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畫書玩法十字訣

2020-12-22 搜狐網

  現在有很多好書,除了專家之外還有讀者一起選出了一批大家喜歡的書,其實還有很多很多的書沒有放到這個地方來,因為書太多了,那麼這麼多書怎麼讀?根據我們幾年跟孩子一塊兒讀書,包括爸爸媽媽的經驗,我們總結出來有十種玩法,並歸結為十個字,「唱、念、說、做、畫、演、吃、破、聊、想」,十字訣中每個字代表一類玩法,它們只是常見的一些,並不涵蓋全部。

而且每一字訣還有不同類的招數。它們更像是一種啟發性的範例,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擅長使用適合的書採用適合的玩法。

  「念」和「說」我先提出來這兩個字訣,念就是拿起書讀,說就是在念的基礎上看什麼可以增加你的讀法。幾乎所有圖畫書都可以念(無字書除外)。讓聽眾看著畫,說故事人照著書上的字念(大聲讀),這是最簡單、最有效的玩法。幾乎所有識字的人都會念書,但也是圖畫書的諸多玩法中最高級的玩法。所謂最高級的玩法,拿起來如果事先沒有預習沒有看,拿起來就能念,而且能把書裡面的精華、書裡面特別關鍵的地方表現出來,這個不是一般的人能夠玩得出來的,所以我們說這個書這種最簡單的玩法也可以玩到最高的境界。

  童書是最適合大聲念的書,以後到學校,給你45分鐘的時間,在這45分鐘的時間地完成一本書,讓孩子體驗整個從頭到尾的過程,只有童書的篇幅最合適,而且童書的語言比較精煉到位,不用很炫的,只要很接近孩子的語言跟孩子進行溝通,它的形式多樣化。

  無字圖畫書我們不得不用來說,但很多圖畫書,除了念一念之外,還不妨說一說。《拔蘿蔔》具有敘事性,《好餓的毛毛蟲》像散文詩似的,《小恩的秘密花園》是抒情體式的,有各種各樣的,比如《我不知道我是誰》、《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是多人對話式的,在念和說上,這些書都是拿起來就可以拿來用。

  演字訣,只要書裡面有假設,只要能說話,就可以「演」,這個不是舞臺的演。童書的「演」可以用很簡單的方法,有角色的圖畫書一般都是可以演的,最簡單的演法就是「分角色朗讀」。典型的有《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京劇貓》等等

  破字訣是看起來技術性最強的玩法。所謂「破」,就是破解、破謎、發現之意。有些圖畫書的確需要破了才好玩。比如《小房子》《大猩猩》。像《小房子》這種書讀起來會覺得這是一種很好的很優美的散文體的,而且帶有小房子變遷的故事。如果仔細琢磨這裡面有很多破的東西,打開封面再仔細去發現這個蝴蝶頁這一塊,三道不一樣。第一道是講田園風光,第二道是小城景色,第三道變成都市風景。這是一個歷史變遷的過程,月圓月缺講一個月,《小房子》整個講的是春夏秋冬一天從早上到晚上,講的是時間的故事,讀這個書是很龐大的時代體系,從某一代到每一連到一年四季到每月每天,可以無窮無盡反覆讀。

  做字訣是個包羅萬象的大項,包括做手工、做遊戲等等,有點像讀圖畫書助興的節目,但玩到深處,也是對理解圖畫書大有裨益的。比如,《拔蘿蔔》可以玩拔河,《小黑魚》可以玩音樂遊戲。誰是小黑魚,音樂響起的時候大家就圍著轉圈,有大孩子、小孩子,事實上小小孩到第三輪才被淘汰。這種玩法大家很開心,意猶未盡。

  畫字訣,一本本優秀的圖畫書就是一座座紙上的美術館,讀完以後自然產生一定的刺激,誘使小讀者也拿起畫筆來表現。我們有一些很好的例子,明天出版社出版的《好餓的毛毛蟲》,孩子從第一頁畫到最後一頁。 《奧莉薇》書裡面有一段,奧莉薇帶他到畫廊他看不懂一張畫,他跟他的媽媽說我只要五分鐘畫的一模一樣,奧莉薇回到家裡在牆上畫了一幅畫。

(責任編輯:騰雲)

相關焦點

  • 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助力 中國原創圖畫書掀高潮
    圖畫書不同於「圖畫故事」「連環畫」,是以圖畫為主體敘事抒情、表情達意的文學類型。這一少兒出版界、閱讀界的新寵,在經歷十餘年的「圖畫書熱」,通過大量譯介和引進國外圖畫書完成對圖畫書的「愛」與「知」後,得到廣泛普及和迅速發展,從2016年少兒圖書選題來看,中國原創圖畫書掀起了一個小高潮。
  • 日本圖畫書之父松居直:《我的圖畫書論》
    《我的圖畫書論》是日本圖畫書之父松居直先生圖畫書理論的原創先聲,全面反映了松居直先生從自己真實樸實的生活經歷和頗具傳奇色彩的編輯生涯中對圖畫書本質的高遠洞見和革新認知。松居直先生通過對經典原創圖畫書中的宏觀要素,如人文意象、圖畫意境等,以及微觀要素,如語言、韻律、尺寸、色彩調配等的美學剖析,挖掘原創作者的純粹動機,為新時期優秀圖畫書的原創以及圖畫書理論研究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彌足珍貴的活水源頭。
  • 陶行知讀書學習「十字訣」和「八位顧問」
    他批評書呆子是典型的「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太拘泥於書本知識而缺乏實踐,導致自身陷入拋卻課本就一無所知的困境。陶行知揶揄他們:「只知道讀書,別的事一點也不會做,不成為一個活書架了嗎?」他給出了一劑良藥,「你們要吃一帖『手化腦』才會好」,通過動手動腳參加生活實踐,使腦袋靈活起來,這樣才能破解「呆頭呆腦」的窘境。在《新舊時代之學生》一文中他講道:「什麼是活書?活書是活的知識之寶庫。
  • 圖畫書繪製的趣味之旅
    日本兒童文學出版專家松居直對圖畫書做了非常形象的註解:文字+圖畫=帶插圖的書,文字×圖畫=圖畫書。幼兒的閱讀不同於成人,其中最大的區別在於閱讀材料和閱讀對象。幼兒在大量閱讀圖畫書的基礎上,了解到圖畫書不僅僅是從左到右一頁一頁翻閱的,還有左右開頁和上下翻頁、折頁、散頁等多種形式,為閱讀帶來了新奇體驗。師:小朋友都愛看圖畫書,你看過哪些「特別」的圖畫書?
  • 聚焦中國圖畫書近30年創作,從理論和作品探索圖畫書未來
    【百道編按】近日,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了《中國圖畫書創作的理論與實踐》,作者為陳暉。本書討論了中國圖畫書近30年的創作,以點面結合的方式,從理論及作品兩個部分展開。中國圖畫書往往和兒童文學結合在一起,中國圖畫書的創作者特別是文字作者,多是兒童文學作家,其中很多是在兒童文學領域成就卓著的名家,比如金波、高洪波、曹文軒、梅子涵、秦文君、張之路、彭懿、白冰、湯素蘭、彭學軍等。
  • 圖畫書並非源起西方?
    韓進 也許很少有人想到「圖畫書」三個漢字表述的文學觀念原本屬於西方兒童文學系統。中國有兒童文學是在20世紀初,中國的兒童文學系統中有圖畫書的勃興是21世紀初的事情,但人們不能忘記,中國圖畫書的歷史源頭可能要比西方早一個世紀,如果把明代《日記故事》看作我國圖畫故事的源頭,則我國圖畫書歷史比西方更長。
  • 王志庚:從兒童視角翻譯圖畫書
    作為一名少兒圖書譯者,王志庚從2003年至今,已經翻譯過100多部圖畫書。近日,《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了王志庚,聽他講述翻譯圖畫書背後的故事。  從撰寫導讀開始  其實,王志庚的翻譯之路,一開始並不是直接翻譯圖畫書,而是為引進版圖畫書撰寫導讀,緊接著是進行圖畫書評論翻譯,最後才是翻譯圖畫書。
  • 大人為什麼也要讀圖畫書?
    大人為什麼也要讀圖畫書?「魔法象」童書攜手7城書店倡議重構圖畫書價值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深圳9月17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劉芳)「圖畫書並不僅僅是給孩子看的書,它屬於所有葆有童心和願意在童真的照耀下復歸初心的人。」
  • 一起來讀本圖畫書
    《父母必讀》雜誌編輯部的辦公室裡常年堆積著成山的圖畫書,有時候,我們會感嘆:怎麼能有這麼多好看的圖畫書!有的讓人不自覺地傻笑,有的能瞬間戳中淚點,讓人淚滿面。在一本本優質的圖畫書中,我們看到了無限的可能性。同時引起我們強烈的好奇心,想知道這些圖畫書創作者是怎樣創作出有各種可能性的圖畫書的?
  • 童年與書 能把圖畫書當作幼兒教材嗎?
    圖畫書(即繪本)是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最初見到的書,是人在漫長的讀書生涯中所讀到的最重要的書。一個孩子從圖畫書中體會到多少快樂,將決定他一生是否喜歡讀書。——摘自多蘿西·懷特的《關於孩子們的書》多年前,我在美國的一個社區圖書館裡,常會看到無論是懷抱著幾個月嬰兒的母親,還是蹣跚學步的小朋友都會在休閒時來這裡借書。我特別注意到,在少兒書架上擺放的絕大多數都是圖畫書。
  • 書評《世界圖畫書閱讀與經典》——圖畫書界的超級書單,彭懿推薦
    上篇主題「閱讀圖畫書」:包括什麼是圖畫書,圖畫書的組成部分以及圖畫書的內容構成。有哪些經典圖畫書書單,求推薦?圖畫書都有哪些權威獎項,求推薦?放心吧,不用求推薦,你想要的答案,這本書裡都有。作者在上篇介紹圖畫書時,每涉及一個知識點都會引用相應的圖畫書來佐證,這些書也都是非常優秀的,我大概數了下,有110多本,這是第二個書單。
  • 《百年百部中國兒童圖畫書經典書系》發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月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慶玲)國內原創兒童圖畫書少,苦出版界久矣。今天,《百年百部中國兒童圖畫書經典書系》項目正式發布,將在2009——2021年間出版不少於100部中國原創兒童圖畫作品,以圖畫講好中國故事,傳承中國文化。
  • 如何創造性的講好圖畫書故事
    雖然圖畫書作品打動人的力量,往往來自它所傳達的思想與情感,但故事的創意和巧思,是保證一部圖畫書達到優秀甚至經典水準的基礎。薄薄的圖畫書,要達到像一本厚重的兒童文學作品一樣給讀者帶來的閱讀撞擊,需要圖畫書創作者充分發掘圖畫書講故事的可能性。
  • 讓原創圖畫書滋養更多孩子的童年
    在圖畫書的方寸天地中匯聚想像力、思考力和創造力。用中國圖畫書講好中國故事,原創圖畫書的未來讓人期待最近,業內原創圖畫書2019年度排行榜揭曉,《一條大河》《兩個天才》《大船》等10部圖畫書上榜。這些異彩紛呈的年度代表作品,反映出中國本土圖畫書創作繁榮、佳作頻出的新氣象。圖畫書運用圖、文兩種符號傳遞信息、講述故事,重視創意及視覺設計,具有藝術品的形態,能夠給予讀者獨特、豐富的閱讀體驗。優秀圖畫書兼具思想內涵與文化底蘊,饒有情趣,適合兒童讀者閱讀欣賞。
  • 李西西:讓圖畫書的價值回歸高位
    2020年8月22日,由場景實驗室和布穀學習聯合主辦的「繪本時代」——中國首屆原創繪本論壇」邀請到新閱讀研究所所長、作家李西西先生發表了主題為《讓圖畫書的價值回歸高位》的精彩演講。圖畫書的價值體現在哪些方面?我們對圖畫書有哪些誤解?
  • 一本有爭議的圖畫書
    一本圖畫書有爭議的時候活動之後,我收到了很多老師的微信,她們告訴我:「我們超級喜歡這本圖畫書,快點出版吧! 」 為什麼《公主怎麼挖鼻屎》會受到幼兒園孩子和老師的高度認同?我對著這本書看了很久很久,也想了很多很多。我還回憶起自己的童年裡,閱讀《大林和小林》《長襪子皮皮》時相似的快樂。我覺得這本書具有一種童真的力量!
  • 民間故事如何進行圖畫書再造?
    上述有著濃鬱民族特色的圖畫書,從不同維度彰顯了中華文化特質與魅力,是對圖畫書創作中國符碼與情韻的積極探索。回溯中國圖畫書發展歷程,傳統文化資源一直是圖畫書創作極為倚重的內容來源。這種傳統文化現代轉換的自覺追求,在斬獲凱迪克獎等重要圖畫書獎項的華裔創作者身上同樣體現明顯,如創作《狼婆婆》《七隻瞎老鼠》的楊志成,創作《虎王子》《小蓮》的陳江洪。
  • 幼兒園教師 怎麼使用圖畫書?
    在近日由北京市新聞出版廣電局、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婦聯主辦的「2018北京全民閱讀工程——書香童年項目說明會暨培訓會」上,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兒童早期閱讀與學習研究中心主任李甦坦言,很多幼兒園教師面臨的困惑,就是拿到圖畫書的時候不知道從哪裡入手,包括怎麼選擇和分析圖畫書,怎麼教,怎麼跟孩子互動,怎麼開展集體教學活動……教師們很渴望去教,但對孩子的特點了解很少,不知道孩子讀起來效果怎麼樣。
  • 美國第一個圖畫書博物館向公眾開放
    新華網北京1月17日專電 畫面生動、色彩豔麗的圖畫書是孩子們最喜愛的啟蒙讀物。這些圖畫書不僅幫助孩子們的成長,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日前,第一個圖畫書博物館在美國麻薩諸塞州向公眾開放。  給小寶寶講故事是父母的義務,當然,很多人也把這個過程看作是人生最享受的事情之一。
  • 怎樣用圖畫書講好中國故事
    近年來,原創圖畫書異軍突起成為童書出版的新亮點。中國圖畫書怎麼才能走出去,未來之路在哪裡?  如何將中國元素藉助「圖畫書」圖文並茂的形式,讓世界看到圖畫書裡的中國,感受到圖文之外「文化中國」的精神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