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資乾貨 | 筆試必考的常識題——二十四節氣

2020-09-19 師大教科文教育

中國傳統文化中,除了我們從小就會學習的古詩詞之外,二十四節氣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

那,《節氣歌》你會背嗎?

《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其實《節氣歌》是根據順序把二十四節氣進行了具體劃分:

春季:立春、雨水(正月);驚蟄、春分(二月);清明、穀雨(三月);

夏季:立夏、小滿(四月);芒種、夏至(五月);小暑、大暑(六月);

秋季:立秋、處暑(七月);白露、秋分(八月);寒露、霜降(九月);

冬季:立冬、小雪(十月);大雪、冬至(十一月);小寒、大寒(十二月)。



在教師資格考試中,也經常會考到二十四節氣的相關題目,並且多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大家需要明確節氣的先後順序,避免排序題正確與否的識別。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亦合稱為「四立」。「四立」表示的是天文季節的開始。

立春節,民間習慣吃蘿蔔、姜、蔥、麵餅,稱為「咬春」。

「至」是意極、最的意思。夏至、冬至合稱為「二至」,表示夏天和冬天的極致。夏至,這天雖然白晝最長,太陽角度最高,但並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夏至日是我國最早的節日。冬至北半球白晝最短。

「分」在這裡表示平分的意思。春分、秋分合稱為「二分」,表示晝夜長短相等。秋分時間一般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


每個節氣都有其不同的含義。

雨水表示降水開始,雨量逐步增多;

驚蟄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動物,這時氣溫回升較快,漸有春雷萌動;

清明含有天氣晴朗、空氣清新明潔、逐漸轉暖、草木繁茂之意,清明前後還流傳著很多傳統的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如拔河、蕩鞦韆、放風箏、打馬球、鬥雞等活動;

穀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穀類作物的生長;

小滿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種開始小暑、大暑、處暑中的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還未達最熱,大暑才是最熱時節,處暑是暑天即將結束的日子,處暑前後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

白露期間氣溫開始下降,天氣轉涼,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露凝而白;

寒露氣溫更低,空氣已結露水,漸有寒意;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

小雪、大雪——開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

小寒、大寒時天氣進一步變冷,小寒還未達最冷,大寒為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考試中我們需要大體理解每個節氣的含義結合描述能夠識別,避免混淆。


教師資格考試中二十四節氣主要考察形式涉及:一種是結合排序,按順序識別正確或錯誤的有哪個選項;一種是給出節氣名稱,識別屬於哪個季節。


接下來,我們來小試身手~

習題小練

二十四節氣是一年中地球繞太陽運行到二十四個規定位置上的日期,各節氣分別冠以反映自然氣候特點的名稱,在中國古代主要用於指導農事活動。下列選項中,不屬於二十四節氣的是( )。

A.清明 穀雨 B.立夏 小滿

C.中秋 重陽 D.冬至 小寒

【答案】C。解析:二十四節氣的名稱和順序為:春季:立春、雨水(正月);驚蟄、春分(二月);清明、穀雨(三月);夏季:立夏、小滿(四月);芒種、夏至(五月);小暑、大暑(六月);秋季:立秋、處暑(七月);白露、秋分(八月);寒露、霜降(九月);冬季:立冬、小雪(十月);大雪、冬至(十一月);小寒、大寒(十二月)。C選項中秋和重陽是節日,故選擇C。

相關焦點

  • 行測常識 | 中國二十四節氣諺語(上)
    中國的二十四節氣相信大家都聽說過,但是你知道與其相關的二十四節氣諺語都有什麼嗎?今天,小編將為廣大考生介紹中國的二十四節氣諺語。
  • 常識速記 | 中國二十四節氣諺語
    後臺回復「資料」,0元下載考前資料2019國考行測常識知識點:中國二十四節氣中國的二十四節氣有什麼?中國二十四節氣分別是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中國的二十四節氣諺語有哪些?
  • 【常識】「二十四節氣」考點匯總
    ,一年一共有二十四個節氣。二十四節氣起源黃河流域,開始於西周,至春秋戰國基本定型,最後完成於西漢。就現有文獻來看,完整意義上的「二十四節氣」最早出現在漢代道家經典《淮南子》中。就曆法而言,西漢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最早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 每日一題 | 第16期:問題導向之常識模塊中的高頻考點
    哈嘍~各位小夥伴~從今天起「每日一題」欄目就正式更新啦~由福瑞和教育的主講老師,每天給大家帶來公考不同考試版塊的乾貨資料
  • 二十四節氣,說說冬藏節氣與飲食(連結習題)
    2016年11月30日,在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二十四節氣根據太陽在黃道面上位置確定,如下圖。二十四節氣由七十二物候構成,物候內容反映了古人對自然環境時令變化的觀察。讀圖,回答1~2題。
  • 二十四節氣古詩面試題,寧外蛟川小升初都考過
    二十四節氣古詩面試題整理、匯總如下,寧外、蛟川小升初都考過,希望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備考。  寧外2015年小升初面試考題  18、按時間順序給下列節氣排序,寫出序號順序()  ①白露②穀雨③小滿④夏至  蛟川2015年小升初面談考題
  • 原創漫畫繪本《二十四節氣》出版發行
    由中國動漫集團有限公司出品,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中國農業博物館聯合編審的原創漫畫繪本《二十四節氣》正式出版發行。《二十四節氣》全套書共4冊,以春、夏、秋、冬各自獨立成冊。以輕鬆易懂的漫畫形式向讀者詳細介紹了二十四節氣,整本書以「天」、「地」、「人」為中心展開。「天」代表天體,太陽運行情況、氣候特點等。「地」代表物候特徵,包含動物活動與植物生長情況、農時農耕等。「人」代表中國各地不同地域節氣習俗民俗、以人為中心的飲食養生規律與文人體驗到節氣變化有感而發創作的相關詩詞等知識。
  • 讓二十四節氣「活」起來 傳承發展中的二十四節氣
    大寒至,一歲終——讓二十四節氣「活」起來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在社會實踐中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它體現了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哲學智慧,是中華文明的絢麗瑰寶。
  • 2020下半年教資筆試怎麼複查成績
    中公廣西教師網為您推薦:2020下半年教資筆試怎麼複查成績本次廣西教師資格筆試成績查詢入口提前至2020年12月9日開放,分兩個入口,請考生自行選擇錯峰查詢。考生可登錄報名網站NTCE - 中國教育考試網查詢成績2020年教資考試成績異議覆核考生如對本人的筆試成績有異議,可自成績公布之日起10日內,持本人身份證及準考證向參加筆試的考點主管部門提出覆核申請,逾期將不再受理。
  • 二十四節氣從哪來,今天我們該如何保護二十四節氣?
    站在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地質公園二十四節氣園中,跟二十四節氣「較真」了40多年的安徽大學文學院教授陳廣忠向遊人介紹。為什麼要「較真」?「因為,當我們談論保護二十四節氣時,首先應當考慮的是保護其本身的科學性。」近日,在安徽壽縣舉行的二十四節氣保護工作研討會上,陳廣忠提出這一觀點。
  • 二十四節氣入非遺 二十四節氣是什麼意思含義解釋
    記者今日從文化部獲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於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當地時間11月30日上午正式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二十四節氣的歌謠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天之計在於晨;而農民兄弟離不開春耕的二十四節氣;春雨驚喜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代表著地球公轉在軌道上,二十四個不同位置;地球繞太陽一圈365天,所以每隔15天才有一個節氣;而每個節氣,代表氣候,物候,時候,這三候的不同變化。古代的人們是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軌跡,把這些方面變化規律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始於立春,終於大寒;周而復始。為一回歸年,合360度。因此為二十四節氣。
  • 2018年6月英語六級翻譯練習題:二十四節氣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六級>六級輔導>翻譯>正文2018年6月英語六級翻譯練習題:二十四節氣 2018-05-22 15:32 來源
  • 高中日語教師資格證筆試經驗貼 (內附2021年上半年日語教資考試安排表)
    一、日語教師資格證報名Becky老師讀大學的時候是沒有日語中學教資考試的,當時很多日語專業的同學報考英語教師資格證,改革前的教師資格證還是很簡單的,筆試是機考,全是選擇題和判斷題,教材就一本《心理學》和一本《教育學》,非常薄,而且報考任何科目的教資都不需要考學科知識,只有面試的時候會涉及到一些,師範專業的學生是不需要考教師資格證的,但是從2018年開始師範生也需要報考教師資格證了
  • 教資筆試成績查詢入口_教資筆試合格線_教資成績查詢官網:http://...
    轉眼到了十二月了,教資筆試考試也過去好一段時間了,想必大家都很緊張教資筆試成績吧,那麼?教資筆試合格線到底是多少?教資筆試成績查詢入口等等疑問是否困擾到了你,今天小編將?教資筆試合格線、教資筆試成績查詢入口等相關問題做了如下整理,提供給大家參考。
  • 讓二十四節氣「活」起來
    文丨圳論評論員 莊媛近日,二十四節氣保護工作研討會在安徽壽縣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有關專家學者匯聚這座千年古城,共同探討如何傳承保護好二十四節氣文化,如何讓農耕時代的二十四節氣講出新時代的精彩故事。( 二十四節氣保護工作研討會現場。陳彬 攝)「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短短四句、朗朗上口的《二十四節氣歌》,卻凝聚了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智慧。
  • 劉宗迪:二十四節氣制度的歷史及其現代傳承
    二十四節氣作為一種文化傳統有著漫長的歷史,並正是在歷史演變過程中才集聚了豐富的內涵。因此,了解二十四節氣,首先要了解二十四節氣的歷史。實際上,儘管提起二十四節氣來,中國人無人不知,但是要問起二十四節氣的起源和歷史來,大概就沒有幾個人能說出個所以然來了。
  • 公考小常識:二十四節氣歌,很多成年人都記不全的基本常識
    這首簡單的二十四節氣歌,是不是還有很多人不會背?如果準備公考的你也沒能記全這首二十四節氣歌,看到這篇文章會不會「老臉一紅」?沒事沒事,下面中公衛生人才網的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二十四節氣歌的知識。通過對太陽運動周年的觀察,我們聰明的先輩將太陽的運動周年平均分成二十四等分,並給他們一一起了好聽的名字。
  • 二十四節氣的傳承與保護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2016年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引發了國人對二十四節氣的高度關注。關於二十四節氣的保護也由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我們首先來看一下什麼是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的時間制度。
  • 專家眼中的二十四節氣
    隨著二十四節氣的影響逐漸加大,在對其進行保護和傳承時要特別注意其中的含義,更多地加強內功的鍛鍊,防止其出現表演化傾向。各農業社區依據節氣安排農業勞動,組織開展節令儀式和民俗活動,安排衣食住行等活動,因此,二十四節氣文化內涵在相關儀式中得到了保存、保護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