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校實行的開放式教育。其教育特點就在於重視引導學生和啟發學生,注重發揮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學子,遠渡重洋,來到美國求學。很多家長都很讚賞美國式教育,當然這其中也有一定道理。但他們卻忽略了美國式的開放式教育對學生本身的要求:自律和自覺。
美國的校園和學生管理是相對比較寬鬆的。參觀密蘇裡大學校園之際,我曾經問過,對於校園如此鬆懈的管理,學校就不擔心外邊閒人混入學校甚至教室嗎?對方一個「為什麼要擔心」的表情,似乎在奇怪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疑問。對於美國人而言,如果有外人混入教室,只要不搗亂,那就是想聽課學習知識,教授根本不會阻止。何況,美國的大學生上課也十分隨意,你可以來也可以不來,教授不會過問,更不會每日點名考勤。如此一來,不付學費,就可以在大學「白聽課」,理論上可以做到。但這種事在美國,似乎也很少聽說。畢竟對美國人來說,只要你想讀大學獲取學位,無論是打工還是參軍,實在不行依靠學校貸款都能支付學費,完全沒有必要花費了時間,卻最終無法獲得學位,那才是真的「得不償失」。
課堂管理雖然寬鬆,但你要想拿到學分,那就必須交出夠分量的作業。這個作業可不是我們理解的課堂作業,而是包含了整個課程內容的大作業。而要完成這些作業,教授開出的那厚厚的書單,你不看完,是不可能的。至於說到弄虛作假、抄襲剽竊,一旦被教授發些,那後果可是相當嚴重的。美國是一個信用制度十分完善的國家,一旦因為這些事在個人信用上留下了汙點,將會對你的一生留下難以彌補的損失,所以輕易沒有人敢去以身試法!
至於說到學習,在布勞克管理學院,想拿到博士學位,是想當辛苦的。據介紹,經常性的徹夜不眠和帶著枕頭去研究室是博士們的特色。為了完成教授布置的功課,博士研究生們往往每天要花費大量時間閱讀和寫作。一天12小時甚至更長時間泡在圖書館和研究室,實在睏倦了就抱著枕頭睡一會,醒了就繼續做功課。而對於這些博士研究生來說,最痛苦的莫過於夜深人靜之際在做一道難題,剛剛有了一些思路和進展,抬頭一看,卻發現天已經亮了。這就意味著「新的一天」即將開始。難怪許多博士私下聲稱,在布勞克讀博士,最輕鬆的一天是「昨天」!
這樣「非人的生活」,一天兩天,你也許還能忍受,長此以往,那就很難說了。所以每年布勞克管理學院的博士班,都會有不少人主動退學,而能撐到畢業的博士,真的是鳳毛麟角了。而近年來,布勞克管理學院畢業的博士,無論是在美國企業和高校,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就業形勢十分火爆,恐怕也是因為這個緣故。畢竟學校內嚴酷的優勝劣汰,已經保證了這些博士們的高素質和高能力。據一位參加交流的中國籍學生透露,她一直在猶豫是否要攻讀管理學博士,但卻又十分擔心無法堅持到最後。因為她個性活潑,業餘喜歡參加各種校內活動。一位熟悉的教授就直言,以她的個性,如果無法一心一意,那麼恐怕很難撐到最後。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美國高校的競爭同樣激烈。那種懷著「孩子考不上國內大學,就乾脆讓他上美國大學」的觀點的父母,恐怕是進入了一個理解的誤區。一般而言,為了孩子能有一個光明的未來,很多家長就算是傾家蕩產,也會願意支持孩子留學異國。但他們往往只想到孩子能在異國留學的美好前景,卻忽視了孩子能否在異國完成學業、順利畢業的艱辛。想要申請進入美國大學,也許並不難,但要想順利畢業,恐怕就不是一件易事了。留學的孩子,除了要嚴以自律,不為美國式的寬鬆生活而放鬆,還必須在沒有父母監督的情形下主動學習、自覺要求上進,才有可能走完留學的艱難歷程。稍有鬆懈,就可能雞飛蛋打。近些年來,許多中國學生在異國留學,因無法適應而導致厭學、逃學,最終成為「留學垃圾」,已經屢見不鮮。
所以我們常說,如果自家的孩子,在自律和自覺這兩方面,都還不能準確把握的話,家長最好不要輕易嘗試讓孩子加入留學的大軍。因為,那不僅是高昂的留學費用,而且,很可能會因此耽誤孩子一生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