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老劇集的回歸,新劇的接力結束了暑期的劇荒。另一方面,由於廣電總局今年一系列加強境外影視劇管理的措施,觀眾暫時沒有辦法再看到新一季
《生活大爆炸》、
《傲骨賢妻》等熱門美劇,剩下的美劇也被禁止在網際網路電視中通過第三方應用播放。
中國觀眾看不到美劇可能感到惱火,但事情對美劇製作方來說可能更加嚴重:他們正在失去一個正在興起並且有無數想像力的市場。
2013年11月14日中午,北京搜狐媒體大廈樓底下比往常熱鬧一些。大廈裡的員工在午飯後並沒有急著上樓,陸陸續續有年輕人結伴來到大廈門口,安保人員開始架設護欄,人們在低聲議論,當天下午有重要人物要來。
下午1點半,主角登場。一輛碳黑色的商務 SUV停在了大廈門口,車門被拉開,圍觀人群開始往車門方向移動。從車裡出來了3,4個人,最後出來的是一個一頭捲髮,個子不高的美國男孩,當他剛剛探出腦袋,人群中就發出了巨大的尖叫聲,「Johnny!Johnny!」「Leonard!Leonard!」,場面有些失控。
這是《生活大爆炸》中的主演
約翰尼·蓋爾克奇(Johnny Galecki)第一次來到中國,搜狐視頻在當天下午為他安排了一場粉絲見面會。而在為期一周的行程內,除了在北京和上海各舉行一次粉絲見面會,蓋爾克奇還參加了壹基金的公益活動,並在搜狐視頻的自製劇
《屌絲男士》第三季第一集中客串。
這是一家叫「粉絲堂」(FansTang)的公司為搜狐視頻定製的活動。粉絲堂的主要業務是說服國外明星開通國內的微博和微信帳號,由其代為管理,評估明星在中國市場的影響力,並邀請他們來中國參加商業活動,開拓中國市場。
得益於創始人亞當·羅斯曼(Adam Roseman)在好萊塢的人脈關係,和這幾年好萊塢影片和美劇在中國的升溫,成立兩年的粉絲堂迅速在市場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包括《生活大爆炸》、
《破產姐妹》、
《吸血鬼日記》等美劇的主演都被帶到了中國。
當羅斯曼成立粉絲堂這家公司的時候,他的動力正是來自中國視頻網站對購買美劇版權的熱情。而現如今,搜狐、優酷土豆和騰訊視頻在內的多家視頻網站都成為了它的客戶。「我們會和粉絲堂按年籤訂協議,他們會不定期的跟我們推送和更明星的名單和動態,我們也會提一些我們希望請來的明星。」。
在粉絲堂的安排下,蓋爾克奇幾乎全程都在用微博更新著他在中國的一舉一動,和粉絲保持交流。
他用英文記錄自己想說的話,然後由粉絲堂翻譯之後發到新浪微博上,而對於粉絲的一些評論,他會直接用英文給予回復。比如其中一位網友在看到他在天安門廣場拍的照片後問,「難道沒有人認出你嗎?」蓋爾克奇很快回覆說,「是的,不過我們這部劇在這裡的受歡迎程度真是把我嚇著了!」
蓋爾克奇的中國行是一個縮影。這些交流和傳播大多都發生在線上,更關鍵的是,「很多美劇明星,根本不知道自己在中國很紅」。羅斯曼在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這是一個雙方都有待發掘的新市場。
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劇都是提供給美國中產階段消磨時間的產品——2013年,美國家庭電視覆蓋率達到了96.7%。目前每年生產的電視劇大約為2500集,收入規模為150-200億美元(作為對比,2013年北美電影總票房為109億美元)。它的生意都發生在美國——本土投資、本土製作,然後在電視臺播放,各方完成回收。沒有人會覺得它會和中國相關,更談不上在中國的生意。
好萊塢電影從中國市場找到觀眾和金主的故事或許是一個啟發——雖然它們有很大不同,一個針對全球,一個針對北美,但要知道,最初好萊塢的海外市場也只是它邊際收益的一部分。1990年北美票房佔到了全球票房的60%,而在20年之後,海外票房的佔比已經超過了六成。
在過去的幾年間,「好萊塢的未來市場在中國」這樣的說法已經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我們已經在電影行業中看到了這樣的趨勢——再過3-5年,中國將超越北美成為全球第一大票房市場。
今年暑期上映的
《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在中國獲得了19.7億元(3.21億美元)票房,超過了北美的2.21億美元,而多達10家中國本土品牌的植入和營銷又為電影創造的額外的數億美元收益。這是一個巨大的誘惑。
但它在中國市場,特別是大學生和年輕人當中引起的巨大轟動,卻是絕無僅有的。在一年時間內,它的第一季在網際網路上的下載量就達到了「百萬」級別,《越獄》愛好者成立了關於這部美劇的中文官方網站,包括了從劇情、演員到新聞、論壇各種信息,而當第二季開始播出時,字幕組的成員們已經可以在12小時內製作出中文字幕供大家下載。
而《越獄》在中國的火爆也為主演
文特沃斯·米勒贏得了來自中國的代言機會——2008年,他以500萬元的價格代言了美特斯邦威旗下 ME&CITY服裝廣告,而這個價格與當時正處於事業鼎盛期的周杰倫旗鼓相當。
獨特的市場會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收益。所以當現在
《變形金剛》中的舒化奶再一次擺在謝耳朵的桌子上時,就不足為奇了。
在《生活大爆炸》第五季第17集中,Sheldon和 Kripke為了爭奪 Rothman教授的辦公室最終來到家中商討解決方案。而幾人在討論中圍著的桌子上,就放著一盒伊利舒化奶。
促成這次品牌植入的公司叫影工場,是一家專門為品牌提供植入好萊塢電影等娛樂營銷服務的公司。它們最早在
《變形金剛2》成功植入了美特斯邦威,帶起了近幾年中國品牌植入好萊塢大片的風潮。
影工場 CEO劉思汝表示,由於本劇主角之一的 Leonard正是乳糖不耐人群,與舒化奶的目標客戶一致,使得這個植入很自然。而之所以選擇《生活大爆炸》,除了它在中國美兩國都深受年輕人的喜歡,還因為「它的題材很正向,健康、向上」。
與發生在《變形金剛》這樣的好萊塢大片身上的故事一樣,美劇的植入和代言本來可以成為一門還不錯的生意。因為它聚集了中國最重要的兩種力量,最有「權勢」和資金的網際網路,和人人都愛的網際網路年輕用戶。
在中國,觀看美劇的主力是1980年出生的人群。他們與美劇的第一次接觸可能發生在DVD租賃店鋪或是非法下載網站(它有另外一個名稱叫「美劇論壇」)上。回想一下你第一次觀看
《老友記》、
《豪斯醫生》或是逃課追《越獄》的時光吧,通常這類活動還有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練習英語聽力」。
一些美劇愛好者們後來成為了字幕組的一員,和視頻網站一起成為了推動美劇在中國發展的重要力量。許多加了字幕的美劇被上傳到視頻網站上,儘管依然是盜版,但便得更容易獲取,美劇的受眾基數在擴大。隨後,視頻網站們在商業化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為這些美劇加入了貼片廣告——這是美劇在中國網際網路上產生的第一筆收入。
這筆收入與美國的版權方們無關。在當時,它們在中國取得的唯一收入,或許也是那個時候最穩定的收入來源,是像央視這樣的大電視臺。CCTV8做為美劇引進的主要平臺,在最近10年引進過
《兄弟連》、
《絕望的主婦》、
《人人都愛雷蒙德》、
《實習醫生格蕾》等美劇,但由於時效性差(《兄弟連》滯後了兩年)、翻譯過於「信雅達」、配音中的翻譯腔等問題一直無法得到很好解決,無法在收視上取得不錯的表現而被大範圍的複製。
美劇在中國真正的商業化──形成一門生意就是在過去三年,這一過程伴隨著視頻網站的正版化過程和差異化的競爭。
我們可以把2011年搜狐視頻引進《生活大爆炸》看成是一個分水嶺。在此之前,無論是搜狐視頻於2009年引進的
《迷失》還是優酷2010年引進的《絕望的主婦》、《實習醫生格蕾》在當時的單集播放量也僅有幾萬到幾十萬。
而隨著網際網路帶寬的增加,行動裝置的普及,更適合觀看美劇這樣的長視頻,美劇迎來了它在中國發展最好的三年時光。
在2011年之後引進美劇中,無論是搜狐視頻上的《生活大爆炸》、
《尼基塔》、《吸血鬼日記》還是優酷上的
《行屍走肉》、
《破產姐妹》都達到了單季過億的播放量,而騰訊視頻今年夏天獨播劇
《暴君》第1季的播放量也達到了8800萬。
與國產電視劇和綜藝節目相比,儘管美劇能吸引的絕對人數要少得多,但買劇的成本也只是國產劇的幾分之一甚至幾十分之一。
更為重要的是,它能給視頻網站帶來數據之外的東西——差異化導致的廣告主的青睞。由於美劇的觀影群體主要集中在一二線城市的年輕公司人,「很多廣告主都非常願意針對美劇進行投放,特別是玉蘭油這樣的化妝品品牌和汽車、奢侈品。」騰訊視頻美劇頻道主編方芳告訴《好奇心日報》。
「美劇能夠提升一線城市的廣告庫存,只要有投入就有產出,非常有效。」一位在國內視頻網站廣銷銷售業務的負責人說。嘗到甜頭的視頻網站們加大了對於美劇的投入,與此前不同的是,這些收入最終將進入版權方的銀行帳戶中。
國內視頻網站們已經與美國各大電視臺形成了一種穩定的採買關係,美劇在中國生意的增長,也使得美國電視臺的態度發生了改變。「以前都是我們追著他們問這問那,現在他們那邊有什麼小計劃,都會馬上同步給我們。」方芳說。
更多的時間花在了如何說服對方選擇自己而不是競爭對手,搜狐認為自己的競爭優勢是起步早,有《生活大爆炸》這樣的成功案例和豐富的合作經驗;騰訊則更多依靠各個平臺之間多種推廣資源的配合,以及更為高層的互動——在今年的洛杉磯看片會期間,騰訊第一次派出了公司高層直接與美國公司接觸,探討更為深入合作的可能性,而美劇只是其中的一項。
對優質美劇內容的競爭變得愈發激烈,在好不容易搶到一些可能的「爆款」後,視頻網站們需要好的宣傳和營銷攻勢來吸引用戶,而請美劇明星來中國被認為是最有效的一招。
而美劇當中越來越多「中國元素」的出現或許是好萊塢對於中國市場格外關注的另一種表現。
《紙牌屋》第二季中的角色開始講一大段蹩腳的中文,
《黑名單》中出現了與中國間諜機構相關的劇情——這像極了好萊塢電影這幾年面對中國市場的改變,如果是這樣,那麼接下來在美劇中看到中國演員的客串甚至是來中國取景拍攝也並不驚奇了。
但這門生意比想像得要難做一些,希望美劇在短期內出現像
《變形金剛4》那種中國品牌「春晚式」的植入還不太現實。
和好萊塢電影相比,美劇的生產周期很快,需要在非常短的時間內,談好合作,將品牌植入進去。「美劇本身的植入形式很成熟,在一季開拍前,植入品牌就確定了,然後在季中不停出現。品牌只是確定方向不會幹涉太多。「劉思汝說,「而中國品牌往往控制太多。比如要求在某一季某一集裡面,怎麼出現,誰來使用。如果要植入美劇,中國品牌一定要接受美劇植入的快速流程,學會放手。」受制於美劇製作周期和多方溝通的難度,劉思汝也並沒有把這塊業務當作重點。
「美劇商務合作操作起來要比電影複雜很多,它的投資方、製作方和播出平臺的利益需求可能完全不同。比如 NBC這樣的電視臺要追求收視率,但是更重要是要你購買劇前劇後和劇中插播的廣告,才能讓你植入,而對於中國品牌來說在美國電視臺做廣告的動力不是很大。」瑞格傳播執行董事戢二衛告訴《好奇心日報》,和劉思汝一樣,他們也把業務的重點放在了幫助中國客戶植入好萊塢大片身上。
對於聯想、TCL這一類希望擴展海外特別是北美市場的中國品牌來說,或許植入美劇是一種更好的選擇,聯想在美劇
《反擊》當中也已經進行了植入的嘗試。而對於更多的專注於中國市場的品牌,視頻網站中播出的美劇才是他們推廣的重點。
而今年一系列針對境外電視劇整頓政策的出臺,則進一步限制了美劇在中國的生意。今年4月,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通過內部函件要求各大視頻網站下架《生活大爆炸》、《傲骨賢妻》、
《海軍罪案調查處》和
《律師本色》這4部美劇;
7月,所有網際網路「盒子」中的美劇內容也被要求全部下架;而就在本月,廣電總局下發通知並再一次重申,自明年4月1日起,美劇在未取得《電視劇發行許可證》的情況下,一律不得在網上播放。
官方並沒有就這4部美劇下架給出具體的原因和說明,在視頻網站的播放頁面上,也只是含糊地表示「因政策原因無法提供服務」。
不過所有人都知道,政策背後是利益的爭奪,其中最突出的是老大哥——中央電視臺的利益。就在多部美劇被下架的幾天之後,中央電視臺宣布引進《生活大爆炸》,通過有序的翻譯、製作,推出「綠色」、「健康」的《生活大爆炸》。
電視臺顯然也意識到了美劇在中國市場未來的想像力,他們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參與其中,希望把資源拿到自己手中。
試想一下,如果現在發生在視頻網站之間的事未來發生在電視臺身上——美劇成為電視臺形成差異化的重要內容,對美劇來說則形成了一個新的渠道,一個有有成熟的商業模式,只要達到一定的收視率,就能吸引廣告主進行變現的強大渠道。
電視仍然具有很強的商業集聚能力——在短時間內聚攏觀眾和品牌資源的能力,這是目前視頻網站所不具備的。
在電視頻道和節目稀缺的年代,《成長的煩惱》為代表的美劇的集中播放,獲得了驚人的收視率,甚至成為一代人的記憶。但種種針對引進劇的規定,這些劇集現在只能放在非黃金時段播出,同樣在網際網路上熱播的《絕望的主婦》、
《實習醫生格蕾》等都曾經被央視引進。
這兩部在 CCTV8晚間22點之後播出的美劇都無法登上同時段收視率榜單。事實上,這個時段和頻道的收視人群,與原來的美劇人群是分離的,而收視習慣也有著巨大差異。
電視臺倚重的還是來自韓劇的經驗。傳統韓劇的消費人群——那些邊織毛衣邊看
《大長今》的觀眾——更習慣於中文配音和家長裡短的劇情,而把同樣的做法移植到美劇上時,則產生了許多的衝突:對於敏感劇情的刪減、翻譯的錯譯、配音的翻譯腔……
《大長今》讓中國的電視劇第一次意識到了國外優質電視劇的商業潛力。2005年湖南衛視曾花1000萬元的「天價」買斷了《大長今》的國內的獨播權,而最終的結果是,圍繞這檔電視劇的廣告收入超過了2000萬人民幣,李英愛也有了自己第一個中國品牌代言——農夫山泉旗下的農夫茶,她還在30秒的電視廣告中特意用中文念了廣告詞,「好水,好茶,好人喝」。
同樣的中文讀白還出現在了金秀賢的搜狗搜索和李敏鎬的手機淘寶廣告中,
《來自星星的你》和
《繼承者們》讓這兩位韓國明星在中國變得家喻戶曉,同時也帶來了第二波「韓流」,比上一次更強大、更持久,從商業開發上來說,也更加成功。
電視臺和視頻網站各自都成了商業開發鏈條上必不可少的一環。《來自星星的你》在國內網際網路上的播放量超過了36億次(愛奇藝27億次+樂視網9億次),視頻網站的熱播和社交網站上的傳播形成了第一波熱潮,同時帶動劇中服裝和「啤酒配炸雞」的銷售。
隨後是《星你》電影版的消息傳出(後來沒有過審),衍生劇的開發。接著便是多到讓你無法躲避的「都教授」金秀賢的代言廣告——在半年左右的時間裡,代言了超過35家中國品牌,從德芙巧克力到恆大冰泉,從伊利優酸乳、森馬服飾到搜狗輸入法。
視頻網站分分開設了獨立的韓劇頻道,對於韓劇的採買投入是去年的幾倍。與美劇相比,韓劇在三線、四線城市和35歲以上年齡段的影響力更為強大,這也讓韓劇看上去更為「主流」和「大眾」。
不過與剛剛引進《絕望的主婦》和《大長今》時相比,美劇和韓劇之間的差異性正在被縮小。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韓劇在工業化過程中製作流程上向美劇靠攏,其次則是美劇為了吸引更多的年輕人進行的題材年輕化。這些變化都使得美劇在中國可以更多地借鑑韓劇在中國的成功經驗,相比《紙牌屋》、
《冰血暴》這樣更加黑暗和帶有隱喻的美劇,視頻網站也更願意引進
《蛇蠍女傭》、
《吸血鬼日記》這樣更為大眾化,更容易被年輕人接受的美劇——這些美劇在視頻網站上的播放量也比前者高出一個量級。
對於美劇製作者來說,想要進一步打開這個市場,可能需要多一點耐心。好萊塢電影在中國已經經營了20年,才在這個市場上站穩腳跟。另一方面,視頻網站和電視臺(和他的主管權力部門)的博弈也只是剛剛開始。傳統電視的囚徒困境,未必會讓政策優勢成為最終的競爭優勢,強大的視頻網站可能還會成為最終的勝者,這個中斷了的生意,還是值得為它再等一等。
最新的消息是,傳來了部分美劇近期可能被「解禁」的消息,「上面說會讓我們重新播放(這些美劇)的,可能要等幾個星期到幾個月。」一名視頻網站如此表示。
這可能是一個好的信號。
(本文轉載自《好奇心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