳口感。


▍前臺:抓住流量與媒體變化的機遇


正如在前文提到的,如果你走完了兩步:在後臺改變了供應鏈的結構和效率,實現了中臺用戶體驗的提升,那麼,如果你趕上了流量與媒體形態的變化,則是極大的發展機遇。


周黑鴨在打磨「充氮鎖鮮」的工藝創新時,沒有明顯地趕上流量或者媒介平臺的變化。但是,它讓滷味食品從街邊小鋪賣到了規模化的連鎖店。


三頓半則趕上了微信、小紅書的圖文分享、以及短視頻時代。用戶在小紅書等平臺上曬出花樣百出的衝泡方法、有設計感的杯子、參與回收咖啡空罐的「返航計劃」等等,被其他人點讚,收到「好看」、「酷」的評價。在這個過程裡,三頓半成為一種「社交貨幣」。


信良記、三隻松鼠迎上了直播的風口。在直播中,食物的成色、質地能夠被清晰地展現出來,再加上,網紅主播對食物精準到位的描述、大快朵頤品嘗食物的咀嚼聲、各種創新吃法,都讓人有買買買的衝動。


結果是,信良記通過老羅的電商直播首秀,迅速擴大了 C 端市場的影響力,當晚 51 萬盒小龍蝦被一搶而空。老羅之後,薇婭、雪梨、薛之謙等主播均為信良記小龍蝦帶貨。目前,信良記小龍蝦在各電商平臺頗受用戶歡迎。 


三隻松鼠也將直播視作一個新的營銷變革機遇,也正在探索新的玩法。2020 年農曆春節前,三隻松鼠借勢熱門影視 IP《慶餘年》,邀請劇中王啟年扮演者田雨,聯合薇婭進行了一小時的品牌專場直播,推廣三隻松鼠中國年禮盒等產品。


總結來看,三頓半、周黑鴨、信良記、三隻松鼠的共同點在於,通過後臺供應鏈的技術創新,提升了產品品質與用戶體驗。用戶體驗有了顯著提升之後,用戶打心底裡覺得產品好,就樂於自傳播。當這一切趕上了新的流量平臺崛起與媒介形態的變化,產品上的創新與體驗上的提升,剛好給用戶提供了傳播的抓手。


/ 04 /  

真正意義上的創新者,總會獲得應有的回報


消費領域的單點創新越來越難以為繼。當實現全鏈條效率提升的消費品企業佔據潮頭,其他人很難抄或者複製它的發展路徑,因為很難把所有適合發展的時機全部重新湊在一起。這就是「創新者的優勢」。


同樣值得一提的是,從來沒有什麼輕而易舉。消費品企業能做出這種全鏈條效率提升的前提是,創始人得是行家:


  • 只有深耕行業、洞悉行業本質的創始人,才能有深刻的用戶洞察,也就是知道用戶喜歡什麼;


  • 也只有做出好產品的決心,才能找到提高供應鏈效率的方法。


  • 只有保持敏銳,才能捕捉流量的變化,關注新型媒體平臺的崛起並用好它。


當年信良記創始人李劍創辦餐品連鎖品牌新辣道,為了提高廚師的人效,他力推預調味。新辣道主打魚火鍋,需要讓魚的保鮮度高、口感好,他琢磨生冷速凍的門道。因此,李劍創辦信良記時,能夠復用原來的經驗。


三隻松鼠創始人章燎原 2003 年就進入詹氏食品賣核桃、賣堅果,14 年後的 2017 年,三隻松鼠推出「每日堅果」時做了一系列創新,也就自然而然。


三頓半創始人吳駿亦是如此。他是咖啡愛好者,早年開過 7 年線下咖啡館,熟悉咖啡豆交易、烘焙和咖啡經營等產業鏈上的各環節。創立三頓半咖啡之前,吳駿和創始團隊經營過一個為家庭提供一站式烘焙服務的烘焙品牌,期間深耕供應鏈,生產製造了 200 多個單品,並積累了電商運營的經驗。此外,吳駿還學過廣告,有品牌操盤經驗。


創始人的積累,疊加後臺的供應鏈創新,以及中臺用戶體驗的提升,拉起了三頓半當前的品牌勢能和銷量。


往未來看,三頓半的想像空間在於,用好當下的競爭優勢,從單一產品系列的品牌,變成用戶心中代表特定類型的品牌。隨著品牌內涵的擴大,三頓半也需要增加 SKU,擴寬品類,給用戶帶來更多的體驗。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認為,始終把握用戶的需求,並不斷擴大供應鏈並進行規模化改造,才能驅動產品的持續創新。


本篇總結


1,產品力是第一位的。如果你真的在產品上做出了差異化創新,為用戶提供了價值,用戶會想盡一切辦法來傳播你。此外,如果你在產品上所做出的差異化創新,適合在當下佔據用戶時間增長最快的媒體平臺裡傳播,就會擴大產品傳播的範圍,提高傳播的效率。


2,零售最終是全鏈條的效率競爭。


3,消費品供應鏈的技術創新,通常不一定是原始科技創新,而是把原來存在的技術通過仔細琢磨、適配、升級,用到了新的產品和品類上,並實現了工業化生產。


4,創始人永遠是最重要的因素,沒有之一。只有深耕行業、洞悉行業本質的創始人,才能有深刻的用戶洞察,也就是知道用戶喜歡什麼;也只有做出好產品的決心,才能找到提高供應鏈效率的方法;此外,只有保持敏銳,才能捕捉流量的變化,關注新型媒體平臺的崛起並用好它。

相關焦點

  • 最新數據:超越雀巢、星巴克,這個咖啡品牌躍升衝調大類第一
    天貓618理想生活狂歡季數據公布,三頓半從2019年雙11咖啡類目第一名,躍升為2020年618衝調大類榜首。 咖啡只是衝調類目的子類目,衝調類目還包含衝泡奶茶、代餐、麥片等等。
  • 618超越雀巢、星巴克,躍升衝調類目第一,三頓半做對了什麼?
    「從投資中學投資」系列第四篇,我們想和你分享,從精品咖啡品牌三頓半的探索與創新中,我們所看到的咖啡及消費行業的競爭本質,以及如何構建壁壘。咖啡,是這兩年競爭最為激烈的零售戰場之一。星巴克所在的主要陣地——現磨咖啡市場火力十足,三頓半咖啡繞開了這塊市場,在巨頭雀巢所在的速溶咖啡領域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
  • 雀巢收購後,星巴克會變成比Nespresso更大的咖啡品牌嗎?
    文:番茄日前,在由巴克萊舉辦的一場全球消費會議上,雀巢財務長 Franois Roger就雀巢分銷的星巴克產品會否超越濃遇咖啡(Nespresso),為何在入股食物過敏療法公司Aimmune多年後才大手筆收購,以及雀巢最大的變化是什麼等系列問題,回答了提問。
  • 罐裝咖啡飲料 星巴克、雀巢、貓屎咖啡三大咖啡品牌深度測評
    (原標題:罐裝咖啡飲料 星巴克、雀巢、貓屎咖啡三大咖啡品牌深度測評)
  • 雀巢日本與星巴克合作 發售星巴克膠囊咖啡
    雀巢日本與星巴克合作 發售星巴克膠囊咖啡(圖片來源:朝日新聞網站) 人民網東京3月15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為發展膠囊咖啡機市場,雀巢日本公司與人氣咖啡連鎖店品牌星巴克合作,將從4月1日起發售星巴克品牌膠囊咖啡
  • 雀巢和星巴克結成聯盟 協助分銷袋裝咖啡和茶
    「這個全球咖啡聯盟將通過雀巢的口碑和影響力,把星巴克的產品體驗帶到全世界數百萬的家庭中,」星巴克總裁、CEO凱文·詹森(Kevin Johnson)表示,「這個歷史性的合作是我們對業務持續關注和提升的一部分,希望能夠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我們很榮幸能夠與同心同德的公司並肩作戰。」
  • 吃「苦」百年的中國人,為何沒有喝出一個國產知名咖啡品牌
    當女閨蜜糾結是去樓下的星巴克還是隔壁樓的瑞幸咖啡喝時,我掏出了回成都之前在海南帶回來的福山咖啡,閨蜜說了一句扎心的話:你咋盡買些雜牌啊!雜牌?要知道具有近80年歷史的福山咖啡可是和茅臺一樣上過國宴的呀,什麼時候成為了雜牌。噢,也對,現在除了海南本地人和去海南旅遊的人很少知道福山咖啡這個名字了吧!
  • 雀巢攜手星巴克 發力中國咖啡市場
    發力中國咖啡市場  日前,雀巢宣布與星巴克結成的全球咖啡聯盟正式發力中國市場,面向中國消費者推出全新「星巴克家享咖啡」系列產品及為店外飲用場景提供「星巴克咖啡服務」整體咖啡解決方案。這是星巴克咖啡產品首次正式進入家用場景及店外渠道,業內人士認為,雀巢星巴克聯盟此舉意在快速增長的中國咖啡市場中,通過推出咖啡消費場景化形成產品差異化優勢。
  • 雀巢與星巴克聯手,開拓中國家用咖啡市場
    文 | 非 蟲雀巢和星巴克,是全球咖啡市場兩大著名品牌。8月8日,在上海,這兩大品牌正式聯手發力中國市場。一年前,雀巢與星巴克已經結成全球咖啡聯盟。時隔一年,兩大咖啡品牌攜手在中國大陸市場的首次亮相,選擇了上海。同時,這也是星巴克咖啡產品首次正式進入家用場景及店外渠道。此次與中國消費者見面的21款「星巴克家享咖啡」系列產品,包括烘焙咖啡豆、研磨咖啡粉以及首款為奈斯派索(Nespresso),和雀巢咖啡多趣酷思(Nescafé Dolce Gusto)咖啡機配套開發的星巴克咖啡膠囊。
  • 超越雀巢和星巴克!他能夠成為咖啡界的老大嗎?
    但令人意外的是,老牌咖啡品牌雀巢並沒有成為人們的新寵,火起來的反而是一個名為「三頓半」的速溶咖啡新品牌——2018年雙12,三頓半天貓旗艦店銷售量僅次於雀巢;2019年雙11,三頓半超過雀巢,成為天貓雙十一咖啡品類裡的第一。 而根據天眼查的信息顯示,9月2日,三頓半剛剛完成了過億元的B輪融資,正在準備打造以速溶咖啡創新場景為主的「超級系統」。
  • 尋場景突破 雀巢推星巴克包裝咖啡
    此次,雀巢與星巴克聯合推出21款「星巴克家享咖啡」系列產品,包括烘焙咖啡豆、研磨咖啡粉以及首款為奈斯派索(Nespresso)和雀巢咖啡多趣酷思咖啡機配套開發的星巴克咖啡膠囊。另外,上述包裝咖啡產品還將在天貓和京東等電商平臺,以及一線城市的辦公室和酒店出售。一口氣推出21款包裝咖啡,是雀巢與星巴克面對瑞幸等新興入局者衝擊的又一次主動迎戰。
  • 全球最大的咖啡集團!不是雀巢 也不是星巴克
    JAB近幾年投資併購的品牌,遍布咖啡消費環節的上下遊,無論是精品咖啡店還是連鎖咖啡店,無論是與雀巢對標的速溶咖啡品牌還是膠囊咖啡機品牌,JAB統統收入囊中,六年時間裡超過10起咖啡關聯的收購,讓JAB付出超過580億美元。
  • 雙十一咖啡品類急速增長,雀巢星巴克家享咖啡增速超200%
    雀巢大中華區咖啡業務資深副總裁何文龍對藍鯨財經記者表示,此次雙十一表現超出預期,雀巢咖啡的布局是希望旗下每個品類如速溶、研磨、即飲以及膠囊咖啡都可以有很好的成長,本次雙十一每個小品類都達到預計目標。根據雀巢方面提供的數據顯示,雀巢速溶咖啡榮膺天貓品類銷售冠軍,瓶裝咖啡等雀巢即飲系列業績接近同比5倍;其次,隨著黑咖啡品類在中國的爆發性成長,雀巢在膠囊、手衝、研磨等咖啡細分領域業績全線獲得超預期的大比例提升,星巴克家享咖啡增速超過200%,其節日限定版產品突破110萬杯; 在掛耳式咖啡序列,雀巢金牌手衝大師升級版2.0系列產品更是突破了120萬杯的銷量;「感咖啡
  • 雀巢中國「開掛」!還想和星巴克一起抓住這個咖啡風口
    雀巢中國昨日正式上市的兩款研磨濾掛式咖啡新品今天,該公司向小食代透露,未來還有計劃在中國市場推出星巴克品牌旗下的掛耳咖啡。今晚,小食代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擬推星巴克掛耳咖啡也許很快,你就會看到雀巢開賣星巴克的掛耳咖啡產品了。今天,該公司有關負責人向小食代透露,有計劃在雀巢其他咖啡品牌旗下推出更多的掛耳咖啡系列,包括星巴克品牌的掛耳咖啡,「敬請期待」。
  • 雀巢推出與星巴克合作的首批咖啡新品,有24種
    這些新產品共有24種,包括全豆咖啡、烘焙研磨咖啡以及首款為奈斯派索(Nespresso)和雀巢咖啡多趣酷思(Nescafé Dolce Gusto)咖啡系統配套開發的星巴克咖啡膠囊。雀巢將陸續在亞洲、歐洲、拉丁美洲、中東和美國的多個市場上市這一系列產品。隨著新品在零售店和線上平臺進行廣泛銷售,消費者將更容易在家喝到星巴克咖啡。
  • 尋求咖啡市場新突破 雀巢攜手星巴克推出21款咖啡產品
    2019年8月8日,雀巢宣布與星巴克結成的全球咖啡聯盟正式發力中國市場,面向中國消費者推出全新「星巴克家享咖啡(Starbucks At Home)」系列產品、和為店外飲用場景提供的 「星巴克咖啡服務(We Proudly Serve Starbucks Coffee)」整體咖啡解決方案。
  • 雀巢和星巴克為什麼都在用雲南小粒咖啡?
    雀巢和星巴克都在用的咖啡豆這款國產咖啡豆——雲南小粒咖啡,你了解嗎?雲南省的大部分地區海拔在1000-2000米,地形以山地、坡地為主,且起伏較大、土壤肥沃、日照充足、雨量豐富、晝夜溫差大,這些獨特的自然條件形成了雲南小粒種咖啡的獨特口感,既不會太酸也不會太苦,屬於香而不苦,濃而不烈,微酸舒適又略帶果香的咖啡。雲南的獨特環境出產的小粒咖啡品質優異,國際咖啡組織品嘗專家將雲南咖啡評價為世界上品質不錯的咖啡。
  • 北美熱銷後,星巴克和雀巢也要在中國賣包裝咖啡了
    在中國,喝星巴克咖啡的方式越來越多了。今年 2 月,花費 71.5 億美元收購星巴克咖啡零售咖啡業務後,雀巢首次推出星巴克新品「星巴克家享咖啡」系列,在星巴克門店以外渠道銷售全豆咖啡、研磨咖啡和膠囊咖啡等產品。
  • 擊敗雀巢星巴克,咖啡市場出現新「網紅」,累計賣出超過6000萬杯
    這兩年,隨著人們對健康食品、品質食品的重視,消費食品市場正在發生一場變革,各個細分領域中都誕生出備受歡迎的「網紅品牌」。例如雪糕品牌鍾薛高、酸奶品牌簡愛、飲料品牌元気森林、燕窩品牌小仙燉……而在巨頭林立的咖啡領域,精品咖啡品牌三頓半引起資本持續加注。
  • 強強聯合,雀巢和星巴克聯手打造全球咖啡聯盟
    雀巢和星巴克聯手打造了一個「全球咖啡聯盟」。周一表示,根據協議,雀巢將向星巴克支付72億美元,用於在全球範圍內營銷、出售和分銷星巴克包裝的產品。雀巢的咖啡產品在市場上有絕對的壟斷地位,雀巢咖啡和奈斯派索等知名品牌眾所周知。現在,雀巢已經把星巴克咖啡和茶產品添加到銷售清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