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是美國各大高校,英國G5院校發麵試通知的高峰期,你已經收到面試通知了嗎?
然而,2020與以往不同的是,幾乎所有的面試都會改為在線上進行,殼殼也收到了很多小夥伴們的擔憂和焦慮。
「馬上要面試了,被面試官問住了怎麼辦?」
「面試的時候穿什麼合適?」
「怎麼給面試官回郵件?」
.
今天殼殼請到了去年有著神奇線上面試經歷的學姐來給大家講講她的面試經驗,希望她的經歷可以讓你更好的「備戰」面試!
2020春節前的一天,早上醒來的我忽然收到了USC IYA (Iovine and Young Academy)的線下面試通知。
早在12月提交申請後的幾天,我就被告知有一部分有競爭力的applicants會在2月收到面試官的面試通知。但我沒想到我真的可以入圍。
然而,一驚一喜之下,我更多的卻是擔憂。
因為疫情,我是去不了洛杉磯的。可這個面試又是進入IYA學院的必備條件,如果我回信說只能網上面試,大概就沒有機會了吧……
我趕忙打開College Confidential,焦慮的翻看有關IYA的帖子。隨著時間一點一點地過,越來越多人開始「冒泡」,肆無忌憚地表達自己能去LA面試的激動心情。羨慕他們的同時,我頓時覺得自己要「涼」。
這樣極度selective,一屆只有二三十名學生的program,會青睞於一個連面試都去不了的候選人嗎?
因此,縱有千般不情願,我當時心裡還是對IYA失去了信心。
之後我和郵件聯繫的老師約了線上面試時間。時差的原因,我的面試在北京時間早上7點,正好網課開課前一小時。
面試的前一天晚上,我在youtube上看了很多關於IYA學院的介紹,也重新複習了自己之前準備面試時的筆記。
想著網上面試不會像平常那么正式,我還是抱著平常心態入睡的。但是,就在我嘗試掩飾自己睡眼惺忪的狀態,點開zoom時,我的心一瞬間仿佛就到了嗓子眼,喉嚨哽住,有種說不出來的壓力。因為——
屏幕對面坐著的不是1個面試官,而是整整10個,注視著我,坐在一排的面試官。
從視頻裡的鏡子,我看到自己的影像被投影在一個巨大的屏幕上。然後,我還沒反應過來,第一個面試官就進入了自我介紹環節,並無間斷的提出了他的問題。
當時的我真真是體會到了什麼叫應接不暇!
圖|薏米
雖說10個面試官不會在同一時間和我交流,但一個接一個拋出的問題與平常的面試截然不同。
正當我不知道看哪個面試官時,坐在最左邊的面試官發話了:"Tell me about yourself"。這是幾乎所有面試都有的「標準開場」,雖然我準備過,但依舊畏懼這種籠統到不能再籠統的問題,生怕沒有答到點上,讓面試官放棄錄取我的念想。
這和普通的校友面試截然不同。回想起一個月前UPenn的校友面試,我還需要給面試官介紹我的簡歷和經歷。可我眼前的這十個面試官似乎很了解我,很了解我提交的文書,和我作品集中的所有細節。
USC的common app裡有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是」如果你比較教一節課,你會選擇什麼?「,而我當時只是隨便寫了一個"Visual Argument"。我完全沒想到,中間那個看似最有權威的面試官拋出的問題竟然是為什麼我選擇了Visual Argument。
都說最怕一個人笑著說最嚴肅的critique,但那個面試官用嚴肅的口吻問我這麼casual的選擇也是那麼的令人懼怕。屆時,一萬個問號浮過腦海,我該怎麼說才能顯得那是我深思熟慮選擇?怎麼說才能顯得我和別人不一樣?
縱使內心如火如焚,我還是雲淡風輕的微笑著,強裝從容地講了我是如何受一本簡單卻極有深度的漫畫的啟發發現visual argument的強大。
再之後,面試官們拋出的問題都是針對我的作品集。比如,我其中一個app界面設計的作品,如何在市場內有相似功能的app中脫穎而出,我如何提升app的用戶體驗等較為專業的問題。
萬幸的是,面試官的大部分問題我做作品時確實有考慮到,所以我還算「圓滿」的進行了回答。不過,必須要說的是,一直到結束我都是很懵的狀態,腦後不斷的在想為什麼會有10個面試官。
我的第一次,也是整個申請季的唯一一次線上面試就這樣草草結束了。但這個令人心驚膽戰的經歷還是後勁十足,至今再想到還是會情不自禁的打個寒蟬。
想到今年學弟學妹都要面臨線上面試,我根據自己去年的申請季面試經歷,整理出了一些線上面試小tips,供大家參考~
1. 網絡面試一定要提前上線!
提前15分鐘檢查一下麥克風和攝像頭,提前10分鐘進視頻。我有一次就是提前進入google meeting發現攝像頭啟動不了,馬上去調了chrome的權限。最好在旁邊放上備用設備,以防臨時發現電腦出現故障。
2. 提前準備問題
雖然很多面試的官方都會告訴你不要背模板,提問方式的邏輯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面試官,但是提前準備還是有必要的。可以google或者去知乎上找經典的面試問題,梳理回答的思路和邏輯。
招生官和校友面試可能會更側重學校,建議準備一下why school/major和community相關的。如果自己和這個學校間有connection或者有趣的故事也不妨說一下。
3. 找個熟人多練習
請老師或朋友幫你提問和互動,全程用英文回答錄音。雖然過程尷尬,但也是考驗心理素質的機會。我自己在和counselor第一次模擬的時候因為尷尬笑場了,但很快收住並回到了問題上。
4. 著裝舒適並符合人設
很多面試不會給dress code,只要不穿睡衣和帶某大學logo的衛衣都可以。不過穿衣也是展現個性的一種方式:商科學生穿business/smart casual,文藝的女生穿碎花裙。
另外,因為電腦鏡頭只能拍到上半身,所以可以注意下臉型和領子是否匹配。
5. 保持禮貌和微笑
面試是展現申請者風度和宜人性的好機會,很多時候答案不是最重要的。今年因為疫情面試大多改為線上,其實不太利於面試前的放鬆。但還是要提醒大家不要緊張,面試官也是站在你的角度,希望能引導你更好的展現自己。
在ta拋出一個問題時,我們可以說Thank you, thats a very good question. (中文裡沒有這樣的習慣所以需要單獨注意)
如果可行的話,我們可以直接看電腦上的鏡頭,而不是看屏幕種ta的臉,這樣會給面試官對視的感覺。
6. 學會巧用互動的時間
面試最後一般都有10-15分鐘的互動環節,面試官會問:「你還有什麼問題要問我嗎?」。
如果實在沒有問題的話,回答 "No, I think we've covered everything I would like to mention. Thank you." 就可以了。不過推薦多聊一會,尤其是和自己喜歡的學校面試官。
這裡我整理出了三大【不要問】的問題:
第一,事前做好school research,不要問官網可以查到的信息,比如開什麼課,class size這種。
第二,不要問帶消極感情的問題,比如我的某某課不是很好,我改怎麼更好的適應大學等。
第三,不要問面試的結果,面試官不一定是直接決定是否錄取你的招生官,ta有權保留對你的評價。
如果是校友面試可以問ta在校時的經歷和難忘的事,輕鬆收尾。也可以問出能體現自己特長,或在對學校深入了解才會問出的問題,來展現自己和學校的匹配程度。
如果是招生官面試的話,結束後可以發一封感謝信,表達感激和總結當時印象深刻的點,給他留下一個好印象!
This note is to thank you for our interview. I appreciated... It was nice to find out... I enjoyed talking with you, and you gave me some good information about your experience at ...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 It seems like a good fit for me, especially ... I think ...
Thank you again. Perhaps we will meet once more if I am lucky enough to be a student at ... next fall.
Kindly Regards,
...
鑑於這是寫給學弟學妹的經驗篇,我也整理了不同種類面試的介紹和我的一些真實經歷,希望可以幫助還在因為不了解面試每日焦慮的你們!
1. 第三方面試
比如我們比較熟知的InitialView (https://cn.initialview.com/zh/home),有口頭表達和寫作兩部分組成,收費220美元。完成面試後InitialView會把視頻和文章寄給學校(不限量),可以給心儀的學校送星!
在發給學校之前申請者可以自己看到,需要給一個問題標記為「重點問題」,如果不滿意可以重做,但是會覆蓋掉第一次做的視頻,而且需間隔三十天以上。
2. 校友面試
在交完申請後,學校會召集校友志願者。有些學校之前會有問卷,收集你所在的地方和專業興趣,然後給你匹配校友。通常你們會提前知道彼此的信息,可以嘗試扒一扒ta的履歷。
線上一般會通過skype,google meeting,線下往往在大城市的咖啡館等休閒場所。校友面試的氛圍比較輕鬆,更像是一次conversation。
我的校友面試官就先問了我的名字怎麼讀,住在哪裡,生活如何,對出國有沒有什麼期待等等很personal的問題再進入到課外活動和學術興趣的提問。
結束後校友會反饋學校面試者的表現和是否適合這所學校,不過在申請決策中的佔比不會很大。校友面試更多的是一次學校marketing和雙向交流的機會,申請者也可以從聊天是否愉快推測是否匹配這所學校。
3. 面試官 (Admission Officer) 面試
簡稱AO面試。AO面試在申請前後,注意留意學校的官網,也有同學會在結果公布前受到邀請,面試表現基本會被納入錄取決定中。面試形式比較固定,主要是學術表現、活動、個人經歷等等。
當然還有線下面試,一般適用於美高的同學,或者在暑假訪校期間。面對面溝通的效果一般更好,學生也有機會帶上更多的材料。不過今年可行度低,在這裡就不多贅述了。
希望以上的經驗可以讓面試的你有一些把握,
助你調整心態,以平常心面對和面試官交談的機會,
絕不在面試這一關卡掉鏈子。
殼殼祝大家都能收到心愛學校的offer!
最後,破殼記限時贈送
掃描下方二維碼
關注「破殼記」公眾號
在後臺回復【面試】
即可了解詳細規則!
—END—
作者 | Valeria 薏米
排版 | 薏米
部分圖片源於網絡
想擁有屬於自己的留學交流圈?
想和同行人相互鼓勵?努力?進步?
還想了解更多美本的規劃申請!
「破殼記」獨家申請分享讓你的
標化、文書、活動不再是問題
歡迎掃碼添加小助手「殼殼」
加入破殼記留學交流群
如果你想分享自己的留學故事
想通過自己的經歷給學弟學妹一些幫助
後臺回復【投稿】即可供稿
我們有豐厚的稿酬等著你呀!
也可以掃碼添加下方「破殼記」文編
她會助你完成你的優質文章!
如果你對作者和文章覺得滿意
歡迎你關注、轉發、點好看三連
吸歐氣,贏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