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又到了求職高峰期,雖然因為特殊原因耽誤了不少時間,但是各大企業也紛紛開啟了新年的招聘工作。在面試中求職者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奇葩問題。這些問題的背後隱藏了諸多另求職者不解的秘密。今天的主人公小李就是一名90後求職者,在面試中就遇到了一道奇葩問題。
小李以前的工作是在廣告行業,因為疫情原公司宣布破產,小李不得以只能重新找工作,目標依然是廣告公司。面試分為一面和二面,小李因為有一定的工作經驗順利通過一面,二面加上小李一共有三名面試者。
二面的面試官陣容比一面要大,其中坐在中間的是未來的直接領導。面試官很乾脆的只問了一個問題「請用100塊請10萬人吃飯」。
面試官給了三個人三分鐘思考時間,第一位求職者上來直言不諱地回答「100塊請10萬人吃飯」這個是根本不可能的問題,希望面試官換一道與工作有關的問題。面試官聽到回答後並沒有立刻回復,而是讓第二位求職者回答。
第二位求職者聽到第一位求職者的回答後也毫不客氣地告訴面試官,自己是來面試工作的希望大家秉著相互尊重的立場來談,並且拒絕回答,也希望面試官換一道與求職崗位相關的問題。
面試官繼續沒有正面回復而是把目標看向小李。小李作為最後一位回答的求職者語出驚人。直接回答「用100塊請10萬人吃飯,這項任務其實對我而言根本花不了100快」因為小李會設計,小李說只要自己設計一個H5或者宣傳海報,告訴客戶公司要請10萬人吃飯的方案,並且利用這種流量,希望客戶提供贊助,一切問題迎刃而解。
最終小李被順利錄用。
其實前兩位面試者針對這次的面試問題,有點較真了。面試官其實也知道100快根本請不了10萬人吃飯,想通過這個問題考察求職者的一些內在素養。
顯然第一位和第二位的求職者的目光僅僅局限於問題是否成立上,並沒有思考辦法去實現或者去解決。那麼求職者遇到這類的奇葩問題該如何應對呢?
通過表象看本質面試中很多奇葩問題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這些問題並沒有固定答案。面試官其實用心良苦地再挖掘求職者除去工作經驗之外的能力。比如小李的面試題,面試官僅僅只是想考察求職者是否善於思考,是否懂得變通等。
不要偏激任何的面試都不要與面試官的用意想背離。尤其是不能偏激,如果面試場合中鑽牛角尖,面試官肯定是沒有好印象,會直接影響面試的結果。畢竟面試官都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見多識廣。許多面試官也喜歡能給公司解決的問題的員工。
如果面試官提出了奇葩問題,以上2點可以幫到你~